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枳壳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薇薇  招嘉文  彭维  林海丹  吴忠 《中药材》2002,25(10):714-716
对不同产地的枳壳药材样品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获得了能体现枳壳药材共性、可对其进行有效鉴别的特征峰;并从中提取出能从整体上反映枳壳药材质量的数量化特征。通过聚类分析,建立了对枳壳药材品质进行计算机辨识的新方法。本研究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化橘红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及含量测定,以鉴别不同基原的化橘红差异。方法 通过建立UPLC指纹图谱,确定20批化橘红样品共有峰及峰面积,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进行相似度分析。以共有峰峰面积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9.0进行聚类分析,SIMCA 13.0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并对指认的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U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8个共有峰,指认其中5、6、8、12、15号峰分别为7-羟基香豆素、柚皮苷、野漆树苷、佛手柑内酯、异欧前胡素;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样品S2、S3、S6、S8相似度介于0.851~0.891之间,其余16批样品相似度均>0.900。聚类分析可大致区分毛橘红和光橘红,少数批次存在偏差;PCA和OPLS-DA结果显示毛橘红和光橘红有更明显的区分趋势,并筛选出3个可能造成两种化橘红差异的标志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化橘红近成熟组柚皮苷含量高于幼果组和未成熟组(P<0.05),未成熟组佛手柑内酯含量明显高于近成熟...  相似文献   

3.
橘红与化橘红的药材应用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如良  马秀红 《光明中医》2008,23(8):1196-1197
目的:辨别橘红、化橘红两种不同药材,减少临床混用现象。方法:通过对药材基源、性状、显微、功用等特征进行鉴别。结果与结论:二者在性状、成分、功能主治等方面都有差异,临床上应认真区别不可混用,避免一直以来混淆现象。  相似文献   

4.
化橘红宏量与微量元素特征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海丹  苏薇薇  吴忠 《中药材》2002,25(4):260-261
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化橘红样品中宏量与微量元素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类型的化橘红中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依此可鉴别正品化橘红。  相似文献   

5.
肖耀军 《北京中医》2012,(10):772-775
目的纠正临床上将橘红与化橘红两种饮片混淆的现象。方法以《中国药典》为依据,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两种药材的植物来源、产地、植物形态、采收加工、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能主治等作对比分析。结果 2种药材在以上几个方面及用量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结论由于橘红与化橘红存在上述差异,建议医生在用药时需仔细斟酌,以利于药材应用的合理有效。同时,在书写方面要注意按《药典》规定,正确书写,即:如果需用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外层果皮应写"橘红";如果需用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则应写"化橘红"。饮片调剂人员亦应按《药典》规定准确调配。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苦杏仁药材质量评价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定量分析23个不同产地的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并对水浸出物含量、脂肪油含量进行了分析,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苦杏仁苷分析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不同产地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别。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其指标成分含量进行聚类,结果表明,23个产地的苦杏仁样品按其质量等级划分为二类,河北和内蒙部分地区的苦杏仁质量较好。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苦杏仁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十年来中药质量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忠  元四辉 《中药材》1999,22(12):655-659
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可以概括为“真伪优劣”。“真伪”的实质就是确定中药材的真实度,“优劣”的实质就是评价中药材的优良度。国内自 1988年首次报道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中药材进行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以来,十年间该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取得可喜进展。本文对十年来报道的中药质量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作一概述。祈望有更多的人将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用于中药鉴别和质量评价的实际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大青叶质量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清  彭静  万进  方建国  汤杰  刘云海 《中草药》2007,38(6):921-925
目的建立大青叶药材质量评价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定量分析国内10个不同产地的大青叶样品中邻氨基苯甲酸、丁香酸、腺苷、靛玉红4种指标成分的量,用雷达图评价指标成分的平衡分布,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根据雷达图显示结果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将10个样品按其质量等级划分为5类。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大青叶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蛟河地区不同采收期的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综合开发五味子藤茎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五味子甲素,单糖和寡糖,多糖的含量为统计指标,运用聚类分析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比较。结果:综合比较,11月和7月采集的藤茎与果实三种指标含量最接近,而就单一成分来讲,7月采集的藤茎五味子甲素含量最高,11月的多糖含量最高,9月的单糖,寡糖最高。结论:本实验首次运用化学模式手段对五味子藤茎的成分含量加以分析,为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药苦丁茶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II)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薇薇  何新新 《中药材》1998,21(4):170-173
采用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对78个苦丁茶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数据进行了处理,实现了若丁菜样品的计算机快速鉴别分类,本法可推广用于其他中药的鉴定。  相似文献   

11.
提高化橘红坐果率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减少化橘红的落果,提高其坐果率的研究。方法采用疏花、人工授粉、环割、喷施叶面肥四种措施对化橘红进行提高坐果率的试验。结果疏花的坐果率提高了114.40%,人工授粉的坐果率提高了450%,环割的坐果率提高了63.57%,喷施光合菌肥和复合营养肥的坐果率提高了118.69%、154.35%。结论上述措施简单实用,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古代橘红药材有橘类橘红和柚类橘红2种,分别对应《中国药典》收载的橘红和化橘红.纵观历代本草,不同时期橘红的品种与入药部位同中有异.该文以朝代为脉络,对本草所载橘红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在谢宗万先生“药材品种延续论”与“药材品种变迁论”的指导下,结合实地调研,探析橘红来源品种和药用部位的演变与原因.东汉及以前,橘柚并用,以皮...  相似文献   

13.
化橘红作为一种岭南产道地药材,具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疾化痰理气、健脾消食、镇痛解热之功效,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此,笔者简要概述化橘红的历史沿革、本草学研究、产地、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指出化橘红存在市场供不应求、炮制方式不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立丽  王萌  任晓亮 《中草药》2017,48(20):4339-4345
化学计量学是以计算机和近代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中药鉴别、定性表征、质量控制、组效关系等研究中均具有广泛应用,尤其在中药的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综述近年来化学计量学中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包括2种无监督模式识别方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4种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簇类独立软模式法、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并从产地、基原、炮制、真伪等多个方面总结了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化橘红中酚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旭江  林励  陈志霞 《中草药》2004,35(5):498-500
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和柚C.grandis(L.)Osbeck未成熟果实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称毛橘红,后者称光橘红。化橘红有散寒、燥湿、消痰、利气等功效,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等。化橘红富含黄酮类等酚性成分,主要为柚皮苷、野漆树苷  相似文献   

16.
化橘红产地土壤与幼果的重金属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化州市化橘红主产区土壤和化橘红幼果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商务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以及通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结果:大部分采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处于一级,小部分处于二级;所有采样点的化橘红果实重金属含量低于限量指标.结论:化州市化橘红主产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7.
化橘红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霞  李国成  黄际薇  余晓霞  周漩 《中药材》2008,31(10):1578-1579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对化橘红药材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探索化橘红药材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柚皮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优化超声提取参数。结果:药材粉碎为10目,浸泡1 h后以26倍水,30℃提取1 h为最佳工艺。结论:本提取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法优选化橘红挥发油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化橘红挥发油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选。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挥发油与β-环糊精按1:7投料,加2倍量20%乙醇研磨60min。以包合物油包封率为考察指标,运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当V(油):m(β-环糊精):V(水)=1mL:7g:14mL,搅拌时间为1h时,包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化橘红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间的化学等量性和药效等效性。方法 运用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成分分析,通过氨水喷雾引咳小鼠试验和小鼠酚红排泌祛痰试验进行药效学研究,从而考察化橘红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的化学等量性和药效等效性。结果 薄层色谱图中,化橘红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在柚皮苷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高效液相特征图谱中,辨识归属特征共有峰12个,化橘红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的相似度均>0.9;化橘红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柚皮苷和野漆树苷的含量相当(P>0.05)。相同剂量的化橘红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对小鼠止咳潜伏期和咳嗽次数,以及酚红排泌量的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橘红配方颗粒与化橘红饮片汤剂的共有药效组分相似,主要成分含量相当,止咳祛痰作用效果等效。  相似文献   

20.
陈皮、化橘红和枳壳为中医临床常用理气药,其原植物来源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的幼果或果皮。上述三味中药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种类基本相同,临床疗效相似,均具调理气分、舒畅气机、消除气滞的功效,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又各有侧重,但其药效物质不明,作用机制不清。本文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上述三味中药作了总结和比较,旨在为进一步找寻陈皮、化橘红和枳壳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方向,并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