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汉族人群移居高原后其心脏结构、心功能、肺动脉压变化。方法:随机选取从内地平原移居至西藏高原多年(移居高原时间:28.88年±9.76年)的汉族人群,经病史及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疾病共67例为移居高原组,并随机选取内地平原健康者61例为平原对照组。分别检测其心脏结构、心脏功能、肺动脉压和瓣膜口血流速度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高原心血管适应问题。结果:移居高原组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房内径;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均显著大于平原对照组(P〈0.001),而且移居高原组内肺动脉收缩压与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存在正相关关系(r=0.370,P=0.011;r=0.403,P=0.005)。移居高原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P=0.018)、而心脏指数明显低于平原对照组(P=0.036)、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值两组无明显差异。移居高原组二尖瓣舒张期血流E峰、二尖瓣舒张期血流A峰、三尖瓣舒张期血流E峰、三尖瓣舒张期血流A峰均明显高于平原对照组(P=0.000)。结论:本研究表明,汉族人群移居高原多年后其心脏结构、心功能、肺动脉压、瓣口血流速度等指标均发生了显著的高原适应性变化;而且研究表明移居高原者心脏增大与肺动脉收缩压升高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原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28例高原和同期收治的85例平原中青年(年龄≤50岁)冠心病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均以男性为多,前降支受累率最高,侧支循环少见.高原组冠脉多支(≥2支)病变比例较平原组显著增加(P<0.05),冠脉中重度狭窄和闭塞病变的比例也较平原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高原组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血糖异常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平原组(P<0.05或P<0.01);平原组肥胖和精神抑郁的比例显著高于高原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吸烟史和家族史无显著差异.结论 高原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比平原患者合并高血压和糖脂异常的比例更高,且冠脉多支病变和重度狭窄的比例也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及与训练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驻疆某部高原驻训返回平原1周后140名士兵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士兵训练倦怠问卷方式进行测评,分有、无高原脱适应症状两组,比较两组训练倦怠间的差异性,同时分析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的相关性。结果①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发生率为80.00%,与高原维稳部队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状发生率78.36%(χ2=0.188,P=0.664)、高原移居者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发生率75.10%(χ2=1.279, P=0.258)均无显著性差异。疲倦(12.86%)、头晕(11.43%)、乏力(10.00%)位居高原脱适应症状前3位。②有高原脱适应症状士兵训练倦怠总分及身心耗竭、训练疏离得分显著高于无高原脱适应症状士兵( P<0.01)。体质量超重士兵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士兵(P<0.05)。③进入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的回归方程(P<0.01)为:训练倦怠=0.498×高原脱适应症-0.126×年龄+0.038×军龄+0.069×文化程度+0.029×体质指数。结论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减少高原脱适应症的发生,有助于降低训练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4.
探讨高原失血性休克发病与救治特点以及相应的细胞机制。14只山羊被随机分为平原组和高原组,分别观察在平原和模拟4000m高原失血性休克和再灌注后动物血浆溶酶体AP和β—G活性(比色法测定),数据经双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处理。结果:①平原与高原组动物的存活时间分别为21.41±3.25h和9.74±7.61h(P<0.01),12h存活率分别为100%和16.7%(P<0.05);失血及再灌注后高原组均表现为严重的失代偿性酸中毒;③失血后平原组β一G显著升高(P<0.05),再灌注后AP与β一G均无进一步升高;高原组AP与β一G在缺血期及再灌注后均比失血前升高非常显著(P<0.01),同时失血后AP和再灌注后AP及β一G比平原组升高非常显著(P<0.01)。结论:高原失血性休克具有死亡率高、存活时间短和难以扩容纠正的特点,而低压缺氧复合组织缺血所致细胞溶酶体膜破裂和水解酶的释放是导致高原失血性休克向不可逆性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原环境下止血带安全时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高原环境对止血带安全应用的影响,采用犬为动物实验模型,在高原低氧环境下,探讨止血带下不同缺血时间和不同再灌流时间对肢体骨骼 影响,并与低海拔环境下的实验组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1)高原组和平原组缺血期间的组织学改变基本相惟;(2)高原组平原止血带缺血1小时组再灌流后的损伤程度无显著差异;(3)缺血3-6小时,其高原组的缺血再灌流损伤显著重于平原组,并发生严重的肺损伤。因此,高原环境下,止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青年男性完全习服高原环境后的左心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方法实验分为平原组(海拔1400m)和高原组(移居海拔3900~4700m高原1年以上),利用超声诊断仪对两组人员进行常规超声心脏检测,测量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缩短率(LVFS)、每搏输出量(SV)、搏动指数(EF)、每分输出量(CO),比较移居高原习服人群左心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高原组LVEDD、LVESD、SV非常显著低于平原组(P〈0.01),而LVFS、EF值非常显著高于平原组(P〈0.01)。结论移居高原可使左室容量轻微减小,每搏输出量减少,每分输出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进驻高海拔地区血小板活化程度及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的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方法 对从平原进驻海拔5380m高原第7天及半年的20名青年进行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TXB2、Keto-PGF1α、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纤维蛋白原(Fg)检测,并与20名平原健康青年作对照。结果 进驻海拔5380m高原第7天及装卸较平原GMP-140、TXB2、TXB2/6-Keto-PGF1α(T/K)、vWF、Fg均显著增高,6-Keto-PGF1α显著降低(P<0.05或P<0.01)。进驻5380m第7天较半年GMP-140、TXB2、T/K、vWF及Fg显著增高(P<0.01),6-Keto-PGF1α显著降低(P<0.05)。结论 高原低氧促使血小板活化,TXA2合成增加和(或)PGI2生成减少导致TXA2/PGI2平衡失调,参与了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原习服期男性性功能变化及与多种病理生理因素相关性。方法医学体检健康的97名已婚男性工人在平原和进入海拔5000m高原3个月时,测定其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血压(DBP,SBP),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判勃起功能,进入高原后还加测内源性一氧化碳(NO)。结果进入高原前后比较,LH、E2、PRL、SpO2、IIEF-5评分高原时均显著低于平原时(P〈0.05或P〈0.01);IIEF.5评分大于17者其LH、E2、NO、SpO2高于IIEF-5评分小于17者(P〈0.01),IIEF-5评分与SpO2、NO、T、LH、E2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DBP、HR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原男性勃起功能可受到一定影响,这种变化与低氧、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其中低氧是始动因素和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环境对高原地区老年人红细胞膜蛋白结构的影响;方法:运用薄层色谱扫描等方法对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的46例老人进行了红细胞膜磷脂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等测定;结果:高原组红细胞膜神经磷脂和磷脂酰胆碱等指标较平原组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液粘度也有一定升高,以低切为明显;结论:红细胞膜蛋白结构改变与高原缺氧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移居3900—4700m1年以上的青年男性右心系统有关参数的变化。方法利用mycolor-202型超声诊断仪对移居3900~4700m高原1年以上的青年男性(高原组,n=164)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重点检查肺动脉内径(PA)、右室流出道宽度(ROVT)、三尖瓣口E、A峰血流速度(TVE、TVA),右心房左右径(RAT)及上下径(RVD),所有指标均与职业相匹配的平原对照比较(平原组,n=75)。结果高原组ROVT、PA的宽度非常显著宽于平原组(P〈0.01);高原组TVE非常显著低于平原组(P〈0.01);高原组RAT非常显著小于平原组(P〈0.01)。结论移居3900~4700m1年的青年男性ROVT、PA增宽,TAE流速降低,RAT缩短。  相似文献   

11.
探讨某部队健康青年进驻不同海拔高度尿超氧化物歧化酶 (U -SOD)和血清乳酸 (BLA)的变化 ;方法 :选择从平原进驻海拔 3 70 0m ,5 0 70m和 5 380m第 10天的某部青年 ,分别进行U -SOD和BLA的含量检测 ,并以平原海拔 14 0 0m健康青年作对照 ;结果 :发现海拔 3 70 0m、5 0 70m、5 380m较 14 0 0m的U -SOD活性和BLA的含量降低与增加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海拔 5 0 70m、5 380m较 3 70 0m的U -SOD活性和BLA降低与增加非常显著 (P <0 .0 1)。而海拔 5 380m较 5 0 70mSOD的活性相差不显著 (P >0 .0 5 ) ,BLA逐步增加非常显著 (P <0 .0 1) ;结论 :海拔越高 ,机体缺氧愈加严重是引起U -SOD活性下降和BLA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高原地区老年抑郁症临床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60岁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150例,并引用尹秀茹、罗国军等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病住院病人124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老年抑郁症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病前大多数都有社会和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对老年人影响相对较小,躯体不适、焦虑、疑病是老年抑郁症的共性。自杀观念、自杀行为低于平原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01),迟滞高于平原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01),激越低于平原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而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在高原地区老年抑郁症中较为突出。结论:高原地区老年抑郁症与平原地区老年抑郁症不同,高原地区更易出现心境抑郁和迟滞,但激越、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却明显低于平原。  相似文献   

13.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EPO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EPO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高红症患者、高原移居健康者及平原健康人外周血清中的EPO含量。结果:在红症患者及高原健康人血清EPO水平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P〈0.01);而高红症患者血清EPO水平原对照组(P〈0.01);而高红症患者血清EPO水平同高原健康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EPO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海拔2260m的西宁地区600名不同年龄健康人进行了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IPO)测定,并与平原同龄人的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高原与平原居民均随着增龄而表现出SOD活性降低,LPO升高。②在各年龄组中,高原居民SOD活性明显低于平原同龄人(P<0.01),而血清LPO含量显著升高(P<0.01)。③与平原测值比较,随着增龄高原居民SOD活性降更明显,LPO升高的幅度也增加。上述改变表明了长期生活在低氧环境下的高原居民体内存在有自由基代谢失衡,这可能是高原人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his study is aimed to determine whether short or prolonged residency at high altitude (HA) elicits erythropoietin (EPO) secretion effectively in subjects who were able to acclimatize and those who were not able to acclimatize and suffered from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and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METHODS: Plasma EPO was measured in 16 lowland residents (LLR) at sea level (SL) and during 11 d of their sojourn at an altitude of 3450 m. Identical studies were also conducted in LLR acclimatized to HA (LLR-accl), high altitude natives (HAN) and in patients of AMS and HAPE. RESULTS: In LLR at SL, the mean +/- SD EPO levels were 8.93 +/- 3.75 mU x ml(-1),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8 h (20.0 +/- 11.06) of arrival at HA, peaked by day 1 (27.91 +/- 10.74 mU x ml(-1)), and started declining thereafter. The hemoglobin and hematocrit also increased after 8 h of arrival at HA and the increased levels were maintained during sojourn at high altitude. The EPO levels in LLR-accl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LLR SL values, bu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HAN. The EPO levels in patients of AM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an the LLR values during the initial 2 d after arrival at HA but were found to be increased in patients of HAPE. CONCLUSION: Short or prolonged residency at HA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ecretion of EPO. The EPO response to hypoxia is not significantly altered in AMS but is markedly enhanced in HAPE, which may be due to exaggerated hypoxemia in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高原汽车兵体内Hb和SOD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急性重复缺氧对机体内血红蛋白(Hb)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方法:在同一人群中选择某部担负喀喇昆仑山运输任务的驾驶员24 人,在高原完成全年运输任务的前、中、后进行Hb、血清总(T- SOD)、铜锌(CuZn- SOD)、红细胞(RBC- SOD)和尿液(U- SOD)含量的检测。结果:运输中较运输前Hb 增加非常显著(P< 0.01),RB- SOD、CuZn- SOD和T- SOD、U- SOD的活性降低差异显著和非常显著(P< 0.05和P< 0.01)。运输结束后较运输中Hb 降低均差异显著(P< 0.01),T-SOD、U- SOD和RBC- SOD的活性逐渐降低有非显著和显著差异(P< 0.01 或P<0.05)。运输结束后较运输前的RBC- SOD、T- SOD、CuZn- SOD、U- SOD活性降低相差非常显著(P< 0.01),而Hb 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急性重复缺氧是影响体内Hb 和SOD含量的变化及造成自由基对机体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胃炎高发病率发病机制。方法:检测平原地区与高原地区汉族人群慢性胃炎胃组织内MDA(丙二醛)含量与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结果: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世居汉族人群胃黏膜组织中的MDA含量相同,无明显差异,但是高原地区世居汉族人群胃黏膜组织中的SOD活力显著高于平原地区世居汉族人群的的SOD活力。高原地区移居汉族胃黏膜内MDA含量与SOD活力均高于平原地区世居汉族人群。相同海拔高度高原地区世居与移居汉族人群胃黏膜内MDA含量与SOD活力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原地区慢性胃炎胃组织内存在氧自由基代谢失衡,而且是高原地区慢性胃炎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放射免疫法检测了久居高原后返回平原的老人、中年人的cAMP、cGMP的血浆含量。以海拔2260m人群、作为高原对照组;以苏州地区人群,作为平原对照组。结果显示:①中度高原人cAMP与cGMP含量较平原人下降,cAMP/cGMP比值仍维持平原人水平(p>0.05),两地区老人的cAMP/cGMP比值均较中年组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度高原人环核苷酸呈低水平调控,缺氧是导致环核苷酸下降的重要原因;②返回平原的老人,cAMP、cGMP均增加,但以cGMP增高为主,cAMP/cGMP比值下降,和返回平原的中年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环核苷酸失衡,机体整个代谢加强,从而促进细胞增繁、异化率增高,细胞的免疫水平下降等,并对机体产生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高原环境下慢性高原病 (CAD)患者的预后与其相互转型的关系。方法 :对地处海拔 36 5 8m医院 40年间 (195 5 - 12~ 1995 - 12 )收治的并符合筛选标准的 180 90例住院病历为样本 ,随访 1年~ 15年不等 ,样本中以CAD首次者为观察组 ,而以非高原病首次住院者为对照组。对二组在观察期间CAD的发病 (观察组为转型率 )情况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观察组CAD转型率随观察年限延长而下降。第 1~ 7观察年度CAD转型率与总转型率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OR =5 46 ,RR =4 6 5 ,AR =78 49% ,PAR =12 2 6 %。 (2 )除高原心脏病(HAHD)组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转型率外 ,各型CAD转型率与总转型率在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3)各型CAD转型率以Monge s病组和HAPC组最高 ,前者以转型为高原高血压 (HAH)和HAPC为显著 ,P <0 0 1;后者以转型为Monge s病为显著 ,P <0 0 5~ 0 0 1。结论 :各型CAD之间可以相互转型 ,尤以患病前 3年为显著 ,HAH和HAPC是CHD与Monge s病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高海拔地区高龄老年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我们对40例70岁以上老年手术病人,术前对其夹杂疾患,重要脏器功能测定,分别进行统计与平原同类病人对比。呼吸、循环等系统夹杂疾患发生率及心电图异常者明显增高,死亡率相差0.1%,观察术中本征变化规律以及术后死亡原因;结果表明术前应全面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及夹杂疾患,迅速纠正休克等不利因素,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对病人的安全系数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