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与老人髋部骨折的关系.方法 应用美国通用电气生产的双能X骨密度仪测定股骨近端部位骨密度,将所测值与随机同性别年轻成年人正常数据比较,得出T评分.结果 (1)骨密度的变化与年龄、性别有密切关系,随着年龄增长60岁以上股骨颈T值均逐渐下降.(2)随着骨密度(BMD)的T值降低,骨折发生率增加.结论 骨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应对方式,进一步按照不同应对方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应对方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消极应对,对照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消极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积极应对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组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消极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与躯体健康、精神健康均呈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躯体健康、精神健康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不同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有明显相关性,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0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入院后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时积极处理严重内科合并症,全部病例争取尽快手术治疗,术后继续治疗其原发病骨质疏松症及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平均住院18天后康复出院,随访18~36个月,平均27个月,根据Harris标准评定:优32例,良51例,优良率这78.3%。结论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综合治疗,即手术治疗骨折外,积极处理内科并存症及治疗原发病骨质疏松症,有利于提高骨折愈合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优劣,分析最佳手术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01/2007~12收治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45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包括手术(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方法有空心加压螺纹钉、DHS和Gamma钉等)及牵引术治疗,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结果。结果:牵引治疗组骨折愈合率为72.7%,手术治疗组骨折愈合率为87.8%,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牵引治疗的患者。结论:年龄不应作为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治疗方法选择的主要条件,在重要脏器无失代偿情况下,手术应为主要的治疗方法,牵引治疗仅适用于术前制动、复位、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髋部脆性骨折治愈率,降低伤残率。方法对108例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随访23个月。探讨Singh分级、治疗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SinghⅢ~Ⅵ级者行内固定术,Ⅰ~Ⅱ级者行人工关节置换,优良率为83.3%;②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4%、7.9%(P〉0.05);③脆性骨折经口服阿仑膦酸钠5个月后,94.4%的患者Singh分级不变;④预防使用抗生素由平均6.9d减为1.7d,术后感染未增多(P〈0.05)。结论Singh指数为基层医院了解股骨近端骨质疏松程度的一种方法;内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髋部脆性骨折,并发症不少;脆性骨折术后应使用阿仑膦酸钠;限制使用抗生素不会增加骨科内植物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危害是并发骨折即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桡骨远端骨折、脊柱骨折及髋部骨折;其中髋部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转换出现特异性改变,骨形成与骨吸收失耦合,导致股骨近端骨显微结构发生明显退变,骨组织力学性能下降,因此更易诱发骨折,髋部 相似文献
9.
10.
<正>髋部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病,多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大、失血多,术中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及所占社会人口比重日益增多,因而接受手术麻醉的老年人也将增多,麻醉医师的工作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治疗1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前有82.1%(128/156)患者有内科合并疾病,全部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后并发症共32例,发生率为20.5%。术前有无并存病与并发症的发生有直接关系(χ2=6.0069,P=0.0142)。手术治疗总优良率85.3%,术前没有并存病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有并存病患者(P〈0.01)。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疾病较多,视患者个体情况,采取积极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术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护理优良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0.72±4.83)、(... 相似文献
13.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自我效能的康复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基于自我效能理论框架的康复护理指导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自我效能干预效果。方法将50例手术治疗后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以自我效能理论框架为基础的康复护理指导,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康复护理指导。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于干预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对两组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自我效能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效能理论引导下设计的自我效能训练,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水平、行为变化以及康复结果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手术治疗176例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前有81.3%(143/176)患者有内科合并疾病,术后并发症共34例,发生率为19.3%。术前有无合并疾病者发生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全部康复或好转出院,手术治疗总优良率83.5%。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疾病较多,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和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髋部骨密度和几何结构与老年妇女髋部骨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髋部骨折与髋部骨密度(BMD)和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关系。方法 髋部骨质疏松骨折的妇女57例和无骨折妇女60例,测量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及股骨颈轴长(FNAL),颈干角(NSA)(髋部骨折组对其健侧进行检测),比较,提示彼此间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妇女髋部骨折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降低,FNAL长于对照组,NSA较对照组大。结论 股骨近端骨密度和FNAL及NSA可以提高对老年妇女髋部骨质疏松骨折危险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低体温的影响,提高术后护理质量。方法将20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主动调节环境温度、严格进行人体保暖、护理操作尽量集中,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速度、使用加温液体、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和湿化,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和相关知识指导等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观察寒冷、寒战等不适症状的发生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低体温和寒冷、寒战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综合保暖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术后低体温,有效地降低术后寒冷、寒战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利伐沙班抗凝干预时间对患者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2周内连服利伐沙班,观察组服用利伐沙班1周时改用安慰剂,记录两组实际总失血量、隐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占实际总失血量百分比,干预后1个月观察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实际总失血量(1.24±0.28)L、隐性失血量(0.33±0.14)L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隐性失血量占实际总失血量百分比(40.57±0.9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伐沙班使用时间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出血有一定影响,存在隐性出血风险,临床需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96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应用髋关节置换术,尽早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减轻疼痛的同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96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同手术期采用整体化护理模式,并对临床观察和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系统吲顺总结。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成功与围手术期的高质量护理是密不可分的,96例患者1例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出现静脉栓塞,其余无术后并发症,均在术后2-3周出院。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锻炼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远期效果良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髋关节置换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置换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骨折内固定组(火0.05)。Harris评分示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为87.5%,显著高于骨折内固定组的62.5%(P〈0.05)。髋关节置换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5%)和再手术率(0)显著低于骨折内固定组(41.9%及37.5%)(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确切.能显著缩短术后卧床时间,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