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陈义范 《山西中医》2002,18(5):29-29
阴道干燥症 ,历代妇科书籍记载不多 ,笔者在临床上偶遇 2例 ,从肾论治 ,效果甚佳 ,介绍如下。例 1:曹某某 ,女 ,37岁 ,1999年 8月 2 5日初诊。阴道逐渐干燥 1年余 ,近 3月性交时无分泌液 ,痛苦异常 ,月经延迟 ,量少 ,腰酸腿痛 ,曾赴多家医院检查治疗无效。查 :形体强壮 ,性情爽  相似文献   

3.
焦敏  曾伟刚 《陕西中医》2007,28(12):1689-1689
1阴道干燥症 李某,女,41岁。2006年7月6日就诊。自述近半年来阴中干涩,同房拘痛,且逐渐加剧。患者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不多饮,口淡乏味,常有肠鸣腹泻,舌质淡红,六脉细弱。月事多提前1周以上,经量偏多,血色淡红,质稀无块。经后小腹坠胀,诸症愈重。证属中气不足,脾不散津,治当补中益气,健脾生津,当补中益气汤主之。党参、黄芪各30g,炒白术15g,当归、陈皮、神曲各10g,升麻、柴胡各7g,炙甘草6g,砂仁、木香各3g。服药7剂,纳食增进,精神倍增,阴中渐濡,守方再进,又14剂后,诸症渐退,地道湿润,夫妻和睦,月事如常。  相似文献   

4.
干燥症验案3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  于境华 《新中医》2003,35(6):68-68
干燥症单纯应用滋阴润燥的方法往往难以奏效。笔者应用清热解毒结合滋阴润燥法治疗各种干燥症,疗效颇佳,现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失眠症验案4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例 1 患者 ,男 ,3 8岁。 1999年 12月 10日初诊。失眠 ,头昏胀 3个月。经检查无异常 ,予以安定、百草安神片等治疗无效。患者失眠多梦 ,烦躁 ,头晕头胀 ,精神萎靡 ,舌质红 ,苔薄白 ,脉弦滑。证属肝胆火盛 ,风阳上扰 ,阳亢不得入于阴分 ,故目不得瞑。治拟潜阳熄风 ,清镇安神。首诊取穴百会、太阳、印堂、神门、足临泣、太冲、足三里、三阴交 ,其中百会、太阳、太冲和足临泣用泻法 ,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法 ,留针3 0 min,隔日 1次。治疗 3次后 ,失眠有所改善 ,但仍多梦 ,头晕头胀。原方继续治疗 5次 ,睡觉正常 ,每日睡眠 7h~ 8h,多梦、头晕头…  相似文献   

6.
程祥步 《河北中医》1997,19(1):31-32
慢性肾炎验案三则程祥步(江西省乐平市中医院333300)慢性肾炎为疑难病,治颇辣手,若辨证准确,选药精当,效果较为满意。现举3例病案如下。例1汪某,女,38岁,1991年8月患急性肾炎住院1个月基本缓解。1993年1月15日因感冒突然全身浮肿,尿少色...  相似文献   

7.
介绍心悸验案三则,气阴两虚炙甘草汤(复脉汤)主之,心脾两虚夹淤归脾汤化裁,阴虚火旺方选天王补心丹。  相似文献   

8.
文秀华  苏凯  李莉 《北京中医药》2008,27(9):736-737
胸痹系指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居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是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相当于西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主要症状为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但临床上也可见到不典型的胸痹患者主要表现为胃脘痛或肩背痛,如不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就会贻误时机.笔者在跟随老师四川省名中医陈学忠主任医师学习的过程中,对胸痹的辨证论治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现将其所治不典型胸痹验案一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
介绍心悸验案三则,气阴两虚炙甘草汤(复脉汤)主之,心脾两虚夹淤归脾汤化裁,阴虚火旺方选天王补心丹。  相似文献   

10.
文秀华  苏凯  李莉 《北京中医》2008,(9):736-737
胸痹系指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居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是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相当于西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主要症状为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但临床上也可见到不典型的胸痹患者主要表现为胃脘痛或肩背痛。如不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就会贻误时机。笔者在跟随老师四川省名中医陈学忠主任医师学习的过程中。对胸痹的辨证论治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现将其所治不典型胸痹验案一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1.
验案四则     
一、晨泄不尽属肾阳虚晨泄,俗称五更泄。《医方集解》说:“肾之阳虚,不能健闭,故将交阳分则泄也。”故晨泄又称“肾泄”。但晨泄非尽属肾阳亏虚一因。故临证不可专执从肾治疗。举例如下。张××,男,40岁,数年前患毒痢,经治而愈,后每晨起急速登厕,时有腹痛肠鸣,溏软便相兼。大便常规化验镜检:植物纤维,少量脂肪球。舌淡苔薄  相似文献   

12.
一贯煎是清代魏之绣所创名方,其药物组成有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主要用于治疗阴虚气郁引起的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等.笔者在临床中常采用一贯煎与他方合用治疗一些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血燥气郁的病证,疗效满意,现举验案2则介绍如下. 1 慢性胃炎 张某某,男,56岁,2012年2月28日初诊. 胃脘部反复疼痛6年余.某医院胃镜检查提示为:慢性胃炎.现症:胃脘隐痛、灼热,嘈杂吐酸,食欲不振,口干而燥,大便略干,舌质较红少津,脉细略数.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相似文献   

13.
1 心血亏虚证 吴某,女,35岁,2004年3月17日初诊.3个月前流产失血后起病.初起头枕部秃顶,2个月后逐渐发展为12cm×11cm斑秃,经多处治疗效不显.脱下毛发干枯无根,头皮光亮且痒,神疲,失眠多梦,大便干,舌淡苔薄黄,脉细弱.辨证为心血亏虚无力营发,治以滋阴养血祛风.药用黄芪60g,生地30g,熟地30g,何首乌30g,菟丝子15g,白蒺藜12g,当归12g,连翘9g,防风12g,肉苁蓉6g,黑芝麻30g.每日1剂,加水300ml煎至100ml,分早、晚餐后服用.另外用斑蝥酊(斑蝥15g,鲜毛姜400g,闹洋花250g,75%酒精2500ml)每日外擦2次.治疗1个月后,脱发停止,夜寐渐安,大便正常,精神明显好转.原方减连翘、防风,加白芍30g,白鲜皮30g,芡实15g,煎服法同前.连服2个月,症状完全消失,发已生长.随后原方增损调理半年,乌发长满,至今未见反复.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验案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丽光 《天津中医药》2008,25(3):253-25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特有的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属祖国医学的"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笔者在临床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本虚标实论治本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验案3则     
余有幸成为第二批全国中医优秀人才研修对象,在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的思想指导下,受益匪浅。在临证时,有一点点体会与心得,望大家指正。案1直肠阴道瘘胡某某,女,54岁,干部,武汉人。住院号335147。主诉:子宫全切术后大便一日7~8次。初诊(2010年6月15日):患者5月14号在本院因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大便一日7~8次,成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临床经常见到一些失眠、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疲劳综合征、高血压等患者符合中医气机失调的临床表现,如胸闷、憋气,四肢无力,脘腹胀满等。予行气活血之法不效,在参入潜阳补肾之品后效果大彰,至此方明此类疾病气机失调为标,肝肾亏虚方是根本。经反复实践形成一方,名顺气潜阳汤,比较适合这一类中医辨证属肝肾亏虚、阴不敛阳致冲气上逆、肝阳上亢、气机失调的病证。  相似文献   

17.
邓惠春 《新中医》1997,29(7):50-51
  相似文献   

18.
例1 王××,女,26岁,技术员。1994-12-2日诊。结婚1年半,阴道灼痛或抽痛,每遇同房或劳累后加重已1年。曾多次进行白带化验、妇科 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口服中西药及阴道冲洗、局部用药未见好转。来诊时阴道灼痛难忍 , 夜不能寐,伴见性情忧郁,口干且苦,自觉内热。苔黄腻、脉细。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 产式 ,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好,附件双侧未扪及明显异常。 辨证为 肝郁脾虚,湿热随经下注。治拟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方取逍遥散合二妙散加减: 丹皮10g,山栀12g,当归10g,白芍15g,…  相似文献   

19.
消渴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多以其发病缓慢,病程迁延,易出现并发症、极难治愈而被称为顽症.一般多以明应为本、燥热为标立论,用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治。笔者根据临床实践,认为上述方法是不全面的,而活血化瘀亦不失为治疗消渴病的一种大法.一般认为,燥热与阴应是消海病的主要病机,但津液的损伤与血液的运行有何关系?则较少有人论及.祖国医学认为,津液与血液都以营养、滋润为主要功能,均来源于水谷精微,二者生理上可相互滋生,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当大量地耗伤津渡时,必然导致血量不足,从而使血液粘稠涩滞,运行不畅,形…  相似文献   

20.
验案三则     
【例一】神效瓜蒌散加减治疗乳岩张××,女,31岁。1987年7月18日初诊。产前左乳房外侧有一肿物,如中指头大小,不痛不痒,发现半年左右,未经治疗。产后一周,左乳原肿物处红肿疼痛,肿势逐渐增大,伴有发热。在某医院治疗,诊断为乳痈,服中药5剂无效,去某肿瘤医院住院治疗。开始诊断为良性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