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胸腔镜下肺叶与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2组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就诊的早期NSCLC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30例),对照组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30例)。对比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2组术前、术后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长[(140.32±12.31)min vs.(109.82±14.52)min],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短[(5.12±1.07)d vs.(5.89±0.95)d,(7.89±1.24)d vs.(9.18±1.32)d],术中出血量少[(65.09±15.45)mL vs.(86.46±17.87)mL,均P<0.05]。观察组术后肺漏气发生率较高,术后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肺功能指标(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组组间及组内不同时点间肺功能指标差异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早期NSCLC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情况(术后胸腔引流液总体积、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术后1、3、7 d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腔引流液总体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212±82)m L比(361±100)m L,(6.3±1.1)d比(10.3±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1、3、7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4±0.7)分比(3.9±0.9)分,(1.9±0.8)分比(2.4±0.6)分,(1.0±0.3)分比(1.9±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肺叶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能取得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相似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前瞻性分析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各50例.肺段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带管时间方面较肺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肺段组较肺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早期NSCLC,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疗效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当甚至更优.另外,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更小,使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2种不同引流方式(单根多孔引流管与双胸腔引流管)的效果,选择较佳的引流方式.方法 收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排除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持续出血、支气管残端持续漏气而再次手术的数据完整的83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上叶切除及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依据引流管放置方式不同分为单根多孔引流管组(44例)与双胸腔引流管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平分(VAS)的差异.结果 单根多孔引流管组术后引流量[(887.16 ±263.27)mL比(1081.41 ± 435.06)mL],引流管带管时间[(4.45 ±1.59)d比(6.21 ±3.43)d],术后住院时间[(9.43 ±1.72)d比(10.95 ±2.11)d]均少于双胸腔引流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根多孔引流管组患者术后第2天VAS评分[(3.91 ±1.07)分比(4.64 ±1.42)分]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1.66 ±0.75)分比(2.08 ±0.77)分]小于双胸腔引流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放置单根多孔引流管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孔电视胸腔镜与标准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将霍山县医院普胸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2例周围型NSCLC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60例)和标准开胸肺叶切除术组(6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包括手术效果(淋巴结清扫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日平均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围产期死亡;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率、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孔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03. 9±40. 3)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日平均引流量为(79. 722±20. 676)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6. 223±1. 312) d,术后镇痛时间为(2. 671±0. 912) d,平均住院时间为(11. 887±3. 071) d;标准开胸组术中出血量为(254. 554±87. 158)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平均日引流量为(126. 363±33. 741)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13. 181±3. 257) d,术后镇痛时间为(9. 453±2. 176) d,平均住院时间为(20. 092±5. 514) d,两组统计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单孔电视胸腔镜治疗周围型NSCLC能达到标准开胸手术的根治要求,且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48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析患者手术相关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221±37)min比(252±45)min,(328±58)m L比(542±64)m L,(9±3)d比(13±5)d](P<0.01),两组间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5%(3/24)比16.7%(4/24)]、局部复发率[4.2%(1/24)比8.4%(2/24)]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随访1~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9个月;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58.3%,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对照组为50.0%,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OR=1.624,95%CI 1.201~2.071)、术后放化疗(OR=1.549,95%CI 1.113~2.141)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对于早期NSCLC,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有肿瘤直径、术后放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常规开胸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心、肺运动耐力的影响,探讨微创手术在促进肺快速康复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从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连续138例肺癌患者分为开胸组(70例)和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组(68例),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相似.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第7d和第30 d肺功能及心肺康复运动耐力的相关指标,其中DE Morton指数以圣乔治问卷(术后第7d和第30 d)进行分析.结果 ①术后第7 d VATS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峰值呼气流量(PEF)实测值[(1.64±0.21)L,(310.58±30.13) L/min]高于开胸组[(1.34±0.11)L,(270.18±25.67) L/min],P<0.05;②术后第7 d VATS组疲劳指数和呼吸困难指数(0.27±0.08,0.28±0.17)均低于开胸组(0.44±0.10,0.39±0.09),P<0.05;③术后第7、30 d VATS组6 min步行距离[(490.57±118.33)m,(524.32±140.87) m]均高于开胸组[(395.07±100.19)m,(471.10±118.57) m],P<0.05.④术后第7 d VATS组DE Morton指数(74.58±16.23)高于开胸组(55.87±14.79),P<0.05;⑤术后引流管时间VATS组[(25.96±15.42) h]短于开胸组[(41.84±21.24)h],P<0.05;术后住院时间VATS组[(3.14±2.31) d]短于开胸组[(5.91±4.24) d],P<0.05;平均住院日VATS组[(6.54±2.76) d]短于开胸组[(9.67±4.31)d],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运动耐力而促进快速恢复并提高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研究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术式分为单孔组(n=32)与三孔组(n=28).单孔组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三孔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3 d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住院时间短于三孔组(P<0.05);术后3 d,单孔组血清CRP、PCT水平均低于三孔组(P<0.05).结论 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手术效果一致,且安全性高,但可明显减轻术后炎性反应,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肺叶切除术和微创肺段切除术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接受同一胸外治疗小组开展的72例微创肺叶切除术或微创肺段切除术的早期NSCLC患者的病例数据资料。根据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微创肺叶切除术组(n=38)和微创肺段切除术组(n=34),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各种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结果微创肺段切除组的住院时间较微创肺叶切除组短[(6.32±1.22)d vs.(7.13±1.02)d,P=0.003],手术时间较微创肺叶切除组长[(135.38±17.44)min vs.(114.55±13.69)min,P=0.000]。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肺段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而微创肺叶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肺段切除组术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微创肺叶切除术和微创肺段切除术都是安全且有效的,相比于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不仅住院时间更短,而且更能保护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5):628-631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评估其近远期疗效。方法:将接受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n=39)和肺叶切除术(n=46)的Ⅰ期NSCLC患者,分别记为肺段组和肺叶组。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并发症及肺功能指标,术后随访3年,并评估其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4、0.703、0.206,P>0.05),但肺段组胸腔引流时间、引流总量、住院时间均少于肺叶组(t=2.346、2.396、2.481,P<0.05),并发症发生率(5.13%)低于肺叶组(19.57%)(χ~2=3.905,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肺功能FVC、FEV1、MVV和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但肺段组的FVC、FEV1、MVV高于肺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77、2.322、2.562,P<0.05)。肺段组无瘤生存率(69.23%)、总生存率(82.05%)和肺叶组(69.57%、80.43%)接近,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0.036,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均是治疗Ⅰ期NSCLC的有效微创术式,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术后肺功能,以指导肺癌手术方式的设计。方法:将22例肺癌患者在手术前作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结合患者术前ls用力呼气容积预测的结果,设计给患者作全肺切除,或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结果:用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法预测患者术后肺功能,22例患者无l例出现肺功能不全,术后3月患者作常规肺功能检查。结果实测值与核素肺灌注显像的预测值至显著相关。结论:核素肺灌注显像用于预测患者术后肺功能,指导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设计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采用非理想供体肺进行同种异体肺移植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采用非理想供体肺的临床肺移植效果。例1供肺切除部分左上叶后施行左单肺移植并同期右肺减容术,例2供肺双上叶切除部分后施行序贯式双肺移植,例3供体胸腔存在广泛密集的粘连,用剪刀锐性分离切取后用于右肺移植。结果:例1术后恢复顺利,移植肺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例2术后5d出现短期漏气,经闭式引流而愈,术后d32死于曲霉菌感染导致的呼吸道大出血。例3术后d1再次开胸止血,此后顺利出院并存活至今。结论:经过适当处理,一些非理想供体肺也可以有效地用于肺移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左肺肺段切除术寻找肺段间平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40个成人左肺标本上,切开肺段间各表面形态处的脏胸膜,沿“自然分裂线”寻找段间平面。结果 (1)上叶的尖前切迹,第一心切迹和“舌段间副裂”的出现率分别为95.0%,65.0%和62.5%,第一心切迹和“舌叶间副裂”能被分离的占60.0%和62.5%;(2)下叶的“底内侧副裂”、“底前副裂”和“底后副裂”的出现率分别为72.5%,32.5%和15.0%,“底内侧副裂”能分离的占52.5%。结论 第一心切迹,“舌段间副裂”和“底内侧副裂”能分离出段间平面,是肺段分界的表面标志,可作为肺段切除术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作用。方法对1999年~2006年2月31例肺活检的弥漫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均获病理确诊,其中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8例(其中合并肺腺癌2例),肺结核5例,腺癌3例。急性间质性肺炎(AIP)、结节病、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合并肺腺癌1例)各2例。隐源性间质性肺炎(CO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肺组织细胞增生症-X、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CEP)、肺泡蛋白沉着症、韦格纳肉芽肿病(WG)、肺奴卡氏菌病、双肺炎性结节、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各1例。结论对常规、支气管镜及肺穿刺活检未能确诊的病例,开胸肺活检作为一种诊断方法,能获得足够的肺组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一些罕见病和不典型的病例,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促进肺隔离药物灌注术后的肺癌患者康复。方法:对21例肺隔离药物灌注术后的肺癌患者的心理、生命体征,呼吸道、引流管及灌注化疗实施严密地监管。结果:患者恢复顺利,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小,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X-ray检查表明肿块均有明显缩小、消散。结论;肺隔离药物灌注是一种治疗晚期肺癌的新技术和有效手段。加强术后的管理可提高晚期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对这一疗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肺像素指数(PI)与肺胀痰热郁肺型及痰浊壅肺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肺胀诊断且辨证分型为痰热郁肺型及痰浊壅肺型两组患者共76例,分别对两组CT肺像素指数(PI-1024~-960、PI-960~-910、PI-910~-800、PI-800~-700、PI〉-700)进行统计;结果:痰热郁肺组肺像素指数PI〉-700较痰浊壅肺组肺像素指数PI〉-700增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肺像素指数(PI)中PI〉-700可以作为肺胀痰热郁肺型与痰浊壅肺型较为敏感且客观的分型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对矽肺、矽肺合并肺癌、无矽肺的肺癌及对照组各3~4例的肺组织进行扫描电镜及能量色散X线分析(SEM-EDXA)。SEM观察发现,矽肺组及矽肺合并肺癌组病变处的胶原纤维之间有矽尘颗粒结晶。EDXA发现,矽肺组及矽肺合并肺癌组Si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元素及另外两组Si的含量(P<0.01),无矽肺的肺癌组及对照组Si的含量则较Al、P、S为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机所致的肺损伤因素与肺保护性策略。方法将我院2004年2月~2006年11月将使用呼吸机并出现肺损伤的21例患者作为A组,另随机选出27例病情一致(肺损伤评分、APACHEⅡ)用呼吸机治疗而无肺损伤的患者作为B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压力、潮气量、PEEP与PaCO_2、中性粒细胞、呼吸频率和吸气流速。结果A组中的气道压力、潮气量、流速和中性粒细胞要高于B组。而B组病人一般存在高碳酸血症。结论低潮气量、低流速、适当的PEEP、允许性的高碳酸血症有助于预防呼吸机所致的肺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药物氯沙坦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小鼠ALI/ARDS模型,术后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氯沙坦(5、10、15、20、25mg/kg),研究氯沙坦对ALI/ARDS小鼠肺损伤的影响,并观察氯沙坦作用后ALI/ARDS小鼠7d生存率的变化。结果氯沙坦显著改善ALI/ARDS小鼠肺损伤的程度,在5~15mg/kg范围内,ALI/ARDS小鼠的氧合指数和肺湿重/干重比(W/D)显示改善的趋势;但当氯沙坦的浓度超过15mg/kg时,氧合指数和W/D反而逐渐变差。氯沙坦(15mg/kg)干预使小鼠血清中TNF-α[(554.1±62.7)pg/mL比(759.2±21.5)pg/mL,P0.01]、IL-6[(1227.3±130.0)pg/mL比(2670.4±174.1)pg/mL,P0.01]和IL-1β[(444.0±38.6)pg/mL比(486.6±61.7)pg/mL,P0.05]水平均显著降低;肺水肿明显减轻;小鼠7d生存率显著提高(6.7%比0)。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RAS药物氯沙坦可减轻CLP诱导的ALI/ARDS肺损伤,提高ALI/ARDS小鼠7d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Lung biops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