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药材》2019,(9)
目的:明确彝良乌天麻的最佳采收期。方法:当年3月采用"三下窝"的方式栽培乌天麻,分别于当年10月、11月和翌年3月采收,测定产量,采用UPLC测定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天麻多糖的含量。结果:11月采收的乌天麻天麻素、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5.813 mg/g和5.951 mg/g,与10月和翌年3月采收的乌天麻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1月采收的乌天麻多糖含量为21.321 mg/g,显著高于10月和翌年3月(P0.05)。结论:以乌天麻产量、天麻素、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总含量及天麻多糖作为评价指标,彝良乌天麻的最佳采收期应为11月。研究结果为彝良乌天麻合理采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天麻提取物工艺及其功效成分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四川平武天麻进行以天麻素和天麻多糖为标志性功效成分的提取制备工艺及其含量控制的研究.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超声法进行了提取工艺的研究,并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及半定量检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法分别测定其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含量.结果:乙醇连续回流法提取天麻素效果较好;正交试验表明较优的提取条件为浓度70%的乙醇8倍量,提取3次,每次1 h,天麻素的平均含量为0.336%,RSD=1.9%(n=5);天麻多糖平均含量为13.33%,RSD=4.5%(n=5).结论:天麻提取物制备工艺简便,经济环保,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含量检测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3.
王庆  李丹丹  陈艾萌  侯凯  李兴  吴卫 《中草药》2018,49(11):2646-2652
目的对西南不同产区3种天麻变型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和主成分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天麻资源和评价药材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天麻多糖含量,茚三酮显色法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总多酚含量,HPLC法测定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天麻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不同产区天麻资源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以天麻多糖含量最小,为18.025%,对羟基苯甲醇含量的变异系数最高,达48.978%。其中,四川北川的乌天麻游离氨基酸、总多酚和天麻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873%、0.805%和0.862%,与其他产区样品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贵州大方的绿天麻多糖含量最高,为29.225%,显著高于北川的乌天麻,并极显著高于其余天麻;对羟基苯甲醇含量最高的为云南昭通的乌天麻,其次为四川广元的红天麻,两者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天麻中各成分在地区或变型间差异不显著,从主要化学成分角度分析,四川北川的乌天麻药材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4.
天麻最佳炮制工艺的综合评分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不同加工方法 对天麻中天麻素、天麻多糖含量的影响,优化天麻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的综合作用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综合评分法.结果 优选出天麻饮片最佳炮制工艺为蒸切后在70 ℃烘干.结论 优选出的最佳炮制工艺对天麻饮片的生产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天麻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量与天麻商品规格、等级和产地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天麻的质量。方法分别采用HPLC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了35份冬天麻、春天麻及其不同等级天麻样品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量;结合性状鉴别特征,分析这2种活性成分与天麻商品规格、等级、产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冬天麻中天麻多糖的量(26.05%)高于春天麻(20.21%),而天麻素的量则是冬天麻(0.49%)低于春天麻(0.68%)。在不同等级的天麻中,天麻多糖的量与等级有关,一等(32.65%)、二等天麻(32.89%)高于三等(21.71%)、四等天麻(14.57%);而天麻素的量相近,一、二、三、四等天麻中天麻素的量分别为0.46%、0.65%、0.43%和0.44%。四川、陕西、云南等天麻道地产地的样品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量均较高。结论建立的HPLC法和苯酚-硫酸法可准确测定天麻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量。天麻多糖的量与天麻商品规格、等级和经验鉴别优劣的结果相符合,可作为天麻质量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产地、商品级别和干燥工艺对天麻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17,(3)
目的:研究产地、商品级别和干燥工艺对天麻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商品级别和干燥工艺天麻的药效成分、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商品级别和干燥工艺天麻的天麻药效成分、营养成分具有显著差异,抗营养因子大都低于大豆和玉米等参比值。产地对其影响表现为,云南彝良天麻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较高,云南镇雄天麻营养价值相对较高。商品级别对其影响表现为,特级麻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最高,二级麻的营养价值最高。干燥工艺对其影响表现为,真空冷冻干燥天麻中天麻素含量最高和天麻多糖含量较高,以40℃烘干、真空冷冻干燥天麻营养价值较高。结论:产地、商品级别和干燥工艺对天麻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天麻抗营养因子远低于参比值,具有较高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杨树菌材与传统菌材栽培天麻的质量进行比较与评价。方法:通过测定天麻的含水量、天麻素含量、多糖含量,分析与比较杨树菌材与传统菌材栽培天麻的质量。结果:杨树菌材与传统栎树、栗树菌材栽培天麻的含水量与天麻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杨树菌材栽培的天麻多糖含量显著高于传统栎树、栗树菌材,分别为:38.00g/100 g、27.67g/100 g、25.43 g/100 g。结论:杨树菌材栽培天麻的质量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与传统菌材栽培的天麻质量相当,并有天麻多糖含量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天麻多糖对天麻钩藤药对效应成分天麻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钩藤水煎液组和去多糖天麻钩藤水煎液组中的天麻素在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SB-C18 4.6×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6∶98.4);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结果去多糖组中天麻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达峰浓度(Cmax)明显小于天麻钩藤水煎组,而达峰时间(Tmax)比天麻钩藤水煎液组长;天麻钩藤水煎液组中天麻素的半衰期(T1/2)明显比去多糖组长且天麻钩藤水煎组始终维持着较高的药物浓度,说明在去除天麻多糖后,大鼠对天麻钩藤药对中的效应成分天麻素的吸收效率明显降低,且天麻钩藤水煎组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比去多糖组大。结论天麻多糖对天麻钩藤药对中的效应成分天麻素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4):102-105
目的:研究去天麻多糖前后天麻钩藤水煎液中效应成分天麻素在高血压模型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分别对两组高血压模型大鼠灌胃天麻钩藤水煎液和去多糖天麻钩藤水煎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效应成分天麻素的含量;色谱柱:Waters TM 4.6×250 mm,RP18.5μm;前置预柱:Wondasil 4.0×l0mm,C18,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3∶97),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去天麻多糖后,肝脏和肾脏中天麻素的AUC(1.354×104<3.647×104,8.559×103<8.431×104)均下降,而肾脏中下降最为明显,表明天麻多糖对天麻素在肝脏和肾脏的分布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对肾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Cmax(34.84<54.02,16.34<18.55)、Ka(0.0182<0.4792,0.0369<0.0570)均下降,表明天麻多糖会促进天麻素在肝、肾分布。结论:去天麻多糖后,肝脏中天麻素的AUC减少了62.87%,表明天麻多糖对天麻素在肝脏中的分布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HPLC法测定蒸制前后乌天麻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通过对比探索出物理方法蒸制对乌天麻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的影响。方法:色谱柱Agilent XD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3∶97),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220nm,柱温35℃。结果:乌天麻蒸制后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有明显的变化,为新鲜乌天麻1.28~1.51倍;对羟基苯甲醇转化为天麻素转化率为0.63~0.86。结论:蒸制后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为新鲜乌天麻的1.28~1.51倍,对羟基苯甲醇转化为天麻素的转化率为0.63~0.86。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适时采收的新鲜天麻的块茎,采用盐水腌制干燥技术,使其在产地能够快速干燥,避免腐烂和霉变,从而获得天麻药材。方法:在云南彝良、贵州德江、陕西城固采挖新鲜的天麻块茎,在产地和北京进行自然晾干、盐水腌制试验。盐水腌制试验是指在除去泥土后立即放置于0. 03~0. 10 g·m L~(-1)NaCl水溶液的容器中腌制6~15 d,使用清水脱盐后置于阴凉通风处或阳光下晾干。进行外观性状的描述,测定水分、天麻素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在简易库贮藏一年后进行外观的观察。结果:3个产地采挖的新鲜天麻块茎自然晾干过程中,均发生了表面变黑、麻体腐烂或发霉等变质现象,不能获得有使用价值的天麻药材。采用盐水腌制法加工的天麻,外观、水分含量和天麻素含量均达到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对天麻的质量要求,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浴硝酸盐的测定》《酱腌菜卫生标准》《绿色食品酱腌菜》有关盐渍品中亚硝酸盐的限量指标。结论:在产地和北京采用盐水腌制法,能使新鲜天麻的块茎得到快速干燥,贮藏1年后未见变质现象,能保证天麻的药材质量,可以替代硫磺熏蒸技术,为中药天麻的产地加工提供了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珠子参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珠子参中多糖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珠子参中多糖进行提取、纯化,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对不同产地珠子参中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0.0057 mg/mL~0.0190 mg/mL葡萄糖浓度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55%,RSD 2.2%,不同产地的珠子参多糖含量在3.26%~9.36%,不同产地珠子参多糖存在差异。结论本试验建立的珠子参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稳定、可行,不同产地珠子参中多糖含量的差异较大,该结果为珠子参中多糖质量控制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鉴别姜天麻的特征及方法。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鉴别通则对模拟制备的姜天麻进行系统实验观察,选出主要鉴别特征及鉴别方法,据此试行鉴别两批"姜天麻"饮片,验证该特征及鉴别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性状主要特征为有时具姜样气味;显微主要特征为多糖类团块、厚壁细胞、薄壁细胞、草酸钙针晶束及姜的淀粉粒、梯纹导管、纤维、油细胞等;碘试液反应呈紫棕、红紫色。以之为指标,正确鉴别出两批饮片为掺伪品。结论性状、显微、理化(碘试液反应)等鉴别法可正确鉴别姜天麻的真伪及掺伪,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复方天麻钩藤口腔崩解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复方天麻钩藤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天麻、钩藤、当归、白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的天麻素。结果薄层鉴别图谱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天麻素进样量在0.191 2~1.147 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2%(RSD=1.40%,n=6)。结论本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山药及其麸炒品的多糖部位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生山药及麸炒山药多糖部位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碳粒廓清法及血清溶血素试验法,比较生山药及其麸炒品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多糖对小鼠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山药经麸炒后冷浸提取的多糖在增加碳粒廓清指数K,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提高溶血素水平方面较生品有更强的作用。结论山药经麸炒后冷浸提取的多糖较生品具有更强的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与麸炒山药临床用于补益方剂用法相符合,为进一步阐明麸炒山药的炮制机理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粒径白及粉的一般粉体学特性及白及总多糖的体外溶出度变化特征和规律,为白及粉的粒径控制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干湿两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粉末粒径,同时对堆密度、休止角、吸湿性等进行测定;采用桨法对白及粉在不同溶出介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溶出度进行测定。结果:白及粉的粉体性质随粒径的减小流动性变差,吸湿性减弱。而不同粒径粉体溶出度随粒径的减小呈降低趋势,在水和人工胃液介质中细粉、最细粉的累积溶出率高于2种微粉,而在人工肠液中细粉溶出速率和累积溶出率高于其他粉体;不同粒径的白及粉体在不同溶出介质中溶出度大小排序为人工胃液水人工肠液。结论:白及粉的粉粹粒度对白及总多糖的溶出有明显影响,同时其溶出度还受溶出介质的影响,为筛选白及粉的临床应用最佳粒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与确定玉竹药材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玉竹药材中多糖的含量。结果玉竹多糖在0.021708~0.21708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77%,RSD=1.21%。结论 3年生玉竹中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2年生玉竹,10月中旬为3年生栽培玉竹的最佳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qualities of different processed products of Gastrodia elata Bl. f. glauca S. Chow, such as steamed, wine-processed, ginger-processed and tribulus-processed products, and determine the optimum processing method of Gastrodia elata. METHODS HPLC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gastrodin and 4-hydroxybenzyl alcohol, and phenol-sulfuric acid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ontent of gastrodia polysaccharide. RESULTS Gastrodin and gastrodia polysaccharides had the highest contents(1.901 and 3.246 mg??g-1, respectively) in the tribulus-processed products; and the highest content of 4-hydroxybenzyl alcohol in ginger-processed Gastrodia elata was 0.80 mg??g-1; gastrodin in two kinds of wine-processed products was lower than the others, while the content of gastrodia polysaccharide in Gastrodia elata processed by wine-soaking for three days was obvious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products. 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tribulus-processed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e modern steaming method.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processing method of Gastrodia elat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HPLC方法来探究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天麻品质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鲜天麻进行晒干、减压干燥、冷冻干燥、热风干燥等四种干燥处理和微波炮制、煮制、蒸制、酒制、姜制、蜜制等六种炮制处理,采用HPLC测定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等6种化学成分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方法学考察表明,6种化学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90),平均回收率在99.2% ~ 100.6%之间(RSD 0.2% ~ 1.7%);不同干燥方法与炮制方法处理后的天麻样品在6种化学成分和多糖含量方面差异明显,减压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处理的天麻样品在6种化学成分和多糖含量方面优于其他干燥方法,微波炮制法处理的天麻样品在6种化学成分和多糖含量方面优于其他炮制方法。结论 该HPLC方法准确、灵敏、高效,可用于天麻中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不同的干燥和炮制方法对天麻中6种化学成分和多糖的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正交试验法优选加味四君子汤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选加味四君子汤的提取工艺。 方法: 以人参皂苷总提取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及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醇提工艺的影响;以总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水提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含量,流动相乙腈-水(13:87),检测波长203 nm;利用UV测定总多糖含量,检测波长489 nm。 结果: 最佳醇提工艺为加6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人参皂苷提取量达7.69 mg·g-1。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 h;总多糖得率达2.18%。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充分提取加味四君子汤中醇溶性和水溶性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