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脉络宁注射液同2种溶媒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参考临床常用配伍比例,并在配伍后0、3、6、12 h时观察2种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对其pH值和不溶性微粒进行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0、3、6 h时注射液的指标成分含量变化。结果 5%果糖配伍液不溶性微粒数量明显高于5%葡萄糖配伍液;其他指标稳定性良好。结论脉络宁注射液同5%果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良好,建议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疏血通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依据临床用量,将疏血通注射液分别加入到3种规格的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中,在配伍后0、1、2、4、6、8 h取样,测定次黄嘌呤含量、外观、p H值、渗透压摩尔浓度、不溶性微粒、粒径等指标以及进行蛋白质检查。[结果]疏血通注射液与3种规格的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8 h内颜色正常,溶液澄清。pH值、渗透压摩尔浓度、不溶性微粒、粒径均在合理范围内,蛋白质检查符合限度规定。疏血通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2 h内次黄嘌呤含量稳定,2 h后随时间呈缓慢降解趋势;疏血通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8 h内次黄嘌呤含量稳定。[结论]疏血通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8 h内各指标基本稳定,可应用于临床,建议在临床使用中即配即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丹香冠心注射液同两种溶媒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参考临床常用配伍比例,并在配伍后0、2、6、12h观察两种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对其pH值和不溶性微粒进行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0、2、6h时注射液的指标成分含量变化.结果 5%葡萄糖配伍液pH值在0~12 h内从7.09降低至5.79有较大变化;其他指标稳定性良好.结论 丹香冠心注射液同5%果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良好,建议与配伍液6h内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25 ℃和37 ℃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果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溴索与果糖注射液配伍一定时间后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变化并测定其pH值。结果 药物在25 ℃和37 ℃果糖注射液中配伍后,0~8 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两药液配伍后在8 h内稳定,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右雷佐生使用专用溶媒或非专用溶媒溶解后溶液的稳定性.方法 右雷佐生分别用专用溶媒(0.167 mol/L乳酸钠注射液)或非专用溶媒(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室温放置24 h;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用pH计测定溶液pH值的变化,用微粒分析仪测量不溶性微粒数的变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右雷佐生的相对百分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6.
7.
根据化学动力学原理,采用恒温加速试验法。对榄香烯口服乳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以榄香烯为指标,测定其含量,预测τ4℃0.9为282d,τ20℃0.9为164d,τ25℃0.9为141d。  相似文献   

8.
钟秋凤 《中外医疗》2014,(23):151-152
目的 研究泮托拉唑钠注射剂与三种溶媒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泮托拉唑钠注射剂分别与0.9%生理盐水、5%葡萄糖、果糖配伍,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配伍后0~6h内泮托拉唑的含量,同时测定其pH值以及药液外观变化。结果 泮托拉唑钠注射剂在0.9%生理盐水与5%葡萄糖溶媒中6h内含量分别为98.5%与97.3%,与果糖配伍6h后的浓度是42.1%;与0.9%生理盐水配伍前pH值为6.12,配伍6h后pH值为9.23,与5%葡萄糖配伍前pH值为4.51,配伍6h后pH值为8.13,与果糖配伍前pH值为3.54,配伍6h后pH值为5.71;与果糖配伍6h后颜色为紫褐色,溶液较浑浊,与0.9%生理盐水与5%葡萄糖6h后溶液为无色透明。结论 泮托拉唑钠注射剂与0.9%生理盐水以及5%葡萄糖溶液配伍较合适,对药物治疗效果影响较小,可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而果糖则不适合用于与泮托拉唑钠注射剂配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不同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用HPLC法测定配伍后的泮托拉唑钠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变化,同时观察其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 泮托拉唑钠与0.9%NS配伍,4h内较稳定,与其它输液配伍均不稳定.结论 泮托拉唑钠与0.9%NS配伍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不同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用HPLC法测定配伍后的泮托拉唑钠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变化,同时观察其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 泮托拉唑钠与0.9%NS配伍,4h内较稳定,与其它输液配伍均不稳定.结论 泮托拉唑钠与0.9%NS配伍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室温6小时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与3钟输液配伍后,6小时内利巴韦林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 在室温条件下,利巴韦林与上述3种输液配伍6小时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利巴韦林注射液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室温24小时内甲磺酸非诺多泮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非诺多泮注射液与三种输液配伍后,24小时内非诺多泮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甲磺酸非诺多泮与上述三种输液配伍24小时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甲磺酸非诺多泮注射液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室温6小时内注射用赖氨匹林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赖氨匹林与三种输液配伍后6小时内阿司匹林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水杨酸),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赖氨匹林与上述三种输液配伍6小时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水杨酸)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赖氨匹林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4.
郭冰 《中外医疗》2013,(36):19-20
目的 探讨观察头孢西丁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 模拟临床输液配伍,将头孢西丁钠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测定配伍液中6h内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 头孢西丁钠与以上输液配伍后6h内,各配伍液外观无明显变化,但配伍后≥10μm和≥25 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明显增加,但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 对头孢西丁钠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注射用卡络磺钠与头孢拉定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注射用卡络磺钠与注射用头孢拉定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ypersilODS-C18色谱柱,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测定卡络磺钠与头孢拉定在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室温下8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卡络磺钠含量无明显变化,头孢拉定含量4h后下降至95.0%。结论:室温下,注射用卡络磺钠与头孢拉定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可配伍使用,但应在4h内用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室温([25±1)℃]下,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 C18,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8︰82)为流动相,测定配伍液中氟康唑与甲磺酸帕珠沙星0~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6 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25±1)℃]下,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配伍后6 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榄香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溶媒配伍、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为榄香烯注射液的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并使用榄香烯注射液治疗的已出院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查看医嘱、病历以及询问相关医护人员等方式统计患者一般情况、出院诊断以及榄香烯注射液的用法用量、溶媒配伍、给药方式、用药疗程、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等,并对以上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及关性联分析。结果共399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使用榄香烯注射液,其中肿瘤内科患者最多;单次榄香烯注射液给药剂量<0. 4 g患者占98. 25%(392/399),溶媒量100~250 m L患者占81. 20%(324/399),给药疗程≤7 d的患者占68. 92%(324/399);合并用药以护胃止吐药、激素及中成药为主,其中泮托拉唑116例、地塞米松189例、生血宝合剂43例,用药期间相关不良反应的上报数较少。结论我院榄香烯注射液的使用剂量及疗程普遍不足,相关不良反应上报数较少,合并用药种类较多,可能增加了榄香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应规范合理使用榄香烯注射液,并尽量减少其合并用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参考临床用药浓度,取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适量置聚丙烯离心管中,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制得配伍液,在室温和高温下,于0,1,2,4,6,8 h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头孢曲松钠的含量,测定配伍液pH值和不溶性微粒数并观察外观。结果:在高温和室温条件下,8 h内两药配伍后的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含量相对降低14.71%,12.54%,14.29%,13.87%;头孢曲松钠含量相对降低8.45%,6.16%,9.54%,8.45%。结论: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不能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9.
榄香烯乳注射液治疗晚期癌12例与联合化疗对照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时烯乳治疗组在改善2生活质量方面优于联合化疗组,且不会引起白血球、血小板的明显下降,对我影响,而对照组白血球、血小板有下降,部分病例有肝肾功能损害。提示榄香烯乳治疗晚期癌症毒副作用明显少于联合化疗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微波热疗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应用生存质量量表QLQ-C30中疲乏症状领域量表及Piper疲乏量表观察两组患者疲乏症状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疲乏症状领域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69.9%,对照组为29.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微波热疗对轻、中度癌性疲乏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文献引用:李潇,贾玫,侯丽,等.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微波热疗治疗癌因性疲乏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5):631-632,.6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