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疟是一种致死性很高的全球性寄生虫病。长期抗疟治疗引起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等主要抗疟药物普遍产生抗药性,青蒿素类药物是在氯喹抗药性产生之后的主要替代治疗药,也是至今唯一没有出现普遍抗药性的抗疟药,但有研究提示青蒿素类药物的敏感性正逐渐下降,抗性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恶性疟对青蒿素类药物抗药性的产生及传播,对其抗性机制研究迫在眉睫。目前的研究发现,除pfatp6,tctp等,疟原虫的电子传递链也可能是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靶点,而恶性疟原虫对其抗药性的产生可能与pfmdrl,pfcrt,pfatp6,tctp,cg10等基因及其突变有关,但至今尚未明确真正的抗性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2.
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家最早从传统中药青蒿中分离出的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的新型天然抗疟药,结构改造后得到二氨青蒿素等一系列优良的青蒿素类抗疟药,该类药物已成功用于疟疾治疗.二氢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4O5,分子量为284,是青蒿素类药物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其具有吸收良好、分布广、排泄和代谢迅速、高效、低毒等优点[1].随着对二氢青蒿素的深入研究,除了具有抗疟作用外,还具有抗肿瘤等多方面药理作用,与其他青蒿素类衍生物相比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2],而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性很低.现就其抗肿瘤活性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青蒿素是我国药学工作者在1971年从菊科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它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在青蒿素的基础上,经过结构改造,又得到蒿甲醚、蒿乙醚、青蒿琥酯等衍生物。青蒿素类药物以其能快速有效地杀灭各种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和低毒性而成为抗疟首选药。国内外有大量论文报导该类化合物的化学、药学、药理和临床研究结果。本文对青蒿素类药物抗疟机制、联合用药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李佳  吴兰鸥  杨照青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157-159,195
疟疾是全球广泛流行的寄生虫病。恶性疟原虫株对常规抗疟药多已产生耐药性。青蒿素类现作为一线抗疟药用于临床。从现有文献着手,本文综述了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的抗性现状,比较了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与喹啉类药物的敏感性,提示青蒿素类药物目前作为首选药应用于临床的优点。疟疾治疗的主要困难是耐药性产生,而联合用药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产生,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还综述了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抗疟药联合用药现状及初步比较,提示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方案有其他可能的组合。  相似文献   

5.
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工作者从黄花蒿中分离的一个抗疟新药,具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贴内脂新型结构.作为治疗药,和目前临床应用的其它抗疟药比,具有速效、低毒的特点,特别是在救治脑型疟和抗氯喹恶性疟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青蒿素还存在口服剂  相似文献   

6.
疟疾作为一种致死性很高的全球性寄生虫病,一直被全世界所关注,疟疾的控制也被列入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长期抗疟药的使用,目前恶性疟原虫对主要抗疟药物普遍产生抗药性,青蒿素类药物是在氯喹、奎宁抗药性产生后的主要替代治疗药。而对于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的治疗,却与恶性疟原虫大不相同,本文针对间日疟的青蒿素治疗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抗疟新药青蒿素有速效、低毒的优点,但在临床上存在杀灭疟原虫不彻底、近期复发率高的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自1979年以来,我们合成了九个还原青蒿素羧酸酯,拟增强其脂溶性,以期达到延长药效而克服近期复发的目的。实验结果,化合物Ⅰ、Ⅱ、Ⅲ、Ⅸ的疗效优于青蒿素。合成的新化合物有:  相似文献   

8.
青蒿素作为重要的抗疟药物,因其抗疟作用效率高、速度快、毒性低并且与大部分其他类别的抗疟药无交叉抗性等优点,成为目前全球抗疟的主要药物,虽然在泰柬边境地区已出现了青蒿素耐药性,但就目前全球各地使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疗效来看仍能达到90%以上,因此必须对刚刚出现的青蒿素耐药性现象迅速采取遏制行动。本文主要通过描述青蒿素的抗疟机制,讨论其耐药性机制,以及对青蒿素的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青蒿素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素是我国七十年代从祖国医药学宝库中发掘出来的新型抗疟药。它的结构与以往已知的抗疟药不同,是含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的药物,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缺点是近期复发率高。青蒿素的研究成功,是抗疟药物史上继喹啉类以后的重大突破。它已引起  相似文献   

10.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全新结构的抗疟药,具有抗疟作用迅速、高效、低毒且与大多数抗疟药无交叉抗性等特点。一般认为,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其结构中的内过氧桥有关,最近又提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观点。治疗疟疾的其他药物如氯喹、甲氟喹、乙胺嘧啶等在治疗疟疾的过程中均已产生耐药性,而青蒿素类药物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是至今唯一没有出现耐药性的抗疟药,因此确定其作用机制,对避免其耐药性的产生,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蒿素(artemisinin)是我国科研人员率先从"黄花蒿"中分离提取得到的一种高效低毒抗疟药物[1].青蒿素内含有独特的过氧化物桥,可以与亚铁离子结合反应形成氧自由基,诱导细胞发生分子损伤和细胞死亡,或通过直接氧化作用损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细胞死亡[2].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是青蒿素药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物,与青蒿素比较,DHA具有水溶性更好,抗疟效力更强的特点.作者就目前有关双氢青蒿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青蒿素类化合物除抗疟作用外,在治疗艾滋病和肿瘤等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青蒿素类药物制剂普遍存在溶解度差、首过效应高、生物利用度低、给药频繁、疟原虫复燃率高等缺点,因此,采用制药新技术,研发青蒿素类药物新制剂以克服传统制剂的不足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对青蒿素类药物制剂的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和相关专利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国内研发机构和相关企业对于青蒿素类药物制剂的后期开发、专利保护策略以及知识产权布局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明  刘洪江  崔向军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2):1508-1512
青蒿素是从中草药青蒿中分离出的一种倍半萜内酯类抗疟药物。近年来,在不同疾病条件下研究发现青蒿素类药物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非疟疾疾病中具有显著疗效。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总结了青蒿素类药物在非疟疾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相信随着药物合成技术和临床药理学的进步,青蒿素类药物会在非疟疾疾病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蒿素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疟药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青蒿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性很低。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发现青蒿素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与转移,最终诱导其凋亡。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青蒿素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江浙一带广泛应用中药青蒿防治疟疾,有良好效果。近年来,科研人员从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中成功地提取了有效成分青蒿素。经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青蒿素是种速效、低毒的有效抗疟药。鉴于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应用抗疟药物治疗盘形红斑狼疮的经验,我们试用抗疟中药膏蒿制剂治疗21例经确诊为盘形红斑狼疮的病例。本组病人采用两种剂型进行治疗即青蒿蜜丸和青蒿素。青蒿蜜丸:将青蒿(以四川、广西产者为佳)500克,粉碎过筛为极细末,加蜂蜜1,000~1,500毫升,调匀,每丸9克,每日服4~6丸。连续服药2~3个月以上。青蒿素:每日口服0.3克渐增至每日0.4~0.6克。疗程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6.
余庆华  陈太雄 《农垦医学》1999,21(4):254-255
双氢青蒿素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衍生物,获199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成就的殊誉[1]。在海南省热带病防治研究所的指导下,我们于1994年收治疟疾病人34例,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观察内容1、观察对象:以有疟疾临床症状,血检发现恶性疟或间日疟原虫无性体,不限年龄,本次发病后未用过抗疟药或有抗疟作用的药物为治疗观察对象。2、给药方案:双氢青蒿素片商品名科泰新(COTECX;N)北京第六制药厂生产,每片含量20mg。以用七天疗程为主,少数病例用五天疗程。各年龄组眼药剂量和方法见表且。3、观察方法:体温每四小时查一次,…  相似文献   

17.
抗疟药可以起到治疗病人、保护人群、消灭传染源和阻断传播的作用,是疟疾防治的重要武器。疟原虫为生存繁殖与抗疟药开展殊死斗争,主要表现是产生抗性。本文就疟原虫对当前治疗恶性疟的一线青蒿素类药物抗性研究现状加以评述,提出延缓抗性建议。研究发现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敏感性已经下降,柬埔寨、泰柬、泰缅、缅甸、越南等地发现ACTs治愈率下降,治疗失败病例增加;目前的研究结果,还缺乏证实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了抗性的充分的证据;治疗失败不等于抗性(可能包含抗性病例),多数病例都是通过青蒿素延长疗程增加剂量而获得治愈。青蒿素治疗指数高,提高1~2倍剂量也是安全的,建议增加剂量,疗程延长至4~5 d,以提高治愈率,延缓抗性。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疗效评价和抗性监测;全程足量规范使用青蒿素类药物;线索追踪,清点拔源;防止输入性青蒿素抗性恶性疟扩散等对策可以有效延缓和遏制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性。建议继续推广应用,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青蒿素(artemisinin)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强效、低毒、无抗性抗疟特效药,尤其是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特效药。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在0.4%-1.0%之间,从天然青蒿中提取青蒿素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青蒿素化学合成的工艺复杂、成本高、毒性大、产率低,至今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青蒿素的生物合成研究正方兴未艾^[1],  相似文献   

19.
青蒿素是我国学者从黄花蒿(Atr-emisia annua L.)中分离的一个抗疟新药,具有过氧基团的倍半帖内酯新型结构。和目前临床应用的其它抗疟药比,青蒿素具有速效、低毒的特点,特别是在救治脑型疟和抗氯喹恶性疟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它还存在口服剂量大、复发率高、溶解度小等问题。我们和桂林制药厂协作,对青蒿素进行结构改造的研究,所得衍生物之一青蒿醚(还原青蒿素-12-β甲基醚),经动物实验与临床试用结果,剂量比青蒿素小,疗效亦有所提高。制成的口服片,由于剂量小  相似文献   

20.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目前已成为抗疟的一线药物,近年来,很多研究已经证实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细胞毒性效应主要与活性氧(ROS)的产生有关。其可能作用靶点包括血红素、线粒体及某些特定的蛋白等。其抗肿瘤作用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抗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以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青蒿素类药物广谱、高效、低毒,能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逆转肿瘤的多重耐药现象,与多种化疗药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有望被开发成为新型抗肿瘤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