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脑瘫四肢痉挛多采用四肢关节松解方法但收效甚微,尤其是远期效果较差,多数又回到原有状态。本院自2003年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方法对12例脑瘫四肢痉挛患者的手术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符继荣  许艳艳 《护理学杂志》2002,17(11):829-830
痉挛性脑瘫占脑瘫总数的三分之二,其功能改善必须经康复训练才能达到,但是痉挛的持续存在使康复训练疗效很局限。解除痉挛、为康复训练创造条件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第一步。我院1998~2001年对11例患儿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为其解除痉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报道SPR术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下肢痉挛的临床经验。方法:1997年6月-1998年4月共收治脑瘫患儿11例,运用SPR手术治疗,术后追踪随访。结果:术后经过2-2.5年随访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痉挛缓解或消失。并发症:肌张力低下,足内翻转为足外翻。结论:SPR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可以缓解下肢肌痉挛,改善下肢步态,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与Ⅱ期矫形手术结合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82例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型脑瘫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采用SPR手术治疗82例脑瘫患者,其中男53例,女29例;年龄3~19岁,平均8岁。根据术前判断下肢痉挛的范围并参考痉挛所造成的下肢主要畸形,施行SPR手术。[结果]通过6~60个月的随访观察,所有病例肌张力均较术前下降Ⅰ~Ⅲ级,下肢痉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有效地解除肢体痉挛,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5.
SPR治疗脑瘫手术前后上肢微循环变化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治疗痉挛型脑瘫 ,上肢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方法 :用国产XG -8多媒体多功能微循环检测仪 ,观察腰骶段SPR治疗脑瘫手术前后上肢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手术后患儿甲襞微循环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腰骶段SPR治疗能改善上肢微循环  相似文献   

6.
预防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告采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型脑瘫46例,获随访34例,优良率97.1%。对手术的机理、并发症预防和几项改进作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结合矫形术治疗39例脑瘫所致肢体痉挛患者,通过临床实践和6月~4年随访观察,发现SPR能够有效地解除肌肉痉挛,纠正动力性畸形,不易复发,但对于较明显的固定挛缩畸形,必须同时配合Ⅱ期矫形手术,方能达到预期效果。强调术后肌力强化训练的必要性。对于手术患者年龄选择、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技术、神经根切断比例及疗效判断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伴足部畸形(脑瘫足)的几种手术矫形方法疗效与对比较。方法:本次67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观察组,采用腰骶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n Rhizotomy,SPR)辅以足部矫形术,既往2年59例分为对照1组(单独SPR手术)和对照2组(单独足部矫形),疗效参照马若飞标准评定。结果:经90d治疗,半年总有效率分别为99%和96%,两组差异不显著;2年后随访综合评估分值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腰骶部SPR联合足部矫形对脑瘫足的疗效持久,较其他单一方法为优。  相似文献   

9.
李丽  安春梅 《护理学杂志》2004,19(12):50-51
对118例脑瘫患儿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术后根据功能障碍情况分四期进行不同的康复功能训练,结果118例SPR手术前、后患儿运动功能、社会适应性评定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收到较好的康复效果.提示SPR能长期有效地解除肢体痉挛;配合有效肢体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肢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经过SPR手术的58例患术后情况进行分析。:SPR手术对解除肌痉挛、降低异常的肌张力效果显,但术后的下肢乏力和脊柱不稳不容忽视。结论:SPR手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有效方法,但应配合术后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1.
<正> 自1978年Fasano首次报告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tive Posterior Rhizotomy简称SPR术),治疗痉挛性脑瘫以来,引起各国学者的浓厚兴趣,我们于1995年2月~1998年12月应用SPR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30例,取得了明显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24岁,平均15岁。其中单纯痉挛脑瘫12例、混合性脑瘫3例,脑炎后遗症致痉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髓圆锥部选择性后根切断术(SPR)治疗成人痉挛性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收治的20例成人痉挛性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脊髓圆锥部L_2~S_1SPR治疗,观察切口愈合、下肢痉挛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患者术前髋屈肌、膝屈肌和跖屈肌以及上肢各肌群肌张力的异常增高至末次随访时均有明显改善,髌阵挛、踝阵挛全部消失,流涎和发音不清症状明显好转。结论脊椎圆锥部SPR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短期疗效显著,是成人痉挛性脑瘫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SPR治疗痉挛型脑瘫及其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于1993年12月~1995年8月采用诱发电位仪对160例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SPR)治疗的脑瘫患儿手术前后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测定,其中30例术后流涎、斜视、语言障碍较术前明显好转,腰骶段手术患者术后上肢痉挛较术前明显缓解.现对这30例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诱发电位结果进行分析,并据此对SPR手术缓解肌痉挛的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脑性瘫痪(CP)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发育时期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痉挛型、手足搐动型、强制型、共济失调型、震颤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其中痉挛型占2/3,此型最适合手术治疗。我院2000年6月~2002年6月对85例脑瘫患儿实行了SPR手术治疗,我们对此组患儿心功能锻炼进行了早期干预,纠正其异常活动姿势,通过对患儿1~2年的,随访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2000年6月~2002年6月我院对诊断符合199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诊断标准的8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实行SPR…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简称SPR)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的机理以及三项“选择”病例的重要性并明确手术与康复训练的关系。方法:在严格掌握三项“选择”即:病例的选择、脊神经后根节段的选择以及术中电刺激脊神经后根小束切断比例的选择下,对46例痉挛性脑瘫患儿进行SPR手术。结果:下肢痉挛的解除率达98%,经过合理的PT训练,随访半年以上功能及步态改善率达80%,原有流涎6例,斜视5例,上肢肌张力高3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5例合并尿潴留,经过按摩及电针治疗2周恢复,未出现其它并发症。结论:应用SPR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重在“三项选择上”是疗效的保证,由于SPR是针对痉挛机制的治疗,其科学性与可靠性以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矫形手术和其它传统方法。但应当强调掌握三分手术,七分训练的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方法 :用国产XG -8多媒体多功能微循环检测仪 ,观测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治疗脑瘫手术前后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手术后患儿甲襞微循环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能改善肢体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随访方式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果切断术(SPR)解除脑瘫痉挛,改善功能进行疗效观察。方法:自1990年5月始采用SPR治疗的825例得到2年以上随访的脑瘫患者。病理类型:痉挛型661例,僵直型52例,混合型112例。病因:绝大多数病例为早产,产后窒息,难产,持续黄疸等。痉挛程序:Ⅲ级-Ⅴ级。下肢实用能力等情况:独立行走129例,简单介助行走143例,介助站立并有行走动作275例,双下肢交替爬行122例,上肢助力式爬行或不能爬行156例。治疗方法及其技术改进:根据术前判断下戏挛的范围并参考痉挛和下肢主要畸变施行功能性SPR;混合性脑瘫SPR同时选择部分神经节段行SAR;上肢痉挛较重,是痉挛影响手的日常生活的基本动作的脑瘫行CSPR;保留L4椎板和LR-SRR技术;部分病例应用射频技术,术后术后的康复措施应用;SPR后功能训练3-6个月后,针对固定的畸形的矫形手术。治疗结果:术后肌张力情况,Ⅰ级672例,Ⅱ级102例,Ⅲ级12例,Ⅳ级5例,Ⅴ级10例。癫痫发作频率减少或癫痫控制药物服用量减少31例,流口水减轻或消失70例。眼外斜视减轻132例。发音改善72例。腰骶段SPR上肢痉程度减轻67例。行走功能改变:在介助行走418例病例中263例变为可独立行走,爬行278例病例中91例可独立行走,52例可借助站立或行走。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够长期有效地解除肢体痉挛,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瘫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16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术前后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164例术后脑瘫患儿出院后半年随访,根据WeeFIM评分,显著有效89例,占54.3%,基本恢复60例,占36.6%;有效15例,占9.1%;无效0例。结论加强术前、术后适应性和功能训练的护理是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术后功能改善的关键。有针对性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给予家长训练方面的指导,制定好术后康复护理计划,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治疗脑瘫均取得较好的疗效[1~5]。作者自1994年2月~1997年4月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脊髓损伤后的肢体痉挛,获得满意疗效。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94年2月~1997年4月采用SPR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结核后期肢体痉挛42例,随访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23~47岁,平均29岁。24例为胸腰椎骨折,伤后均行减压固定术,后期出现单侧肢体痉挛16例(右下肢9例,左下肢7例),双下肢痉挛8例。其中5例爆裂型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有限度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4月至2008年6月434例的SPR手术,其中,选择 L5、S1神经节段303例,占69.82%;L4、L5、S1神经节段90例,占20.74%;包含L5、S1神经根选择共占99%以上.结果 术后4周痉挛解除有效率达99%;得到2年以上随访210例,其中痉挛完全消失、无复发者占随访病例的94.3%.结论 有限度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下肢痉挛可以取得满意效果,选择以包含L5、S1节段最多,与神经节段分布特点及脑性瘫痪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