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采用腹腔外与腹腔内子宫切口缝合方式效果比较。方法:选取86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0例。研究组产妇采用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对照组产妇采用腹腔内缝合子宫切口。观察对比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在手术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以及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采用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并且减少术后24 h产妇阴道出血量,建议作为常规的手术方式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张慧 《黑龙江医学》2021,45(19):2072-2073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在剖宫产分娩难治性产后出血(IP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鹿邑真源医院84例剖宫产分娩IPH产妇,对照组(41例)接受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研究组(43例)予以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出血量与输血量、术后宫底下降高度、恢复进程(恶露持续时长、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术后24 h内出血量与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3、5 d宫底下降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露持续时长、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1.63%低于对照组31.71%(P<0.05).结论:对剖宫产分娩IPH产妇应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可降低出血量与输血量,促进子宫复旧,缩短恢复时间,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产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70例分娩后出血产妇为本试验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血措施(宫缩剂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研究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止血治疗。观察产后两组产妇手术恢复情况(24h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恶露干净时间、SF-36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产后并发症(产褥病、切口感染、继发性贫血、宫腔粘连、乏力发热)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4h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中,产褥病、继发性贫血、宫腔粘连、乏力发热的发生情况相比于对照组要少(P<0.05)。结论: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对产妇术后恢复情况有显著效果,且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能明显降低产后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8例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的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产褥感染率、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张林  张曦  朱祥胜 《安徽医学》2014,(3):364-365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不同缝合方法,探讨其对子宫复旧及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如何避免子宫复旧不良及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子宫切口缝合的方法,将随机抽取的100例行剖宫产的孕妇均分成两组,A组采用全层连续锁边缝合法,B组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法,比较分析不同缝合方法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指标。结果B组孕妇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切口愈合及缝线吸收上要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体温、血常规异常及子宫复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口全层连续锁边缝合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缝合时间短,组织缝合层次少,缝合后对合平整、瘢痕组织少,血运良好并可恢复原解剖结构,利于子宫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与传统双层缝合的优缺点.方法 将620例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的孕妇 ,根据子宫下段切口缝合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连续单层缝合法)及B组(传统双层缝合法)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假腔发生情况,以及部分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术时的子宫下段厚度、盆腹腔粘连和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而A组手术时间(50.24 ± 8.16)min显著低于B组(54.36 ± 9.12)min( P <0.05);术后2年内随访 ,A组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率(3.16%)低于B组(4.57%).两组患者再次行剖宫产术中比较子宫下段厚度、腹腔粘连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单层缝合法缝合子宫切口在一些方面优于传统双层缝合法 ,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8例产妇为观察组,同时期单纯剖宫产的98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阴道出血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虽然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恶露干净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切口感染,1例愈合不良;观察组2例切口感染,2例愈合不良。产后42天复查,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2例子宫复旧不良。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会增加产后出血、产后感染风险,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杨美英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885-3887
目的研究子宫下段横行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产妇,依照止血方法分为缩宫素组和TACS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剖宫产术,缩宫素组接受缩宫素治疗,TACS组在缩宫素组基础上联合TACS。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前、术后12 h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子宫复旧率。结果 TACS组手术时间较缩宫素组短,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较缩宫素组少(均P<0.05)。术后12 h,TACS组APTT、TT、PT较缩宫素组短(均P<0.05);TACS组子宫复旧率[100.00%(34/34)]较缩宫素组[58.82%(20/34)]高(P<0.05)。结论 TACS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产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并可提高子宫复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子宫切口单层缝合与双层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58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依据子宫切口缝合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采用单层连续缝合法,研究组采用双层连续缝合联合间断褥式包埋法,对两组产妇手术近期状况、再次妊娠情况及术后3~4年的随访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子宫血肿、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切口缝合时间明显比参照组长(P0.05);两组产妇术后3~4年随访,子宫瘢痕憩室、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月经不调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再次妊娠后研究组临产前子宫瘢痕厚度明显比参照组厚(P0.05),两组再次剖宫产盆腔粘连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双层缝合子宫切口瘢痕较厚,可为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打下基础,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农梅霞 《求医问药》2014,(3X):42-4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妊娠并患子宫肌瘤的产妇作为研究组,对其进行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时选择30例单独行剖宫产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7):1217-1218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平舆县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剖宫产产妇,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缩宫素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观察组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指标(术中、产后2 h出血量)及大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可减少产妇术中、产后出血量,降低大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子宫网压缝合与B-Lynch缝合术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血清皮质醇(Cor)、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B-Lynch缝合术,研究组采用子宫网压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和血清Cor、β-EP水平。结果:研究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的血清Cor、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B-Lynch缝合术相比,子宫网压缝合术的止血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血清Cor、β-EP水平,控制创伤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两种剖宫产缝合方式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9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单层缝合剖宫产切口,观察组双层连续缝合切口,术后1年查看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子宫切口瘢痕憩室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憩室肌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憩室容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缝合剖宫产手术切口时,采取双层连续缝合的方式对切口愈合更加有利,且可降低瘢痕憩室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94例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予B-Lynch缝合术治疗,对照组予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为12.77%,低于对照组的34.04%,止血成功率为87.23%,高于对照组的65.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出血量及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可减少出血量,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氏切口联合背带式缝合术在前置胎盘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4例前置胎盘瘢痕子宫患者,均进行剖宫产。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剖宫产术中使用阿氏切口联合背带式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术后24 h总出血量、住院时间、血性恶露时间、止血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术后24 h总出血量均较少,住院时间、止血时间、血性恶露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分娩过程中,采用阿氏切口联合背带式缝合术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丁仕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450-1451
目的:探讨不同缝合方法在剖宫产术宫体切口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孕妇2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10例,A组采用连续单层缝合法缝合子宫切口,B组采用连续套锁缝合法。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术后切口假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无显著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随访18个月,2组月经复潮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月经不调发生率、子宫切口假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连续单层缝合法应用于宫体切口缝合较连续套锁缝合法操作简单、术后子宫复旧好、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子宫切口单层缝合与双层缝合的差异度,寻找最优的子宫切口缝合方法;方法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子宫切口单层连续锁边缝合;结果单层缝合手术时间,较双层缝合短27.8min,出血量较双层缝合少69.78ml,术后排气时间较双层缝合提前15.14h,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具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单层缝合较双层缝合为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连续水平褥式缝合加固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拟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80例孕妇,随机等分为两组,采用子宫切口两端8字缝合后单层连续缝合方式并采用连续水平褥式缝合方式加固缝合切口的剖宫产产妇为研究组,采用子宫切口两端8字缝合后单层连续缝合方式未进行连续水平褥式缝合加固缝合切口的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出血情况、切口感染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子宫瘢痕憩室发生率及子宫切口处肌层厚度。结果:研究组的切口愈合甲级率(98.89%)优于对照组的切口愈合甲级率(92.22%),切口出血率(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切口出血率(4.44%),切口感染率(1.11%)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切口肌层厚度均值(0.45±0.15)mm优于对照组的切口肌层厚度均值(0.38±0.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子宫瘢痕憩室的发生率(6.6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子宫瘢痕憩室的发生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水平褥式缝合用于加固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择期剖宫产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观察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止血。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出血量、总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出血量、总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有明显作用,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总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剖宫产术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子宫动脉结扎法治疗。观察与评价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8%(36/38)比76.3%(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558±86)mL比(958±125)mL,(42±10)mL比(81±1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3%(2/38)比21.1%(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实施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能有效预防或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术后的出血量,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