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2):62-65
目的对妇炎宁汤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资料,按患者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妇炎宁组50例,予以妇炎宁汤剂+常规西药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妇炎宁组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以及红细胞比积)均较治疗前有效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同时,妇炎宁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水平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妇炎宁汤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理想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盆腔炎汤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案随机均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盆腔炎汤口服与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疾病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低于研究组97.14%,且随访后发现,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为22.86%明显高于研究组8.5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汤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且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腔炎汤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取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0%,与对照组的81.08%相比,观察组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显著(P0.05);其中随访后发现,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为23.33%,与观察组的5.56%比较,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盆腔炎汤口服与灌肠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灌肠的疗效明显要优于口服,且毒副作用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炎宁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慢性盆腔炎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妇炎宁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升高,且治疗组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血小板聚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的复发率为5.13%低于对照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炎宁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改善盆腔微循环,安全性更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慢性盆腔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氨苄青霉素加替硝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盆炎汤,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随访两组3年内的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复发率较对照组低。结论盆炎汤干预治疗盆腔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灌肠加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 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 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灌肠加西药治疗 ,对照组采用中药口服加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减少较对照组明显 (P <0 .0 1) ,在改善下腹疼痛、腰骶胀痛、附件增厚压痛及骶韧带增粗压痛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中药口服、灌肠加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口服中药加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物理方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观察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都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加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90 0%,对照组的有效率70 0%,对比差异明显(P<0 05).治疗组在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及血浆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 05),和正常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物理方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能提高治疗疗效,与其能促进血液功能恢复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采用妇科 4号灌肠液与抗生素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 ,治疗组采用妇科 4号灌肠液灌肠 ,并配合甲硝唑加青霉素静脉滴注 ;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加青霉素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治愈 (P <0 .0 1) ,显效 (P <0 .0 5 )。结论 采用妇科 4号灌肠液与抗生素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成药妇可靖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CPI)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66例CPI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生素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妇可靖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B超检查结果及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统计两组疗效及随访1年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B超检查显示盆腔积液最深度及炎性包块直径均明显缩小,且试验组缩小更为明显(P <0. 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试验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1年复发率均明显缩小(P<0. 05),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 <0. 05);随访期间患者自觉症状、生理、心理功能及日常生活方面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下降(P <0. 05)。结论:妇可靖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CPI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临床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加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6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的病人,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抗生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加微波局部理疗、抗生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以及单纯采用抗生素对照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采用抗生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加微波局部理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其治愈率明显高于抗生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P〈O.05)。抗生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微波局部理疗总有效率达97.5%。结论抗生素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加微波局部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物理疗法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探讨超短波加中频电疗法配合中药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②方法 慢性盆腔炎病人2 2 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2 0例 ,采用超短波加中频电疗法配合口服盆腔炎汤治疗。对照组 10 0例 ,单纯口服盆腔炎汤治疗。两组均治疗 2 0d为 1个疗程 ,2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③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 =2 9.194 ,P <0 .0 1)。④结论 超短波加中频电疗法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色棱莪汤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西医内科治疗,而试验组采用三色棱莪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CRP、IL-6及血液流变学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6.6%、66.1%高于对照组81.4%、45.8%,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试验组患者CRP、IL-6、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降低,也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色棱莪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效果佳、治愈率高,有效改善炎症状态及血液循环,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安肠愈疡汤口服合加味生肌散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安肠愈疡汤口服及加味生肌散灌肠,对照组18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和氢化可的松灌肠,分别用药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7.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复发情况:治疗组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率61.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肠愈疡汤口服合加味生肌散灌肠具有较好的抗炎和促进溃疡修复的作用,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短波透热疗法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8例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5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超短波透热疗法。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39.7%,总有效率为91.4%,复发率为26.1%;对照组治愈率为20.7%,总有效率为75.6%,复发率为52.6%。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短波透热疗法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益气祛湿活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气虚湿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同时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益气祛湿活血方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妇炎康复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疗效,做出总结分析。结果:试验组在改善气虚湿瘀型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祛湿活血方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在中医药辨证施治的前提下不仅能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吴亚萍 《大家健康》2016,(4):165-166
目的:探讨西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4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辅以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候积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下降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6月-1年,对照组复发7例(13.46%),观察组复发3例(5.77%),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是治疗慢性盆腔炎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门诊9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用广谱抗生素结合中药灌肠加腹部微波治疗,对照组单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和分析桂枝茯苓丸联合奥硝唑在慢性盆腔炎治疗当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1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奥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桂枝茯苓丸联合奥硝唑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 41%,高于对照组的82. 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以及全血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和相关指标水平,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自拟通络散结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30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络散结汤灌肠及外敷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抗生素加通络散结汤灌肠及外敷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种方法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络散结汤灌肠及外敷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决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止痛中药方口服加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中药方口服及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予抗生素治疗,治疗3月后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及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