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本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分布特点与药物敏感性。方法:门诊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将采集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和EMB平板上,置于35℃孵箱内培养和分离。随后对菌株采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仪进行病原体鉴定和药敏测试。结果:病原体208株中,革兰阴性菌125株(60.1%)、革兰阳性菌62株(29.8%)和真菌21株(10.1%)。排名前5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葡菌和肺炎链球菌。药物敏感试验表明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均有较高耐药率,但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提米西林/克拉维酸均敏感性较高。结论:革兰阴性菌仍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率不断提升,临床应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以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总结46例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菌(G-)占87.6%、革兰氏阳性(G+)菌占10.8%,其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1.6%;G-菌对氨基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敏感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以G-菌为主,抗生素选择应以药敏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组1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痰菌培养分离出的122株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菌106株,占86.9%,明显多于革兰氏阳性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40/106),依次为肺炎克雷白氏菌(25/106),大肠埃希氏菌(12/106)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不一,但有近半数抗生素的总敏感率在50%以下,表明耐药严重,应高度重视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95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学的分离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704株感染菌株,其中革兰氏染色阴性菌318株(45.17%),包括非发酵菌259株,占所有感染菌36.79%,占革兰染色阴性菌81.45%。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42.86%)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有较高的耐药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3.2%)除了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有较低的耐药性外,对其他受试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13.51%)仅对碳青酶烯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其他非发酵菌为10.43%。结论ICU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非发酵菌为主,呈多重耐药趋势,临床上用药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1月间在该院儿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 614份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出105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7.11%,其中G-菌73株,占69.52%,G+球菌32株,占30.48%.革兰阴性菌中,第3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6株(占35.62%),肺炎克雷伯菌23株(31.51%),流感嗜血杆菌11株(15.07%).革兰阳性菌中金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最高.G-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敏感.G+菌耐药率低,头孢类抗生素普遍敏感.结论 该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且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提醒临床医生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的2401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2401株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533株,占63.85%,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5.73%)、肺炎克雷伯菌(12.47%)、鲍曼不动杆菌(12.05%)、大肠埃希菌(7.11%);真菌531株。占22.12%,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革兰氏阳性球菌337株,占14.04%,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最高,但对其它抗菌药的敏感率下降趋势明显;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仍能保持较高的敏感率(100%),但对其它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严重。结论:下呼吸道常见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临床应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尤宁  王兴胜  曹官铭  李科 《重庆医学》2015,(16):2214-2216
目的:探讨呼吸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获取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然后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分离细菌种类,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获得细菌5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6株(78.8%),革兰阳性菌88株(16.6%),真菌25株(4.7%),居前2位的是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25.0%)和鲍曼不动杆菌(13.0%)。最为常见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少常用药物已有不同程度耐药,但仍有部分药物可供选择。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外,其他常用药物均已明显耐药。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敏感率均高。结论呼吸科病房下呼吸道大多数感染菌是革兰阴性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后者对大多常见药物已耐药,前者仅个别药物尚可选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送检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50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20株,占63.9%,革兰氏阳性菌148株,占29.5%,真菌33株,占6.6%。革兰氏阳性菌前3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乙型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前三位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高,亚胺培南等最敏感,万古霉素等对革兰氏阳性菌最敏感。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药敏结果说明耐药性较高,临床应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小儿致病菌的现状,并对细菌耐药性及多重耐药菌和院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回顾性查阅病历,收集2012年3月-2013年2月间小儿肺炎痰培养阳性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儿肺炎痰培养分离致病菌282株,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220株(78.0%),革兰氏阳性菌61株(21.6%),真菌1株(0.4%),其中肺炎克雷伯菌88株(31.2%)、大肠埃希菌79株(28.0%)为最主要致病菌,两者均有较明显的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仅为79%、81%,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69%、74%,主要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敏感率高为85%~96%,而对常用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敏感率为38%~59%,肺炎克雷伯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比例为(43/88、41/79),ESBLs阳性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均有>80%的耐药率。院感和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小、存在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使用3种或3种以上抗生素、使用抗生素≥14d。结论:我院小儿肺炎致病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致病菌对常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对头孢曲松、β-内酰胺酶抑制、亚胺培南等高级抗生素敏感率不理想,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必须严格限制使用具有高潜在耐药性的一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和分析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构成和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种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细菌为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分别占20.3%、11.8%、10.5%、8.4%。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1.6%,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氨基甙类抗生素敏感。革兰氏阳性菌38.4%,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结论:①铜绿假单孢菌感染主张以β-内酰胺类和氨基甙类抗生素联合治疗;②革兰氏阳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院内下呼吸道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以供临床用药借鉴。方法: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和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共获得13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采用Kribry-Bauer(KB)纸片法,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琼纸二倍稀释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测定采用Etest法。结果:①铜绿假单胞菌(PA)和肺炎克雷伯杆菌(KLB)在139株细菌中分别占33.8%和16.5%。②药物敏感试验显示:伊米配能、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定、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敏感率分别为94%,87%,87%,90%,78%和88%,氨苄西林、头孢唑林、氧哌嗪的耐药率分别为90%,88%和40%。③有4例ESBLs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①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构成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伊米配能、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定、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抗生素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抗生素。②应加强监测ESBLs菌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和分析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构成和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种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细菌为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分别占20.3%、11.8%、10.5%、8.4%。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1.6%,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氨基甙类抗生素敏感。革兰氏阳性菌38.4%,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结论:(1)铜绿假单孢菌感染主张以β-内酰胺和氟基甙类抗生素联合治疗。(2)革兰氏阳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细菌谱的分布以及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菌株,用WHONET 5.4软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住院患者中共分离出菌株516株,革兰氏阳性菌(gram-positive bacterial,G+)85株,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407株,真菌24株。按分离率高低,排列于前4位的主要菌种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136株、铜绿假单胞菌63株、肺炎克雷伯菌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5株。未见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多重耐药菌株及泛耐药菌株增多。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细菌的耐药率较高,并且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株和泛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目前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临床医生应避免把万古霉素作为一线药物应用,尽量减少和避免耐药菌株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抚顺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8~2012年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分布、耐药性及变化。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呼吸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菌培养阳性标本结果 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5年来临床标本共培养出572株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痰培养阳性率为39.5%,革兰阴性菌占71.5%.革兰阳性菌占26.7%,真菌占1.7%。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18.0%,6.6%。6.5%;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14.0%,6.6%,3.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耐药率均为0。其余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均有耐药,但耐药率较低,均低于30%。结论 呼吸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革兰阴性菌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病原菌的耐药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成都地区20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及其分布与流行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或常规方法进行细菌鉴定,VITEK-32药敏分析系统革兰阴性菌鉴定卡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部分菌株采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占63.90%,其次为伤口感染(18.05%)。对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超过80%。对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分别高达78.54%、44.88%、46.83%、44.88%、48.29%和36.59%。最敏感的药物是阿米卡星(敏感率为88.78%)。20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75株菌(36.59%)对14种抗生素中的10种以上耐药。结论:成都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和本地区耐药监测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住院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004—01~2005—12我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病人痰培养阳性的病原菌进行药敏检测,按NCCLS 200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同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a中分离出538株革兰氏阴性菌,其中以大肠埃希氏杆菌、阴沟气杆菌、绿脓假单胞菌以及肺炎克雷白杆菌为主;64株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耐药分析显示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对亚氨培南(100%)、头孢哌酮-舒巴坦(80.7%)敏感性高,其他依次为阿米卡星(59.1%)、左氧氟沙星(56.1%)、头孢他啶(53.8%);大肠埃希氏杆菌、阴沟气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中产ESBLs菌株,分别为30.4%、24.4%及29.7%;产酶菌株对除碳青酶烯类之外抗菌剂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产酶菌株对亚氨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好,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次之,对三代头孢高度耐药。结论:近2a来我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的主要致病菌,是以大肠埃希氏杆菌、阴沟气杆菌、绿脓假单胞菌以及肺炎克雷白杆菌为主的革兰氏阴性菌,产ESBLs菌株的增多是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防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整理、分析、我院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64例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送检痰标本,对81株革兰氏阴性菌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ICU下呼吸道感染革兰氏阴性菌的前6位是:鲍曼不动杆菌(24.69%)、铜绿假单胞菌(22.22%)、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16.05%)、肺炎克雷伯菌(12.35%)、大肠埃希杆菌(8.64%)和阴沟肠杆菌(7.41%)。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教高,产ESBLs菌株除抗生素耐药性明显。结论 ICU下呼吸道感染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率普遍较高,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居高不下,临床医生应结合感染菌株做抗生素耐药分析后筛选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入住ICU的重症肺炎患者病原体构成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入住ICU的重症肺炎患者,采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痰培养阳性的病原菌,纸片法检测细菌的体外抗生素药物敏感性。结果 共分离出致病菌166株,其中69.9%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0.1%: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不动杆菌为主,而革兰氏阳性球菌中则以葡萄球菌为主。所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有着基础性疾病的重症肺炎与无基础疾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构成明显不同(P〈0.05)。结论 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应当履盖常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9.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1年至2003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355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占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优势.占52.4%,其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8%,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真菌占9.6%。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有增加趋势,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对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最低。没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细菌耐药性严重。临床医师必须依据病原菌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资料,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减少新的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超产谱β内酰胺酶(简称ESBL)细菌的临床特点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65例产ESBL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和产ESBL细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65例均为院内感染患者,均有免疫力低下的基础疾病或气管插管。分离的65株产ESBL菌株中,大肠埃希菌占48%,肺炎克雷伯菌占31%;65株对头孢他啶敏感率为55%,对头孢吡肟敏感率为46%,对氨曲南敏感率为15%,对其他第3代头孢菌素和广谱青霉素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高达74%,对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产ESBL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导致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预后不佳,对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宜选用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