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莹惠  王波  付琳  栾颖 《心脏杂志》2014,26(6):734-736
房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AF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AF的手段正被广泛利用,但术后AF的复发率较高。早期有研究显示,高龄、超重和肥胖、病程、左房内径、左房疤痕和纤维化等为预测AF消融术术后AF复发的相关因素。最新研究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有慢性肾脏疾病、4q25等位基因多态性等对AF早期复发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需尽早干预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AF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逐渐成为AF的一线治疗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RFA治疗AF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避免了药物复律引起的副作用,总成功率达73.3%,但仍有近26.1%的复发率。因此,降低RFA治疗AF的复发率及寻找RFA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对临床医师识别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基础指标、临床特征、病理解剖因素、临床生化指标、消融术式及术后管理等方面综述了AF经RFA治疗后复发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缺血性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缺血性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患者OSA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30%,AF人群中OSA的发生率亦明显升高;OSA的存在使AF患者电复律及导管消融术后的复发率显著上升,OSA是AF和缺血性卒中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背景导管消融术是临床治疗心房颤动(AF)的主要手段,但术后仍存在一定复发风险,而老年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低静息心率(RHR)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高。目的探讨低RHR与≥65岁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泰州市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5岁并行左心房环肺静脉导管消融术的AF患者82例,根据术前RHR分为A组(50次/min,n=11)、B组(50~59次/min,n=17)、C组(≥60次/min,n=54);根据术后3个月AF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5)和非复发组(n=57)。比较A组、B组、C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AF病程、CHADS_2评分、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器质性心脏病发生情况〕、左心房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3个月复发率,并比较A、B、C组导管消融术前及术后3个月RHR;比较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一般资料、左心室直径、LVEF、随访1年RHR;低RHR与≥65岁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A、B、C组患者年龄、AF病程、左心房直径及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性别,CHADS_2评分,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及器质性心脏病发生率,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R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术后3个月RHR高于术前(P0.05)。(3)本组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为30.5%(25/82)。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性别,年龄,AF病程,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器质性心脏病发生率,LVEF,随访1年R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CHADS_2评分高于非复发组,左心房直径长于非复发组(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RHR50次/min是≥65岁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65岁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较高,而术前RHR50次/min是≥65岁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RHR以降低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低通气综合征(OSA)患者经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AF)复发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I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6年10月。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Stata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队列研究,共计1 044例OSA合并AF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PAP治疗后OSA患者导管消融术后AF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68,95%CI:0.58~0.79,I2=0,P=0.911)。结论:CPAP治疗可有效降低OSA患者导管消融术后AF的复发率,提示临床医生在诊治OSA合并AF患者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CPAP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射频消融术后应用胺碘酮对术后心房颤动(AF)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07~2014-12行射频消融术治疗且已达消融终点的PAF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消融术后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者术后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情况,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心率为61~89(69.3±3.1)次/min,对照组心率为68~108(77.8±4.5)次/min,治疗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早期复发率、晚期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12个月时LAD明显小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可预防AF的复发,逆转左心房的结构及电活动重塑,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3岁,因"阵发性心悸3个月"入院,多次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心房颤动(AF),在局麻下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复发再次行射频消融术。术中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所有的肺静脉(PV)均为隔离状态。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亦未诱发非PV触发灶,心房程序性刺激未诱发房性心律失常。后静脉推注ATP40 mg,可短暂恢复左房-左上肺静脉传导,并触发AF。再次隔离左侧PV后,静脉推注ATP40 mg未见左房-左上肺静脉传导恢复及诱发AF,术后随访12个月,在无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的情况下,无房性心律失常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压水平与心房颤动(AF)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术后复发的关系及机制。方法:收集首次行导管RFCA的AF患者318例,随访12个月,其中阵发性AF患者207例(65.1%),持续性AF患者111例(34.9%),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6例和非复发组252例,分析可能对AF消融术后复发产生影响的因素,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RFCA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压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舒张压(DBP)、AF类型、AF病程、左房内径(LAD)、高密度脂蛋白(HDL-C)、术后他汀类用药史、术后早期复发史、房颤抗凝(CHA2DS2-VAS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DBP越高,病程越长,HDL-C越高,LAD越长,CHA2DS2-VASc越高,有持续性AF,术后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早期出现复发,AF术后复发率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BP、AF类型、AF病程、术后他汀类药使用史、术后早期复发史是AF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2,95%CI:1.00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两种不同导管消融术式对老年患者短病程持续性心房颤动(AF)的疗效差异。方法持续性AF病程小于2年并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其中接受环肺静脉隔离(CPVI)+左心房顶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式的患者33例,纳入A组;接受CPVI+左心房顶部+二尖瓣峡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式27例,纳入B组。观察记录两组接受手术总时间、CPVI时间、线性消融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房颤复发率、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总时间、线性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比A组明显要长(均P0.05);在术后AF复发率上,A组(33.3%)与B组(36.4%)差异不明显(P0.05);在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发生率上,A组明显低于B组(7.4%vs 30.3%)(P0.05)。结论对于短病程持续性AF患者,与CPVI+左心房顶部+二尖瓣峡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式相比,CPVI+左房顶部线+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式的临床综合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虽然迂10年来房颤的导管消融发展迅速,消融方法日渐完善,但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近年的研究表明房颤消融术后与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降低早期的房颤复发率^[1],任能否降低房颤的远期复发率仍存在争议心^[2-3]。本研究的目创是探讨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近期和远剪复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脏核磁共振成像(CMR)技术可精确展示心脏三维形态结构,评价左心房纤维化程度,为AF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更多依据。心脏射频消融术是治疗AF的有效手段,CMR可以指导AF患者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以评估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和AF复发情况。因此,CMR在AF管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导管消融术是一项治疗心房颤动(AF)的成熟技术。冷冻球囊消融术(CBA)是射频消融术(RFA)的替代选择。然而,两种术式治疗中国阵发性AF患者的对比资料较少。本研究将从手术资料、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对两种术式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14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选择CBA或RFA治疗阵发性AF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为AF复发,即术后3个月的空白期外,由心电图记录到持续时间30s的AF、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此外,本研究对手术相关资料以及主要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共纳入阵发性AF患者399例(CBA组102例,RFA组297例)。CBA组总手术时间[(124.6±40.0)vs.(112.6±41.4)min,P=0.012]及总透视时间[15.0(10.0,25.0)vs. 10.0(8.0,16.0)min,P0.001]均长于RFA组。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为期1年的随访期间,两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4%vs. 27.9%,P=0.706)。结论:CBA和RFA治疗阵发性AF的1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A的总手术时间及总透视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过去的十年中,导管消融已经成为症状性AF的标准疗法。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随访,导管消融治疗AF的疗效显著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1])。同时,有荟萃分析显示,AF消融术成功率为49%~86%,成功率因随访时间及患者基线特征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2])。因此,制定因人而异的再治疗方案,对于首次AF消融术失败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应当根据基础情况、AF类型及  相似文献   

14.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其术后复发率较高,研究表明此与术后心房电和结构重构有关。术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影响电重构能降低早期房颤的复发率;但对远期复发率似乎无影响;术后应用非抗心律失常药影响心房结构重构,有研究表明能提高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但另一些研究则不支持。近期有研究提示秋水仙碱能降低早期房颤的复发率。有关射频消融术后抗重构治疗预防房颤复发的早期疗效较肯定,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肺静脉传导恢复相关心房扑动(房扑)二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后新发房扑、于我院行二次消融术,术中明确房扑为肺静脉传导恢复相关且达消融终点的患者261例。根据二次消融术后早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索他洛尔组(n=78)、胺碘酮组(n=39)、普罗帕酮组(n=42)和空白组(n=102)。比较各组患者术后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复发率。结果:各组患者年龄、性别、房颤类型、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随访(3.7±1.2)个月,索他洛尔组术后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率(6.4%)低于胺碘酮组(10.3%)、普罗帕酮组(23.8%)及空白组(20.6%),与普罗帕酮组及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及空白组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口服索他洛尔能更好地预防房颤消融术后新发肺静脉传导恢复相关房扑二次消融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冠状动脉钙化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121例,男性87例(71.9%),平均年龄(57.64±11.24)岁,平均左心房前后径(37.65±5.05)mm,症状性、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佳的第一次行射频消融手术的阵发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术前行双源CT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行超声心动图了解左心房大小和心脏功能,排除瓣膜性心脏病。术后门诊随访60个月。结果:术后随访12、24、36、60个月这些患者的复发率为20.7%、28.1%、33.9%、43.8%。将这些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分成三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0分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1~400分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400分组。术后随访12、24、36、60个月,三组患者心房颤动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53、0.647、0.618、0.907)。Kaplan-Meier曲线显示这三组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60个月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844)。Logistic单因素回归显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无关,只有左心房前后径显著增加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率。结论:本研究显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活化转录因子4(ATF4)在心房颤动(AF)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血浆ATF4对接受射频消融术的AF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首次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AF患者149例,其中阵发性房颤组(PaAF组)83例,持续性房颤组(PeAF组)66例,并选取同期...  相似文献   

18.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81例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1~120个月,平均(24±18)个月,分析手术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381例快速心律失常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1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08例,其中左侧旁道109例,右侧旁道99例;显性预激(WPW)45例,其中A型预激16例,B型预激29例;频发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早(RVOT-VPC)17例。射频消融总成功率97.6%,术中及术后并发症3:67%,复发率2.37%。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可靠,是目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的变化来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的疗效.方法 41例慢性AF患者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于术前3 d内和术后3个月用SF-36量表及症状列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41例慢性AF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随访时间178 d~515 d,36例顺利完成随访并按消融术效果分为成功组(23例)和复发组(13例).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比较,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和精力有明显提高(P<0.05),而肌体疼痛、心理健康和总的健康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临床症状评分与术前比较,心悸与心动过速症状减轻,而呼吸困难、胸痛、头昏和活动受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治疗结果 分析,成功组和总体改变一致,而复发组虽然心悸和心动过速症状减轻,但在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AF患者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中心房颤动(AF)的发病率较高。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OSA可促进AF的发生和发展,并且这种相关性独立于肥胖、体重指数和高血压。OSA不仅促进AF的发生同时还使对AF的控制更加困难,OSA合并AF患者药物抵抗性高,电转复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均高于一般AF患者。OSA可能促进了心脏重构,增加了交感神经活性,引起系统性炎症反应,从而影响AF。OSA合并AF的持续正压通气、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肾去交感神经等可能是将来治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