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成人髋关节结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结核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9例患者采用病灶清除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 经20~53个月(平均33个月)的随访,髋关节功能以Harris法评分,Harris评分85~96分,平均92分。无结核复发,无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晚期成人髋关节结核一种可供选择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工全髋关节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20世纪最成功的外科治疗手段之一,它极大程度改善了严重髋关节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第1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不断增加,在美国每年约有250000例患者行髋关节手术,而THA大约为髋关节手术量的17.5%。近年来THA在我国发展迅速,每年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有50000例左右,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辅助全髋关节表面置换11例(16髋)随访报告;Chiari截骨加盖螺钉固定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附56例临床分析);髋关节强直双髋关节同时置换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强直性脊柱炎行全髋置换术的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4.
髋关节结核人工关节置换长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髋关节结核行人工关节置换的可行性。方法 1986—1997年间收治髋关节结核30例,2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4例单纯股骨头置换,并进行长期随访。结果26例全髋关节置换者,早期感染2例,其中1例单纯应用抗生素治愈,1例手术清创治愈。1例术后7年X线片示髋臼内陷,但无症状,已5年。1例术后2年窦道复发,手术证实为混合感染,无结核复发;髋臼内陷1例,再手术,亦无结核复发。4例股骨头置换效果良好。结论 髋关节结核选择良好的手术时机,可行人工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国内外有关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4年1期)、MEDLINE、EMbase、Pud Med、CNKI等数据库。检索196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有关比较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人(>60岁)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0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24篇,最终纳入24个RCT,共4859例,髋关节置换组2619例,内固定组2240例。结果显示,髋关节置换组的再手术率显著低于内固定组[OR=0.13,95%CI(0.09,0.18),P<0.00001],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内固定组[OR=0.15,95%CI(0.10,0.22),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随访2年、10年及以上的病死率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可明显降低术后再手术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但不能降低其病死率。因此,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最佳的选择还是髋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6.
应用Galveston技术联合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CT引导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虚拟影像导航系统对提高髋臼假体植入精度的临床观察;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血肿的措施;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骨关节病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7.
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12例骨巨细胞瘤。6例股骨干粗隆部病变中4例行特制加长柄双极头假体,2例行特制全髋关节置换;2例股骨远端髁部、4例胫骨近端髁部行特制人工膝关节置换。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10例患者关节功能良好。无1例复发。结论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能减少复发,使患者早期下地,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定制加长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5月,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65—88岁,平均76岁;原发肺癌病史5例(4例肺癌患者未行手术治疗),食道癌术后2例,胃癌术后2例,前列腺癌1例。结果术后随访4~24个月,9例患者存活,均获得了较好的生活质量。结论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半髋关节治疗疗效满意,安全有效,生活质量术后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骨盆骨折494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分析;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初步观察;复杂骨盆骨折的处理;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翻修43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日后柱(壁)骨折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严重骨盆骨折的急诊治疗;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髂腹股沟入路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的中期随访;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初步评价;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期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双髋僵直或强直的患者双侧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间隔时间对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4月至2010年5月,31例双髋僵硬或强直患者不同手术间隔时间进行双侧THA的效果。将纳入的31例分为:A组:同期手术;B组:一个住院周期分期手术;C组:两个住院周期分期手术3个组。比较患者THA术后1个月、3个月及1年双髋关节活动度的差异以及术后1年患者Harris评分的差异。结果 A组和B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1年先置换侧和后置换侧的髋关节的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关节活动度术后1个月,先置换侧(171±19.5)小于后置换侧(217±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52,P<0.001);术后3个月先置换侧(177±26.6)小于后置换侧(235±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75,P<0.001);术后1年先置换侧小于(192±20.9),后置换侧(236±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37,P<0.001)。A组和B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1年的髋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后置换侧的髋关节活动度在术后1个月、3个月及1年与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先置换侧的髋关节活动度术后1个月:C组(171±19.5)小于A组(221±24.1)和B组(225±19.8);术后3个月:C组(177±26.6)小于A组(244±20.2)和B组(239±22.3);术后1年C组(192±20.9)小于A组(242±22.8)和B组(242±22.8)。3组患者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A组、B组和C组后置换侧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rris评分:C组先置换侧(80.3±9.8)明显低于A组(91.4±7.9)、B组(93.5±9.1)和C组后置换侧(90.8±7.3)。结论 对于双髋僵硬或强直的患者,为获得术后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最大程度的恢复,双侧THA手术间隔时间应在确保患者安全的条件下尽量缩短。  相似文献   

12.
为规范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并观察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70岁以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83例,记录并比较围手术期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两种不同手术治疗的相关情况。采用MSExcel和SPSS17.0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计量资料以Y±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常规或校正卡方检验,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3例中置换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平均(79.2±7.6)岁,平均手术时间(75.4±18.5)rain;平均出血量(320±75.6)ml,平均住院天数(8.9±2.1)天,卧床时间(7.8±2.7)天。内固定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78.6±7.3)岁,平均手术时间(71.5±25.6)rain;平均出血量(290±65.4)ml,平均住院天数(9.2±2.3)天,卧床时间(9.2±2.3)天。两组比较,尽管置换组出血量和平均手术时间略高于内固定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卧床时间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两组比较,置换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内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早期下地,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但考虑到手术的复杂性和关节置换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须严格掌握适应证,作好置换前的综合评估和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4.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如早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低年龄段患者全髋置换常需多次翻修手术,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缓解或治愈疾病,最终保留患者股骨头或延缓行人工关节置换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现就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或Ficat分期:I~III期)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恶性肿瘤发生率云南省人民医院许建波,李琳综述方睿才审校髋关节为人体六大关节之-,由于其局部解剖特点,髋部伤病在骨科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人工股骨头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说是治疗髋部疾病的-个重要里程碑。在发达…  相似文献   

16.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伸展分离型颈椎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改良Z型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疗效观察;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颈椎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7.
旋髂深动脉供应的髂骨穿支皮瓣设计与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探讨及防治对策;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髋臼双柱骨折;22例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髋臼骨缺损的处理;发育性髋脱位髋关节囊中Ⅰ、Ⅲ型胶原的免疫组化研究;Tavares改良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重度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臼杯在PaproskyII型及PaproskyIIIA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骨缺损翻修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3月至2014年5月,经治的24例PaproskyII型及PaproskyIIIA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骨缺损病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46(34~77)岁。髋臼侧行翻修的原因:无菌性松动21例,髋关节习惯性脱位2例,低毒性感染1例。所有手术均为初次单侧翻修,初次关节置换髋臼侧:11例为骨水泥固定的髋臼假体,10例为非骨水泥型髋假体,3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髋臼骨缺损按Paprosky分型法:Ⅱ A型7髋,Ⅱ B型6髋,Ⅱ C型5髋,Ⅲ A型6髋。采用大臼杯或联合植骨对髋臼假体进行翻修,对于Paprosky Ⅱ 型骨缺损在不影响假体稳定性的情况下通过挫磨扩大髋臼,植入颗粒骨或直接置入大臼杯髋臼假体。Paprosky Ⅲ A 型骨缺损,采用适量植入打压颗粒植骨,或结构性植骨、臼底骨块封堵技术以提高骨量,或直接采用高位球中心植入技术,配合大臼杯植入,而双下肢平衡及偏心距均通过假体柄及颈的长度来调节。术后定期随访,采用Harris方法及VA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及状态,根据X线片判断假体稳定性及植骨愈合情况。结果24例平均随访23.84(12~8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44.92±10.53)分,术后12个月(84.75±4.61)分( P<0.01),术后3年(88.88±5.70)分( P<0.01)。VAS评分:术前(4.58±1.69)分,术后12个月(0.71±0.91)分( P<0.01),术后3年(0.50±0.66)分( P<0.01)。未出现假体修复失败而需要再次翻修病例。X 线片显示移植骨与宿主骨交界处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患者下地行走步态良好,随访期间无假体脱位、松动及髋关节异常疼痛影响行走,术后1年患髋屈曲均能至少达90&#176;,术后3年均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并能慢跑、下蹲持物。结论在Pa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20世纪外科领域最重要的技术创新,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已成为治疗髋关节严重创伤和骨病的金标准。全球每年约有150万例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为广大终末期骨关节病的患者解除病痛,并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术后10年优良率达到90%甚至更高。近年来,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发展迅猛,置换例数已接近每年20万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估测,到2015年我国骨关节疾病患者将达1.5亿例,其中相当一部分需要接受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20.
<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1991年由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AAOS)和北美小儿骨科学会(Pediatric Orthopaedic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POSNA)结合髋关节发育的病理改变,定义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更名后的概念。成人DDH发病率约为1‰,男女比例为1∶6,1/4患者有家族史[1],是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及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常见原因[2],约占初次非创伤性THA的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