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0月建瓯市立医院收治的12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术前、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功能、肘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术前及术后1周、4周骨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影响、主动活动范围、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影响、主动活动范围、稳定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4周,观察组骨保护素(OPG)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9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8例,分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组(27例)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22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Nerr评分以及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等疗效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人工肱骨头置换组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长,手术出血量大。而两组患者在Nerr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活动度和上肢肌力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接近,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非锁定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4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前者为患者使用非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后者为患者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内固定方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掌背侧联合内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影像学评价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影像学评价优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25,P<0.05)。结论掌背侧联合内固定方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有效改善腕关节功能,加快骨折愈合进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针对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叉双平面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惠州华康医院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闭合复位交叉双平面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Constant、Mayo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桡神经损伤0例,骨不连0例,针道感染5例,骨感染0例,切口感染0例;对照组桡神经损伤3例,骨不连1例,针道感染0例,骨感染0例,切口感染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16.67%。结论:闭合复位交叉双平面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简称“M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PHF)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漳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8例成人PH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便利抽样法分为C组和O组,各54例。C组实施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O组实施M系统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肱骨颈干角、肩关节活动度、疼痛、并发症情况。结果:O组术中出血量少于C组,手术、骨折愈合、住院时间均短于C组(P<0.05)。术后3、6个月,O组的肱骨颈干角大于C组,肩关节中立位外旋、前屈、外展的活动度均大于C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系统和M系统均能有效治疗成人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且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而M系统的优势在于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愈合时间,并有效减少肱骨颈干角丢失,利于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应用髓内钉和微创固定系统(LISS)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胫骨干骨折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髓内钉组和LISS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髓内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均少于LIS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优良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髓内钉和LISS内固定均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良好选择,二者临床疗效相当,但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在手术创伤和负重时间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毕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3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骨折类型为GartlandⅡ型、Ⅲ型,根据复位方式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组,其中切开复位组42例,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闭合复位组51例,手术方式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关节功能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闭合复位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切开复位组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切开复位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肘关节活动度、提携角、Baumann角、提携角丢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翻畸形、钉道感染、尺神经损伤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在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能达到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当的效果,但前者在降低手术创伤和缩短住院时间上更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应用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35例。A组患者采用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B组仅采用AF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由于实施联合手术,手术时间稍长于B组,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快,患者术后神经运动功能恢复好;两组患者术前椎体情况近似,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有所提高,Cobb角下降,A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B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B组(20%)。结论 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患者效果好,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神经运动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尺偏角、掌倾角和桡骨缩短长度变化以及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畸形愈合率、再移位率和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患儿尺偏角、掌倾角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桡骨缩短长度均显著减小(均P<0.05),且观察组患儿以上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畸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骨折再移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纠正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长度缩短,降低再移位发生率,有利于患儿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与腓骨重建钢板治疗老年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Pilon骨折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与腓骨重建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踝穴高度、宽度、深度、冠状位角度、矢状位角度变化及踝关节Kofoed评分,参照Burwell Chamley提出的骨折复位影像学标准和Tornetta等提出的Pilon骨折愈合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放射学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穴高度、宽度、深度、冠状位角度及矢状位角度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踝穴宽度、深度、冠状位角度及矢状位角度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踝穴高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位情况(解剖复位+一般复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289,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与腓骨重建钢板治疗老年Pilon骨折,患者愈合快,并发症少,可显著改善其踝关节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PCCP组和PFNA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融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FNA组患者X线暴露时间和骨折融合时间均显著短于PCCP组(P<0.05),术中出血量多于PCCP组(P<0.05)。与术前(T_1)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T_2)、术后2个月(T_3)及术后6个月(T_4)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且PFNA组患者T_3、T_4时间点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PCCP组(P<0.05)。两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FNA与PC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相当,PFNA恢复速度快,PCCP出血量少,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4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2.36±1.01)分、(75.51±10.25)分钟、(12.31±2.65)天,与对照组[(4.23±1.08)分、(120.24±14.36)分钟、(18.69±3.36)天]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62%(41/42)和4.76%(2/42),与对照组[85.71%(36/42),16.67%(7/42)]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康复,提高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1例。试验组患者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带支具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矢状位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滑钢板内固定和空心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110例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抗滑钢板组(55例)和空心钉组(55例)。抗滑钢板组患者行抗滑钢板内固定,空心钉组患者行空心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抗滑钢板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空心钉组(均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空心钉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空心钉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空心钉组(P<0.05)。术后6个月,抗滑钢板组患者AOFAS评分显著高于空心钉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空心钉组(P<0.05)。结论与空心钉内固定相比,抗滑钢板内固定可促进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治疗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18例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3~65岁,平均38.7岁。AO/ASIF分型:C1型4例,C2型8例,C3型6例。对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手术疗效等进行评价。结果 18例患者均完成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5.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6~9.8个月,平均5.1个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未出现鹰嘴截骨的相关并发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为63~98分,平均(87.4±5.3)分,优9例,良7例,可1例,差1例;肘关节屈曲80°~145°,平均(129.2±13.8)°,伸直5°~40°,平均(18.4±8.2)°;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优10例,良6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结论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具有显露充分、直视下良好整复关节面、内固定坚强可靠等优点,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