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世洪 《当代医学》2016,(18):62-63
目的:比较胆总管结石应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进行治疗,经治疗后,统计2组患者术后、术中的的有关情况及随访结果,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7.3±5.8)min,术中出血量为(45.2±9.1)mL,术后引流量为(52.2±23.8)mL,术后补液量为(11.7±3.2)L,术前排气时间为(21.4±6.5)h,住院时间为(9.3±1.2)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5 d后2组患者的各项血生化指标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总管结石应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的疗效相当,但是一期缝合缝合术安全性能高且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T管引流,观察组术后给予一期缝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可促进患者更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能减少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滕达  许悦  章伟  杨青松 《安徽医学》2023,44(4):383-387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一期胆管缝合术与胆管内置T管外引流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一病区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接受LCBDE术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胆总管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一期胆管缝合组(PDC组)和胆管内置T管外引流组(TTD组),其中PDC组53例,TTD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数量、大小、胆总管直径分布、取石成功率、术后肝功能指标、手术时间、温氏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结石数量、大小、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胆总管直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53,P<0.05)。PDC组的手术时间、温氏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总治疗费用均优于T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残余、出血、急性胰腺炎、胆漏、急...  相似文献   

4.
金卫 《当代医学》2013,(20):123-124
目的通过对8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一期缝合术和T管引流术治疗法,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88例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两组,对两组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一期缝合组治疗的患者在术后患者可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平均所有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所用时间方面较T管引流组少,且一期缝合组住院费便宜、手术后患者的胆汁量较于T管引流组少,两组差异明显,但其它观察项目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腹腔镜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患者身体恢复快,可以避免采用T管引流的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47-5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一期缝合与T 管引流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GCBDS)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4 月~2019 年4 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 例GCBDS 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 组与B 组,每组各40 例,两组均接受LCBDE 治疗,A 组术中采用一期缝合,B 组术中使用T 管引流。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结石清除率、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 组,住院费用明显比B 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 个月、6 个月时GIQL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术后1 个月时GIQLI 评分明显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 一期缝合与T 管引流手术治疗GCBDS 的疗效相似,均可有效清除结石,但一期缝合操作更简单、术后恢复快,可早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与置"T"管引流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缝合32例,T管引流3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T"管引流组,住院费用低于引流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一期缝合适应证的条件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较"T"管引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一期缝合组16例,T管引流组2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术后镇痛次数、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胆漏、肺部感染),同时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后胆管内残余结石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期缝合组患者较T管引流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及术后镇痛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切口感染、胆漏、肺部感染)和胆管内残余结石发生率分别为18.7%和12.5%,T管引流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胆管残余结石发生率分别为16.0%和12.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疗效确切、安全有效,较之LCBDE术后留置T管引流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于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缝合组30例、引流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缝合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小于引流组(P<0.05);缝合组患者术后1例发现胆管残余结石,引流组术后4例存在残余结石,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缝合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引流组并发症23例,两组患者比较缝合组明显低于引流组(P<0.05)。结论: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术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向子春 《中国医疗前沿》2012,(4):36+25-36,25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效果。方法我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患者108例,根据取石完毕后处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一期组与T管组各54例,一期组取石完毕后采用一期缝合,T管组取石完毕后置入T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汁丢失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疗效判定指标。结果一期组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T管组,住院费用、胆汁丢失量明显少于T管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它观察指标两组相差无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缝合较T管引流效果好,可以避免T管引流的一些弊端,但是要严格掌一期缝合的适应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与置“T”管引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6月-2010年6月为29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缝合135例,“T”管引流16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T”管引流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一期缝合适应证的条件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较“T”管引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程祖华 《中外医疗》2020,39(1):23-2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对比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方便择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到该院就诊的共20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1例.对照组运用T管引流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比较两组的手术有关指标...  相似文献   

13.
黄明柱 《海南医学》2011,22(6):68-69
目的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加胆管内支撑管引流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胆管内支撑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胆漏1例,无胆道狭窄、胆道出血并发症,手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9 d,出院后1~2周门诊拔管,在胃镜下取出胆管内支撑管,拔管后无发热、黄疸、腹痛等症状。结论选择性胆总管一期缝合加胆管内支撑管引流术是安全有效的,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预置鼻胆管引流与T型管引流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疗效.方法 对于单纯性胆总管结石的病人,随机分为预置鼻胆管组和T型管引流组,前者术前行ERCP检查,证实为胆总管结石,胆道无狭窄,胆总管下端通畅,肝内胆管无结石,术前1~5d预置鼻胆管引流.开腹切开胆总管,取尽结石,保留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置腹腔引流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因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术113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胆总管一期缝合61例(缝合组)与T管引流52例(引流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时间与腹腔引流时间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补液量少于引流组(P〈0.05)。缝合组在术后胆漏(4/61)、结石残留(2/61)和结石复发(5/61)等并发症方面与引流组(分别为2/52、3/52、4/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拔T管后引起胆汁性腹膜炎2例。两组均未发生术后胆管狭窄。结论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沈国 《浙江医学》2011,33(3):403-404
胆石症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腔镜、内镜及胆道外科技术的不断成熟及生物相溶性缝线的临床应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LCBDE)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在临床上已相继开展[1].但单纯一期缝合失去了T管减压及防止胆漏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尚存在争议.近年来,我院共施行LCBDE手术81例,其中部分选择胆总管T管引流,部分经胆囊管置入减压管后胆总管一期缝合,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价放置减压管后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共77例,分为一期缝合组(n=34)和T管引流组(n=43),比较两组比较,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费用.结果 一期缝合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带管时间和手术费用均少于T管引流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术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33例,胆总管探查后分别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和T形管引流术,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胆总管一期缝合组:泌尿系感染1例,切口皮下脂肪液化1例,术后食欲不振、乏力1例,1例术后腹腔引流管有少量的胆汁,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89±1.43)d;T形管引流组:切口皮下脂肪液化3例,术后食欲不振、乏力7例,3例术后腹腔引流管有少量的胆汁,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2.23±2.36)d。两组比较在胆道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在治愈天数、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正确选择适应症的前提下,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式,比T形管引流术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邹立新  李军  翁永彩 《广东医学》2016,(Z1):163-16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经胆囊管内外双重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先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在确认结石清除、胆道梗阻得以彻底解除后,经胆囊管置管通过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形成胆道内外双重引流,避免胆道高压,在胆囊管外套以微型硅胶圈固定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术后监测胆总管内胆道压至正常,胆道造影确认无结石残留和梗阻,观察24 h后拔除引流管。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47±11.4)min,出血量(85±47.9)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4.89±0.4)d,胆汁引流总量(26.04±20.35) mL,术后住院时间(6.89±0.8)d,随访8~63个月,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经胆囊管内外双重引流一期缝合术,引流充分,胆道压平稳、胆汁丢失量少,引流管停留和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下C管胆道引流及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间接收的43例肝外胆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2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的C管引流手术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T管引流手术方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手术均成功,未出现转开腹手术患者。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及治疗时间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时间要比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明显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C管胆道引流及总管一期缝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安全可靠,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