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安首汤治血管神经性头痛张求顺(安徽省维尼龙厂职工医院中医科230038)关键词头风,中医药治疗,安首汤,临床应用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于祖国医学“首风”、“头风”范畴,发作时患者不堪其苦。笔者几年来运用饶复辅老中医经验方安首汤随证加减治疗39例,取得理想效...  相似文献   

2.
头痛是一种自觉症状,古医籍中称之为“脑风”、“首风”、“头风”等。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于中医头痛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缠绵难愈等特点。笔者根据祖国医学久病入络,痛则不通,巅高之上,唯风药可到的原理,运用川芎茶调散和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顽固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和疑难病证,一般人群发病率达5%,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4。祖国医学称之为“头风”、“偏头痛”、“脑风”、“首风”等。《证治准绳·头痛》曰:“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现代医学中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周期性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慢性阵发性偏头痛、外伤所致的头痛等都属于中医之“头风”、“偏头痛”范畴。笔者多年来在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自拟头风协定方治疗头风100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梁珑(200001)关键词:头风协定方、头风、甲皱微循环或眼底微循环。中医将头痛时发时止,引触易发,通称“头风”。临床表现颇似现代医学中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及部份脑外伤所致头痛。自198...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血管性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头痛类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一侧或两侧颞部搏动性头痛后转为钝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本病与神经、血管、遗传有关[1~4].中医学归“偏头风“脑风”“首风”“雷头风”“真头痛”等范畴[5~7].腹针对于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本文就将以腹针为主治疗偏头痛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平大地 《光明中医》2009,24(8):1555-1556
头痛是一个最常见的症状,以头痛暴作,疼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证.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祖国医学对头痛冠之以不同的名称,如:"偏头痛"、"头风"、"脑风"、"首风"、"真头痛"、"雷头风"、"巅顶痛"等,与现代医学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类同.  相似文献   

7.
头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持续状态10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持续状态100例临床报告王凤桥(石家庄市第一医院050011)血管神经性头痛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特点,是发作性头颅部血管缩功能障碍所引起。单侧或双侧头痛,多位于颞部、眶部、枕后部、阵发性或持续性,常伴有恶心呕吐、视...  相似文献   

8.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颅内外血管神经调节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一种疾病,其病程缠绵,多久治不愈,常由于劳累、情绪紧张激动、寒冷侵袭而诱发。针灸治疗此病有独特的疗效,现将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头风一名首风,亦名脑风,首见于《黄帝内经》。是以头痛为主证的疾病。根据历代医籍及史书记戴,头风及偏头风非泛指一般外感头痛,而属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剧烈性头痛。若结合现代病名,颇与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及三叉神经痛等相类似(当然也不能排除占位性病变)。本组仅就上述三病证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临床表现虽异,但又具有共性。依据中医整体辨证及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原则,统一辨证,并拟定临床分型及治则。  相似文献   

10.
血管神经性头痛从风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病程缠绵,治疗困难,属中医学“头痛”、“头风”的范畴。近年来,笔者从风论治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血管神经性头痛证治心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颅内外血管神经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头痛。根据其发病特点,中医称其为“头风”或“偏头风”,是较为顽固的头痛之一。笔者据其发病特点和多年临床观察,认为本病与风寒、痰饮、气血有密切关系,即外感风寒稽留不去,或痰饮久蓄而化顽痰,上犯清窍,清浊相干。从而形成风寒痰火郁遏经络,壅滞气血的病理改变。因此,在治疗上,基本原则应该是风寒痰饮兼顾,只是在不同的证型上要有所侧重,这样多能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属中医学头风、夹脑风、偏头风范畴,西医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认为偏头痛是由于外感与内伤,导致头部脉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致,治疗以缓急止痛为要务。本文拟对中医治疗偏头痛的用药规律作初步探讨。 1 祛除病邪 偏头痛的病邪外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济生方·头痛论治》云:“凡头痛者……风寒暑湿之邪,伤于阳络,伏留不去者,名曰厥头痛。”内邪指痰湿、瘀血。《丹溪心法》谓:“头痛多主于痰。”《医林改错》则认为头痛多因瘀血所致。内邪的形成或因病前饮食内伤,七情郁结,跌打损伤所致,或为病后邪气停聚,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通头风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给予口服温通头风胶囊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谷维素片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头痛强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温通头风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以出现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由于病因病机不同,历代有不同的命名。比如《内经》有“眩风”“首风刀,“厥逆”(头痛、齿亦痛)。后世将急性剧烈头痛而危重者称为“真头痛”急性发作而伴有雷鸣之响声者称雷头风,经久不愈,隐隐作痛的为久头痛;反复发作的慢性头痛称为“头风”;偏于一侧痛者为偏头痛;痛在头顶者叫巅顶痛;头痛由脑后连至巅顶及眉间者,称为冲头痛。头为诸阳之会,诸阳之府,又为髓海所  相似文献   

15.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头风”范畴,是临床中的疑难杂症,起病急,病势猛,病程缠绵,复发率高,发作时病人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此类病人呈上升趋势,因此从中医药着手研究一条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新路子,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自拟头痛停汤用于临床以  相似文献   

16.
耳穴贴压法辨证分型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穴贴压法辨证分型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78例孙书坤*主题词头痛,血管神经性/治疗耳穴疗法辨证分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于中医“头痛”、“偏头痛”、“头风”的范畴,笔者自1993年以来,依据中医脏象学说指导辨证分型及选穴,并根据针灸虚实补泻原则,掌握耳穴刺激强...  相似文献   

17.
头风病是指反复发作性头痛,病程多超过2个月。由于本病常见而多发,且缠绵易反复,治疗颇为棘手。观古人治疗头风,大抵以祛风通络为法,而今人治疗头风,多从内伤立论,只有表证明显者,才会使用祛风方剂,以致大大缩小了祛风剂的使用范围。这一变化,到底是今人辨证的精细,还是有失古人遣方的初衷?笔者对此略谈个人的一些观点。 1 外感头痛并非头风 头风病名,源于《素问·风论》,据其病因而有“脑风”、“首风”之名,“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此乃外在风邪犯于头脑而致。关于头风与头…  相似文献   

18.
头痛一症首载于《内经》,历代医家多有阐述。祖国医学中虽没有血管神经性头痛这一病名,但据其病程长,间歇性反复发作,呈跳痛或胀痛、痛有定处、缠绵难愈等特点,应归属于中医头风、脑风、偏头痛等病的范畴,多见于者壮年,为临床常见疑难症。本人近10年来,采用自拟通络祛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96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药治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于中医学“头痛”、“脑风”、“偏头痛”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病程缠绵,治疗困难,经久不愈。主要表现为一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往往反复发作或两侧交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性、剧烈性、搏动性疼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称之“偏头痛”,是以头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年发病率为0.797‰。目前,西医对此病主要为对症治疗,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将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治法方面的进展概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益气通络头风汤治疗慢性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70例慢性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益气通络头风汤治疗,对照组用吲哚美辛、麦角胺治疗;10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通络头风汤治疗慢性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