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扫描在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骨盆骨溶解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6~2009年,华西医院骨科共收治24例24髋THA术后骨盆骨溶解患者.收集24例患者的骨盆前后位、股骨颈正斜位、45°髓骨斜位、45°闭孔斜位X线片和髋关节CT扫描影像检查资料,对照术中发现,分析、比较CT扫描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骨盆前后位X线片明确骨溶解13例,占54.2%;骨盆前后位结合股骨颈正斜位X线片明确骨溶解病灶18例,占75%;骨盆前后位、股骨颈正斜位、髋骨斜位和闭孔斜位X线片明确骨溶解病灶22例,占91.7%; CT扫描发现骨溶解病灶24例,占100%.CT扫描评估骨盆骨溶解病灶部位和范围比X线片更加精确.[结论]CT扫描诊断骨溶解比X线片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且可以精确确定骨溶解部位和范围.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跟距骨桥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距骨桥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跟距骨桥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16~70岁,平均53.5岁。先天性骨桥2例,继发性骨桥8例。跟距中间关节面骨桥3例,后关节面骨桥7例。术前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9.0±0.4)分;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后足评分标准为(42.4±1.4)分。合并距下关节退变2例。8例单纯跟距骨桥患者行骨桥切除并脂肪组织植入,2例合并距下关节退变患者行骨桥切除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0±0.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5,P=0.000)。AOFAS后足评分为(86.9±2.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4,P=0.000)。单纯骨桥切除者末次随访时X线片检查示无骨桥复发及关节退变发生,关节融合者X线片示达骨性融合。结论跟距骨桥根据不同发生部位和合并症,分别采用单纯骨桥切除或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跟骨后上缘线与距骨颈的位置关系。方法收集200例正常成人跟骨侧位X线片,其中男101例,女99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38岁。在跟骨侧位X线片上,取跟骨后结节最高点与跟骨后关节面最高点的连线并向距骨延长,此线与距骨上缘的交点为Q,观察并记录Q点在距骨上缘的位置,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描述Q点在距骨上缘的分布规律。比较不同性别、左右侧Q点位置的差异,并分析年龄与Q点位置的相关性。结果 200例正常成人的跟骨侧位X线片中,有130例(65%)Q点位于距骨颈内,68例(34%)Q点位于距骨颈后上方,2例(1%)Q点位于距骨颈前下方。正常成人男性与女性Q点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3)。左侧与右侧足Q点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7)。正常成人年龄与Q点位置呈极弱负相关或无相关性(Pearson相关值为-0.19)。结论在正常成人跟骨侧位X线片中,跟骨后上缘线与距骨上缘的交点一般位于距骨颈切迹内或其后上方,且不易受性别、左右侧及年龄的影响。临床上也许可以根据这一规律来判断跟骨骨折复位高度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vans跟骨外侧延长截骨术并联合切除治疗青少年距跟联合(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自2014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1例(14足)青少年症状性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患者资料。男6例(8足),女5例(6足);双足3例,单足8例,左足7例,右足7例;年龄13~17岁,平均15岁。所有患者均采取TCCs切除后行Evans跟骨外侧延长截骨术。测量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负重正位X线距舟覆盖角(TCA)、距骨-第2跖列角(T-2MT),负重侧位X线距骨倾斜角(TH)、距骨-第1跖列角(T-1MT)。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足部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随访。TCA由术前平均22.3°(20°~26°)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0.5°(8°~13°);T-2MT由术前平均17.6°(16°~20°)改善为末次随访时6.5°(5°~11°)。侧位X线TH由术前平均35°(25°~40°)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7.5°(16°~21°);T-1MT由术前平均15.5°(10°~22°)改善为末次随访时3.5°(2°~6°)。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平均56.5分(50~62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90.6分(75~95分),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0分(5~7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2.0分(0~3分)。结论对于青少年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患者,联合切除后行Evans跟骨外侧延长截骨术可以有效纠正畸形,缓解症状,改善足部功能和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5.
2008年3月~ 2011年6月,我科应用经皮钻孔法、通过跗骨窦行病灶清除并植骨手术治疗7例Ⅴ型距骨剥脱性软骨炎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2~54岁.6例有慢性反复创伤病史,1例无明确外伤史.病损区:5例位于内侧,2例位于外侧.患者均有踝关节酸痛、活动后加重,伴有踝关节肿胀.术前X线片示距骨软骨下囊性变,MRI检查示软骨下类圆形T1、T2长信号.术前踝关节Kofoed评分为49 ~ 67分.  相似文献   

6.
Guo QW  Hu YL  Jiao C  Ao YF  Yu CL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3):206-209
目的 总结、分析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关节镜下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 2000年至2005年共收治34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X线片、MRI表现、关节镜手术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根据主观和客观评分判断疗效.术前美国足踝外科后足评分平均(71±8)分,术前主观疼痛程度评分(7.5±1.3)分.结果 34例患者MRI均有骨软骨损伤征象,其中21例通过X线片检查发现距骨骨软骨损伤.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主要症状为负重疼痛以及运动后加重,MRI诊断准确率较X线片高(χ2=16.07,P<0.001).31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8个月.术后美国足踝外科后足评分(91±9)分,显著高于术前(t=9.147,P<0.001);术后主观疼痛程度评分(2.4±2.3)分,显著低于术前(t=10.853,P<0.001);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7.1%.结论 MRI检查能够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髋臼周围骨溶解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4例(24髋)THA术后髋臼周围骨溶解行骨溶解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颗粒骨植骨、更换高交联聚乙烯内衬和股骨头假体.14例(14髋)髋臼杯稳定保留金属臼杯;2例(2髋)髋臼杯稳定卡环损坏,被迫取出稳定臼杯,行非骨水泥型髋臼杯翻修术;8例(8髋)髋臼杯松动行髋臼翻修术.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通过X线片观察假体是否松动和移植骨愈合情况.结果 23例获得随访,1例失访,平均随访16个月(10~45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58±23)分(17~86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92±12)分(8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感染、脱位、静脉血栓形成等.X线片显示髋臼假体无松动和异位骨化,可见移植骨-宿主骨交界处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结论 保留髋臼杯积极进行骨溶解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颗粒骨植骨,更换聚乙烯内衬和股骨头假体可阻断骨溶解的进展;髋臼翻修,同种异体颗粒骨植骨,短期随访示移植骨愈合、髋臼杯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acetabular dysplasia,AD)的X线表现,提出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126髋)AD的骨盆前后位X线片,根据有无髋周[股骨头和(或)髋臼]囊变分囊变组和无囊变组,随机选取50例正常骨盆正位X线片作为对照。分别测量髋关节内侧间隙、Sharp角、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和CE(center edge angle,CE)角。对比分析三组测量值并分析AD的X线征象。[结果]126髋主要表现为髋臼浅小、倾斜角度大和对股骨头覆盖不足;其中60髋(47.6%)出现髋周骨囊变。囊变组、无囊变组及正常对照组髋关节内侧间隙分别为(16.04±5.73)mm、(10.24±2.55)mm和(8.07±1.55)mm;Sharp角分别为(45.80±4.71)°、(45.18±3.44)°和(37.67±3.37)°;AI分别为(34.47±5.10)%、(44.65±4.18)%和(49.10±3.59)%;CE角分别为(12.38±8.95)°、(18.06±4.68)°和(35.53±5.65)°。三组数据两两比较,除囊变组与无囊变组的Sharp角无差异外(P﹥0.05),其他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X线平片诊断AD简单实用,该病常合并髋周骨囊变;对于髋关节内侧间隙及Sharp角增大,AI值及CE角变小的病例髋周更容易出现囊变,应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魏民  刘洋 《中国骨伤》2019,32(1):43-47
目的:观察采用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治疗伴有软骨下骨囊性缺损的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治疗的22例伴有软骨下骨囊性缺损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34~58(46.4±6.9)岁;所有患者存在踝关节疼痛肿胀,7例踝关节活动部分受限,2例踝关节不稳,2例后足力线不良。所有患者的距骨骨软骨损伤位于距骨内侧,关节软骨损伤面积为64~132(101.6±27.1) mm~2,囊性病变直径9~15(10.5±1.8) mm。术前,术后12、24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关节疼痛,采用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关节功能。术后12个月取出内踝空心钉的同时行踝关节镜探查评估移植物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4~60(42.5±9.9)个月。术后12个月MRI显示植骨愈合良好,部分可见散在的小的囊性区域。二次关节镜探查发现,植骨与距骨愈合良好,表面纤维软骨形成良好。术后24个月MRI显示植骨与周围骨质结合良好,仍可见散在的小的囊性区域,但较前有所减少。术后12个月VAS评分2.8±0.8,优于术前6.2±1.5,而与术后24个月2.6±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83.0±5.6,优于术前55.3±13.7,与术后24个月83.7±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治疗伴有软骨下骨囊性缺损的距骨骨软骨损伤可以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和表面纤维软骨形成,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生长于骨内的腱鞘囊肿称为骨内腱鞘囊肿。骨内腱鞘囊肿少见,多发生于关节面周围,发生于髂骨的更为罕见,我院最近收治一例。患者男,29岁,因感右髂部不适7年,发现右髂骨病变10d入院。患者7年前自3 m高处坠落跌伤,随即出现局部软组织肿胀,行骨盆X线检查未见异常。局部软组织肿胀消失后3个月,患者一直感右髂部有轻度不适,但未行特殊检查。10 d前查体摄X线片发现右髂骨囊性变,收住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右髂部有轻微叩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骨盆X线片及CT扫描示右侧髂骨翼及体部呈多房囊性变(图1,2)。术中所见:髂骨内外板变薄,有多个骨嵴…  相似文献   

11.
距骨尾部骨折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4年1月~1995年4月处理踝跟部骨折98例,其中距骨尾部骨折16例,占踝部骨折15%.通过X线片及CT对距骨形态扫描,作者认为距骨应分头、颈、体、尾四个部分;距骨尾部骨折的治疗以切除为宜.距骨后先天性三角骨不一定存在,可能是距骨尾骨折远端未愈合的游离骨块.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损伤影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传统的影像检查方法(X线、CT)及MR成像技术对膝关节外伤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因外伤临床膝关节有疼痛及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X线、CT及MRTIWI/TSE,T2wI/TSE,STIR序列扫描,并作结果比较。结果46例X线平片明确诊断有骨折;11例x线平片检查未见异常,CT显示骨皮质断裂;28例X线及CT骨结构均未见异常,MRI表现:T1WI呈不规则网状、地图状低信号,T2WI呈片状高信号改变,STIR序列呈明显高信号,并与其病理改变相符合。同时MRI还能反应出合并的半月板、韧带损伤及关节腔(囊)内积血情况。结论X线是常规检查方法,CT检查是常规X线检查方法的补充,可发现细小骨皮质及骨小梁改变,MR检查明显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它有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增加临床对外伤性骨损伤的认识,为临床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影像依据,有利于关节损伤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研究根据X线片表现和翻修手术中的观察,将假体分为3组:①松动伴骨溶解假体10例;②松动不伴骨溶解假体11例;③牢固固定的假体7例。松动和骨溶解在X线片表现为一处或多处骨水泥外表面有囊性改变或扇形边  相似文献   

14.
通过距骨X线片及标本的观察 ,以证实距骨确有头颈体尾四部分 ,距骨后突骨折实际是距骨尾骨折。对 84 8张踝关节侧位片及 2 0 0例成人干燥距骨标本进行观察与测量。距骨从整体看形似乌龟 ,97%的距骨有距骨尾 ,其尾有长、中、短之分 ,其中距骨尾骨折 52例 ,占 6 8%。认为距骨应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 ,对距骨尾部骨折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这既符合解剖学上命名的完整性 ,又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月骨脱位的X线征象及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月骨脱位的X线诊断,分析漏诊原因,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月骨脱位29例的治疗经过.结果 :本组根据X线分型为月骨前脱位16例,月骨周围脱位3例,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10例.其中有6例发生漏诊.结论 :腕部月骨脱位的诊断需要对腕关节的解剖和X线影像上的认真了解.  相似文献   

16.
大颗粒聚乙烯对人工关节假体周围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制作松动人工关节的动物模型 ,了解大颗粒聚乙烯对实验动物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组织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 2 0只 ,雌雄各半 ,体重 2 .3~ 2 .7kg。从两侧膝关节向股骨置入钴 -铬 -钼棒 ,分别于术后 2、4、6、8及 10周向一侧膝关节腔内注射聚乙烯微粒 (直径 10 0 μm)悬液 1.5 ml(实验侧 ) ,向另一侧膝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 1.5 ml(对照侧 )。术后第 10周摄双下肢 X线片 ,了解假体周围是否有骨溶解和假体松动。术后第 12周处死动物。取 13只兔检查聚乙烯颗粒在关节囊分布情况 ,假体有否松动 ,周围有无新骨及界膜形成 ;取5只兔双侧股骨、膝关节囊作组织学检查 (实验过程中有 2只动物死亡 )。 结果  1肉眼观察 :实验侧有 4侧金属假体被新生骨组织覆盖 ,9侧被纤维膜覆盖 ;对照侧有 11侧金属假体被新生骨组织覆盖 ,2侧被纤维膜覆盖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2 X线片观察 :假体位于股骨髓腔远端 ,其周围未见明显新生骨组织和骨溶解征像。3组织学观察 :实验侧关节囊见大量异物颗粒被成纤维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包绕 ,假体近端髓腔周围见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组织或新生骨组织形成 ,未见异物颗粒和多核巨细胞 ,靠近关节面部分见异物颗粒被成纤维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包绕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民  刘洋 《中国骨伤》2017,30(8):751-754
目的:采用关节镜下清创和微骨折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42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平均年龄35.9岁,其中男28例,女14例,34例有明确受伤史,MRI显示距骨骨软骨损伤≥3级,采用关节镜下清创和微骨折进行治疗。术前、术后1年和术后2年采用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关节功能,术后2年采用MRI检查评估距骨骨软骨恢复情况。结果 :术前MRI诊断3期23例,4期9例,5期10例。按照9宫格分区法,则骨软骨损伤位于4区25例,6区11例,1区4例,3区2例。伴有软骨下骨囊性变8例,均位于4区。采用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术后1年73.3±3.9,较术前50.4±7.8明显提高(t=17.018,P=0.00);术后2年81.1±4.8,较术后1年明显提高(t=8.173,P=0.00)。术后2年复查MRI显示骨髓水肿消失。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可以较好地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骰骨病变的MRI及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不同类型的足部病变患者的MRI、X线资料,其中DF组54例,非DF组70例,观察两组患者骰骨信号改变、单纯骨髓水肿、骨髓水肿合并骨折、骰骨与周围骨的关系的MRI、X线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骰骨信号改变、单纯骨髓水肿、骨髓水肿合并骨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F组中,18例(18/54,33.33%)表现为单纯骨髓水肿,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非DF组中,8例(8/70,11.43%)单纯骨髓水肿。DF组中,6例(6/54,11.11%)表现为骨髓水肿合并骨折,骨折T1WI呈线样、模糊低信号影,骨皮质不连续,仅1例骰骨骨折X线平片可见;非DF组中,1例(1/70,1.43%)表现为骨髓水肿合并骨折,X线平片不可见。DF组,1例骰骨骨髓炎,3例骰骨周围关节腔积液,2例合并夏科关节病;非DF组1例可见关节腔积液。结论 DF患者较非DF患者骰骨更易受损,出现骨髓水肿和骨折,结合MR影像特征有利于对DF患者骰骨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骨-骨膜移植治疗Hepple 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9月治疗27例合并软骨下骨囊肿(平均直径 >8 mm)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资料,男26例,女1例;年龄22~53岁,平均35.8岁。经踝关节镜探查明确发生距骨骨软骨损伤后,从自体髂骨取骨-骨膜移植物填充距骨骨软骨缺损区。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及软骨修复MR评分(MOCART)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术后距骨X线和MRI改变,以及术后二次关节镜探查结果。结果 2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59个月,平均22.4个月。术后AOFAS踝与后足评分[(93.0±6.5)分]显著高于术前[(73.9±3.1)分];术后VAS评分[(0.8±0.8)分]显著低于术前[(5.4±1.0)分];术后患者非常满意16例,满意8例,一般2例,满意率为92.3%(24/26)。术后患者X线片均示软骨下囊肿低密度区消失,未见关节间隙狭窄;MRI均示原病灶缺损区被移植物填充。MOCART评分平均为(57.2±9.1)分,其中3例软骨下骨内有直径< 5 mm的囊肿。18例行二次关节镜探查示原软骨缺损区被再生类软骨组织覆盖。结论 自体骨-骨膜移植可同时修复Hepple 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及软骨下囊肿,近期疗效满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骨-骨膜移植治疗Hepple 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9月治疗27例合并软骨下骨囊肿(平均直径>8 mm)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资料,男26例,女1例;年龄22~53岁,平均35.8岁.经踝关节镜探查明确发生距骨骨软骨损伤后,从自体髂骨取骨-骨膜移植物填充距骨骨软骨缺损区.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及软骨修复MR评分(MOCART)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术后距骨X线和MRI改变,以及术后二次关节镜探查结果.结果 2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59个月,平均22.4个月.术后AOFAS踩与后足评分[(93.0±6.5)分]显著高于术前[(73.9±3.1)分];术后VAS评分[(0.8±0.8)分]显著低于术前[(5.4±1.0)分];术后患者非常满意16例,满意8例,一般2例,满意率为92.3% (24/26).术后患者X线片均示软骨下囊肿低密度区消失,未见关节间隙狭窄;MRI均示原病灶缺损区被移植物填充.MOCART评分平均为(57.2±9.1)分,其中3例软骨下骨内有直径<5mm的囊肿.18例行二次关节镜探查示原软骨缺损区被再生类软骨组织覆盖.结论 自体骨-骨膜移植可同时修复Hepple 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及软骨下囊肿,近期疗效满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