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5-二氰基吡啶与苯乙酸和过硫酸盐,在酸性介质中银盐催化下,经自由基型亲核取代反应引入苄基,生成2,5-二氰基-4-苄基吡啶(Ⅲ)。Ⅲ以多聚磷酸为缩合剂,发生分子内环化反应,生成了文题化合物(Ⅳ)。Ⅲ和Ⅳ的结构以质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等手段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2,5-二(邻-羟基苯基)-1,3,4-噁二唑的新的合成方法.方法:在微波条件下,以多聚磷酸作为脱水环合剂,用水杨酸和水合肼在敞开容器中,一步简便合成2,5-二(邻-羟基苯基)-1,3,4-噁二唑.结果:在微波功率为500W、间歇辐射的条件下,顺利发生闭环反应仅需不足2min时间(文献列为8 h),并以57.5%的产率生成2,5-二(邻-羟基苯基)-1,3,4-噁二唑.结论:与其他合成方法比较,本方法具有快速、节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甘德秀  徐雷  艾宝民  魏青  江高峰 《热带医学杂志》2008,8(12):1228-1229,1216
目的探讨正己烷接触工人的早期生物标志物。方法分别检测正己烷接触工人63名及对照组50名工人的尿2,5-己二酮、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及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结果接触组工人尿2,5-己二酮含量为0.31~10.38mg/gCr,对照组未检出;接触组血清NSE和MBP含量分别为(9.02±3.87)μg/L和(1.47±0.41)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己烷接触可导致血清NSE及MBP水平的升高,尿2,5-己二酮、血清NSE和MBP水平可作为正己烷接触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4,(4):271-273
[目的]研究制备双光子蛋白质荧光探针的中间产物2,5-二溴对二甲苯的合成条件.[方法]以对二甲苯为原料,在控制物料配比、溶液浓度、反应时间的条件下通过变换紫外线照射与反应温度等因素探索合成2,5-二溴对二甲苯的最适合条件.[结果]紫外线照射可降低反应的重复性,2,5-二溴对二甲苯产率为37.1%±22.7%;在无紫外线照射且避光环境下,0℃,1015℃,1915℃,1924℃及40℃时,2,5-二溴对二甲苯的产率分别为43.60%±3.12%,53.13%±3.79%,50.83%±9.83%,43.23%±6.84%,在1024℃及40℃时,2,5-二溴对二甲苯的产率分别为43.60%±3.12%,53.13%±3.79%,50.83%±9.83%,43.23%±6.84%,在1015℃时2,5-二溴对二甲苯的产率最高(P<0.05).[结论]在避光条件下,循环水控制温度为1015℃时2,5-二溴对二甲苯的产率最高(P<0.05).[结论]在避光条件下,循环水控制温度为1015℃是合成2,5-二溴对二甲苯的最适合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金属配合物的存在下,通过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与1,4-二炔基-2,5-二(烷氧基)苯共聚,得到了一系列新型交替共聚物聚[N,N′-对苯醌二亚胺-1,4-二炔基-2,5-二(烷氧基)苯](PAn-PPE)。采用FT-IR、1H-NMR、GPC、XRD、UV-Vis、PL、TGA等测试手段对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和三氟乙酸溶液中,此类共聚物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分别约为440 nm和490 nm;其荧光激发峰为450 nm,相应的发射峰为475 nm;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氯丙烯(allyl chlorice,AC)、丙烯酰胺(acrvlamide,ACR)和2,5-己二酮(2,5-llexaneclione,HD)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分别给予氯丙烯200mg/kg体重灌胃,丙烯酰胺40mg/kg体重腹腔注射,2,5-己二酮400mg/kg体重腹腔注射,每周3次,定期测定大鼠的体重、热感觉传导、压痛阈值、后肢撑力。结果:2,5-己二酮和氯丙烯使大鼠体重显著降低,而丙烯酰胺对体重的影响不大。氯丙烯中毒后大鼠在热板仪上的保持时间缩短了17%,丙烯酰胺组和2,5-己二酮组的保持时间分别延长了54%和23%。氯丙烯和2,5-己二酮使大鼠压痛阈值明显升高,丙烯酰胺使大鼠的压痛阈值降低。此外,氯丙烯组和丙烯酰胺组后肢撑力指数分别增大了23%和109%,2,5-己二酮组后肢撑力指数变化不大。结论:氯丙烯、丙烯酰胺和2,5-己二酮都可诱导周围神经病,但它们对大鼠神经行为的损伤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代谢物作为皮件行业生物监测标志物的意义。方法采集73名皮件作业工人尿,作为接触组,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2,5-己二酮,液相色谱法测定尿马尿酸的含量。同时选110名非皮件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中2,5-己二酮及马尿酸含量。结果接触组2,5-己二酮含量为16.16±9.63mg/L,比对照组(5.41±7.88mg/L)高。接触组尿马尿酸(0.97±0.66mg/L)比对照组(0.42±0.61mg/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接触组内男女工尿代谢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代谢物浓度与环境监测指标呈正相关。结论尿2,5-己二酮和尿马尿酸水平作为皮件行业生物监测标志物有一定意义,生物监测与环境监测在评价职业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方面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二氯-1,3双(二苯基磷)丙烷基镍(Ⅱ)存在下,通过N,N′-二氯苯醌二亚胺和2,5-二甲基N, N′- 二氯苯醌二亚胺与2,5-二溴吡啶的格氏(Grignard) 试剂共聚,得到了两种新型共轭聚合物。采用FT-IR、1HNMR、 UVVis、XRD、循环伏安、充放电对共聚物进行结构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共聚物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每种聚合物均在-1.0~2.0 V 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聚(N,N′二氯苯醌二亚胺吡啶)和聚(2,5二甲基N, N′二氯苯醌二亚胺吡啶)的比电容分别为126 F/g和63 F/g。  相似文献   

9.
以1,3-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Ⅱ)作为催化剂,分别合成了2,2′-二噻吩与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和2,5-二甲基-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的共轭交替共聚物:聚(N,N′-对苯醌二亚胺-2,2′-二噻吩)和聚(2,5-二甲基-N,N′-对苯醌二亚胺-2,2′-二噻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对这2种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共聚物分别在263、315、410、261、321、403 nm处出现了紫外吸收峰,对苯二胺上的甲基对共聚物电化学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牛大力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从牛大力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高丽槐素(Ⅰ)、芒柄花素(Ⅱ)、3,4,2',4'-四羟基查尔酮(Ⅲ)、圆齿火棘酸(pyracrenic acid,Ⅳ)、(-)-丁香脂素(Ⅴ)、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Ⅵ)、5-羟甲基糠醛(Ⅶ)、α-甲氧基-2,5-呋喃二甲醇(Ⅷ)、2,5-二羟基苯甲酸(Ⅸ)、豆甾醇(Ⅹ)、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Ⅺ)、β-谷甾醇(Ⅻ)及胡萝卜苷(ⅩⅢ).结论 化合物Ⅱ~ⅩⅢ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MTT法检测94例胃癌体外药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是一种测定细胞代谢和增殖活性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活细胞内的线粒体脱氢酶将黄色可溶性的四唑盐[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简称MTT]还原为蓝紫色不溶性的甲臢(For-mazan),通过测定细胞内脱氢酶活性的改变可客观地反映细胞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藏药水母雪莲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 TPXq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菌种采用震荡培养箱扩大培养,经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来自藏药水母雪莲的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 TPXq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8个环二肽和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异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Ⅰ)、3-异戊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Ⅱ)、3-仲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Ⅲ)、3-苄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Ⅳ)、3-苄基-6-对羟基苄基-2,5二酮(Ⅴ)、3,6-二甲基哌嗪-2,5-二酮(Ⅵ)、3-异丁基-6-异丙基哌嗪-2,5-二酮(Ⅶ)、3-异丁基-6-苄基哌嗪-2,5-二酮(Ⅷ)、Chaetominine(Ⅸ)。结论 其中化合物Ⅳ~Ⅷ为曲霉属Aspergillus.sp真菌中首次分离得到。细胞毒测试结果表明,以上化合物Ⅰ~Ⅷ对于A549和MCF-7肿瘤细胞均显示弱细胞毒活性(>50μg/mL),化合物Ⅸ对A549和MCF-7肿瘤细胞均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0.18μg/mL和0.89μg/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临床上常用的两种赝复用硅橡胶(硅橡胶A和硅橡胶B)的机械性能。方法按国家标准,分别测定硅橡胶A、硅橡胶B和国际通用MDX4-4210硅橡胶的撕裂强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和邵氏硬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硅橡胶B的撕裂强度显著高于硅橡胶A和MDX4-4210(P<0.05);后两种材料的撕裂强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DX4-4210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明显大于硅橡胶A和硅橡胶B(P<0.05),以硅橡胶A为最低。邵氏硬度值从高至低排序分别为MDX4-4210、硅橡胶B和硅橡胶A(P<0.05)。结论硅橡胶A和硅橡胶B可基本满足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赝复的要求,但两者在拉伸强度上与MDX4-4210相比都有待改进,尤其是硅橡胶A。  相似文献   

14.
利用Stille 耦合反应合成了新型单体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溴化后与不同长链烷氧基侧链的对苯撑乙炔共聚,合成了聚[2,5-二(辛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PⅠ)和聚[2,5-二(十二烷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PⅡ)。通过FT-IR、1H-NMR等手段对单体和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聚合物的光、电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单体和共聚物PⅠ、PⅡ在长波处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分别为435、418、423 nm,相应的荧光发射峰分别为551、589、579 nm。2种共聚物均在1.54 V处出现氧化峰,无相应的还原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盾叶薯蓣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反相色谱技术分离盾叶薯蓣水相部分中的化学成分,用1H-NMR、13C-NMR、135DEPT、HMQC和HMBC等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新鲜的盾叶薯蓣根茎分得3个甾体皂苷,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Ⅰ)、(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呋甾烷-5-烯-3β,22ζ-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毗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Ⅰ)、(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呋甾烷-5-烯-3β,22ζ二醇-7-羰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0β-D-吡喃葡萄糖苷(Ⅱ).结论 化合物Ⅱ为一新甾体皂苷,命名为盾叶薯蓣皂苷H(zingiberenin H).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合成吉非罗齐,并进行工艺改进。方法:以2,5-二甲基苯酚为起始原料,与1-氯-3-溴丙烷反应,得3-(2,5-二甲苯氧基)-1-氯丙烷,再与异丁酸钠锂作用,制得吉非罗齐。结果:通过两步反应制得产物,总收率43.8%。醚化反应经优化后收率较文献提高30%以上。合成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确证。结论:缩短了反应步骤,提高了反应收率。吉非罗齐的合成@芦金荣@马英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癌PC12细胞2,5-己二酮(2,5-HD)中毒模型,观察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2,5-HD中毒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于正常培养基生长)、HD组(不同浓度2,5-HD)、NGF HD组(不同浓度NGF 20mmol/L,2,5-HD),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随着2,5-HD处理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细胞损伤加重,存活率较对照组逐渐降低(P<0.05,P<0.01);以NGF预处理的细胞显示出明显的抗损伤性,细胞存活率较HD组逐渐提高(P<0.05,P<0.01)。结论2,5-HD呈剂量性抑制PC12细胞存活和增殖,诱导细胞损伤和凋亡,NGF对2,5-HD中毒性PC12细胞显示出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杉科植物池杉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池杉的枝叶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波谱分析手段鉴定了其中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四氢-2,4-二(4-羟基苯基)-2H-吡喃-3,5-二醇[tetrahydro-2,4-bis(4-hydroxyphenyl)-2Hpyran-3,5-diol,Ⅰ]、3,5-二(4-羟基苯基)-4-戊烯-1,2-二醇[3,5-bis(4-hydroxyphenyl)-4-pentene-1,2-diol,I]、3,5,7,3',5'-五羟基黄烷[3,5,7,3',5'-pentahydroxyflavan,Ⅲ]、4-(2,3-二氢-3-羟甲基-5-(3-羟丙基)-7-甲氧基苯并呋喃-2基)-2-甲氧基苯酚[4-(2,3-dihydro-3-hydroxymethyl-5-(3-hydroxypropyl)-7-methoxybenzofuran-2-yl)-2 methoxyphenol,Ⅳ]、2-(3,4-二甲氧基苯氧基)-四氢-6-羟甲基-2H-吡喃-3,4,5-三醇[2-(3,4-dimethoxyphenoxy)tetrahydro-6-(hydroxymethyl)-2H-pyran-3,4,5-triol,Ⅴ]、2,5-二氢-3,5-二(4-羟基苯基)-2-呋喃甲醇[2,5-dihydro-3,5-bis(4-hydroxyphenyl)-2-furanmethanol,Ⅵ].结论 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池杉吡喃醇(aseendenpyranol),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新型可注射性人工髓核的体外细胞毒性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前期制备的新型人工髓核材料的细胞毒性.方法 材料分为4组,编号为1~4.样品1组为合成的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样品2组为在室温下由硅氢加成反应制成的缩合硅橡胶材料;样品3组是在2号样品中添加二氧化硅后制成;样品4组为室温下固化的聚醚型聚氨酯.采用细胞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小鼠成纤维细胞(1929细胞)在材料浸提液中培养的方法 检测其细胞毒性,使用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唑(MTF)比色法比较材料组与对照组问吸光度值和细胞相对增值率.结果 材料组的吸光度值和L929细胞相对增殖率相埘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细胞毒性分级中处于0~1级,属于合格材料.结论 该材料没有细胞毒性,具有作为髓核替代材料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以四(三苯基磷)钯(Pd(PPh3)4)和CuI为催化剂,在二异丙胺和四氢呋喃溶液中,采用宽能带的1,4-二乙炔基-2,5-二(十二烷氧基)苯(PE)和窄能带的4,7-双(5′-溴-2′-呋喃)-2,1,3-苯并噻二唑(FBT)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聚芳炔。长链烷氧基的存在使得此类聚合物在常用的有机溶剂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成膜性。通过对上述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发射及循环伏安等基本性能进行探讨可知,随着共聚物中FBT含量的增加,共聚物薄膜的吸收起始波长及荧光发射波长均有明显的红移。聚合物薄膜的最大发射峰位于600~650 nm,聚合物中的能量能有效地由PE单元转移到FBT单元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