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畸治疗中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是正畸治疗中常见的也是令医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关于正畸治疗中疼痛的机制研究较多,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归纳并提出了其产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畸治疗疼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疼痛是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随着患者对治疗舒适度要求的增加,如何认识正畸治疗中的疼痛特点,如何减轻正畸治疗的疼痛程度,成为正畸医师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正畸治疗时疼痛的特点和减轻疼痛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正畸疼痛会对患者的依从性造成负面影响,也使得许多患者抵制正畸治疗。该文总结了现有的研究中关于正畸疼痛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和患者可能会产生的疑问寻找可靠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疼痛是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最常见症状之一。许多研究表明疼痛已经成为患者中断正畸治疗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随着患者对治疗舒适度要求的增加,如何监测正畸疼痛,如何减轻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成为正畸医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正畸过程中产生的疼痛特点以及临床上正畸疼痛的控制方法以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弱激光照射对减轻正畸治疗中疼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研究弱激光局部照射的方法对减轻正畸治疗中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戴入初始弓丝的 14 9名正畸患者 ,其中 71名应用He -Ne激光和CO2 激光共同照射其受力前牙的根部区域 ,照射次数为 1- 2次 ,余 78名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疼痛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 ,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 96 .7% ,照射组疼痛发生率为 79.2 % ,P <0 .0 5。照射组疼痛的发生时间延迟 ,疼痛的持续时间缩短。结论 弱激光的局部照射能有效地减轻正畸治疗伴发的疼痛  相似文献   

6.
疼痛是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常见症状,不仅影响正畸治疗的最终效果,而且影响患者是否接受正畸治疗的意愿。资料显示,95%的正畸患者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如何消除或减轻正畸疼痛,确保正畸矫治效果,改善口腔医疗服务质量,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正畸医师和患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正畸治疗中疼痛的表现、特点及可能的机制,并分析比较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镇痛措施,旨在进一步明确正畸疼痛的外周神经机制,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疼痛缓解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按照昼夜节律进行正畸加力控制,获得昼夜节律对正畸扩弓治疗中疼痛的影响和作用,为临床上更有效地进行正畸加力治疗后的疼痛控制。方法:34例连续正畸扩弓治疗病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10.8~12.8岁,腕骨片示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采用相同固定快速扩弓装置,每日加力时间按照人体昼夜节律规律分为0点、3点、6点、9点、12点、15点、18点、21点8个时段组,每组加力方式相同,利用MPQ疼痛量表进行疼痛程度的观察,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余弦拟合及多样本t检验。结果:不同性别对于疼痛的耐受力有区别,女性对于正畸扩弓治疗疼痛的耐受力低于相同情况下男性。正畸加力后疼痛量化结果显示正畸加力后疼痛基本符合昼夜节律规律。峰值出现在0点,而谷值出现在12点的时间节点。结论:人体昼夜节律可以影响正畸扩弓治疗后的疼痛程度。按照昼夜节律进行正畸扩弓矫治可以获得更好的疼痛控制效果。提示正畸扩弓加力较合适在午间进行,这样有利于控制正畸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8.
在正畸治疗过程当中,疼痛是最为常见、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它不但关系到正畸治疗成效,而且关系到患者接受正畸治疗的意愿,其中包括年龄小的患者的依从性,年龄大的患者的疼痛敏感性。寻求有效地减少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掌握正畸疼痛的基本规律,已成为正畸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就正畸疼痛相关介质的基础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顾敏  李琥  吴拓江  陈文静 《口腔医学》2009,29(5):269-271
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大多数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是正畸治疗中的常见反应,也是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拟对疼痛概念,发生机理,特点,影响因素及衡量方法,防治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的方法对减轻正畸治疗中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戴入初始弓丝的128例正畸患者,其中63例患者应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其受力前后的牙根部区域,照射次数1~2次。余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疼痛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应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组疼痛的发生时间迟,疼痛持续时间短。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96.92%,照射组疼痛发生率为79.37%。结论 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对减轻正畸伴发的疼痛有效。  相似文献   

1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神经肽,自1987年开始用于牙周神经与正畸牙齿移动之间的关系。CGRP作为神经递质和调节因子直接或间接参与牙齿移动时牙周组织有改建,并在炎症过程和前觉传导中发挥作用,本文介绍了其在正常牙周膜中的分布特点,正畸牙齿移动时它的反应和变化,以及与牙槽改建,产痛和炎症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音乐对正畸治疗性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 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初戴固定矫治器的165例患者分为音乐组和空白组,音乐组采用音乐干预正畸性治疗疼痛,空白组不采用任何干预疼痛的措施。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受试者的正畸治疗性疼痛强度,并分析受试者的年龄、性别、情绪及人格对音乐缓解正畸疼痛效果的影响。结果 有效调查率为85.45%。音乐组的正畸治疗性疼痛低于空白组(P<0.05)。音乐组和空白组中情绪不稳定患者较情绪稳定患者疼痛明显,内向型人格患者较外向型人格患者疼痛明显(P<0.05)。音乐组中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疼痛明显(P<0.05)。结论 音乐对正畸治疗性疼痛的缓解有较好的效果。音乐缓解正畸治疗性疼痛男性优于女性,外向型人格优于内向型人格,情绪稳定者优于不稳定者。  相似文献   

13.
正畸治疗时牙周疼痛的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正畸病人接受正畸治疗、放置首根弓丝后所发生的正畸疼痛的基本规律,以及性别、年龄与正畸疼痛的关系。通过43例正畸病人初次戴上直丝弓矫治器,放置0.36mmNiTi弓丝后七天内的正畸疼痛程度变化的调查,结果表明:(1)正畸疼痛发生时间从1小时20分钟至13小时30分钟不等,平均发生时间为4小时42分钟。(2)正畸牙周疼痛高峰期处于放置首根弓丝后24~48小时之间,从此以后疼痛逐渐减轻,至第七天,大多数病人已无明显疼痛症状。(3)咀嚼口香糖和上下牙齿紧咬时的正畸疼痛程度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它们却明显高于自然状态下的疼痛程度(P<0.01)。(4)一天内的4个不同时间点,即9点、13点、17点、21点的各疼痛程度无统计学差异。(5)正畸牙周疼痛程度与性别无关。(6)18岁以上组的正畸病人在第1~3天内的正畸疼痛程度与13~17岁及13岁以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从第4天开始,其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却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1或0.05)而后两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成年人正畸治疗时正畸疼痛的预防及治疗前的心理准备则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中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方法依据。方法对59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问卷随访调查,将患者按年龄(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和性别分组,影响因素为社会主观因素(心理焦虑恐惧、文化程度、职业)和自然客观因素(畸形程度);临床表现由无疼痛、疼痛开始的部位、强度、时间、持续时间、结束时间表示。χ2检验和方差统计分析比较各年龄组和男女性别组的不同影响因素和临床表现的差异。结果青少年组正畸重度疼痛与心理焦虑恐惧、文化程度、职业各项均无关(P>0.05),而与畸形程度相关(P<0.05);畸形越明显疼痛越严重。成人则相反,其疼痛与社会因素均相关(P<0.05),而与本身的畸形程度无相关(P>0.05);在青少年组和成人组中,男女各项因素比较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正畸治疗患者疼痛在青少年与患者病变本身的严重程度有关,与社会因素无关;而成人则主要与社会主观因素有关与病变本身相关不明显。年龄是而性别不是正畸疼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彭佳美  赵冀 《口腔医学》2011,31(12):730-732
目的探讨艾森克人格因素对成人正畸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的影响,为正畸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治疗以缓解治疗疼痛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进行正畸治疗的成人患者100例,治疗前由患者填写个人情况,并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戴矫治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填写正畸治疗疼痛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艾森克人格E量表标准分同正畸疼痛呈负相关(-0.287~-0.358),而P、N、L量表的标准分均与正畸疼痛不相关。E标准分高的组(E≥60)和E标准分低的组(E<60)的正畸疼痛情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向人格倾向者对疼痛的评分值低于内向人格倾向者。患者的人格倾向会影响患者的疼痛主诉程度,治疗前应对正畸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行为干预,以利于患者的健康与合作,提高口腔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法减轻正畸治疗牙周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初次正畸治疗患者40人,初次戴入矫治弓丝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实验组上弓丝后即加用耳穴磁疗法;对照组复诊时用耳穴磁疗法,观察记录患者牙周疼痛的发生率、疼痛的持续时间,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耳穴压豆法的正畸患者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持续时间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耳穴压豆法能有效减轻正畸治疗时的牙周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固定正畸治疗后患儿的疼痛情况,以期指导正畸的I临床工作和术后护理。方法:随机选取335例进行固定矫治器治疗的儿童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治疗后2h、6h、夜间、24h、2d、3d及7d分别测量其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及统计分析。结果:正畸治疗2h后疼痛开始加重,其后24h内疼痛程度于夜间达到最高水平,第2d开始疼痛减轻,第7d基本恢复正常状态。咀嚼与否及前后牙的疼痛情况基本相似。结论:VAS法可有效分析儿童接受正畸治疗后的疼痛情况,为医生临床工作和治疗后护理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次低剂量激光疗法对固定正畸治疗初期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西宁市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单次低剂量激光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应用数字评定量表(NRS)测量2组患者白天、夜间自发性疼痛及咀嚼疼痛强度。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用0.012、0.014英寸的超弹性镍-钛(NiTi)线白天及夜间自发性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0.016、0.018英寸NiTi线则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用0.012、0.014、0.016、0.018英寸NiTi线咀嚼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次低剂量激光疗法可显着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9.
王庆 《广东牙病防治》2013,21(3):158-162
低能量激光技术具有促进牙齿移动、减少疼痛、降低牙周膜玻璃样变等优势。低能量激光对细胞、蛋白等产生生物学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仍需大量的基础实验研究证实。深入研究低能量激光技术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低能量激光用于正畸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多个临床因素对正畸初始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正畸治疗后初期患者的疼痛感受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05-2006年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拟作双颌固定正畸治疗的初诊患者107名。男性47(平均年龄14.63岁)人,女性60(平均年龄16.18岁)人。矫治初期均使用0.36mm(0.014英寸)的镍钛圆丝,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记录矫治器安放后4、12、24h、3、5、7d的疼痛强度。随机选取51人采用弹性橡皮圈结扎,56人采用不锈钢结扎丝结扎;其中30人为拔牙矫治病例,77人未拔牙。结果:橡皮圈结扎组患者疼痛强度在4h-3d期间大于结扎丝组,在5~7d期间小于结扎丝组,但差别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各时间点,吃饭后嚼口香糖看电视的疼痛值明显低于进软食时候的疼痛,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的疼痛值无明显差别。最初期女性的疼痛值大于男性,而3d后相反,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前牙的疼痛值大于后牙,成年人的疼痛值大于儿童。结论:正畸治疗的初始疼痛与结扎方式、拔牙与否、性别无显著相关,而与年龄、牙位有显著相关,并且分散注意力能够明显减轻正畸初始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