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首发脑梗死并发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病情与卒中部位关联性。方法选取首发脑梗死50例,依据抑郁自评量表,统计卒中后抑郁发生情况,并分析与脑卒中部位相关性。结果 50例患者中,6例PSD,占12%。前部、左侧、皮质卒中病发PSD率高于后部、右侧、皮质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首发脑梗死的部位有密切关联,但卒中部位并非唯一引发PSD的因素,其属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需深入研究,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ost-st 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损害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之间的关系,以便发现其危险因素,并能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状态与基底节区急性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393例脑叶及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叶组(191例)和基底节组(202例),所有患者均完成淡漠状态评定量表(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T)评分,分析基底节区急性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点。结果:与脑叶组比较,基底节组急性梗死后抑郁多为轻、中度抑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071,P=0.014);淡漠型抑郁基底节组与脑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015,P=0.000);双侧基底节与左侧基底节比较、双侧基底节与右侧基底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4.575、5.039,P=0.032、0.0250.05)。结论:基底节区急性梗死后抑郁多表现轻-中度抑郁,基底节区尤其双侧基底节区急性梗死后抑郁以淡漠型抑郁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飞行员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行常规检查的患有高血压的男飞行员584例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300例于本院诊断为高血压的普通人纳入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情况,同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年龄、职业、婚姻状况、高血压病程、血压控制情况、训练量等相关资料,分析飞行员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0.45%和19.69%,对照组分别为32.67%和11.33%,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χ~2=113.45、18.32,P<0.05)。研究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婚姻状况、血压控制情况、体能训练、血糖和血脂水平是飞行员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离异、血压控制差及偶尔进行体能训练是引发飞行员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飞行员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注意及时识别并给予相应抗焦虑抑郁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与其梗死部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在广东同江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判定其是否发生PSD.观察其发生PSD的情况.将其中发生PSD的患者作为PSD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临床特点,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7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其SAP发生情况分为SAP组(184例)及非SAP组(1545例),分析其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制订预防对策。结果 184例S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93株,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9.2%),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39.2%)、铜绿假单胞菌(28.0%)构成比最高,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分别占16.7%、4.1%,另有2例患者感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合并疾病、既往史、临床表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及梗死面积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男性、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吸烟史、卒中史、吞咽困难、意识障碍、NIHSS评分≥15分、OCSP分型完全前缩环型(TACI)、后缩环型(POCI)及大灶脑梗死均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SAP发生率较高,其原因与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既往史、卒中类型等密切相关,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SAP风险的预测并行针对性预防有望降低其SAP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36例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 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并将Mo CA评分<26分的患者纳入认知障碍组,Mo CA评分≥26分的患者纳入认知正常组,计算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并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436例患者中,185例Mo CA评分<26分,认知障碍发生率为42.43%。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患者视空间/执行能力、延迟记忆力、注意力及Mo CA总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0 kg/m2、农民、居住于农村、不参加社会活动及失眠是影响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的认知障碍发生风险,与其年龄较高、职业、居住情况等不可控危险因素有关,也与BMI和生活方式等可控危险因素有关,明确患者存在的可控危险因素并实施早期干预有望延缓认知功能损伤,降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发生概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平均6个月后,根据CCMD-2-R相关标准,由≥3名精神科医师对所有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估,观察精神障碍发生情况及表现形式,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共发生51例精神障碍,发生率为79.69%,主要类型包括抑郁性障碍、智力损伤、精神病症状、神经症样症状、躁狂综合征、人格改变,其中智力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在所有精神障碍患者中占66.67%;在所有智力损伤患者中,轻度及以下智力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分级;经单因素分析显示,精神障碍组的脑干损伤、颅内血肿、GCS评分、脑损伤范围、合并其他障碍、文化程度等与单纯重型颅脑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智力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脑干损伤、颅内血肿、GCS、脑损伤范围、文化程度以及其他精神障碍(P0.05),其中脑干损伤以及颅内血肿对智力影响最大。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精神障碍发生率较高,表现形式多样化,主要为智力损伤。影响精神障碍因素较多,在诊断及评定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为防治NSCLC患者并发VT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74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VTE发生情况将患者纳入VTE组和非VTE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清学指标及凝血状态的差异,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影响NSCLC患者合并VTE的危险因素。结果 274例患者中,181例患者发生VTE,VTE发生率为66.06%。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血型、病理类型、美国东部协作肿瘤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体能状态评分、治疗方案、肿瘤分期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腺癌、ECOG体能状态评分≥2分、化疗、总胆固醇水平>5.2 mmol/L、甘油三酯水平>1.7 mmol/L及D-二聚体水平≥0.5 mg/L是NSCLC患者合并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SCLC患者VTE的发生率较高,且与年龄、体力状态、治疗方案、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密切相关,可据此评价患者VTE发生风险并予以对症干预,降低VT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42例,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为26.06%和32.39%,焦虑和抑郁的共病率为13.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较高文化程度、管理者及有危险有害饮酒的患者焦虑患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居、较高文化程度及一般文职人员的患者抑郁患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管理者和危险有害饮酒是慢性乙肝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危险有害饮酒是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的患病率较高,不同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饮酒情况及病程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具有差异,管理者职业和饮酒增加慢性乙肝患者发生焦虑的风险,饮酒增加发生抑郁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