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荣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305-430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提高本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镇江市中医院2005年至2007年收集的206例临床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6例临床ADR涉及的药品中以抗菌药占首位,女性患者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给药方式以静脉注射为主,ADR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对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结论:ADR监测对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对16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途径、药品类别、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2例ADR中,60岁以上老人ADR的发生率最高;不同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发生ADR的比例最高,为55.56%;药品种类以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91例,占56.17%;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多见,有79例,占48.77%;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及其他系统的损害。结论应高度重视药品不良反应(ADR),用药前要严格审查患者对药品的适应症,用药时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我院上报的248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率最高的是抗菌药物,占40.73%;60岁以上老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占31.05%;静脉给药是导致ADR的主要因素,占88.31%;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35.48%。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强化ADR监测意识,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规范用药,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学创新》2014,(35):119-121
目的:对本院2014年第二季度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4-6月整理上报ADR的102例患者,分析ADR类型和临床表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的药物种类、用药途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情况。结果:本院患者不良反应事件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的损害,占48%;ADR涉及的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物,占44%;本院患者不良反应的药品给药方式主要为静脉给药,占90%;5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最大,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占59%。结论:本院2014年第二季度药品不良反应(ADR)主要以50岁以上患者应用抗感染药物为主,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相似文献   

5.
1366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在本院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本院2004年~2008年收集的1 366例药物不良反应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类别、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 366例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物发生ADR的例数最多,占48.24%,中药制剂第二,占25.99%;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51%,消化系统反应次之,占31.33%;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61.35%。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认识,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中药制剂的使用监测,提高ADR监测报告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63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由于药品上市前的临床研究病例数有限,许多不安全因素不可预测。通过收集药品上市后的不良反应报告,可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保障用药安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630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ADR报告例数最多的是药品科577例,占91.58%;年龄分段在18~59岁的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占67.94%;静脉给药是导致ADR的主要因素,占66.98%;ADR发生率最高的为抗感染药物,占58.73%,其次为中药制剂,占8.8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39.46%。结论应高度重视ADR上报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教育,慎用静脉注射剂,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7.
钟建雄 《华夏医学》2013,26(3):557-560
目的:分析我院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全年ADR共10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年龄段发生率最高(36.89%),以抗菌药物引起ADR最常见(41.75%),静脉给药是ADR发生最常见的给药途径(80.5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36.36%),其中不合理用药引起ADR发生37例(35.92%)。结论:临床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尽量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原因,为我院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9年上报的ADR报告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13例ADR中,男性患者有198例(47.94%),女性患者有215例(52.06%),女性略高于男性;发生ADR的患者中年龄最小为7个月,最大为81岁,60岁以上的患者有147例(占35.59%);413例ADR共涉及药品14类115种,其中以抗微生物药最多占62.96%,中药制剂占16 22%:ADR主要发生于静脉滴注343例(83.05%)和口服给药49例(11.87%)为主;413例ADR中,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病例最多,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神经系统等;新的ADR有36例(8.72%),严重的ADR有7例(1.69%)。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体质、药品种类、临床应用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积极开展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刘日升  张雯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9):1154-1155,1160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0年收集的630例不良反应报告表,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抗微生物药物类别、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多发生在大于60岁年龄组(23.81%);静脉滴注导致的ADR发生率最高,占71.59%;ADR发生率最高的为抗微生物药物,为62.54%,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最多,占118例;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4.76%。结论引起ADR的因素有多方面,应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上报符合规定的ADR报告2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越大ADR发生率越高;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发生率高;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引起ADR比例高。不良反应发生的药品涉及广泛,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多见,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减少静脉给药方式,对老年患者要强调个体化用药,合理使用抗菌素及中药注射液,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1.
马洁 《中国医疗前沿》2013,(20):89-89,72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以来上报的不良反应,对ADR发生的患者情况、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以及临床表现进行整理、统计。结果发生ADR的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占57.14%;大于60岁的人群易发生ADR,占44.16%;静脉给药是最容易引起ADR发生的给药途径,占79.2%,中药制剂、抗菌药物和循环系统用药是ADR涉及最多的三类药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31.33%,其次是全身性反应和消化系统反应。结论和综合医院相比,中医医院ADR的发生有其自身特点,与中医医院患者人群分布、用药特点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周乐玲  杨思芸  曾友志  赵光凤 《西部医学》2010,22(1):128-129,13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30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占30.9%(71例);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居多,占66.5%(153例)。引起ADR的药品主要为抗茵药物(43.9%)和中成药(16.9%);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0.0%(92例),其次是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结论医务人员在临床药品使用中应重视ADR监测,结合ADR发生特点,加强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南京某三甲医院2013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对该院2013年104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43.27%;静脉给药途径引起的不良反应占84.61%;抗微生物类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占53.33%;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损害多见,占43.94%。结论加强对ADR的监测有助于患者合理、安全的使用药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5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中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涉及药品以抗感染药居多(占84.2%),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91.3%),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80.7%)。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5月收集并上报的93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来源、年龄分布、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例ADR报告中,50岁以上者ADR发生率较高,占50.54%; 涉及药品6类34种,抗生素类药物和中药制剂出现ADR发生率最高,分别为50.53%和34.41%; 静脉用药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68.82%; 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71%。结论: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120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理明 《西部医学》2007,19(5):945-946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0例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与抗感染用药有关,所占比例最高(83.0%);给药途径以静脉为主,占68.0%;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ADR约占50.0%,其次为消化系统损伤。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素质培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各科室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158例。结果:158例药品不良反应中,男75例,女83例。中老年人发生率最高,占52.53%。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主要不良反应症状为消化系统损害及皮肤损害。在不良反应轻重程度上,轻度者占76.8%,中度占22.4%,重度占0.8%。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转归较好,其中75.8%者治愈。24.2%的患者经采取有效措施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总结、信息传播,为临床有效、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5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例ADR中,41岁~60岁发生率较高;中药注射剂14例(占26.9%),生物制品11例(占21.2%),抗感染药9例(占17.3%);ADR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的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涉及的药品中,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菌药物,构成比为54.69%,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所占比例最高,构成比为41.86%。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云南省腾冲县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ADR)应发生的一般情况及特点.方法 对我院收集2008-2011年的7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对报告职业、ADR类型、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数、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7例ADR报告中.以护士报告为主占72.73%,一般的ADR占88.31%,大予6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最高40.26%,其次是小于1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为23.37%;涉及药品34种;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85.71%;抗菌物药发生率ADR最高.占41.18%.以氟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最多,最常见ADR的临床表现是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63%.结论 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的报告及监测工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静脉注射剂,重点关注特殊人群用药,减少ADR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