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气血津液与脾胃在生理、病理关系方面的论述和气血津液临床证治的探讨,认为脾胃既是气血津液的生化之源,也是导致气血津液病变的根本所在;由于二者相互间的生理关系,在气血津液因其他原因而发生病变后,也可影响脾胃而致脾胃发生病变。因而,在临证治疗中,无论证情有多么复杂,都应以脾胃为核心,或健脾、补脾、温脾,或运脾、和胃,导滞,治脾胃即所以治气血津液,治气血津液即当从脾胃做文章,启示了治气血津液病的门径,当从脾胃论治,又提出了气血津液病皆从脾胃调理论治的方法及临床验案,表明了用调理脾胃在治疗气血津液病中亦获良效,强调了调理脾胃的重要性。所以,用调理脾胃之法,在临证时,只要能使脾胃强健,就能杜绝许多疾病的产生,从而减少发病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柴瑞震 《中医药学刊》2008,26(2):254-257
阐述了气血津液与脾胃在生理、病理关系方面的论述和气血津液临床证治的探讨,认为脾胃既是气血津液的生化之源,也是导致气血津液病变的根本所在;由于二者相互间的生理关系,在气血津液因其他原因而发生病变后,也可影响脾胃而致脾胃发生病变。因而,在临证治疗中,无论证情有多么复杂,都应以脾胃为核心,或健脾、补脾、温脾,或运脾、和胃,导滞,治脾胃即所以治气血津液,治气血津液即当从脾胃做文章,启示了治气血津液病的门径,当从脾胃论治,又提出了气血津液病皆从脾胃调理论治的方法及临床验案,表明了用调理脾胃在治疗气血津液病中亦获良效,强调了调理脾胃的重要性。所以,用调理脾胃之法,在临证时,只要能使脾胃强健,就能杜绝许多疾病的产生,从而减少发病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毕可恩是儿科名老中医 ,他在临床重视调理脾胃 ,治疗小儿多种疾病收效明显。现将毕老师从调理脾胃入手治疗小儿疾病的经验概述如下。1 小儿脾胃疾病当分虚实长久以来 ,只重视小儿脾常不足 ,认为小儿疾病多为脾虚致病。在长期临床中 ,毕老师发现小儿因脾胃实证致病者更为多见。其实 ,早在《证治准绳》中就提出“脾实证”的概念 :“若脾气盛实 ,则亦痞膈中焦……夫中焦热隔 ,则肺与大肠不通 ,其热毒之气必上蒸于肺而生痰 ,故患热者 ,系脾实得之”,还指出“中焦脾实 ,用大承气汤”。不过并没有引…  相似文献   

4.
<正> 温中理气是中医调理脾胃的一种治疗方法。实际上是温补中焦和疏理气机两种治法的综合。祖国医学对“脾胃”是极为重视的。《内经》说:“脾为后天之本”,“脾旺不受邪”。李东垣有《脾胃论》的专著。因此,在中医临证中,常用调理脾胃的方法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更是以“调理脾胃”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欲达“调理脾胃”之目的,必须对脾胃之病辨其寒热,察其虚实。温中理气只是治疗脾胃病的多种治法之一。此法只适用于脾胃虚寒、气不宣通之证。表现为:自利不渴,寒多  相似文献   

5.
文颖娟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290-2291
从因脾胃功能失常而引发的肿、胀、虫积腹痛、积痛、吐泻、呕吐六类病症的病因病机及治法等方面探析了明代著名临证医家万密斋调理脾胃学术思想,认为将脾胃病证分为因浊邪阻滞导致气血郁滞之实证和因中气不足而导致气血亏虚之虚证;治疗实证以祛除浊邪、发散郁滞为主,治疗虚证以补脾、和中、益气为主是其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主要特点,而针对小儿脾常不足的特点强调调乳母、节饮食、适寒暑、慎医药更是其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6.
明代著名儿科医家万全,以儿科及妇科见称。万全根据小儿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小儿“脾常不足”的学术思想。在治疗五脏病证时,他提出要在脏腑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顾护脾胃,从安他脏以调补脾胃。万全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尤当调理,要遵循以平为期、以和为贵、食补为先、脾贵在运的宗旨,通过调母乳、节饮食、药物治疗、食物调理等方法,时刻以顾护脾胃为根本,从而使小儿脾胃调和,“乳食能进,大小便调,此肠胃之气足也”。  相似文献   

7.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外而皮毛,内而脏腑无不依赖脾胃化生之气血以煦之濡之。而妇女以冲任为本,冲为血海而隶属阳明,任主胞胎而联系太阴,又阳明者胃也,太阴者脾也。因此妇科病从脾胃论治具有重要意义。妇科病主要体现在“气血”上,气血来源于脾胃,所以治疗妇科病必须调理气血,要调理气血,就必须调理脾胃。现将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妇科病的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纷繁复杂,常寒热易混,虚实夹杂。孙玉信教授以“脾统四脏”理论为主导,临床治疗内科疾病,凡见脾胃病证,即从调理脾胃入手,处以“异病同治”,往往取效较好。该文介绍孙玉信教授应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内科疾病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理脾胃是脾胃学说在临床应用中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复习脾胃学说的文献,结合笔者临证的体会,谈谈调理脾胃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 万密斋云:胃者主纳受,脾者主运化,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可见,脾胃的健全与否,不仅是消化道本身的问题,而且与其他各个脏腑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除治疗消化道本身的疾病需要调理脾胃外,在治疗其他系统的疾病,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同样需要调理脾胃。这充分说明,中医调理脾胃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  相似文献   

10.
调理脾胃是中医临床上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源流久远。如李东垣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李中梓云“后天之本在脾,……胃气一败,百药难施。”《杂病源流犀浊·脾病源流》中也说:“脾为后天之本,信然也,盖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病,亦必待养于脾,故脾气充,四肢皆赖煦育;脾气绝,四脏不能自主;凡治四脏者,安可不养脾哉。”临床经验证明,以调治脾胃的方法诊治疾病,在临床上应用颇广凡老人、小儿、产后、久病、大病后以及素体虚弱之人,如从脾胃论治,病虚恢复,往往获效。尤其治疗慢性和疑难病症多有良效。今述4例,…  相似文献   

11.
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不同 ,他是运用整体观点、辨证施治指导临床。调理脾胃 ,既可治好脾胃病 ,更为重要的还能治好各种脾胃以外的疾病 ;通过调理脾胃以后 ,获效亦好 ,且能治本 ,使人得谷者昌 ,所以调理好脾胃是人体的生命之环。1 在生理学上 ,脾胃有特殊重要位置 ,简述如下 :1 1 脾胃的基本功能 :1 1 1 胃的功能只有一种 ,即纳受谷食 ,病时临床表现为不纳、少纳、或善饥。虽然仅此一种 ,但却十分重要。《内经》云“得谷者昌 ,失谷者亡”说明能否受纳与生命有关。1 1 2 脾的功能有二 :一是助胃消化。二是转输 (或健运 )。古人云 :“…  相似文献   

12.
通过医案3则,将安欣欣老师临证重视调理脾胃的经验,从脾胃虚证,甘温补脾;益气升阳,不忘滋阴;肝脾同治,重在健脾;脾胃久病,兼以化瘀;它脏疾病,重视调脾5个方面加以论述,指出脾胃虚证,治以温阳健脾;温阳药物,容易伤阴,温阳勿忘滋阴;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两者关系密切,肝脾同病,治疗应补中兼疏;脾胃病久,亦多兼瘀,治疗时宜配伍活血化瘀之品;它脏有病也可累及脾胃,临证应重视调脾。  相似文献   

13.
路志正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失调、脾胃损伤,是现代常见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痛风等疾病发病的关键因素。脾胃损伤常见气虚血少、蕴湿、痰阻、血瘀、气机紊乱等病证,辨证要着眼于发病的根源,调理脾胃是其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4.
谢巧珍 《四川中医》2008,26(9):80-80
升降出入之机在枢,脾胃为升降出入之枢纽,调理枢机为治疗脾胃肝胆病证大法.  相似文献   

15.
《景岳全书》“脾胃有病,自宜治脾胃,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其论述提示我们:脾胃的病变是可以通过对五脏的调理而达到治疗目的的。  相似文献   

16.
汤建桥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609-1610
彭兆麟主任医师是湖北省著名中医儿科专家,从事儿科临床40余年,对小儿内科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对小儿脾胃疾病的调治尤为擅长。由于小儿具“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在治疗小儿脾胃病中他非常注重调理气机和养胃悦脾,顾护脾胃阳气,很少使用苦寒伤胃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相似文献   

17.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来胜 《陕西中医》2001,22(2):94-95
中医学认为高脂血症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乃肝、脾、肾三脏之虚为本 ,痰浊、瘀血为标的病证。应以调理脾胃 ,补益肝肾 ,祛痰除浊 ,活血化瘀综合治疗为大法  相似文献   

18.
"培土生金"的思想根源于"五行学说",是对五行相生内容的具体应用。随着朝代的更替,医家也从理论论述逐渐向临床转化,到明清时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治疗法则。通过古代诸多医家的论述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培土生金"的涵义不仅是针对单纯用补脾的方法来治疗肺脏虚损的病证,还应包括一些大肠虚损所致的病证。"补脾益肺"仅是"培土生金"的一部分。"培土"的意思是"调理",不能仅是"补益"。补脾的方法并不仅限于补益脾气,也包括了温中健脾、调和脾胃、健脾益胃、滋养脾胃之阴等多种治法。"培土生金"的内涵实际是通过调理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脏腑机能得以恢复正常。补脾益肺是狭义的"培土生金",广义的"培土生金"则是应用调理脾胃的方法来改善肺肠功能的一种治法。  相似文献   

19.
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居中央属土以灌四旁,调理脾胃以通调五脏,用于胸痹、黄疸、咳嗽、黄疸、水肿等分布于不同五脏体系之病证,五脏安,血脉和,诸病消。脾与心密切相关,心属火,脾属土,心火可温养脾土;脾胃与肺脏关系密切,脾胃腐熟水谷,散精于肺,脾土生肺金,脾胃虚弱可导致肺虚;黄疸与湿邪有关,脾喜燥而恶湿,脾运化失常,可使湿邪内生,饮食所伤,脾胃瘀热内生,脾之本色外露,发为黄疸;脾主运化,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泛于肌肤而成水肿。脾胃虚弱,可致水液运化失常。辨证论治,固护调理脾胃,诸病得健。  相似文献   

20.
调理脾胃为法加味温胆汤治疗情志疾病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五脏藏神理论认为人的神活动不仅由心主宰,而且归属于五脏,五脏系统整体功能协调,则神有所藏,牛命活动正常。情志属狭义之神的范畴,亦足由心所主,分归五脏,但五脏之中,因脾土位居中央,连通上下,灌溉四旁,有承阴启阳,转枢往复之功,所以对情志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鉴于中焦脾胃在调畅诸脏腑气机中的转枢作用,确立调理中焦脾胃之法,为治疗情志疾病不可忽视的法则,而应用加味温胆汤治疗情志疾病的遣方思路,正是基于其擅调中焦脾胃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