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对98株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PPNG菌株。结果淋球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及头孢三嗪的耐药率分别为85.7%,94.9%,4.1%,0。检出24株(24.5%)PPNG菌株。结论头孢三嗪、大观霉素仍可作为深圳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用药,但淋球菌对青霉素及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深圳地区淋球菌营养分型和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淋球菌的营养型分布和对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深圳地区113株淋球菌进行MIC测定和PPNG检测,同时对其中113株淋球菌进行营养分型检测。结果113株菌中检出PPNG菌株9株,TRNG16株,青霉素耐药株73株(64.60%),环丙沙星耐药株88株(77.88%),大观霉素、头孢曲松未发现耐药株。113株淋球菌分16种营养型,以Pro-型、Proto-型、Pro-lle型、Lle-型、Pro-lleSer型5种营养型为主,占86.73%,其余11种营养型占13.27%。结论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菌株主要分布于Pro-型中,TRNG菌株主要分布于Lle-型,PPNG菌株散在于各种营养型中。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地区淋球菌的营养型和耐药性的分布状况,有助于本地区淋球菌的流行病学研究和淋病防治。  相似文献   

3.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等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监测广州地区 2 0 0 2~ 2 0 0 3年度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 ,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 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判断敏感性按 WHO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 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  10 7株淋球菌中检出 96株对青霉素耐药 (89.7% ) ,产 β-内酰胺酶淋球菌 (PPNG) 2 0株(占 18.7% ) ;四环素耐药率为 6 5 .4 % ,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 (TRNG)为 31株 ,占 2 9.0 % ;环丙沙星耐药率为 88.8% ;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素 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 MIC50 及MIC90 均已超过耐药标准 ,尤其是青霉素为甚 ,其 MIC50 及 MIC90 均超过耐药标准的 8倍和 6 4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 ,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 ,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对102株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PPNG菌株。结果:淋球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85.29%、94.12%、3.92%、0%。检出25株(24.51%)PPNG菌株。结论:头孢三嗪、大观霉素仍可作为陕西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用药,但淋球菌对青霉素及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氟哌酸广泛应用于临床后,对近三年来从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905株革兰阴性杆菌吋氟哌酸的耐药性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其敏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敏感率依次为93.39%、85.56%、79.38%,同时耐药性逐年升高,耐药率依次为4.96%、8.45%、17.27%。  相似文献   

6.
湛江地区淋球菌质粒谱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湛江地区淋球菌流行株质粒谱,并探讨其与耐药性的关系。对广东省湛江地区1998-1999年分离鉴定出的98株淋球菌流行株,应用碱裂解和溶菌酶双重处理,进行质粒抽的及质粒谱分型研究。利用K-B法测定淋球菌流行株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检出4种不同分子量的质粒,其中分子量为4.2kb和7.4kb的质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7.32%和59.16%,质粒谱型共12种,以7.4kb 4.2kb,39.5kb 7.4kb 4.2kb.39.5kb 4.2kb三种类型为主,分别占21.42%,17.34%和15.30%,耐药谱型42型,以CPLXR,TCR+CPLXR,CPLXR+CRR菌株为主,分别占12.24%,12.24%和7.14%,将三型主要的耐药谱与相应的质粒谱进行比较,结果CPLXR菌株39.5kb 4.2kb质粒谱为主,TCR+CPLXR菌株以7.4kb 4.2kb质粒谱为主,CPLXR+CRP菌株以7.4kb和39.5kb 7.4kb 4.2kb质粒谱为主,从而提示湛江地区淋球菌流行株的质粒谱与其相应的耐药谱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101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调查分析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年4月-2002年11月从临床分离的101株阴沟肠杆菌采用琼脂平皿对倍稀释法测定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耐药情况。结果: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达99.00%、87.13%,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高于50%,对关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40%,亚胺培南对90%以上的分离株具有抗菌活性。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耐药严重。结论:阴沟肠杆菌耐药水平高,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亚胺培南对其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祝伦  蒋法兴 《安徽医药》2012,16(6):723-725
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氟喹诺酮和阿奇霉素等耐药严重,对头孢菌素敏感性降低的淋球菌株正在增加中,偶有大观霉素耐药的淋球菌株。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机制包括染色体介导的低度耐药和质粒介导的高度耐药。氟喹诺酮耐药主要是gyrA和parC基因发生突变引起。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与ermF、ermB、ermC基因及mtrR基因突变有关。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主要由于penA、mtr等基因突变相关。淋球菌spe位点单步突变导致对大观霉素高度耐药。多重耐药主要与mtrR编码区内的基因突变或多位点突变相关。  相似文献   

9.
氧氟沙星耐药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平  孙效东 《中国药房》1993,4(5):21-21
本文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氧氟沙星对我院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1990年测定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1992年OFLX对G~-杆菌的MIC值显著增大。提示我院临床分离的G~-杆菌对OFLX敏感性下降,应重视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肠球菌的耐药性 ,根据分离株的敏感性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从不同临床标本中分离出 2 5 6株肠球菌 ,用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分析作出结果。结果 :分离肠球菌 2 5 6株 ,其中粪肠球菌2 0 2株 ,占肠球菌总数 78.9% ,屎肠球菌 4 3株占肠球菌总数的 16 .9%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占肠球菌总数的 95 .8%。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中屎肠球菌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 ,万古霉素耐药株检出率为 0。结论 :未检出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高度耐药性 ,但从标本分离株中肠球菌耐药性多 ,这与泛用抗生素有关 ,应根据分离株的耐药性来选择相应抗生素。因此临床细菌学鉴定肠球菌属应到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肠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肠球菌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88株肠球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肠球菌对临床常用9种抗生素耐药率以呋喃妥因及万古霉素最低,分别为1.5%、2.3%;其次为氨苄西林和青霉素G,分别为21.3%、34.1%。而对氯霉素、诺氟沙星、四环素及高浓度的庆大霉素、链霉素均呈一定程度耐药,耐药率都在43%以上。结论 肠球菌对临床常用9种抗生素以呋喃妥因及万古霉素最为敏感。本地区所流行菌株对青霉素G仍有较高敏感率。高度耐氨基糖苷类的肠球菌已有相当比例。肠球菌引起的不同部位感染以泌尿系统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2.
淋病奈瑟菌4种抗生素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糜祖煌  黄瑞萍  郑亚芬 《药品评价》2004,1(2):118-121,150
目的检测淋病奈瑟菌(淋菌)临床分离株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耐药基因。方法对分离自常州地区的42株淋菌进行耐药相关基因TEM-1、penA、tetM、gyrA、16SrRNA基因检测分析。结果42株淋菌中31株TEM基因阳性,22株tetM基因阳性;并均存在penA、gyrA基因的突变。16SrRNA基因无突变。多种基因检测证实这些淋菌已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2种或3种同时耐药。结论临床常用于治疗淋病的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已有较高的耐药率,大观霉素是淋病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的耐药性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湖南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辽阳市二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95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美洛培南100.0%敏感,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2.1%~35.8%;2009年~2012年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除美洛培南以外的其他抗生素耐药性有上升趋势。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体外药敏试验耐药性较低,但由于产生生物膜,体内呈耐药现象。临床治疗选药时必须考虑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内存在生物膜的影响因素,应加强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并控制医院耐药菌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在医院内的流行及其耐药情况,以利对ESBLs的监控和治疗。方法 采用NCCLS 1999年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实验检测ESBLs,并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及其药敏卡GNS-QB进行细菌药敏实验。结果 在206株大肠埃希菌、13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是21.0%、30.5%;产ESBLs的细菌对氨苄青、氨苄青/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新、哌拉西林全部耐药,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氯霉素、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也表现出很高的耐药性,但对伊米配能全部敏感。结论 ESBLs的流行与耐药已相当严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将其作为常规检测项目;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应选用伊米配能等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院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NET5.4软件对我院2011年分离的1754株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全年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1754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101株、占62.8%),常见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其次是革兰阳性菌(533株、占30.4%),常见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肠球菌.10种抗菌药物DDDs排序结果显示,排在前3位的是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结论 我院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尽早明确病原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分析某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指导临床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该院2015-2019年临床分离的2416株肺炎克雷伯菌,使用VITEK-2 Compact系统对临床分离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MIC法和K-B纸片扩散法,采用WHONET 5.6软件对菌株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检出率及耐药率进行统计,采用SPSS 26.0软件对5年期间菌株的检出率、耐药率进行比较及趋势分析,选取2019年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19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通过二代测序平台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 WGS),运用丹麦技术大学(DTU)基因组流行病学中心(CGE)(https://cge.cbs.dtu.dk/services/ResFinder/)的ResFinder 4.0工具进行耐药基因筛查,运用MORPHEUS(https://software.broadinstitute.org/morpheus/)在线制作耐药基因热图。结果 2015-2019年临床标本共分离出2416株KP,主要来自痰液、尿液,分别占51.7%(1249/2416)、11.3%(273/2416),科室主要分布于内科ICU、外科ICU,分别占23.2%(561/2416)、19.1%(461/2416)。每年KP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8.190,P<0.001),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除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无法统计外,对其他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从2015年的2.9%、3.0%上升至2019年的16.0%、13.7%。5年间共检出354株CR-KP,主要来自痰液、尿液,分别占43.8%(155/354)、10.7%(38/354),分布较高的科室为外科ICU、内科ICU,分别占14.4%(51/354)、10.2%(36/354),每年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6.176,P<0.001),其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除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差异无法统计外,对其他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WGS技术对19株CR-KP进行分析,共筛查出15种耐药基因,主要包括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KPC-2)、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S1)、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氯霉素耐药基因(catA2)以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A2b、rmtB)等。结论 该院KP、CR-KP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CR-KP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耐药表型多样化。运用WGS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研究细菌耐药机制,有助于耐药菌防控措施的精准实施,未来将成为耐药菌研究的主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7.
2300份成年人脑脊液培养及菌株耐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送检的2300份成年人脑脊液的培养及药敏情况,供临床诊断和治疗参考。方法 采用美国DADE公司的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结果 在2300份脑脊液标本中,检出阳性数180份(7.83%),其中细菌144株(革兰阳性菌98株,革兰阴性菌46株),真菌26株,结核分枝杆菌10株。链球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敏感,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均有较高的抗菌活性;革兰阴性菌对常用药物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差,碳青霉烯类、氨曲南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部分脑膜炎由结核杆菌及真菌所致。结论 本组脑膜炎以院内感染为主,提示临床医生应根据脑膜炎患者的特点,个体化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1—2005年抗生素使用情况和使用水平以及临床分离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及部分肠杆菌科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现状,为科学合理使用该类抗生素提供必要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1—2005年5年间抗生素的使用消耗情况以及临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分析各种抗菌药的用药频度(DDDs);用VITEK2系统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及VITEK2系统对所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用2004版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对结果进行判定,用WHONET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年来革兰阴性杆菌分离株除2003年外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构成比分别为41.0%、40.0%、45.3%、37.0%、54.0%;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逐年上升,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2004、2005年其分离分别达到了182、334株,而2001年只有21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鲍曼不动杆菌除对亚胺培南仍保持着较好的敏感性外(≤10.0%),对其他抗生素2004年以后耐药率几乎都超过了5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2005年达到42.0%;在肠杆菌细菌中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都很低,几乎为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除阴沟肠杆菌外,其耐药率大部分在30.0%以下;在肠杆菌细菌中耐药最严重的为阴沟肠杆菌,除对亚胺培南外,对其他抗生素几乎都超过了50.0%。在对抗生素的使用调查中,抗生素的总DDDs2003年达到高峰,以后有下降趋势;销售金额逐年上升,但与年总药物销售金额构成比2003年达高峰,占42.8%,以后逐年下降,2005年占28.2%;头孢霉素在5年间的DDDs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复合制剂的DDDs在2004、2005年上升幅度很大,亚胺培南的DDDs5年来虽略有增加但仍保持DDDs较低水平,分别为133,140,157,254,422。喹诺酮类在连续高的DDDs后,2005年有所下降。结论细菌耐药与抗生素的过多使用有直接关系,我院通过加强对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