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二聚体(D-D)为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最终降解产物。血浆D-二聚体含量升高提示体内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和凝血酶增多,可以作为体内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分子标记物之一,而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老年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了解D-二聚体(D-dimer)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在急性脑出血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分析了72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的D-D,MPV的变化,D-D采用ELISA法,MPV使用BACKMAN LH-750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液纤溶活性的变化规律和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血液纤溶活性的关系。方法利用发色底物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15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6、12、24h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及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并与5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按血肿有否扩大,将115例脑出血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20例和无血肿扩大组95例,对2组PLG:A及D-D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12、24h血中PLG: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后6、12、24h血中D—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发病后6、12、24h血中PLG:A及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液纤溶活性升高,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血液纤溶活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浆中D-二聚体(D-D)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结果窒息新生儿血浆的D-D值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重度窒息组升高更为显著,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P<0.01)。窒息后并发器官功能损害新生儿较无并发症组血浆的D-D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D-D明显升高者常合并组织器官损害。测定窒息新生儿血浆中D-D指标对窒息后新生儿临床选用抗凝药物治疗及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D-二聚体与肺癌临床分期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发色底物法检测了106例不同病理分型、不同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肿瘤的扩散、转移,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升高,中晚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对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不同病理分型的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反映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密切相关性而与病理分型无密切相关性;对判断病情的发展、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出血量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急性期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以同期到院体检的健康者55例为对照组。根据患者出血量分为30~60 mL组56例和>60~80 mL组52例,分别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入院时检测所有受试者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纤溶指标[D-二聚体(D-D)],术后第3、7天再次检测HICH患者上述指标并进行对比。术后1个月随访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分析上述指标的变化,对比不同预后组患者的PT、APTT、TT、FIB、D-D水平。结果 30~60 mL组与>60~80 mL组患者入院时PT、APTT、TT、FIB、D-D水平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 d、7 d, 30~60 mL组与>60~80 mL组患者PT、APTT、TT、FIB、D-D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脑梗死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急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判断及疗效观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0例正常人用Elisa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下降,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呈高凝状态的表现,血浆D-二聚体动态测定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程判断及疗效观察的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患者114例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秀清 《河北医药》2001,23(8):594-59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血栓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Latex法分别对30例正常组,114例病例组进行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急性发作期明显升高,溶栓后升高更明显,正常组全部阴性。与正常组对照差异非常显著(X^2检验,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和损伤,D-二聚体有之升高,其水平检测对观察脑梗死病人的病情、溶栓的效果评价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D-Dimer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继发性纤溶亢进特异性指标D—二聚体(D—Dimer)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筛选89例2型糖尿病病人,按照尿白蛋白的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N0)、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并与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测定血浆D—Dimer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浆D—Dimer水平升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但单纯糖尿病组血浆D—Dime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浆D—Dimer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正相关,空腹血糖和体重指数对D—Dimer的影响较大。结论:血浆D—Dimer水平与糖尿病肾病进展有关,对早期诊断和监测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腩出血急性期手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方法 检测68例颅脑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并在急性期手术的患者(A组)和40例健康人(B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g)、D-二聚体定量(D-D).结果 与B组比较,A组Fig、D-D水平显著升高(P<0.01).不同部位脑出血各项凝血指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手术后血浆Fig、D-D含量增加,提示脑出血急性期术后凝血活性代偿性升高并继发纤溶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和D-二聚体(D-D)水平,探讨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及D-二聚体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破裂和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4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UAP)及3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并选择2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法进行血sICAM-1与D-二聚体浓度测定,比较UAP组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sICAM-1与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结果:不稳定心绞痛(UAP)组患者血sICAM-1与D-二聚体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SAP)及正常对照组,SAP组血sICAM-1与D-二聚体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不稳定心绞痛组患者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和D-二聚体水平呈直线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sICAM-1与D-二聚体的升高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破裂和血栓形成有关,可作为早期诊断不稳定心绞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肽酶及氨甲环酸的抗纤溶效果。方法兔体外循环,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A:对照组,B:氨甲环酸组,C:抑肽酶组。观察体外循环2小时前后血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的改变。结果三组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相似(P>0.05)。体外循环2小时后,血液中D-二聚体(D-D)含量在抑肽酶组明显低于A、B组(P=0.019及P=0.005)。结论抑肽酶的抗纤溶作用明显优于氨甲环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FMPF)和D-二聚体(D-D)在抗凝治疗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用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动力学检测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108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测定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FMPF)及D-二聚体(D-D)的变化,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前肾小球疾病患者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FMPV)及纤维蛋白原(Fbg)有显著或极显著增高(P<0.05或P<0.01);治疗后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后,FMPF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抗凝治疗前患者血中的D-D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又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增高极显著(P<0.01).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其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凡有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之患者,经抗凝治疗后,FMPF呈显著降低,而D-D显著升高,表明抗凝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分子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 IC)相关分子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D-二聚体(D-D)在D IC诊断和病情发展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例健康对照和76例D IC患者样本,根据D IC病程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血浆内D IC分子标志物TM、TAT和D-D含量。结果在D IC病程早、中、晚期,患者血浆内TM、TAT和D-D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且TM和D-D在D IC在病程的中期和后期继续增高(P<0.01),而TAT含量在D IC整个病程变化过程中波动不明显。结论D IC相关分子标志物的定量检测,对于D IC早期诊断、了解D IC的病程进展和判定D IC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华丽 《药品评价》2021,(3):184-186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用绒促性素+黄体酮肌注治疗D-二聚体(D-D)升高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98例D-D升高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149)和对照组(n=149).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绒促性素+黄体酮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6.
郑方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524-525
目的探讨在重症创伤患者中D二聚体(D-D)的变化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以60例健康人(R1)组为对照与200例重症创伤患者(R2)组比较,又将200例患者组分为外伤性脑出血(R3)组,外伤性骨折(R4)组,分别监测其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及D-二聚体(D-D)。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R2、R3、R4组分别与R1组比较:各组TT、aPTT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D、Fbg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在除R4组外的各组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在R3、R4组外的各组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2组中D-D、Fbg、PT、PLT含量明显升高(P<0.01);R3组中Fbg、PT含量明显升高(P<0.01)、D-D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PLT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R4组D-D含量显着升高(P<0.01)、Fbg明显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PT、PLT无明显变化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D的异常以及Fbg的升高对各类重症创伤性疾病的诊断以及病情判断均具有参考价值,而PT、PLT的改变在不同类型的重症创伤性疾病中的变化不同,提示在重症创伤疾病中血浆D-D和Fbg的检测可以作为首选筛查试验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血乳酸(Lac)水平对眼镜蛇咬伤导致溃疡坏死的相关性及预警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1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动物咬伤科收治的136例眼镜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眼镜蛇咬伤后肢体是否发生溃疡坏死分为溃疡组(n=85)和无溃疡组(n=51)。并从患者入院治疗后开始随访30 d,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血常规、D-D和Lac等血生化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D-D及Lac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眼镜蛇咬伤导致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D-D及Lac水平对眼镜蛇咬伤溃疡坏死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溃疡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Lac水平、C反应蛋白(CRP)、D-D均显著高于非溃疡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和Lac是眼镜蛇咬伤患者溃疡坏死发生的影响因素;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眼镜蛇咬伤患者严重程度(SSS)评分与D-D和Lac水平及中性...  相似文献   

18.
辛家厚  张嵘  陈伟 《安徽医药》2013,17(10):1704-1706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ey)、C反应蛋白(ClIP)以及D-二聚体(D-D)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3年6月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88例,测定其在住院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Hcy、CRP和D-D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在中青年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的Hcy、CRP和D·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的第1天与第3天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第1天与第7天和第14天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组患者中,Hcy、CRP和D.D均高于总的患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CRP和D-D的水平与中青年患者脑梗死急性期的病情具有密切的关系,对这三个指标的监测在中青年脑梗死急性期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D—二聚体在血栓性疾病中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6例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疾病和41例正常对照组用乳胶颗粒凝聚法进行D-二聚体检测,同时测定凝血酶(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份凝血酶原时间(KPTT),纤维蛋白原(Fg),3P试验。结果:脑梗死与脑出血D-二聚体急性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恢复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各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性。结论:D-二聚体,检测对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体内高凝状态,纤溶亢进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急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对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4例正常人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较正常人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恢复期下降,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提示急性脑梗死是高凝状态的表现,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急性期脑梗死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