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查糖尿病患者颅内血管状况,以了解糖尿病与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德国EME公司2020型经颅多普勒检查仪。对55例糖尿病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经颅多普勒检查,观察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血流频谱进行检测。结果:55例糖尿病患者中血流速度异常占81.82%,其中血管痉挛8例,血管硬化30例,血管狭窄7例,正常10例。两组搏动指数值比较,糖尿病组搏动指数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较明确反映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多普勒超声研究TACE联合内皮抑素栓塞治疗后兔VX2肝移植瘤及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0只荷瘤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抗血管生成组,每组10只,抗血管生成组经兔肝动脉给予内皮抑素+超液化碘油+阿霉素栓塞治疗,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1周后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血供及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应血管的多普勒血流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肝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增大(P<0.05),肝动脉阻力指数和门静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P>0.05);抗血管生成组栓塞后肝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降低(P<0.05),阻力指数增大(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所有病灶内及其周边多普勒超声均可检测出较丰富血流信号.治疗后显示抗血管生成组瘤内及瘤周血流信号均明显减弱,部分消失.结论 TACE联合内皮抑素可有效地阻断兔VX2肝移植瘤供血,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该血流的变化.便于对其疗效进行及时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30例正常人和90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视网膜中央静脉(CRV)和眼动脉(OA)的血流参数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CR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以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降低为显著(P<0.01),阻力指数(RI)比对照组增高(P<0.05);CRV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CRA/CRV比值降低;O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比对照组均降低(P<0.05),以Vd降低明显(P<0.01),RI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糖尿病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C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ean)比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A组)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脑血管功能状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TCD检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并与糖尿病组、对照组就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分布状况、血流频谱形态、搏动指数参数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频谱形态、搏动指数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05;P〈0.001);血流速度增快以MCA多见,血流速度减慢以椎-基底动脉为主。结论:TCD可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状态提供客观的信息,在临床诊断、治疗、预防评估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益脑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TCD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治疗前后变化,探讨益脑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益脑推拿组和常规推拿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TCD检查,观察两组患者TCD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而益脑推拿组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较常规推拿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可能是益脑推拿法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应用TCD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讨高血压病各期患者脑血管损伤的程度,为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高血压病患者176例,采用TCD探查颅内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Ⅰ期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普遍升高,以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端血流速度增快明显;高血压Ⅱ期组、Ⅲ期组随着血压的逐渐升高,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逐渐减缓,以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端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缓显著。高血压各组TCD检测总异常率77%,Ⅱ、Ⅲ期高血压病组的异常率分别为90%和96%。结论TCD检测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特点与卒中特点吻合,可作为高血压病所致闭塞性脑血管疾病早期发现和早期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进高原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某部新兵110例在进高原前后1~2天,采用Companion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并记录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脉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1)脑前循环血流量指标中,双侧MCA的Vm值显著增加,RACA的Vs值显著降低(P<0.01),双侧ICA和双侧MCA的Vd值显著增加(P<0.05,P<0.01);(2)脑后循环血流量指标中,BA的Vm值显著增加,双侧VA及RPCA的Vs值显著降低,RVA和BA血管的Vd显著增加(P<0.05,P<0.01);(3)前后循环的脑血管顺应性及灌注均增加,外周阻力均降低(P<0.01)。结论:急进高原者通过前后循环脑血流、脑血管壁顺应性及外周阻力的变化,可增加脑血管的远端血流灌注,代偿高原低压性缺氧导致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肾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肾内动脉血流变化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11例Ⅰ型糖尿病患者、3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21例年龄匹配的正常人的肾主动脉(MRA)、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进行检查,并对其血流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The systolic velocity:Vsmax)、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The diastolic velocity:Vdmin)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Ⅱ组中IRA的Vdmin明显减低(P<0.05),RI增高(P<0.05)。Ⅲ组中,MRA、SRA的Vdmin显著减低(P<0.05),RI明显增高(P<0.01),IRA的Vsmax、Vdmin均明显减低(P<0.05),RI显著增高(P<0.01)。结论:RI增高和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的改变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及判断肾功能不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拉萨地区高原肺水肿经颅多普勒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测,了解高原肺水肿(HAPE)患者颅内脑底动脉环上的主要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各血流的生理参数,为高原肺水肿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方法:将已确诊的HAPE患者,与颞窗通过低频脉冲多普勒(2MHZ),获得颅内脑底动脉环上的主要动脉的多普勒超声频移信号,进行TCD检测.结果:TCD检测后了解到颅内脑底动脉环上的主要动脉:颈内动脉末梢、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正常人的TCD测值相比明显增快,但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E )增快较收缩期血流速度(VP )不明显,故频谱仍为低阻波形,搏动指数(PI)、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正常,阻力指数有所降低.结论:经TCD检测可知高原肺水肿患者在高原(在低氧环境下),颅内主要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即颈内动脉系统的MCA,ACA,PICA血流速度(Vs,Vm,Vd)增快,通过TCD检查可为高原医生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评价强化他汀类药物对高海拔地区无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西宁地区60例经TCCD筛查的无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且经CT血管造影术(CTA)进一步明确诊断,根据患者是否规律服用强化他汀类药物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治疗前通过TCCD检查无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治疗6个月后再次行TCCD检查。结果:服药组大脑中动脉狭窄转归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服药组重度狭窄逆转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服药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均低于治疗前(P<0.05),搏动指数(PI)高于治疗前(P<0.05),且服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强化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降低无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血脂水平,还能促进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转归,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BO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 78例PS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HBO治疗.评估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并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治疗前后脑血流量.结果 2组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更显著,脑血流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治疗PSD疗效显著,并能改善抑郁症所导致的脑血流变化.  相似文献   

12.
大脑中动脉区脑梗塞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塞急性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及其在不同治疗期TCD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49例患者入院前后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为大脑中动脉(MCA)区脑梗塞者,入院后1周内、第2周及第3周行TCD检查。结果①MCA区脑梗塞后病侧MCA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病灶对侧(P<0.01);双侧大脑前动脉(ACA)Vm高于对照组(P<0.05);病侧MCAVm>ACAVm的生理关系消失。②MCA区梗塞中主干及深穿支梗塞MCAVm下降明显(P<0.05)。③TCD间断观察揭示MCAVm随有效治疗而增加。结论TCDVm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脑梗塞的部位、临床治疗选择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从而初步探讨脑梗塞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有效防治该病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所有脑梗塞患者为本院2002年10月-2003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MMP-9的浓度。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的MMP-9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血清中MMP-9浓度最高,TIA组患者血清MMP-9的浓度最低。且MMP-9与SBP,DB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MMP-9的质量浓度明显增高且随着梗塞面积的扩大而增高。这表明MMP-9在脑梗塞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协同血压对脑梗塞的形成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阿替普酶组(n=94)与对照组(n=94),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阿替普酶组行常规治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两组PS(P选择素)、hs-CRP(超敏C-反应蛋白)、IL-1(白介素-1)、IL-6(白介素-6)、IL-8(白介素-8)、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大脑主要动脉血液流动速度、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6h、24h、7d、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d后,阿替普酶组PS、hs-CRP、IL-1、IL-6、IL-8、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均低于对照组(P<0.05),阿替普酶组前、中、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h、24h、7d、14d,阿替普酶组NIHSS低于对照组(P<0.05)。阿替普酶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可有效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促进脑部血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运动训练对大鼠脑梗死后缺血侧纹状体处谷氨酸(Glu)水平及其代谢型受体(mGluR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预运动训练对缺血性脑梗死的保护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缺血前运动组。运动方案采用电动跑台,30mim/d,20m/min,5d/week,共2周。采用微透析技术收集各组大鼠缺血前、缺血期间(40,80和120min)和再灌注后(40,80,120,160,200和240min)的脑细胞外液,用于测定兴奋性氨基酸Glu含量的变化。同时运用RT-PCR技术半定量分析缺血80min和再灌注240min时纹状体脑组织内的mGluR1 mRNA表达水平。结果:缺血组Glu水平在缺血40、80、120min和再灌注40、120、160min时间点与缺血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运动组各时间点的Glu水平普遍显著低于缺血组(P<0.05,P<0.01),而缺血时各时间点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缺血80min和再灌注240min时缺血组和运动组mGluR1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运动组显著低于缺血组(P<0.05)。结论:预运动训练对随后发生的脑梗死纹状体内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递质Glu的过度释放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mGluR1 mRNA的下调有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GSTT)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选择2001年5月-2006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1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等基础临床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接受原发病和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餐后口服GSTT30mg,3次/d,对照组餐后顿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疗程12周。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ND及BI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副作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GSTT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降低血黏度,患者的神经功能重建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