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疗效,为治疗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提供用药依据。方法将98例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接受缩宫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接受缩宫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①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是治疗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子宫收缩乏力分为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以前者为最常见.子宫收缩乏力致产程延长可引起产妇衰竭、感染、产后出血、生殖道瘘的发生率升高,可使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 相似文献
4.
5.
子宫收缩乏力是临床上常见的产力异常,可影响产程进展和导致分娩进程受阻而危及母儿生命.助产人员在产程观察中应进行严密监测,及时发现产力异常,积极配合医生寻找原因,适时正确处理可使难产转化为顺产,从而降低围产期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缩宫素联合黄芪注射液在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6例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患者采用缩宫素联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宫缩素+500mL葡萄糖液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60.71%,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患者治愈率39.29%,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患者实施缩宫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不仅疗效确切,但在用药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用药反应,从而对宫缩强弱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
妊娠后子宫在几个月内由原来的容量10ml左右增加500~1000倍,而在产后数周内就要恢复到非孕状态,这主要依赖于子宫肌肉的收缩和缩复.子宫体部肌肉特别肥厚,呈螺旋状交错成网状排列,当胎盘剥离排出宫腔后,由于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和缩复作用,使肌纤维间的血管、血窦受压闭合,血流停滞、血栓形成,使出血迅速减少.如子宫收缩乏力,胎盘附着部子宫肌壁间血管、血窦不能关闭即可引起出血. 相似文献
8.
子宫收缩力是分娩的主要力量,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中.临产后的宫缩能迫使宫颈管变短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的力量.子宫收缩力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强度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和不规律(2次/ 10分钟).子宫收缩乏力是指宫缩的极性,对称性和节律性正常,但宫缩弱而无力,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或不规则.子宫收缩乏力会影响正常产程的进程,而危及母子的生命.当发生产力异常时积极配合医生,正确处理使产妇正常生产,从而降低对母子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傅淑芳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6,20(6):766-766
目的:观察头位难产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及预后。方法:对120例头位难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位难产原因为头盆不称、宫缩乏力;子宫延缓出血12例,会阴切口撕裂10例,胎儿宫内窘迫30例。结论:正确认识头位难产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确保母婴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目的:分析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该院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 组和 B 组各20例,A 组用缩宫素治疗,B 组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20例患者治疗有效的为16例,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20例患者治疗有效的为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可见,B 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A 组(P <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86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行剖宫产术,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产后2、12、24 h出血量,治疗前后症状(阴道流血量、自汗、血块)量化评分及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流血量、自汗、血块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GB、HC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12、24 h,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缩宫素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可提高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症状量化评分,以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救治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参照组应用缩宫素治疗,治疗组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出血症状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少,其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参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将因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100例患者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首先采用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缩宫止血合剂。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产后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转经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西药,缩宫止血合剂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86例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和按摩子宫相互结合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药物治疗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完全痊愈,且无死亡病例;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普通药物治疗后,恢复时间慢,出血情况在短时间内没有得到改善。结论:医护人员应该要加强对产后患者的监护,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降低产妇产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子宫收缩乏力为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50%~51.6%[2].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应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效果较好,但缩宫素敏感性个体差异大,半衰期短.为寻找更有效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8例,收到显著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河南医学研究》2017,(2)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虞城县人民医院分娩的7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分娩后均注射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产妇出血情况及子宫收缩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于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是产科危重急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近年来,随着孕期保健的不断完善发展,产妇注重了孕期保健,并通过产前教育使产妇充分认识到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过程,从而使之发病率逐年降低趋势,但子宫收缩乏力仍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2],导致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现象的原因通常为精神过度紧张,临产时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等药物的用量过多也会导致出现该现象,也可能是由于产程延长、产后出现并发症、子宫等因素所导致,该症状如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可致产后出血,甚至会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威胁。对于产后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如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药物治疗、保守性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可有效止血,从而避免切除子宫,挽救产妇生命。现将产后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