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临床资料
患者,45岁,因左下腹疼痛6天发热l天于2006年11月l5日入院。G3P2,顺产2胎,自然流产1次,1994年行经腹双侧输卵管绝育术。月经规律,LMP:2006年11月10日。T:38.30C,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以左下腹为甚。 相似文献
2.
3.
4.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因“扪及右腹股沟区包块1年余,确诊转移性低分化腺癌4日”于2021年3月29日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1年前,患者自觉包块直径约1 cm,边界清,无触痛,未到医院诊治。后因包块进行性增大于2021年3月17日当地医院就诊,行盆腔CT示:双侧腹股沟区见大小不等结节影,较大灶约5.8 cm×4.2 cm(图1),进一步行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提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倾向卵巢来源。入院后,我院病理会诊:符合高级别浆液性腺癌(图2A),请查附件及盆腹膜。查体: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6 cm×6 cm×3 cm,边界尚清;左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肿物,大小3 cm×2 cm×2 cm,边界尚清。 相似文献
5.
6.
7.
8.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然而以腹痛﹑腹胀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且该病病情复杂、凶险,进展迅速,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现将我科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例的病变经过结合文献复习,对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和相关的免疫机制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癌(PPC)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2004年3月~200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例PP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腹胀、腹水、纳差为主要首发症状77.8%(7/9),经病理检查证实,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7例,黏液性乳头状腺癌2例。7例施行肿瘤细胞减灭术,2例仅行腹腔镜探查及活检。术中均给予卡铂200mg腹腔保留,术后给予铂类为主的方案化疗至少6疗程。结果1例放弃治疗失访。随访〈2年2例,均无瘤生存。大于2年6例,死亡1例,其2年生存率75.0%(6/8),3年存活率62.5%(5/8)。结论临床应警惕腹胀、腹水患者PPC的诊断。PPC原发于腹膜,是一种起病隐匿,发病率较低的疾病,应重视其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率。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和以铂类为主方案的化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11.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4岁.因子宫肌瘤病史17年,下腹痛20 d,发现盆腔包块2 d入院.查体:痛苦面容,营养中等;腹部略隆起,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min.妇科查体:宫颈正常大小,表面光滑,无举痛及摇摆痛,触血(-);子宫前位,质略硬,如孕2个月大小,压痛;左侧附件增厚,触诊欠清,右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子宫附件+盆腔彩超检查示:腹盆腔内探及液性暗区,较大前后径约2.3 cm,子宫右侧探及混合性回声(图1),与子宫分界欠清,大小约2.9 cm×3.0 cm×3.1 cm,内见低回声及片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左附件区探及无回声(图2),大小约5.4 cm×3.3 cm×4.4 cm. 相似文献
12.
13.
原发性腹膜癌(PPC)是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呈多灶性发生,可导致盆腹腔广泛病变,其组织学特征与原发于卵巢的分化程度相同的肿瘤一致,而双侧卵巢无明显异常或仅有微小表面浸润,由Swerdlow在1959年首次提出盆腔卵巢间皮瘤酷似卵巢乳头状囊腺癌,并沿用至今。腹膜和苗勒管胚胎来源相同,有人认为PPC是起源于第二苗勒管系统的疾病,是独立于卵巢癌的另一类肿瘤。PPC发病率低,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晚期症状表现多样化,辅助检查特异性差,由于对PPC的性质、来源认识不清,常误诊为腹腔结核、卵巢癌、消化道肿瘤腹膜转移等,术前误诊率为40%~100%[1]。加强对本病症状、体征的认识,辅以全面的辅助检查,正确分析结果,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0.1%-1.8%,1998—2003年美国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发生率0.41/100000。由于输卵管癌发病率低,对于诊断及治疗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尚不能总结出最佳治疗方式。本文报道1例TP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输卵管癌,并结合文献报道探讨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断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表现及术前各项辅助检查及肿瘤标记物的表达。术前有无应用腹腔镜检查及腹腔镜下原发性腹膜癌的特点。结果11例原发性腹膜癌患者。5例术前接受腹腔镜检查并确诊,6例术前拟诊卵巢癌,剖腹探查术中确诊原发性腹膜癌,所有患者均行尽量完善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结论原发性腹膜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和组织学来源与卵巢浆液性腺癌相似,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与卵巢浆液性腺癌很难鉴别。原发性腹膜癌术前诊断确实存在困难。但术前应用腹腔镜检查,可很好的提高术前诊断。虽然两类患者手术和化疗方式相同,预后相似,但术前应用腹腔镜检查,可很好的明确术前诊断,并充分评估能否行腹腔镜或开腹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或评估是否需进行先期化疗。 相似文献
17.
观察1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癌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分析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和生存相关因素。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原发性甲状腺鳞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甲状腺良性肿瘤长期刺激也有可能导致细胞鳞状化生和癌变,早期手术并能完整切除肿瘤是最重要的决定预后的因素,放化疗可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命。临床工作重点是早期诊断甲状腺鳞癌,甲状腺良性肿瘤的随访和处理应该更积极,治疗上首选手术,可适当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P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1例PPC患者的不同病因的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生存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发病特点、治疗经过及疗效、预后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者以腹胀、腹水、纳差为主要首发症状,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6岁(46-62岁),病理为不同分化程度的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9例,粘液性乳头状腺癌2例。8例施行肿瘤细胞减灭术,3例仅行腹腔镜探查及活检。术中均给予卡铂200mg腹腔保留,术后给予铂类为主的方案化疗至少6周期。1例放弃治疗失访。随访〈2年4例,均无瘤生存。大于2年6例,死亡1例,其2年生存率60%,3年生存率50%。结论 PPC原发于腹膜间皮,是一种起病隐匿,发病率较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误诊率高的疾病,应重视其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率。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和以铂类为主方案的化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化疗方案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以腹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胃窦癌伴腹膜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9岁,因腹部胀痛纳差无力1个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胀痛,呈持续性。无反酸打嗝,无呕血及解黑大便,无潮热、盗汗、咳嗽、咯血。既往无创伤手术史,无肝炎肺结核病史,有胃下垂史3年,无烟酒嗜好,已绝经1年。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