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与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80例随机分为3组,rh TPO组皮下注射rh TPO,对照组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人血丙球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比较3组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时间、血小板升高达最高峰时间、停药后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时间,观察3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rh TPO组、人血丙球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 TPO组、人血丙球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血丙球组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时间均短于rh TPO组,rh TPO组血小板升高达最高峰时间及停药后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时间长于人血丙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 TPO组与人血丙球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 TPO与人血丙种球蛋白均可有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丙球起效更为快速,但rh TPO疗效更持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ITP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行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14%)、总有效率(89.66%)明显优于对照组(51.72%、58.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TP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测定老年ITP患者血浆TPO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4例老年ITP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2例予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12例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2名老年健康对照组TPO和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TPO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治疗组有效率比较差别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血浆TPO水平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血浆TPO水平比较差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副作用轻微。结论 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ITP疗效佳,不良反应轻,血浆TPO水平对老年ITP诊治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2):120-123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皮质激素(GCS)联合不同方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皖南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型ITP且治疗方案以GCS为基础用药的患者41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GCS+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B组:GCS+IVIG,C组:GCS+rh TPO,D组:GCS。观察4组患者血小板水平达到50×10~9/L和(或)100×10~9/L的平均时间和有效率,同时分析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C组患者较之D组具有较高的完全反应(CR)率(P<0.05),A组患者较之B、C、D组患者具有更短的反应时间(TTR)(P<0.05),B、C两组患者TT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短于D组(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GCS+IVIG+rh TPO方案的重型ITP患者,其血小板水平具有较高CR率和最短的TTR,未见明显增多不良反应,可依据最新指南共识规范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变化及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38例急性ITP(AITP)和17例慢性ITP(CITP)患儿激素治疗前后血清TP0浓度,并设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AITP、CITP及对照组TPO异常率分别为84.2%、70.6%、1 0.3%,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异常率分别为26.3%,64.7%,10.3%,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AITP,CITP及对照组TP0水平比较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CITP患儿TP0水平为最高.治疗前后比较,AITP组TPO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CITP组TP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TPO水平低的AITP患儿激素治疗反应好,血清TPO水平高的CITP患儿激素治疗反应差,血清TPO水平可作为预测ITP患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升血小板胶囊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效果。方法将70例初发未治的ITP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激素合用(或不合用)丙种球蛋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升血小板胶囊。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激素减退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口服升血小板胶囊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升血小板胶囊能够有效治疗儿童ITP。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ntin,TPO)水平改变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45例ITP患者(ITP组)和25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TPO浓度,同时分别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及骨髓涂片法检测治疗前后ITP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和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并根据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疗效情况,将ITP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结果 ITP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计数及巨核细胞计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O浓间差异无显著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TP组中治疗无效组的TPO浓度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和对照组(P>0.05),而巨核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治疗有效组和对照组。结论血清TPO水平在ITP患者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ITP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应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75%vs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稍低于对照组(28.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ITP疗效满意,可增加血小板计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初治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初治重症ITP患者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4).观察组采用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总反应率、起效及疗效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第15天,观察组中位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2),治疗第30天,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1);观察组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01),但两组患者出血控制时间、疗效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PO联合激素可提高初治重症ITP患者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儿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亚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小板计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和14d,两组患儿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二者上升幅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血症状控制时间(3.79±0.44)d、住院时间(12.36±2.42)d;对照组患儿出血症状控制时间(3.70±0.41)d、住院时间(12.13±2.38)d;二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愈26例(76.48%)、显效4例(11.76%)、有效3例(8.82%)和无效1例(2.94%);对照组治愈27例(81.82%)、显效3例(9.09%)、有效2例(6.06%)和无效1例(3.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与对照组15.15%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亚标准剂量或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临床疗效相似,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糖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与IVIG组联合治疗儿童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83例病例按照入院后治疗方案分为单用IVIG组、单用糖皮质激素组及联合组(糖皮质激素与IVIG联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分别与单用糖皮质激素、IVIG治疗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糖皮质激素与单用IVIG治疗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IVIG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单用糖皮质激素或IVIG治疗组(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仍为儿童急性ITP的首选治疗,但糖皮质激素与IVIG组联合治疗是急重型患儿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104例ITP患儿以及22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根据治疗结果分为完全反应组、有效组与无效组,所有儿童均进行PA-Ig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104例患儿中,有85例(81.73%)患儿治疗后为完全反应(完全反应组),11例(10.58%)为有效(有效组),其余8例(7.69%)为无效(无效组);观察组PA-IgG、PA-IgM、PA-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反应组PA-IgG、PA-IgM、PA-IgA水平低于有效组与无效组,有效组PA-IgG、PA-IgM、PA-IgA水平低于无效组,不同治疗效果的三组ITP患儿PA-IgG、PA-IgM、PA-Ig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TP患儿PA-Ig水平进行检测有利于临床针对患儿情况进行治疗与早期疗效评估,降低患儿治疗风险,在ITP患儿治疗效果评估中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m thrombopoietin,rhTPO)联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50例儿童重症ITP患者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1月我院血液科病房收治的57例成人原发ITP患者,随机分为三组:rh-TPO+常规剂量地塞米松(DX)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g)+常规剂量DX组,对照组单用常规剂量DX。对三组资料进行对比,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所有病例治疗14d,三组达有效(R)、完全反应(CR)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总反应率分别为16例(94. 1%),17例(89. 5%),15例(71. 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中位起效时间、血小板计数达50×10~9/L中位时间、血小板计数达100×10~9/L(CR)中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继续随访至90 d,TPO+DX组和DX组,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维持在50~100×10~9/L之间,Ig+DX组,血小板计数维持在150~200×10~9/L之间,和前两组血小板计数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rh-TPO及Ig分别联合常规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原发ITP疗效相当,且安全性良好。治疗90 d时,Ig+DX组血小板计数的维持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三种不同方案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50例重症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患者接受地塞米松(DXM)的治疗,B组患者接受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 IL-11)联合DXM的治疗,C组患者接受DXM联合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的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C组患者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A组、B组患者,治疗成本显著高于A组、B组患者,以上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XM联合TPO联合治疗ITP临床效果显著,提升血小板计数最迅速、价格最昂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将20例难治性ITP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例采用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8例采用rhTPO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近期有效率91.7%,对照组100%;停rhTPO后血小板计数逐渐下降,至治疗后30 d,治疗组血小板计数仍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和同期对照组(P<0.05).停rhTPO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中9例患者完全反应(CR)4例,有效(R)3例,无效(NR)2例;对照组中6例患者CR 1例,R3例,NR2例.两组患者对药物耐受良好,无一例终止治疗.结论 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ITP具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21例ITP患者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d;对照组20例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动态监测血小板生长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降低了ITP患者出血的危险性,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rhTPO治疗ITP疗效确切,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和β2-微球蛋白(β2-M)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初治ITP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设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PO和β2-MG.同时检测治疗前骨髓涂片的平均巨核细胞数量.结果:在ITP患者中,治疗无效组的TPO和β2-M则明显高于有效组及对照组(P<0.05),有效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巨核细胞计数则显著低于有效组(P<0.01);治疗后,治疗无效组的β2-M和TPO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后的TPO和β2-M水平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高水平TPO和β2-M可能预示ITP治疗困难,表明治疗有效与无效的ITP患者在发病机理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血液科病房收治的241例初诊ITP儿童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2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并对两组中大于4岁的儿童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评估ITP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PLT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而CD8+T淋巴细胞、MPV及PDW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与治疗前水平比较,治疗5日后IT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TP患儿血小板计数、CD4+/CD8+与骨髓巨核细胞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T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ITP患儿治疗干预方面得分最高,为(1.89±1.06)分.结论:ITP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PLT计数均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MPV及PDW明显升高,ITP患儿生活质量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对ITP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