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学的胎动不安、胎漏和滑胎,在治疗上是以保胎为原则的,盖胎居小腹,胞系于肾,故胎动不安者,必腰酸腹痛、胎动下堕,甚至阴道有少量流血。严重时阴道大量下血,造成堕胎,小产。因此对本病的治疗,必须把握关键,方可收效。一、分型辩治目前,中医妇科学将胎动不安分为肾虚、气虚、血虚、血热、外伤五个证型,胎漏分为气虚、血热两个证型;滑胎主要责之肾虚一型。可见胎动不安的五个证型包括了胎漏、滑  相似文献   

2.
一般资料23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0~35岁;其中胎动不安、胎漏者18例,堕胎小产3例,滑胎者2例;肾虚型9例,肾虚兼血热3例,气血俱虚6例,劳累外伤5例。导致胎漏、胎动不安、堕胎、滑胎是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  相似文献   

3.
固胎煎治疗胎漏、胎动不安32例河南450003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歌平,李伯群,张仲慧主题词%固胎煎/治疗应用,胎漏/中医药疗法中医学的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笔者自拟河南省格林兰大酒店医务室“固胎煎”辨证治...  相似文献   

4.
<正> 先兆流产包括在中医胎漏、胎动不安、坠胎、滑胎的范畴之内。笔者从1975年至今应用黄芩六合汤(下称本方)治疗该病149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3~25岁43例,26~30岁78例,31~36岁28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36岁;胎漏69例,胎动不安35例,坠胎33例,滑胎12例。治疗方法熟地、白芍、白术、黄芩各10克,川芎、当归各5克。水煎服。胎漏、胎动不安加寄生、菟丝子、鸡冠花;坠胎、滑胎者,孕前加紫石英、菟丝子,隔日1剂;孕后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药寿胎丸加味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证 6 4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4例 ,年龄最大者 30岁 ,最小者 2 3岁 ;孕 5周者 6例 ,孕 6周~ 8周者 5 2例 ,孕 12周以上者 6例 ;绝大部分患者有流产史 ,其中人工流产者较多见 ;症状 :妊娠伴阴道不规则出血者 ,伴腰酸痛 ,小腹坠痛者 ;本组病例依据症、舌、脉、化验检查、B超检查均明确诊断为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症。而排除异位妊娠、胎死宫内等症后患者。2 治疗方法焦杜仲 12 g、桑寄生 12 g、川续断 10 g、菟丝子 12g、生白术 12 g、…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基于证候形成规律,根据中医辨证标准,结合临床实际拟定肾虚型、脾肾两虚型、气血虚弱型、血热型、跌仆伤胎型5个证型。通过598例先兆流产患者证型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探讨本病证型分布规律。结果:①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各证型分布有差异(P〈0.05),肾虚为主者占50.6%。②各证型间妊娠继续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热型妊娠继续率最高(94.0%)。结论:①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辨证分型以肾虚型、脾肾两虚型、气血虚弱型、血热型、跌仆伤胎型5个证型为主,其中又以具肾虚症状者为多,提示"肾主生殖"在胎漏、胎动不安中的本质地位。②血热型在证型分布及妊娠继续率上均占优势,故血热伤胎亦为胎漏、胎动不安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治疗血瘀型胎漏胎动不安滑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目前西医主要以保胎法为主,用药以黄体酮制剂为多。但是黄体酮制剂可能诱发胎儿心脏畸形,分娩大出血等。相反中医治疗有一定的优势,目前临床多从"虚"治,常用固肾健脾、补气益血等治法。但在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发患者属于血瘀型胎漏胎动不安滑胎。虽然对于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的治疗,活血化瘀药物被认为是禁忌药,但是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以祛瘀为主,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病例均为1992年3月~1997年6月门诊病…  相似文献   

8.
助孕3号丸治疗脾肾虚证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赵颖  张玉珍 《新中医》1999,31(12):20-21
对补肾健脾的中药复方助孕3号丸治疗脾肾虚证胎漏,胎动不安,滑胎进行临床观察,怀安胎中成药滋肾育胎丸治疗作对照。结果表明助孕3号丸对脾肾虚证的胎漏,胎动不安及滑胎患者有效率达90.24%,与滋肾育胎丸接近。  相似文献   

9.
寿胎丸临床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寿胎丸 ,专为滑胎而设。张锡纯又特意指出“此方乃思患预防之法 ,非救急之法”。方中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皆为补益肝肾要药 ;阿胶补肝血滋肾水 ;四味合用补益肝肾之力更宏。笔者近年来将寿胎丸丸剂改为汤剂 ,不局限于滑胎 ,广泛应用于肝肾不足之证 ,如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腿疼、妊娠尿失禁、男性精少不育 ,夜盲等证 ,均获得良好效果。1 胎漏、胎动不安妊娠期中 ,腰酸腹坠 ,或见阴道下血 ,属胎漏、胎动不安。临床分为肾虚、气血虚弱、血热、外伤四型。对于肾虚型 ,寿胎丸滋补肝肾、养血安胎 ,可直接将丸剂改为汤剂…  相似文献   

10.
胎漏指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胎动不安指孕妇胎动下坠及腹痛等。二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先兆流产及先兆早产。我们从1984年1月~1987年12月共用 B型超声诊断仪(下称 B 超),诊断胎漏与胎功不安201例,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201例中年龄20~29岁117例(73.13%),30~39岁50例,40~49岁3例,50岁以上1例。胎漏138例(68.66%),胎动不安63例(31.34%)。临床属于早期妊娠者155例(77.11%),其余46例(22.89%)属于中、  相似文献   

11.
“胎漏”、“胎动不安”等症临床上多以妊娠早期出现腰酸、小腹痛或下腹坠胀,伴有少量阴道出血等为主证,其表现与现代医学的“先兆流产”相似。本病发生的原因,就母体而言,主要与肾气不足、胎元失于提系有关。笔者在临床中对肾虚型“胎漏”、“胎动不安”以寿胎丸为主...  相似文献   

12.
芪丝安胎散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和滑胎10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漏、胎动不安现代医学称为先兆流产,滑胎现代医学称为习惯性流产,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科在1987~年1991年期间采用中药芪丝安胎散治疗此类病人10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08例患者中,其中住院病人72例,门诊病人36例,年龄最大者38岁,最小者23岁。胎漏者14例,胎动不安者56例。滑胎者38例。孕3个月以内者93例,孕6个月以内者15例。滑胎  相似文献   

13.
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小腹疼痛或腰酸、腹部下坠等症状,B超提示宫内孕活胎,并与停经月份相符,妊娠试验呈阳性反应者需要保胎治疗.属"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妊娠腹痛"等范畴.  相似文献   

14.
陈宝玉 《新中医》1995,27(2):62-63
浅谈妊娠病的调护陈宝玉《大生要旨》云:“胎之肥瘦,气通于母”。胎气盛衰与母体脏气虚实密切相关,胎儿的生长发育有赖于孕妇怀孕期间的调养。近几年来,我院妇科病房收治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滑胎、恶阻等妊娠病人共500余例,现将施护体会总结如下。1精神情...  相似文献   

15.
寿胎汤治疗先兆流产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菊新 《中医研究》2004,17(4):44-44
先兆流产指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或少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其属中医的“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的范畴。笔者在1990~1998年间运用自拟寿胎汤治疗先兆流产患者62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先兆流产属中医妊娠腹痛、胎动不安、胎漏、滑胎或坠胎之范畴。证见:妊娠早期轻微腹痛或腰骶酸胀,阴道少量出血,虽无出血而有宫缩感。临证分型大体有三:一、气血虚弱型:妊娠早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少腹坠胀,精神萎靡,面色不荣,舌质淡,苔薄白,脉虚脉。治当补气养血安胎,方以举元煎(黄芪、白术、升麻、炙草)加阿胶、首乌、寄生。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1976年开始用中药“寿胎丸”加减收治胎漏、胎动不安118例住院观察,疗效较为显著,深得患者好评,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①有停经史和不同程度的早孕反应;②有少量的阴道出血腰疼或小腹疼痛或有其中之一者;③经临床化验检查妊娠试验阳性者。二、临床诊断:以有停经史为主证,若仅伴有阴道出血者,则为胎漏;若阴道出血与腹痛并见者,为胎动不安;若连续坠胎或小产三次以上者,则为滑胎。三、临床资料:①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39岁,平均年龄31岁。其中23-29岁,78例;30-35岁,31例;36-39岁,9例。②坠胎、小产次数:本组  相似文献   

18.
治疗血瘀型胎漏胎不安滑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目前西医主要以保胎法为主,用药以黄体酮制剂为多.但是黄体酮制剂可能诱发胎儿心脏畸形,分娩大出血等.相反中医治疗有一定的优势,目前临床多从"虚"治,常用固肾健脾、补气益血等治法.但在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发患者属于血瘀型胎漏胎动不安滑胎.虽然对于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的治疗,活血化瘀药物被认为是禁忌药,但是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以祛瘀为主,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简版:正文:中医安胎法是根据中医妇科理论,对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滑胎、胎萎不长一类可安之胎实施预防和治疗,以期达到未孕先防,孕后养胎,保产无忧,足月分娩健康后代为目的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20.
辨证分型治疗胎漏胎动不安4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胎漏、胎动不安是妊娠早期常见疾病,笔者自1992~1996年采用辨证分型治疗胎漏、胎动不安40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0例中,年龄23~27岁60例,28~35岁160例,36岁以上180例;妊娠30~49天2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