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抽动障碍患儿血铅水平变化对脑电活动的影响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对比不同血铅水平患儿脑电图变化的特点.方法 对本院2005年1月- 2011年4月临床确诊的432例抽动障碍患儿进行血铅水平及脑电图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其血铅水平,并进行t检验.将432例抽动障碍患儿分为3组,Ⅰ组:血铅水平<50μg·L-1;Ⅱ组:血铅水平50 ~ 100μg·L-1;Ⅲ组:血铅水平> 100 μg·L-1.结果 1.Ⅰ组患儿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14%(2/28例),Ⅱ组患儿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为14.23%(40/281例),Ⅲ组患儿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为46.34%(57/123例).Ⅰ组与Ⅱ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Ⅲ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与Ⅲ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除年龄≤4岁患儿外,脑电图异常患儿较脑电图正常患儿血铅水平明显升高(P<0.01,0.05).结论 血铅水平升高会加重抽动障碍患儿的脑功能损伤.及早进行驱铅治疗可能对抽动障碍患儿脑功能损伤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血铅水平,高铅血症患儿的临床症状、铅接触情况,以进一步防治儿童铅中毒.方法 对门诊2年中3 298例12岁以内儿童的血铅筛查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发现高铅血症患儿399例,铅中毒59例.血铅平均水平(150.05±37.17)mg/L,均为高铅血症及轻度铅中毒,多数患儿能找出铅暴露危险因素,中毒的程度似与多重危险因素相关.所有患儿均给予去除铅暴露危险因素、营养指导等处理,2~3个月后复查,其血铅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对儿童血铅水平的筛查,能及早发现儿童高血铅及铅中毒,达到及时干预和治疗的目的 .  相似文献   

3.
儿童铅中毒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为了解目前铅中毒门诊患儿的常见症状,造成铅暴露的主要原因,摸索铅中毒门诊患儿的病史询问及诊疗方案,对上海新华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半年中门诊患儿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发现铅中毒患儿102例,血铅水平几何均数129μg/L,多数患儿表现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学龄儿童中绝大多数表现为上课时注意力分散、学习困难、成绩差,部分患儿伴腹痛和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此外还有贫血及血清锌水平降低等;多数患儿能找出铅暴露的危险因素,常见因素有饭前洗手不认真,日钙摄入量低于DRI的50%,常有手—口动作如啃咬指头、铅笔或玩具,父亲吸烟或有被动吸烟史等;39例复诊患儿,经门诊指导(包括高危因素分析、环境干预、行为矫正、营养指导)及住院驱铅后血铅水平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几何均数由148μg/L下降到117μg/L,其中l例极重度铅中毒患儿经住院驱铅治疗后血铅水平显著下降,但停药2周开始反跳,提示这种病例可能需要多个疗程的驱铅治疗,血铅水平才能稳定。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血铅水平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多发性抽动症儿童血铅水平及铅接触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6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铅接触相关因素,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铅测定。结果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76例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结果36例血铅≥100μg/L,铅中毒发生率为47.37%(36/76),其中学龄前组铅中毒发生率为45.16%(14/31),学龄组为48.84%(22/45)。结论血铅增高与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有一定关系,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同时应关注患儿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5.
血铅水平和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灵  陈实 《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0):645-646
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是儿科常见病之一。近年多见微量元素失衡、维生素缺乏与RRI关系的报道 ,血铅水平与RRI的关系报道较少。现对154例RRI患儿的血铅水平进行观察 ,并对血铅水平与RRI的关系进行研究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①观察组 :为2002年3~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RRI患儿154例 ,均符合RRI的诊断标准 [1]。年龄 :8个月~12岁 ,平均年龄3岁5个月 ;除外纤维囊性变、食道返流、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慢性感染性疾患。②对照组 :为我院门诊正常体检儿童120例 ,年龄1~10岁 ,平均年龄4岁2个月。二、检测方法①标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依地酸钙钠(Ca Na2EDTA)治疗慢性中度铅中毒疗效,以优化儿童铅中毒的螯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2016年12月接受Ca Na2EDTA连续3个疗程驱铅治疗的14例慢性中度铅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住院期间每日24小时尿铅水平,以及治疗前、治疗3天和5天后血铅水平的变化。结果 14例患儿中,男4例、女10例,平均年龄(2.35±1.47)岁。Ca Na2EDTA治疗后血铅均显著下降。三疗程治疗3天的血铅下降值分别为治疗5天下降值的0.76、0.77、0.72。三疗程3天单位用药血铅下降值高于5天单位用药血铅下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疗程治疗3天的尿铅下降值分别为治疗5天下降值的0.65、0.71、0.70。三疗程3天单位用药尿铅排出量高于5天单位用药尿铅排出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 Na2EDTA驱铅疗效明显,3天驱铅效率高于5天,治疗3天为一疗程的方案或许可作为原5天一疗程的替补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产母及脐血血铅水平作为胎儿期铅暴露示标在评价胎儿期铅暴露对婴儿期神经行为发育影响中的意义。方法 取配对的产母及脐血血铅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并分别与3、6月龄婴儿的Bayley发育评分进行相关分析及t检验。结果 产母血血铅与脐血铅水平高度相关;产母的血铅水平与3月龄婴儿的神经发育评分(MDI)、运动发育评分(PDI)及6月龄婴儿的MDI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脐血铅与3月龄婴儿的MD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以产母血铅水平第50百分位为界点区分的相对高、低铅组在3、6月龄婴儿的MDI及PDI之间已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 孕期的铅暴露即使在较低水平已影响到婴儿期的神经行为发育。产母血铅水平作为胎儿期铅暴露的指标较脐血血铅似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湖南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整群随机抽取湖南省12个地区城镇学龄前儿童2 044名,男1 108名,女936名,年龄2~6岁,平均4.4±1.1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末梢血血铅水平, 并采用《中国部分城市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血铅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湖南省学龄前儿童平均血铅值为81.9±34.5 μg/L。血铅水平≥100 μg/L者482例,占23.58%。其中血铅水平100~199 μg/L(高铅血症)472例,占23.09%,血铅水平≥200 μg/L(铅中毒)10例,占0.49%。不同年龄组间血铅异常(血铅水平≥100 μg/L)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童的血铅异常率为28.99%,高于女童的 21.98% (P<0.01)。不同地区儿童血铅异常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1)。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449, P<0.01)、父亲从事铅暴露职业(OR=1.314, P<0.01)及母亲常用染发剂(OR=1.678,P<0.05)为儿童血铅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湖南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异常率较高。该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异常率与儿童所在地区和年龄有关。男性、父亲从事铅暴露职业及母亲常用染发剂为儿童血铅异常的危险因素。[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8):645-649]  相似文献   

9.
佝偻病患儿血清微量元素水平测定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人体内某些微量元素与儿童佝偻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该文探讨佝偻病患儿体内微量元素(钙、锌、铜、镁、铅)变化及其水平与佝偻病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46例佝偻病患儿和68例正常儿童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钙(Ca)、锌(Zn)、铜(Cu)和镁(Mg),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铅(Pb)。结果:佝偻病患儿血钙和血锌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血铜和血铅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血镁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相关分析显示,佝偻病与血钙和血锌水平呈负相关(r=-0.538,P<0.01;r=-0.316,P<0.05),与血铅水平呈正相关(r=0.253,P<0.05),佝偻病患儿血钙与血锌呈正相关(r=0.523,P<0.01),与血镁、血铅呈负相关(r=-0.231,P<0.05;r=-0.367,P<0.05)。结论:该组检测结果提示低锌和高铅可能参与了佝偻病的发病及骨骼改变;对于佝偻病正规治疗效果不显著者,应注意检查血锌和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铅暴露与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百色市妇幼保健院和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儿童126例.男66例,女60例;年龄2~8(6.0±2.1)岁.根据病情,将哮喘儿童分为轻度发作(69例)、中度发作(33例)和重度发作(24例).健康对照组选择同期在百色市妇幼保健院和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体检的健康儿童118例.男60例,女58例;年龄2~9(6.0±2.8)岁.无哮喘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其本人和家族成员无变应性疾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史.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哮喘儿童血铅水平,ELISA法检测其血清总IgE,静脉血常规分类法计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哮喘儿童组血铅、总IgE及EOS计数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01),不同哮喘发作程度患儿血铅、总IgE水平及EOS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01),重度发作组血铅、总IgE水平及EOS计数高于中度发作组,中度发作组高于轻度发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01).哮喘儿童血铅与血清总IgE、EOS计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0.879、0.823,Pa<0.01).结论 铅暴露导致与哮喘有关的免疫损伤是引起儿童哮喘高IgE水平并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并可能增加儿童哮喘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常见杂症的发病与血铅水平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以期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就诊杂症患儿52例,测其血铅并进行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血铅水平〈100μg/L者为36例,占69.2%。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个人生活习惯主要有4个:服用钙片、进食蔬菜、吸吮手指、吃东西前洗手。结论不足以产生典型临床症状的低水平铅中毒,也可以引起儿童损伤,铅中毒与儿童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大鼠血铅水平与胎盘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与胎盘绒毛超微结构的关系。方法用硝酸还原酶法、NOS测定试剂盒测定46例(分为A、B、C组)不同孕期铅暴露和17例对照组孕鼠胎盘匀浆NO、NOS水平,并对受试胎盘组织切片进行电镜检查。结果A、B组NO及NOS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C组NO及NO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阶段铅暴露组,电镜显示胎盘结构代偿增生或轻度损伤表现。全程铅暴露组血铅水平最高,胎盘结构呈现失代偿改变。结论孕期铅暴露血铅水平、胎盘局部NO/NOS水平变化与胎盘发生病理改变间关系密切,可能在围生期铅毒性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儿童铅中毒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儿童铅中毒发生的高危因素,以便能更好地进行预防。方法选择1055例门诊患儿。年龄5个月~16岁,平均(7.2±3.5)岁。应用3010-B血铅分析仪对患儿进行血铅测定;同时对每位患儿进行铅中毒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血铅水平(110.1±41.9)μg/L,铅中毒(血铅≥100μg/L)检出率为43.51%,各年龄组血铅水平无显著差异。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儿童血铅水平发生显著影响因素依次是不勤洗手、经常吃膨化食品、偏(挑)食、不常补钙和锌及经常居室装修。结论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儿童铅中毒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多动症儿童血铅水平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CDC于1991年将儿童铅中毒的标准规定为血铅水平≥10μg/dl,不管是否存在临床表现,都有铅中毒存在.由于儿童时期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快速生长和成熟时期,对铅毒性尤为敏感,铅的神经毒性作用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之前的亚临床阶段.血铅水平超过10μg/dl就可能对儿童产生毒性作用,环境铅污染越严重的地方产生毒性作用更明显.自1999年6月至2000年4月对212例门诊多动症患儿,进行了末梢血铅的监测,并对其父母职业和儿童行为等作问卷调查,旨在探讨多动症儿童与铅中毒的相关性,对多动症儿童血铅水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多动症儿童血铅水平测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美国CDC于1991年将儿童铅中毒的标准规定为血铅水平≥10μg/dl,不管是否存在临床表现 ,都有铅中毒存在。由于儿童时期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快速生长和成熟时期 ,对铅毒性尤为敏感 ,铅的神经毒性作用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之前的亚临床阶段。血铅水平超过10μg/dl就可能对儿童产生毒性作用 ,环境铅污染越严重的地方产生毒性作用更明显。自1999年6月至2000年4月对212例门诊多动症患儿 ,进行了末梢血铅的监测 ,并对其父母职业和儿童行为等作问卷调查 ,旨在探讨多动症儿童与铅中毒的相关性 ,对多动症儿童血铅水平进行…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矮小儿童身高与血铅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特发性矮小(ISS)儿童身高和血铅水平的相关性,了解血铅对儿童身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4月-2006年8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ISS儿童140例(ISS组).男95例,女45例;年龄24个月~12岁.随机选取身高正常的体检儿童169例(健康对照组).ISS组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按年龄0~3岁、4~6岁、7~12岁各分为3组.所有儿童均晨起空腹采用同一身高测量仪测量其身高,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其血铅水平,并排除其他影响身高的疾病.采用t检验对ISS组和健康对照组3个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进行比较;并对ISS组儿童身高计算其Z标准分,因血铅水平的分布是偏态资料,故将血铅值通过对数变换,再与身高的Z标准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0~3岁、4~6岁、7~12岁3个年龄段ISS儿童血铅水平均高于相应年龄段健康对照组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158,5.981,6.641 Pa<0.01);ISS组儿童血铅水平为(88.06±43.21)μg/L,对样本总体进行正态性检验,u1=58.34,u2=346.5,u1和u2均显著>2.58,将血铅值进行对数变换,血铅为1.917 9±0.196 5,血铅水平的对数值与身高的z标准分呈显著负相关(r=0.199 2 P<0.05).结论 铅暴露对儿童的身高有不良影响,可能是引起儿童ISS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降低儿童血铅水平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 3年来对厦门儿童血铅水平的监测和干预 ,总结血铅检测和降低儿童血铅的方法。方法 采用间接血锌原卟啉 (ZPP)和直接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检测血铅水平 ,以及部分计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每年对托幼机构的儿童保健人员进行培训和到托幼机构进行指导 ,对家长进行防铅宣教。结果  1999年、2 0 0 0年、2 0 0 2年高ZPP组的筛查率分别为 11 2 7%、9 0 2 %和 6 5 2 % ,呈逐年下降 ;中度以上铅中毒儿童的血铅与嗜碱性点彩红细胞铅中毒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 在无显著铅污染的环境下 ,对于普通儿童 ,切实做好防铅保健 ,及时定期监测血铅水平 ,可以达到显著降低儿童血铅水平的目的。在无原子吸收仪的医院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对于儿童中度以上铅中毒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水平铅暴露对儿童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 2 0 0 3年 7月至 2 0 0 4年 1月大连市儿童医院健康体检 6~ 15岁儿童 92名为研究对象 ,耳垂采血 10 0 μL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血中铅水平 ,分高血铅组 (≥ 0 4 83μmol/L)和低血铅组 (<0 4 83μmol/L)。采用视听整合持续操作评估系统 (IVA CPT)测定儿童的听觉及视觉持续注意力水平。结果 高血铅组的持续操作测验的各商数分值明显低于低血铅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血铅与综合注意力商数和视觉注意力商数之间有负相关关系 (r =- 0 2 5 7,- 0 2 31,P <0 0 5 )。结论 低水平铅暴露对儿童的视、听觉持续注意能力有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补钙对中度铅中毒儿童的治疗效果: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目的探讨补充钙质对中度铅中毒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血铅水平在200~449μg/L(1μg/L=0.00483μmol/L)的中度铅中毒患儿随机双盲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无论是服钙剂组(实验组)的患儿还是服安慰剂组(对照组)的患儿,经过3个月的治疗,血铅水平均有明显下降。钙剂治疗组在治疗的3个月中血铅下降的幅度达75μg/L,幅度远大于安慰剂组(35μg/L),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未出现高尿钙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补充钙剂对中度铅中毒患儿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儿童血铅水平与智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儿童血铅水平与智商的关系。方法 对160例3~6岁儿童进行血铅测定,采用中国比奈全国智力量表进行智商测定,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儿童血铅与智商呈显著负相关,血铅每升高100μg/L,智商下降6.67分。结论 低铅暴露影响儿童神经发育与智商,值得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