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乳颗粒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缺乳患者34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56例)给予口服通乳颗粒治疗,对照组(84例)采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催乳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后乳汁分泌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1%(244/2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8%(54/8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乳颗粒治疗产后缺乳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乳汁分泌量,满足婴儿母乳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乳涌泉合方治疗产后缺乳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设计,将76例产后乳少甚至无乳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通乳涌泉合方水煎服,对照组给予通乳颗粒疗程5天,观察两组产妇的乳房充盈程度、泌乳量及每次哺乳后需加奶粉量。结果治疗组乳房充盈程度及泌乳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乳涌泉合方能促进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5例产后乳汁郁积症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75例采用中药舒肝通乳汤结合推按手法、中药熏敷疗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中药舒肝通乳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7%,对照组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产后乳汁郁积症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徐静 《中医药导报》2014,(16):79-81
目的:探讨通乳丹与催乳素治疗产后乳汁不下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或科研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取我院治疗的产后乳汁不下患者16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6例予"基本治疗+催乳素"治疗,治疗组84例予"基本治疗+通乳丹"治疗,5 d后记录两组患者乳汁的情况、血红蛋白的变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乳汁首次大量排出时间(T)短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每次排出乳汁的量(L)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GB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GB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9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36.8%、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乳丹能有效促进乳汁大量分泌,改善患者贫血的状况,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但乳汁大量排出的时间比催乳素延后;而催乳素虽然能快速促使乳汁排出,但是每次排出的量较少,不能改善患者贫血的状况,不良反应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指点穴徒手通乳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疗效。方法:选取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缺乳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的乳房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选穴,点穴操作。比较两组产妇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24 h、≤48 h通乳时间占比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在≤72 h、> 72 h通乳时间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达标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胀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060,P <0.05)。观察组产妇的总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手指点穴按摩可有效促进产妇通乳,有效减轻产妇乳房胀痛情况,可增加产妇的乳汁分泌量,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乳汤加电滋波照射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产后乳汁淤积症患者采用通乳汤内服加电磁波照射,并辅以按摩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4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通乳汤配合电磁波照射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乳络方辅助治疗气血两虚型产后缺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气血两虚型产后缺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催产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乳络方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16%,47/51)高于对照组(73.47%,36/49)(P0.05)。两组E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RL、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乳络方辅助治疗气血两虚型产后缺乳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乳汁分泌,改善贫血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吴曰平 《新中医》2014,46(8):113-114
目的:观察增乳汤内服联合食疗干预治疗产后乳汁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113例产后乳汁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给予按摩、拍打乳房等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通乳颗粒内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增乳汤内服联合食疗干预进行治疗,15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2组患者的乳汁不足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患者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增乳汤是补中兼通的有效方剂,组方以健脾化源为主,佐以通经下乳,配合饮食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乳汁不足,突显出中医药治疗产后乳汁不足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9.
通乳丹治疗产后缺乳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娅如 《四川中医》2007,25(12):83-84
目的:观察通乳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益气养血,通络下乳的经验方通乳丹治疗产后缺乳症60例为治疗组,并以催乳颗粒作为对照,观察用药前后产妇的乳房充盈、乳汁量、子宫复旧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增加乳汁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通乳丹具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砭石手法通乳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产后乳汁不足的疗效,探索乳汁不足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案。方法:采用砭石手法通乳,确保乳汁通畅后,选取乳腺穴、肝俞、膻中、足三里穴,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乳汁不足,均治疗1个疗程,随访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乳汁分泌情况。结果:痊愈5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有效率93.75%。结论:砭石手法通乳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乳汁不足的临床疗效良好,是一种简、便、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按摩配合放血拔火罐治疗产后乳汁不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乳汁不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按摩法治疗,治疗组给予按摩配合放血拔火罐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5.67%优于对照组的16.67%,总有效100.00%优于对照组的80.00%。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平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相同。结论:按摩配合放血拔火罐疗法可明显改善产后乳汁不行相关症状,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针中极穴配合揉压气海穴及TDP(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温针中极穴配合揉压气海穴及TDP治疗,对照组采用诱导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中极穴配合揉压气海穴及TDP治疗产后尿潴留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产后母儿无忧汤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缺乳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产后母儿无忧汤口服;对照组予坤元通乳口服液口服。2组均于产后3d开始用药,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泌乳量、补乳量、新生儿体质量、产妇血清催乳激素(PRL)及雌二醇(E2)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泌乳量、补乳量、新生儿体质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R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泌乳量、补乳量、PR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母儿无忧汤可能通过调节生殖激素水平促进乳汁分泌,治疗产后缺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对产后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以使新生儿能得到及时充足的母乳喂养。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3月将自然分娩的225例初产年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06例和对照组119例。实验组产后30分钟在婴儿早吸吮的基础上给予通乳散在乳根穴贴敷,对照组产后30分钟指导婴儿早吸吮。结果:两组在产后乳量、泌乳时间提前、奶量充足、减轻新生儿黄疸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通乳散乳根穴穴位贴敷对减轻新生儿黄疸、产后乳量提前及促进乳汁分泌方面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速泌通乳贴对初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为临床产后缺乳提供有效方法.方法:以70例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速泌通乳贴组(35例)和生乳灵组(35例),以生乳灵组为对照,观察速泌通乳贴对初产妇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及产后48 h血清泌乳素(PRL)3个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泌乳量积分随治疗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两组泌乳量积分在治疗开始后第2天、第3天、第7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后48 h血清PR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速泌通乳贴能明显增加初产妇的泌乳量,提前泌乳始动时间,提升产后48 h血清PRL,延缓乳汁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欣母沛辅助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3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欣母沛辅助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产后2h、12h及24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12h及24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观察组65例患者经以上方法成功止血64例,总有效率为98.5%,1例止血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率为1.5%;对照组73例患者经以上方法成功止血67例,总有效率为91.8%,6例止血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面部潮红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但症状均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反应,不需治疗。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欣母沛可以提高产后出血的保守治疗成功率,但需注意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婴幼儿听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听力障碍患儿2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采用针灸,推拿及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120例(采用听力训练康复治疗并配合肌肉注射药物治疗)。临床观察指标: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听阈比较,治疗后总的疗效显示治疗组180例患耳,有效率95.56%;对照组172例患耳,有效率75.00%。结论:三联疗法是促进婴幼儿听力障碍康复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初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52例)、中药组(52例)、穴位按摩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中药组口服催乳汤,1剂/d;穴位按摩组采用乳房和穴位按摩,2次/d;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将中药组、按摩组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对照组每日用鲫鱼250 g煮汤随餐食用。治疗5天后,观察4组泌乳量、补授乳量的变化。结果:泌乳量、补授乳量4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与其他治疗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穴位按摩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可明显提高泌乳量、减少补授乳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药扑尔敏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中,治愈12例(40.00%),显效15例(50.00%),好转3例(10.0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中,治愈8例(26.67%),显效11例(36.67%),好转3例(10.00%),无效8例(26.67%),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扑尔敏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以欣母沛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和分娩的产妇110例为预防组,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欣母沛预防治疗,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预防治疗。选取我院同期进行分娩的产妇中由于宫缩乏力而导致的产后出血患者51例做为药物治疗组。结果:预防用药组中对缩官素组相比,欣母沛组产后出血量显著降低(P〈0.01)、第三产程显著缩短(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患者进行欣母沛治疗后,显效44例(80.00%)、有效9例(16.36%)、无效2例(3.64%),总有效率为96.36%。讨论:欣母沛能够有效预防由于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在治疗中也能取得显著的疗效,具有疗效好、治疗方法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