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喉罩-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 64例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随机均分为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雷米芬太尼组)与喉罩-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组(氯胺酮组).静脉快速诱导置入喉罩后,雷米芬太尼组静脉泵入雷米芬太尼0.15μg/kg·min及丙泊酚6~8 mg/kg·h维持麻醉,氯胺酮组患者静脉泵入氯胺酮0.08~0.1 mg/kg·min及咪达唑仑0.15~0.2 mg/kg·h维持麻醉.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后雷米芬太尼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而氯胺酮组不明显,腹腔充气后,两组MAP及HR比充气前上升明显(P<0.05)而氯胺酮组上升更明显.雷米芬太尼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5),且氯胺酮组术中肢动、呛咳屏气及术后躁动明显多于雷米芬太尼组(P<0.05).结论 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诱导苏醒迅速、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且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滴鼻在小儿疝气手术七氟烷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疝气手术的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术前30 min,仅观察组经鼻给予浓度为0.2 mg/kg的咪达唑仑溶液,之后两组均采用面罩吸入七氟烷进行诱导麻醉及维持。密切监测并记录两组患儿滴鼻前(T1)、滴鼻后10 min(T2)、麻醉诱导后(T3)、切皮时(T4)、术毕(T5)、术后15 min(T6)六个监测时相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患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给予咪达唑仑后在气管插管时及切皮时的镇静满意率、术后躁动发生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4监测点的HR、MAP值升高明显,观察组T4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静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患儿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滴鼻有助于小儿疝气手术七氟烷麻醉诱导,并可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唐海斌  朱建君 《西部医学》2013,25(8):1244-1246
目的比较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在小儿腹股沟区短小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小儿(1~6岁)腹股沟区短小手术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行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麻醉,B组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min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10minT3、术毕时T4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脉氧饱和度(SpO2),术毕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呼吸均比较平稳,均能顺利完成手术,但A组循环较B组平稳(P<0.05),苏醒时间短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也低于B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安全有效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区小手术,相对而言,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比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术中循环更平稳,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见。  相似文献   

4.
张玉娟 《大家健康》2014,(1):182-182
目的:比较分析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在小儿短小手术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8例行短小手术的患儿并按照手术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术中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咪达唑仑进行术中麻醉,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对两组患儿麻醉前后SpO2、HR、MAP变化进行比较,MAP、HR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SpO2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在诱导时间以及苏醒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当中,麻醉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精神运动性反应,降低手术风险,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丙泊酚-芬太尼复合方法下行儿童胃镜检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拟行胃镜检查术的患儿150例,随机分为5组: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氯胺酮组(PK组),丙泊酚-芬太尼组(PF组),咪达唑仑-芬太尼组(MF组)、咪达唑仑-氯胺酮组(MK组),每组30例.记录各时段血压(BP)、呼吸(R)、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呼吸循环的变化,以及麻醉诱导、维持与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MK、MF组诱导时间与苏醒时间较长(P<0.05);P组丙泊酚用量较多(P<0.05),且术中SpO2值较低(P<0.05);MK组给药后心率明显增快,P组给药后心率减慢(P<0.05);与其他组比较,P组下镜抵抗、低氧血症及术后头晕头痛发生率高(P<0.05);P、MK及MF组术中体动发生率较高(P<0.05);PK、MK组术后不良反应较多(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儿童无痛胃镜检查术安全有效,且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在日间手术麻醉中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秦皇岛军工医院行日间手术麻醉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联合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麻醉,研究组联合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麻醉,术中发生体动时分别加注丙泊酚或瑞马唑仑,直至体动消失。记录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至出手术室时心率(heart rate, 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BP)。采用警觉/镇静评分(alertness/sedation score, OAA/S)评估两组患者镇静状态。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体动比例、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开始时(T1)至手术结束时(T3)时HR、MAP、SpO2及OAA/S评分与术前(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对照组HR、MAP、SpO2及OAA/S评分较T0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T1、术中(T2)、...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5,(7):908-909
目的:对比丙泊酚、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和咪达唑仑、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全身静脉麻醉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A组,n=80)和对照组(B组,n=80)。A组采用丙泊酚、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麻醉,B组采用咪达唑仑、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麻醉。两组患儿入室前均给予氯胺酮1~2mg/kg静注,安静入睡后入室。A组术中维持用丙泊酚0.16mg/(kg·min)持续输注,芬太尼1~2μg/kg、手术开始前1min静注氯胺酮2mg/kg,B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05~0.1mg/kg、芬太尼1~2μg/kg、氯胺酮1mg/kg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A组麻醉前与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麻醉前与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且术中体动发生几率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可在小儿全凭静脉麻醉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躁动少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肺癌患者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肺癌手术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麻醉诱导时,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2组均给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芬太尼5μg/kg和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0.3 mg/kg的剂量和用法相同。观察2组麻醉诱导后10 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结束时(T4)、苏醒拔出气管导管时(T5)的麻醉效果和苏醒质量。结果: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水平T1~T5均逐渐升高(P<0.05~P<0.01),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从T1~T3逐渐升高,而T4~T5逐渐降低(P<0.05~P<0.01);对照组MAP、HR与SpO2组内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MAP的T1~T5,HR的T1、T3和T5,SpO2的T3和T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停药至睁眼时间、睁眼至拔管时间、在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总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苏醒后疼痛模拟评分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0.1 mg/kg应用于肺癌手术麻醉,较咪达唑仑0.05 mg/kg麻醉效果明显,苏醒质量好,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进行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40例,年龄2~6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 BIS监测组(B组)和对照组(C组).B组 (20例) 通过术中监测BIS数值,调整氯胺酮和咪达唑仑剂量使其维持在78±5;C组根据术中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呼吸频率改变和出现体动反应来调整氯胺酮和咪达唑仑用量大小.结果 同C组相比,B组患儿镇静充分,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术后苏醒时间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BIS能连续、客观地监测并控制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进行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麻醉深度,缩短术后苏醒时间,有利于术中镇静及增强患儿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8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先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04 mg/kg,2 min后静脉缓慢注入舒芬太尼0.2μg/kg,2 min后开始肠镜检查。对照组先静脉注入芬太尼1.0μg/kg,2 min后静脉推注丙泊酚1.0~1.5 mg/kg,待其睫毛角膜反射消失即停用丙泊酚开始肠镜检查,观测两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HR、MAP、SpO2呼吸抑制情况以及术毕苏醒时间。结果:治疗中A组MAP波动不大,而对照组MAP波动明显(P<0.05)。A组无呼吸抑制,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更适合于老年人无痛肠镜的麻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丙泊酚-氯胺酮-咪达唑仑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静脉全麻中的麻醉效果和麻醉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短小手术的小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氯胺酮-咪达唑仑(A)组与丙泊酚-芬太尼(B)组,两组麻醉诱导与维持,分别采用静脉注射和微泵注射.观察呼吸,SpO2、HR、MAP麻醉前、中、后的变化情况,并同时观察记录麻醉恢复时闻、术后清醒时间、以及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全程麻醉手术中RR、SpO2、HR、MAP无明显变化.而B组的呼吸循环功能有不同程度变化,麻醉苏醒时间延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结论 丙泊酚-氯胺酮-咪达唑仑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轻,术后麻醉复苏及神志清醒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优于丙泊酚-芬太尼麻醉,其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静脉全麻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张晴 《当代医学》2021,27(30):98-100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咪达唑仑、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HR、手术前后MMSE评分、谵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T1、T2、T3时,观察组H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7 d,观察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可维持良好的麻醉效果,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减少谵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吴昊 《海南医学》2009,20(4):57-58
目的对比观察单用丙泊酚和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与枸橼酸芬太尼在门诊无痛人流术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将3760例无痛人流术的早孕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1690例单纯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Ⅱ组2070例先静脉推注咪达唑仑2.0mg、枸橼酸芬太尼50ug后再静推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的镇静镇痛效果,术前及给药后1min、3min、5min的SpO2、MAP、HR的变化,苏醒时间与丙泊酚用量。结果Ⅱ组镇静镇痛效果优于Ⅰ组(P〈0.05),术后MAP、HR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醒时间Ⅱ组比Ⅰ组明显缩短,丙泊酚用量Ⅰ组明显多于Ⅱ组(P〈0.05)。结论丙泊酚配伍小剂量咪达唑仑和枸橼酸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安全有效,苏醒时间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患儿区域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区域麻醉择期手术70例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所用不同麻醉药物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单纯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儿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两组患儿的苏醒指标、生命体征及苏醒期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中丙泊酚使用量较对照组少,睁眼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HR、MAP出室值均较对照组优,苏醒期总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患儿区域麻醉中的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5.
马玲玲 《中原医刊》2011,(17):49-50
目的观察芬太尼和咪达唑仑联合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93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按意愿分为两组,无病组38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麻醉,无痛组在局部麻醉基础上应用芬太尼和咪达唑仑。术前、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端血氧饱和度(SpO,)变化,同时观察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中无痛组MAP及HR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痛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5)。结论芬太尼和咪达唑仑联合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与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同阿托品、咪达唑仑、氯胺酮三者复合骶管阻滞在疝气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麻醉剂在疝气患儿手术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东阳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3—11月收治的84例行疝气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静脉给予阿托品0.01 mg/kg、咪达唑仑0.1 mg/kg和氯胺酮1.0 mg/kg(分2次静注),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吸入七氟烷诱导(初期比例为8%,后期调至3%),同时静注给予丙泊酚1 mg/kg,复合骶管阻滞麻醉。麻醉期严密监测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麻醉后观察患儿的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麻醉时间、清醒时间。数据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2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和MAP)、手术麻醉后恢复情况(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后观察组患者HR及MAP均呈下降趋势,但与麻醉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麻醉后对照组Tb、Tc、Td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睁眼时间(11.76±4.28)min和定向力恢复时间(19.43±6.38)min都明显低于对照组(13.94±5.04)min、(28.38±7.25)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0%,明显低于对照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为(18.9±5.3)min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1.5±7.7)min(P〈0.05)。结论在疝气患儿手术中采用七氟烷与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效果明显优于阿托品、咪达唑仑、氯胺酮三者复合骶管阻滞,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邱庆荣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0):1027-1029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健康早期妊娠、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90例随机均分为3组:A组,选用丙泊酚2 mg/kg静脉麻醉;B组,先静脉推注(静注)枸橼酸芬太尼1μg/kg后再静注丙泊酚1.5~2 mg/kg;C组,顺序静注咪达唑仑0.04 mg/kg、枸橼酸芬太尼1μg/kg、丙泊酚0.8~1.0 mg/kg。观察3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体动,记录诱导前后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A组丙泊酚用量(152.4±26.9)mg明显高于B组(124.6±24.7)mg和C组(80.5±24.1)mg(P<0.01);C组丙泊酚用量少于B组(P<0.01);3组麻醉前后血压均有波动,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丙泊酚能有效地减少人工流产扩宫刺激引起的体动反应和丙泊酚的用量,对呼吸循环影响轻,不延长丙泊酚麻醉后的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少,麻醉质量高,是一种适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七氟醚、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与咪达唑仑、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疝气及鞘膜积液及隐睾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选择1~5岁ASAⅠ级患儿:疝气100例,鞘膜积液80例,隐睾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Ⅰ组选择七氟醚、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Ⅱ组选择咪达唑仑、氯胺酮复合麻醉.结果:Ⅰ组效果均满意,术后苏醒迅速,无恶心、呕吐发生,具有术后躁动发生少的优点,与Ⅱ组比较,苏醒时间、恶心呕吐及术后噪动发生率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七氟醚、氯胺酮、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较咪达唑仑、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有优越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范琳  苏晖 《吉林医学》2010,31(6):793-79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小儿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单纯使用氯胺酮静脉注射。观察组则咪达唑仑和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应用静脉注射。结果: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后平均动脉压(MAP)升高,HR增快升高,均比观察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不良反应烦躁哭闹对照组较观察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小剂量的氯胺酮来辅助小儿硬膜外麻醉的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人流术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A组丙泊酚与芬太尼混合后同时推注,B组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超前推注,术中用丙泊酚调节麻醉深度。分别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呼吸(RR)变化、苏醒时间、丙泊酚的用量。结果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P〈0.05),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用量均小于A组(P〈0.05)。结论超前推注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好?苏醒快?更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