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葛明飞 《甘肃医药》2020,(8):730-731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对比两组运动功能、肌张力、疼痛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FMA高于对照组(P<0.05),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等速肌力训练临床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减少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恢复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1年3月的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医学6个数据库,对搜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等,用软件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7篇文献,共1706名研究对象,对照组854名,试验组852名,等速肌力训练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FMA)[MD=6.73,95%CI为(5.40,8.06),Z=9.92,P<0.01],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MD=9.03,95%CI为(8.20,9.86),Z=21.32,P<0.01],最大步行速度[SMD=1.31,95%CI为(1.09,1.53),Z=11.66,P<0.01],以上三个结局指标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等速肌力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但由于本次研究所纳入的文献数量和质量有限,所以仍需要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患侧髋关节及躯干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患侧下肢髋关节及躯干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前后6周采用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评定患者患侧下肢髋关节及躯干的屈伸...  相似文献   

5.
目的:生物反馈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40例脑卒中下肢偏瘫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练习,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实施生物反馈等速肌力训练,比较相关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训练后屈膝肌PT、深膝肌PT、FMA分数显著较好(P<0.05),两组MAS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等速肌力训练,可起到提升肌力,改善膝关节屈伸肌肌群水平的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郭凯锋  黃臻  钟陶 《黑龙江医学》2021,45(24):2581-2583
目的:探讨双下肢等速肌力训练结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9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上给以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 1)、峰值流速(PEF)评估患者肺功能,同时评估患者膝关节峰力矩(PT)、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PEF、屈PT、伸PT、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 1、PEF、屈PT、伸PT、MB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双下肢等速肌力训练结合针刺治疗不仅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肺功能,而且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8.
张浩天  次仁卓玛  赵清华  孙鑫  张倩 《重庆医学》2021,50(13):2274-2282
目的 系统评价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康复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严格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和Stata15.0软件...  相似文献   

9.
李豪  黄臻△  杨文  钟陶 《广东医学》2023,44(1):79-83
目的 探讨应用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速度以及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68例脑卒中偏瘫伴下肢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接受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等速肌力训练。于治疗后7、15 d比较患者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L)评分。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 d后和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下肢运动功能FMA-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2)与治疗7 d后相比,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下肢运动功能FMA-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可显著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肿胀程度、加快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进而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训练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实施悬吊运动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等速肌力训练,两组均连续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训练前后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下肢肌群表面肌电水平和自理能力[脊髓独立性评定(SCIM)]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研究组BBS评分以及自我照顾能力、呼吸和括约肌管理能力、移动能力等SC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研究组股四头肌、腓肠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表面肌电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应用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平衡功能评分、下肢肌群表面肌电水平和自理能力评分,效果优于单纯悬吊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肌力训练与耐力训练治疗卒中后痉挛期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痉挛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肌力训练与耐力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Berg、FIM及MAS评分,在角速度为60°/s时两组患者肩、膝屈伸生物力学指标水平,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Berg、FIM及MA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Berg、FIM评分上升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角速度为60°/s时治疗前两组患者肩、膝屈伸生物力学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膝屈伸生物力学指标水平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8%,较对照组82.35% 显著提高(P<0.05).结论:肌力训练联合耐力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痉挛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维持运动平衡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等速肌力训练促进下肢骨损伤后肌力的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骨或胫、腓骨等下肢骨损伤、手术及制动固定常引起膝关节内粘连及关节周围组织挛缩 ,肌肉萎缩、肌力下降 ,从而影响膝关节的功能。为恢复肌力通常利用等长或等张肌肉训练[1 ,2 ] ,国内外[3~ 5] 已常规将等速肌力测试的训练用于临床。我们采用等速肌力测试及训练系统 ,对于下肢骨等骨折的病人进行膝屈肌及伸肌功能评价及肌力训练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下肢骨损伤患者 14例 ,男 11例 ,女 3例 ,年龄 8~ 70岁 ,平均 3 4 6岁 ,均为单侧下肢骨损伤 ,股骨骨折 7例 ,胫骨骨折 2例 ,股骨、髌骨骨折 2例 ,股…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针刺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腕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评估分析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脑卒中慢性期手功能障碍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进行头针运动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腕部屈伸肌群峰力矩(PT)、最大总用功(TW)、平均功率(AP)及手部运动力指数(MI)。结果治疗前2组腕部屈伸肌群PT、TW、AP及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2组PT、TW、AP均高于治疗前(P <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治疗前2组手部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2组手部MI高于治疗前(P <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头针运动疗法能改善老年脑卒中病人腕部屈伸肌的肌力及手的运动能力,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膝关节功能及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9例行TK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9)。对照组患者行TKA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行TKA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等速肌力训练,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及治疗4、12周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量角器测量膝关节屈伸PROM,采用徒手肌力检查(MMT)评估2组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采用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HSS)评估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膝关节VAS评分、HSS评分、PROM度数及股四头肌肌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4周时的膝关节VAS评分、HSS评分、PROM度数及股四头肌肌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2周时的膝关节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HS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置不同的屈膝肌群与伸膝肌群肌力比值参数,观察应用等速肌力训练纠正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的疗效,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且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果,但根据对现实情况的研究,脑卒中已然占据了我国死亡原因的首位,也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将现阶段对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进行总结,并指出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系统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力恢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纽同时接受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接受一次IsoMed2000型等速装置下肢肌力测试,主要观察指标为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总做功量、力矩加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下肢肌力的改善,等速肌力训练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能更加明显的改善患者下肢肌力。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力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于宁陵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有氧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与6 min步行距离。结果护理后,两组LVEDD和LVESD均小于护理前,LVEF高于护理前,6 min步行距离大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DD和LVESD均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氧运动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