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微博成瘾的关系,以及主观幸福感和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451例大学生(男135例,女316例),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测量成就动机,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SWB)测量主观幸福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TMD)测量时间管理倾向和微博成瘾状况调查问卷(MEUS)测量微博成瘾。结果:AMS、SWB、TMD得分和MEUS得分之间负相关(r=-0.25~-0.30,均P0.01),AMS、SWB、TMD得分之间两两正相关(r=0.16~0.38,均P0.01);成就动机得分影响微博成瘾得分的通径有3条,分别为直接影响微博成瘾得分,通过主观幸福感得分单独的中介效应影响微博成瘾得分(95%CI分别为-0.11~-0.04),通过主观幸福感得分与时间管理倾向得分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微博成瘾得分(95%CI为-0.09~-0.02)。结论:主观幸福感和时间管理倾向在成就动机对大学生微博成瘾的预测中起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晓霞 《校园心理》2017,(5):328-330
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开展家庭教育和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自我效能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选取某高等院校2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女生(t=2.337,P<0.05);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得分,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t=0.728,-0.961;P>0.05);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家庭功能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165,-0.217,-0.137,-0.186,-0.168,-0.196,-0.221;P均<0.05),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257,P<0.01)。本研究认为家庭功能、自我效能和主观幸福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河南某高校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性别(2χ=22.273,P<0.01)、年级(2χ=14.786,P<0.05)、专业(2χ=11.664,P<0.05)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两者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三个因子差异极其显著(P<0.01);情绪低落与耐受性和人际有显著正相关(r=0.32,r=0.27),行为不当与人际和时间管理有极显著正相关(r=0.33,r=0.34)。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幸福感量表和自我弹性量表对3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开放性在年级、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01,9.14;P0.05)。大学生神经质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45,P0.05);(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t=-1.97,P=0.0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和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2.88,4.54;P0.05);(3)心理弹性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23,P0.05);心理弹性在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10,P0.05);(4)心理弹性(r=0.21~0.54,P0.01;r=-0.32,P0.01)和主观幸福感(r=0.17~0.22,P0.01;r=-0.17,P0.01)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27,P0.01);(5)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以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但较低影响。结论: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性但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价值观、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价值观研究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山东某高校28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主观幸福感总分与宗教型价值观呈显著负相关(r=-0.16,P0.01),其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人际关系和精力维度与经济型价值观呈显著正相关(r=0.12~0.16,P0.05);②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r=0.15~0.16,P0.05),与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呈显著负相关(r=-0.14~-0.35,P0.05)。结论持经济型价值观的大学生,其主观幸福感不一定高,但生活满意度较高;父母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而采用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保护及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一步验证自尊在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自尊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男性大学生在网络社会支持的信息支持维度得分低于女性大学生(t=-2.312,P0.05),工具性支持维度得分高于女性大学生(t=2.567,P0.05);(2)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在专业和年级上均没有显著差异;(3)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有显著正相关(t=0.191,0.167,0.203;P0.001),与消极情感相关不显著;(4)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自尊显著正相关(r=0.110,P0.05);(5)自尊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r=0.518,0.364,0.479;P0.001),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r=-0.293,P0.001);(6)自尊对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分别起中介作用,对网络社会支持与消极情感不起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并且自尊在这两者中间起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情绪智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在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之间的作用模型。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师范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9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均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r=-0.16,P0.01),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0.26,P0.01);2表达情绪能力能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β=0.28,P0.01);3理解和推理他人情绪的能力在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中起缓冲效应(β=-0.26,P0.01),即较低或者中等程度的理解和推理他人情绪的能力能缓解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结论大学生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既存在主效应,又存在缓冲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饮酒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1-4年级每个年级抽取3个班级,共907名学生为调查样本。使用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问卷、家庭、同伴及学校环境情况调查表、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饮酒期望问卷以及BIS-11量表中文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危险和有害饮酒发生率为11.2%。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2.855)、年龄大于20岁(OR=1.361)、月均生活费高于1000元(OR=2.527)、吸烟(OR=3.490)、母亲饮酒态度中立(OR=1.439)、同伴态度赞成(OR=2.861)和中立(OR=2.732)、同伴大多数饮酒(OR=2.784)、冲动性水平高(OR=1.202)是大学生危险和有害饮酒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年龄、月均生活费用、吸烟、母亲饮酒态度、同伴饮酒态度、同伴是否饮酒、冲动性水平是大学生危险和有害饮酒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饮酒行为及饮酒相关知识认知度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大学生饮酒行为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青少年饮酒知识行为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采用方便随机抽样方法,对芜湖市2所高校9个专业559名大学生进行不记名调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大学生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①对大学生饮酒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性别(OR=4.51,P0.001)、月平均生活费(OR=1.67,P0.001)、体育锻炼情况(OR=1.71,P0.05)和饮酒相关知识认知度(OR=1.99,P0.001);②对大学生饮酒相关知识认知度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学校(OR=0.62,P0.01)、父母的婚姻状况(OR=1.53,P0.05)、老师谈论饮酒相关问题与否(OR=0.65,P0.05),以及饮酒与否(OR=0.62,P0.05);③对大学生饮酒行为与社会支持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两组的社会支持总分有差异(t=3.99,P0.001);④使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对大学生的饮酒行为与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不饮酒组的正性生活事件与客观支持之间r=0.24(P0.05);饮酒组的正性生活事件与主观支持之间r=0.23(P0.01)、与社会支持之间r=0.23(P0.01),且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之间r=0.17(P0.05)。结论大学生饮酒行为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性别、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饮酒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高校中社交性吸烟行为的发生率,探讨认知态度、同伴和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启动吸烟的影响。方法对579名高校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社交性吸烟饮酒行为等相关问题、吸烟认知态度以及家庭环境和简明应对方式的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统计。结果被调查者总体吸烟率19.6%,其中社交性吸烟者占全部吸烟者的18%。对吸烟行为的认知态度及同伴影响与社交性吸烟行为显著正相关(r=0.264,0.428;P=0.000);社交场合的饮酒行为与社交性吸烟行为显著正相关(r=0.220,P=0.000)。年龄、同伴影响、社交场合的饮酒行为是大学生启动吸烟行为危险因素,其中社交场合有人向被试递烟是启动吸烟的重要危险因素(OR=6.284,P=0.000)。结论社交性吸烟行为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同伴吸烟和递烟行为以及对社交性吸烟的认知态度是大学生启动吸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