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极低出生体重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0)和干预组(n=80),对照组予早产儿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2周内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母乳量达到50%-80%的患儿、母乳量大于80%的患儿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率的总体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能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于本院产科生后2 h内收入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按入院顺序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患儿行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4~6个月母乳喂养率、6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出院后4~6个月三种方式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纯母乳喂养率为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明显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率及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护理与治疗始终是临床诊疗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旨在研究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160例极低出生体重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早产儿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儿生长发育情况、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母亲心理情绪状况、极低出生体重儿基础护理常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体重增长值、身长增长值、头围增长值及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干预组住院期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0 vs.7.50%)、肺炎(8.75%vs. 22.50%)、败血症(6.25%vs. 18.75%)及喂养不耐受(28.75%vs. 53.75%)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母亲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3.77±1.15)分vs.(38....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45-147+15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住院的93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实施日常护理及入院时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住院的107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在日常护理及入院时母乳喂养健康宣基础上实施母乳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及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与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实施母乳喂养的集束化护理,可以促使母乳喂养科学化、体系化、标准化,确保安全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等发生率,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有效延续居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就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给予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观察组,n=50)出院后各方面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新生儿出院30d时的体重、再住院率、纯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所选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重视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可有效延续居家护理,提高新生儿体重,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母乳喂养率,获得大多数新生儿家长的认同,具有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泳贤  左雪梅  钟雪莹 《甘肃医药》2024,(3):262-264+270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为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早产儿出院。比较两组家属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紧张焦虑情绪、母乳喂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理后家属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家属紧张焦虑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母乳+配方奶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纯配方奶喂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长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可提升NICU早产儿家属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有效减轻产妇紧张、焦虑情绪,有助于提升母乳喂养率,降低并发症风险,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了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在我科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早产儿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早产儿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儿进行袋鼠式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体重、头围、身长,并观察住院期间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每日体重、身长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的NEC、败血症、肺炎、喂养不耐受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能够促进极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发育支持护理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7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发育支持护理。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体质量增至正常时间、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胎便完全排泄时间、协助性排便持续时间);评估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达足量喂养时间、体质量增至正常时间、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胎便完全排泄时间、协助性排便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贫血、感染、营养不良、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育支持护理可加快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发育,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KMC方案的护理干预策略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8年6月—2020年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KMC方案的护理干预.使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PIOFRA)对早产儿进行每周评估,对比两组早产儿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患儿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TPN)时间、达全肠道喂养(TEN)时间;统计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较两组早产儿矫正胎龄37周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两组出生后1周时的PIOFR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生后2周、3周和4周时观察组的PIOFR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础达标时间、TPN时间、TEN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3.95%)低于对照组(3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矫正胎龄37周时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KMC方案的护理干预策略在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状况方面有积极作用,能有效促进早产儿发育,该护理干预策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分娩的100对母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对。给予观察组母婴床旁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母婴功能性护理,对其纯母乳喂养情况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够加强产妇及其家属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促进纯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对极低出生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室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极低出生早产儿, 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给予延续性护理, 对比2组极低出生早产儿护理后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实验组体重、身长、头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6个月内的再入院率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极低出生早产儿中具有显著效果, 可以改善极低出生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情况;减少患儿再入院率, 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两种护理模式改善母婴同室产妇心理状态及对提高优质护理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8月本院母婴同室产妇86例,按照母婴同室顺序依次排号,利用SPSS 17.0软件,通过随机数字发生器,将单号产妇归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沟通模式,观察组采用AIDET沟通模式。观察和记录护理前后两组产妇心理状态(抑郁、焦虑评分)、母婴同室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角色适应率、母乳喂养率、乳汁分泌开始时间、第2天乳汁分泌量、乳房肿胀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产妇EPDS、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角色适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同室期间产褥感染、溢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和乳汁分泌开始时间24 h、第2天乳汁分泌量足量、乳房Ⅰ度肿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DET沟通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使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于调整产妇不良心理状态,使其快速适应环境变化,从而完成角色转变;且AIDET沟通模式符合目前"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母乳喂养实施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夏邑县妇幼保健院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早产儿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家庭参与式护理管理的50例早产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86.00%)高于对照组(38.00%),配方奶喂养率(6.00%)低于对照组(60.00%),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短于对照组,恢复出生体质量后体质量增长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NICU早产儿,家庭参与式护理管理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加快患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护理中采用发展性照顾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8例NICU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发展性照顾。对比两组胎便完全排泄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体质量增至正常时间、N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胎便完全排泄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体质量增至正常时间、N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46%,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用于NICU早产儿,可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进程,提升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给予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患儿纯母乳喂养率、两组患儿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3个月体重、再住院率、护理满意度等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实施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6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120例为观察对象,按是否实施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家长在专科护士指导下参与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工作,直至患儿出院;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操作全部由专科护士完成。分析出院时两组家长对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出院2周再住院率、出院30d随访率等差异。结果:两组家长对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出院30d随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2周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能提高家长对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出院30d随访率,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有利于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从医院到家庭的平稳过渡,值得NICU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泌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泌乳率、乳汁分泌量、出院后4周的回奶发生率、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泌乳率高、乳汁分泌量增多、产妇出院后回奶率低(P<0.05),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P<0.05).结论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能有效促进产妇保持泌乳,提高早产儿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MC)干预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KMC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体质量、智能发育[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7、14 d后,两组体质量均较护理前增高,且观察组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14 d后,两组MDI、PDI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MDI、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5.35%(41/43)]高于对照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实施KMC干预,可增加患儿体质量,加快智能发育,有助于患儿健康成长,且可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睡眠/觉醒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睡眠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出生30 d时,观察组白天睡眠时间短于对照组,夜间睡眠时间及夜间最长连续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第4天、15天白天睡眠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第30天白天睡眠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新生儿予袋鼠式护理能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延长夜间连续睡眠时间,促进足月新生儿建立良好睡眠/觉醒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施行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哺乳知识掌握情况及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护理能力和哺乳知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6.74%(89/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7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哺乳知识掌握率及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