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6 年1月至 2011 年 12 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25 例 26 髋,男 12 例,女 13 例,其中1例女性为双侧,平均年龄 72 岁 (55~84 岁),骨折至手术时间平均 5.6 个月 (3~25 个月)。术前分析延迟治疗的原因,术前拍摄X线片,仔细进行模板测量,确定髋关节旋转中心、偏距、髋臼和股骨假体大小、颈长和截骨位置;术后3、6个月、1年及以后每年均复查并拍X线片了解假体的状况,采用 Harris 评分评估术后患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 36 个月 (12~60 个月),术后1年内死亡2例,发生深静脉栓塞1例,出现坐骨神经麻痹1例。无术后关节感染及脱位,无术后人工假体下沉、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随访 Harris 评分 83.68 分 (59~90 分),与术前相比 (Harris 评分 28.70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8 例患髋无疼痛,5例偶尔存在疼痛,2例存在中度不适,疗效满意。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改善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下肢     
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33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逆行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2例疗效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及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应用Galveston技术联合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CT引导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虚拟影像导航系统对提高髋臼假体植入精度的临床观察;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血肿的措施;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骨关节病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4.
髋臼骨折的手术并发症及防治,Dega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骨盆骨折类型与后尿道损伤的相关性研究,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髋臼重建,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辅助全髋关节表面置换11例(16髋)随访报告;Chiari截骨加盖螺钉固定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附56例临床分析);髋关节强直双髋关节同时置换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强直性脊柱炎行全髋置换术的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6.
旋髂深动脉供应的髂骨穿支皮瓣设计与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探讨及防治对策;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髋臼双柱骨折;22例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髋臼骨缺损的处理;发育性髋脱位髋关节囊中Ⅰ、Ⅲ型胶原的免疫组化研究;Tavares改良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重度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7.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体会;SF-36量表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生命质量测定的效果评价;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评价;外固定架阶段加压联合重建钢板治疗陈旧性TileB1型骨盆骨折;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大粗隆爪钢板结合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2年,治疗失败的12例(12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爪钢板重建大粗隆骨不连的临床疗效。10例(10髋)随访24~81个月,平均42.7个月。关节置换术时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2.3(41~80)岁。临床疗效以Harris评分、X线片进行评价。结果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87.3(75~94)分,与术前平均17.4(6~3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3例存在大粗隆部位疼痛,4例残留患肢跛行。9例大粗隆骨不连均获得骨性愈合,1例为纤维愈合。未见钢板移位和钢缆断裂。并发症包括脱位1例和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1例。12例均无需翻修。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初期治疗失败病例采用THA结合爪钢板重建大粗隆骨不连中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9.
下肢     
微创动力髋螺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微创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36例体会;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小切口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重建交锁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长节段粉碎骨折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超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超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至2004年收治并施实人工髋关节置换术48例(50髋),随访3个月~72个月。结果分别以80~89岁、90~95岁、96~102岁年龄段进行术前手术风险评价及术后功能评价,其中术前风险评价安全8例,占37.5%,中危26例,占54.2%,高危4例,占8.3%。术后功能评价,优28例,占58%,良18例,占37.5%,差2例,占4%。结论一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适合于超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尤适合骨折早期并术前手术风险评价安全或中危病人。  相似文献   

11.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三)全髋置换术后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髋脱位无论对病人还是对医生,都是一个警示信号。为什么出现脱位?是翻修还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措施?关节脱位是否影响内植物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包括脱位机制、脱位方向和术后脱位时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导致股骨颈骨折成为老年人残疾的常见原因,而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已经成为缓解疼痛、矫正畸形和恢复下肢功能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应用于临床多年,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导致治疗失败的病例也逐渐增多,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痛苦.本文回顾性分析近些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髋臼周围骨盆肿瘤切除、人工半骨盆置换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研究2003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骨盆肿瘤切除、人工半骨盆置换术的169例病例.为预防髋关节脱位,初次手术中即术中应用防脱位人工全髋关节,尽可能重建恢复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张力.术后由专业护理人员指导功能锻炼.早期脱位定义为术后6个月以内发生的髋关节脱位.脱位患者腰麻下先行小心闭合复位,闭合复位失败者切开复位.定义人工髋臼杯外展角30°~55°为正常,超过此范围者即为异常.应用卡方检验比较非脱位组与脱位组在人工髋臼外翻角度异常发生率方面是否存在区别.结果14例出现早期人工髋关节脱位.脱位距离手术的中位时间为16(范围0~94)天.5例闭合复位成功,9例切开复位.所有患者在复位过程中均未出现人工半骨盆松动及坐骨神经损伤.2例闭合复位患者出现再次脱位.本研究中所有病例的人工髋臼外展角均未<30°.脱位组中,5例患者髋臼外展角>55°,155例中有50例患者髋臼外展角>55°( Fisher 精确概率 P=0.773).结论尽管采用了各种预防措施,髋臼肿瘤切除、人工半骨盆置换术依然具有较高的髋关节脱位率.这与人工髋关节周围肌肉张力低下和不正确的体位变化有关.大部分脱位患者需要切开复位.  相似文献   

14.
严重骨盆骨折的急诊治疗;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髂腹股沟入路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的中期随访;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初步评价;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期评估;  相似文献   

1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恶性肿瘤发生率云南省人民医院许建波,李琳综述方睿才审校髋关节为人体六大关节之-,由于其局部解剖特点,髋部伤病在骨科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人工股骨头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说是治疗髋部疾病的-个重要里程碑。在发达…  相似文献   

16.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TKA,THA)是治疗晚期髋、膝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临床10年随访的结果显示,其有效率达92%~98%。然而,疼痛,既是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主要适应证,也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常见并发症。疼痛也是骨关节科的一个普遍的、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经久不愈的疼痛,预示手术可能失败。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慢性持续疼痛的原因虽各有不同,但在大方向分类上,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疼痛有许多一致性,同时在一些具体原因上也有一定相关性,故将两者合并回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2004年11月至2008年5月本院收治187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从中选取伴有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22例(Evans分型Ⅲ型9例、Ⅳ型13N)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以及患侧髋关节功能5项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至3年,平均2.2年,提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明显下沉松动,股骨粗隆部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发生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骨折。结论在特定适应证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作为临床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血友病性髋关节炎的短、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2004 年5月至 2010 年9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血友病性髋关节炎患者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 34~56 岁,平均年龄 45 岁。按 Arnold and Hilgartner 分级:IV 级2例,V级2例。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基础上,对4例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采用髋关节前外侧标准入路。术中、术后监测相应凝血因子活性水平控制术后出血,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根据关节功能改善情况、Harris 评分、假体生存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评估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至7年,平均 40 个月。4例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均明显减轻,3例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消失,1例患者术后偶诉疼痛,但不影响生活。术后 Harris 评分:85~90 分 (优2例,良2例),平均 87.7 分。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平均每侧髋关节为 1210 ml。本组第1例患者术后 84 个月右侧髋臼处出现松动迹象,现拟行翻修手术治疗;余患者均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及松动的征象,假体位置和力线水平均满意。1例术后出现关节内出血并切口渗血,无 DVT 和 PE 形成,无大出血及伤口感染。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缓解晚期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明显改善病变髋关节功能,短、中期疗效较好。合理的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非常重要,血友病性髋关节炎行人工关节置换术难度较大,对手术技术要求很高,需要专业的手术团队并在内科医师配合下施行。  相似文献   

19.
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3月采用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20例。年龄80~95岁,平均85岁,新鲜骨折15例,内固定失败5例。取后外侧切口,保留大小粗隆部位骨块,将其复位,钢丝固定,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插入股骨柄,安放人工股骨头,观察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行走负重时间、并发症及死亡率。随访1~6年,平均2.1年。结果平均住院24d,术中输血量480ml,术后1周均能扶助行器行走,术后14~28d(平均20d)能完全负重行走,术后3~6个月肢体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无一例死于术后并发症。随访期内假体无脱位,髋臼无明显磨损。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5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75%。结论对于80岁以上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采用半髋置换治疗,效果良好,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老龄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4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1997年5月以来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34例的治疗经验。指标:我国手术病人全身情况分级标准,ASA病情估计分级,Singh骨质疏松分级,Harris髋关节评分法。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1例90岁患者术后2月死于急性心梗,1例脑萎缩患者疗效“差”,余32例患者疗效均在“中”以上,有效率96.9%,优良率78.7%,平均寿命提高了2年。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能改善高龄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