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16周,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PG和HbA1C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更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总体糖尿病患病率9.7%。双胍类、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为传统的口服降糖药。新型口服降糖药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的降糖机制与传统药物有所不同,其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通过减少肠促胰素的降解针对α、β细胞进行双向调节,临床疗效确切,现就DPP—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总体糖尿病患病率9.7%([1])。双胍类、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为传统的口服降糖药([1])。双胍类、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为传统的口服降糖药([2])。新型口服降糖药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的降糖机制与传统药物有所不同,其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通过减少肠促胰素的降解针对α、β细胞进行双向调节,临床疗效确切,现就DPP—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用于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7例初发T2DM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69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血糖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14.99±2.17)m U/L、(2.74±0.16)和(81.68±4.0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血糖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肾病、低血糖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相比,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优,可有效改善其胰岛素指标,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陆秀红  何静  张圭 《河北医学》2011,(10):1303-1306
目的:观察T2DM抑制剂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在降低血糖、血脂以及减轻胰岛素抵抗、肥胖方面的作用,并观察其与单独使用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符合T2DM标准的患者,所选患者均有口服降血糖药物史且无使用二甲双胍禁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每天服用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一次,对照组单纯使用胰岛素治疗。观察14周前后FBG、2hBG、FINS、HbAlC、TC、TG、LDL-C、HDL-C、HOMA-IR、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实验组和单纯使用胰岛素的治疗组都能明显降低T2DM患者血糖、血脂,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可以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和控制体重,胰岛素组却无明显作用。结论: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不仅能显著降低患者患者的血糖、血脂,而且能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及控制体重。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含有吡咯烷类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药物对治疗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效果,所以近年对吡咯烷类二肽基肽酶-Ⅳ的抑制剂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针对吡咯烷类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结构特点、构效关系、开发现状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为通过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来获得新型的吡咯烷类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peptidase-Ⅳ,DPP-4)抑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艳云 《大家健康》2016,(6):155-156
目的:分析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50例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血糖指标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4.54%低于对照组24.0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效果优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同时可改善患者胰岛功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对比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Ⅱ型糖尿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应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结果:实验组FPG及2h FP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89%(P0.05)。结论: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长期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高效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内源性肠促胰素沙格列汀治疗24周,观察其降糖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体重超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作为研究时段,抽取以上时段内本院收治的74例体重超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应用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样本病例均为37例,二甲双胍应用于对照组中,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观察组中,分析两组血糖水平、氧化应激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血糖水平观察组较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观察组较优(P0.05)。结论 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措施应用于体重超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既可降低血糖水平,又可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86例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T2DM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予以对照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予以研究组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质量指数(BMI)水平;统计两组胃肠道、皮肤过敏、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HbA1c、FPG与2 h 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HbA1c、FPG与2 h P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BM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BMI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DPP-4抑制剂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可提升血糖控制水平,抑制体质量增加,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在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糖代谢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糖代谢各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与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降低患者空腹血糖、2 h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糖代谢指标,且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陈强 《大家健康》2016,(11):148-148
目的:探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应用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应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各指标以及胰岛素各指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以及治疗前(P <0.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获得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优先选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黄连素二甲双胍和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选择糖尿病患者一共90例,患者均在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入我院治疗,患者被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连素二甲双胍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黄连素二甲双胍和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何咏梅 《中外医疗》2014,(12):125-126
目的:探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通过比较其餐后2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来探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以及两种药物治疗的效果好坏。结果两组治疗期间餐后2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每周检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3个月后各项指标与各组自身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餐后2 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2.321,2.366,P=0.018,0.024,0.021)。结论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均良好,但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比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更好。因此,对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无效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近3年收治的糖尿病病人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控制血糖,经3个月治疗,比较治疗后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及低血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FPG、2h PG、Hb A1c水平均有降低,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检测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胰岛功能监测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服糖后2小时胰岛素浓度升高优于对照组,胰高血糖素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均有变化,组间比较P>0.05,有临床意义。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低血糖、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提高降糖效果,改善胰岛功能,并且无低血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抑制剂类药物通过抑制DPP-4,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降解,增加GLP-1的血浆浓度,改善餐后血糖控制,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目前,上市的DPP-4抑制剂有西他列汀(Sitaghptin)和维格列汀(vildadiplin)。通过检索上述DPP-4抑制剂公开发表的临床研究,综述其临床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西他列汀和维格列汀作为DPP-4抑制剂,单独或与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罗格列酮联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它们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贝那鲁肽/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结局的影响,为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治疗后血糖不能达标的患者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使用二甲双胍或者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药物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随机方式为...  相似文献   

19.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肽基肽酶 Ⅳ(dipeptidyl peptidase Ⅳ,DPP-4)是经临床证实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近年来引起制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几类主要的选择性DPP-4抑制剂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利用现有抑制剂 酶复合物晶体X线衍射研究得到的DPP-4结合位点的重要的结构信息,总结出抑制剂 酶紧密结合的重要分子间相互作用,为通过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来获得新型选择性DPP-4抑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冯子庆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16-4118
目的探讨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西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西格列汀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9%(65/68),高于对照组的79.41%(5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HbA1c、FBG、2 h BG水平低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9%(7/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4/6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情况,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