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86例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贝那普利及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随访12个月后评价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及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均得到了改善,但试验组改善更明显,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0%,优于对照组的65.1%(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且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胺碘酮和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9月于本院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对照组)和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10周后观察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结论:胺碘酮和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用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采取中西药物相联合治疗方案的病情临床干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至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为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设其中用西药胺碘酮治疗患者40例为对照组,另40例除胺碘酮外联合中药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不同药物方案治疗下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指标改善效果。结果经评估观察组判定无效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总有效率经计算且统计学处理后提示差异有意义(P0.05);相对于治疗前所有患者室性早搏次数、房性早搏次数以及交界性早搏次数等均得到缓解,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统计学处理提示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用西药胺碘酮、中药复方丹参滴丸相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情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胺碘酮改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变异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在治疗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后,对所有的8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数和短阵室速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能够很好地改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胸片检查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不仅具有协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且可减少胺碘酮的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n=4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观察组患者(n=4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n=4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观察组患者(n=4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李暾  陈苹  徐伟  李阳  李琼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6):621-622,624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AMI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治疗组42例)与胺碘酮组(对照组40例),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使用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室性心律失常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和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0.00%,与对照组的65.00%、72.50%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并慢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V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5例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被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胺碘酮。采用ESVEM标准评定VA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及QTc间期变化,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患者VA具有提高疗效,减少胺碘酮延长QTc间期、致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功能疗效84.62%及心律失常疗效87.6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李文 《吉林医学》2013,(36):7668-7668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胺碘酮可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室性心律失常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和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0.00%,与对照组的65.00%、72.50%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并慢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稳定性强,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刘小国 《中外医疗》2013,32(10):104-104,106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从该院收治入院的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只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情况、室性早搏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和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硫酸镁联合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可以有效控制室性早搏和心动过缓的发作次数,并且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相较单独使用胺碘酮具有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这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8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60例,入院后均接受正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胺碘酮,对照组口服心律平。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为68.3%。两组临床疗效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一例因使用胺碘酮致心功能恶化。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心律平,可作为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柴胡三参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特从2014年5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中选取10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三参汤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42/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25/50),且对照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371±102.4)次]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柴胡三参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拟舒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CAD)心律失常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7例采用自拟舒心汤合并胺碘酮治疗,对照组43例仅给予胺碘酮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效果和主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7%,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舒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其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优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胺碘酮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厄贝沙坦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率、射血分数、QT离散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不仅能够提高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强其心脏射血分数,降低心率,而且能够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脏供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