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国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基因外显子18c 54G/ C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05例正常对照者和93例2型糖尿病患者SREBP-1c基因外显子18c 54G/C SNP进行检测,比较2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①正常对照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69.0%,2型糖尿病组为59.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4.22,P<0.05);2组的基因型频率未见显著性差异(x2=4.35,P>0.05)。②湖北地区汉族正常人群SREBP-1c基因54G/C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法国人和瑞士人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REBP-1c基因外显子18c 54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揭示瘦素是否调控培养的肝星状细胞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方法:用瘦素孵育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分别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SREBP-1c的蛋白及其mRNA水平,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SREBP-1c启动子活性。结果:瘦素明显抑制SREBP-1c的蛋白表达,mRNA的转录,瘦素还能抑制SREBP-1c基因的启动子水平。结论:揭示了瘦素在肝纤维化发生中具有独特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SREBP-1c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 disease,NAFLD)过程中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的表达,探讨SREBP-1c与NAFLD形成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高脂饮食NAFLD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观察NAFLD肝组织中SREBP-1c表达变化,并测定受其调控的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酶活性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组大鼠血清FFA、TG水平,肝组织SREBP-1c蛋白表达,FAS酶活性在第2周时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而从第4周开始显著增加(P<.05),第12周时达高峰(P<.01);而SREBP-1c mRNA于2周时开始增加(P<.05),12周达高峰(P<.01).结论高脂饮食引起SREBP-1c表达增强,最初是一种适应性反应,随着SREBP-1c表达进一步增强,导致脂肪酸代谢失衡,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合成增多,与NAFLD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c(SREBP-1c)的关系.方法 10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NAFLD模型组、单不饱和脂肪酸组(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 PUFA)和4∶1 n-6/n-3 PUFA组,每组20只.对照组用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饲料中加1%胆固醇和10%不同油脂(分别是10%猪油、10%橄榄油、10%玉米油、8%玉米油+2%鱼油).分别于第8、16周时,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测定血清和肝脏中脂质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SREBP-1c、FA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REBP-1c、FAS的蛋白表达.结果 NAFLD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膳食脂肪酸组(P<0.05),模型组、MUFA组大鼠肝脏中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6 PUFA组和4∶1n-6/n-3 PUFA组大鼠血清中TG及肝脏中TC、TG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后,NAS量化评分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较对照组、MUFA组、n-6 PUFA组、4∶1 n-6/n-3 PUFA组严重;与对照组比较,NAFLD模型组大鼠肝脏SREBP-1c与FAS mRNA表达升高,MUFA组、n-6 PUFA组和4∶1 n-6/n-3 PUFA组SREBP-1c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降低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适当比例的n-6/n-3 PUFA)可下调高脂喂养大鼠肝内SREBP-1c的表达,延缓高脂膳食引起的NAFLD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C反应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定义妊娠期糖尿病(GDM)为以往无糖尿病亦无糖耐量降低的妇女在妊娠期初次诊断为葡萄糖不耐受,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滋阴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含药血清对脂肪酸孵育HepG2细胞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的影响.方法 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5%含药血清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用正常大鼠血清DMEM培养,15%含药血清组用15%含药血清DMEM培养,模型组、15%含药血清组同时加0.5 mmol/L混合脂肪酸(油酸∶棕榈酸=2∶1);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内脂质沉积,RT-PCR检测HepG2细胞SREBP-1c和FAS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HepG2细胞SREBP-1c和FAS蛋白表达.结果 15%含药血清能减少模型细胞脂质沉积,降低模型细胞SREBP-1c和FAS的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滋阴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含药血清能够调节SREBP-1c和FAS表达,改善混合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性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脉冲电磁场(PEMF)改善db/db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潜在机制,以期为PEMF用于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C57BL/KsJ db/db小鼠构建NAFLD模型,随机分为PEMF组和NAFLD组,对照组由8只C57BL/KsJ小鼠组成。PEMF组每天施加外源性PEMF(20 Gs,1 h)刺激,持续12周,其他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结束后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计算HOMA-IR;检测肝脏甘油三酯、丙二醛、还原性谷胱甘肽及氧化型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检测SREBP-1c蛋白表达量。结果:PEMF组胰岛素抵抗水平降低约25%;丙二醛及氧化型谷胱甘肽水平显著下降,而还原性谷胱甘肽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水平明显上升;SREBP-1c的蛋白表达量较NAFLD组减少约35%左右;脂滴数量和大小均显著降低;肝脏TG含量降低至(4.49±0.86) mmol/gprot。结论:PEMF通过调控SREBP-1c及氧化应激改善db/db小鼠肝脏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建立细菌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炎症反应模型,观察LPS对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激活在LPS引起肝脏脂质沉积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S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给予生理盐水和LPS(2 mg/kg),LPS处理24 h后称量小鼠体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过程中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变化,探讨SREBP-1c与NASH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高脂饮食诱导NASH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ASH形成过程中肝组织SREBP-1c表达变化,并测定受其调控的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及相关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ASH组大鼠血清FFA水平、肝组织SREBP-1c蛋白表达、FAS酶活性在第4周开始增加(P<0.05),12周时升高最为显著(P<0.01);而血清ALT和AST含量在8周时升高,12周时升高更加显著(P<0.01).结论 高脂饮食可诱导SREBP-1c表达增强,过度表达的SREBP-1c可引起受其调控的FAS活性升高,导致脂肪酸代谢失衡,与NASH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妊娠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君  李红星 《医学综述》2012,18(3):429-431
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临床研究发现多种因素促成了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包括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妊娠激素、炎性因子和脂肪细胞因子、遗传等。尤其近年关于炎性因子和脂肪因子的大量研究,为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对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方法的归纳与早期发现妊娠糖尿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糖尿病(GDM)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相关,严重威胁围生期母婴安全,并会对GDM母亲及其子代产生长远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对GDM的早期预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期为GDM高危妇女的早期管理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从而降低GDM的发病率,减轻妊娠期高血糖对母婴双方的不良影响。目前研究热点集中在GDM的遗传易感基因、炎性因子、血脂和孕早期空腹血糖等方面。GDM的遗传易患性已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肯定,众多临床研究显示GDM的发病风险与多种炎性因子密切相关,而孕早期空腹血糖、血脂等也被发现是GDM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造血干细胞表达同源盒基因、T细胞因子7L2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1基因、脂联素启动子基因及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基因等遗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密切相关;腺苷受体的高表达及脂溶性维生素D缺乏也与GDM相关。GDM引起胎盘线粒体DNA拷贝数下降和DNA氧化损伤,并使胎盘的微血管内皮功能发生障碍,导致不良围生期结果。钙蛋白酶10基因与2型糖尿病相关,但与妊娠期糖尿病没有联系,表明基因只是糖尿病可能发生的基础,表观遗传修饰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立颖  张巍 《医学综述》2014,(22):4143-4145
维生素D是一组内分泌激素,传统观点认为,维生素D是调节钙磷代谢和骨代谢的重要的激素类物质,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妊娠糖尿病(GDM)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文通过大量最新文献综述了维生素D与GDM及胰岛素的关系,妊娠糖尿病母婴的维生素D水平及其对胎儿的影响,目前我国育龄妇女维生素D现状及维生素D用于预防GDM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增加孕妇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有效率,从而降低母婴围产期并发症。本文介绍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应用的意义,总结国内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教育需求、实施者、教育内容及效果评价,为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于健 《医学综述》2007,13(15):1153-1155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X综合征)包括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肥胖、高血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痛风等,妊娠糖尿病应包括在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之中。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目前一致的观点认为:妊娠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大量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瘦素、脂联素和抵抗素等也参与了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丽萍.  王慧艳 《医学综述》2014,(23):4330-4332
妊娠期糖尿病(GDM)营养治疗主要通过评估患者个人情况后制订合适的能量摄入计划,如限制糖类的摄入量,通过血糖指数/血糖负荷理论配合食品交换份法来搭配食物。科学搭配膳食三大营养素可为孕妇提供最佳的营养,促进适当的孕期体质量增加,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为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能量。该文就GDM营养治疗的基本治疗和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张芳 《医学综述》2011,17(16):2486-2488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不利影响,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机会增加。GDM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炎性反应与胰岛素抵抗有着密切关系。细胞因子是细胞应对各类刺激而分泌的小分子蛋白,包括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等,可参与多种炎性反应,可能是促进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重要因素,在GDM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细胞因子与GDM的研究有助于了解GDM的发病机制,并为预防和治疗GDM提供理论依据,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晓娟  韦业平 《医学综述》2009,15(3):449-451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间发生或发现的严重程度不同的糖代谢异常,临床并发症多,发病率逐年上升。GDM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有关,GDM孕妇存在比正常孕妇更强烈的胰岛素抵抗,并且胰岛β细胞功能存在缺陷。脂肪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如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脂联素及抵抗素等可以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途径参与机体的脂肪、能量代谢,被认为与胰岛素抵抗和GDM的发病关系密切。本文就脂肪细胞因子与GDM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普及开展GDM筛查并采用新诊断标准,可早期诊断和干预GDM,对减少母儿近远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