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院在1976~1987年间收治颅骨缺损28例,均采用有机玻璃修补。男26例,女2例;年龄为14~54岁;缺损原因:外伤23例(占82.1%),脑脓肿2例,颅骨肿瘤1例,脑膜瘤术后1例,妊娠并颅内血肿术后1例。缺损范围:16~108cm~2,其中16~30cm~24例,32~56cm~219例,63~108cm~25例。缺损时间为5个月~1年25例,1~3年2例,10年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9年9月~1996年9月,用二块游离组合移植一期修复严重手外伤共98例,获得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8例,其中男55例,女43例,年龄8~46岁,平均28.5岁。外伤类型:压砸伤39例,撕脱伤24例,绞砸伤26例,热压伤9例。受伤情况:(1)单纯手指缺损:2~5指缺损13例,1~4指缺损3例,1~5指缺损5例,2~3指、2~4指、1~3指缺损各1例。(2)拇指伴手掌或手背皮肤缺损15例。(3)手指伴软组织缺损:拇指伴手掌、或手背、或虎口皮肤缺损38例,手掌和手背皮肤缺损2例,2~5指中手指伴手部软组织缺损19例。游离组织组合类型:股前外侧皮瓣加第二足趾移植3…  相似文献   

3.
对于下肢长骨10cm以上的大段缺损,单根腓骨移植修复,其支撑作用较差。吻合血管的双腓骨组合移植修复比较理想。我院自1989~1997年收治12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12~38岁。病程2~6年。股骨缺损9例,缺损长度12~18cm。胫骨缺损3例,缺损长度分别?..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科采用人工真皮修复16例拇指指端Ⅰ~Ⅲ度缺损创面,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0~45岁。拇指指端均有不同程度缺损,导致骨、肌腱等深部软组织外露,并伴有甲床缺损,其中Ⅰ度缺损2例,Ⅱ度缺损8例,Ⅲ度缺损6例。6例创面污染较轻,急诊应用人工真皮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耳后乳突区皮管转移修复外伤性耳轮部分缺损的经验及效果.方法 依据耳轮缺损的部位及范围,在耳后乳突区预构皮管,皮管长度与缺损长度比例为1.2~1.5:1,形成皮管的皮瓣长宽比例为3~4:1.手术全程分3期:一期预构皮管.2~3周后二期手术将皮管一端断蒂转移,再过2~3周后三期手术将皮管完全转移修复缺损.结果 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耳轮部分缺损患者47例,年龄16~58岁,平均27岁,缺损时间1个月~15年.术后所有病例移植皮管全部成活,无血运障碍、感染及坏死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2个月~5年,效果满意.结论 耳后乳突区皮管转移修复外伤性耳轮部分缺损具有术式简单、移植成活率高、形态逼真、供区隐蔽、痛苦小等优点,是修复外伤性耳轮部分缺损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勇  李铀  李东光  罗卫  赵广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2):1634-1635
目的:探讨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5年10月~2006年12月,采用推进皮瓣修复面部病灶切除后皮肤缺损17例,皮肤缺损面积1.2cm×1.5cm~3.2cm×5.0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个月,功能和美容效果满意。结论:推进皮瓣是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对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实施食管超声引导下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42例,现总结经验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42例单纯室间隔缺损由经胸超声心动图筛选,年龄1 ~58岁;男18例,女24例;体质量9 ~ 70 kg.室间隔缺损直径3~14 mm,其中膜周型36例,嵴上型4例、嵴内型1例,心肌梗死并发间隔穿孔(肌部)1例.3种类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均可先尝试封堵(图1).室间隔缺损直径3~10 mm,缺损上缘距离主动脉瓣膜大于2 mm,五腔心切面膜周型室间隔缺损位于9~12点位置,无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患者未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首选行封堵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肌腱修复肌腱缺损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1996年10月-1999年9月,采用经脱氧鸟苷培养冷冻保存与超深低温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肌腱缺损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12~46岁,平均25.9岁。2~5指指总伸肌腱缺损7例,示指伸肌腱缺损7例;2~5指指深屈肌腱缺损3例,环指指深屈肌腱缺损1例;2~5趾趾长伸肌腱缺损3例;长伸肌腱缺损2例;肩胛带离断再植术后肩内收不能1例。肌腱缺损范围5~15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 h~3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深部感染及传染性疾病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年,平均10.8年。与对侧相同或相近关节比较,术后10年随访时1例4条移植肌腱有6~10°屈曲功能丢失,术后10.6年行屈肌腱松解,术中见同种异体肌腱色泽、弹性正常,直径较原肌腱减少约1/3,有轻度到中度粘连,松解术后功能改善明显;余患者关节伸屈功能良好。根据中华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价标准评定临床效果,获优12例,良6例,差6例,优良率达75%。结论脱氧鸟苷培养冷冻处理与超深低温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均可安全用于临床,其修复肌腱缺损的远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再植六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1997年,我们采用直接修复组织块内动、静脉,或静脉动脉化行原位再植6例均成活,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8~32岁。致伤原因:刀砍伤2例,电锯伤2例,机床轧伤2例。受伤部位:拇指指腹皮肤筋膜缺损2例,拇指近节桡背侧肌腱骨皮肤缺损1例,中指指腹肌腱皮肤缺损1例,食指近侧指间关节桡侧骨皮肤缺损1例,小指远侧指间关节尺侧肌腱骨皮肤缺损1例。缺损组织大小为1.0cm~1.5cm×1.5cm~2.5cm。本组6例均成活,经6个月~1年…  相似文献   

10.
1989年7月以来,采用前臂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2例,拇指背侧软组织缺损1例,皮瓣面积6~20×5~8cm,蒂长5~  相似文献   

11.
自 1 994年以来 ,应用第二、四掌背动脉肌腱皮瓣修复手指肌腱、皮肤同时缺损 9例 ,皮肤缺损面积为 2 5cm× 3 5cm~4 5cm× 5 6cm ,肌腱缺损长度为 2 0cm~ 4 8cm ,其中伸肌腱缺损 8例 ,屈肌腱缺损 1例。术后 9例肌腱皮瓣均成活 ,随访 6个月~ 5年半 ,肌腱功能恢复满意。掌背动脉肌腱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肌腱缺损$福建省厦门市中山医院急诊骨科@闵祥辉 $四四二医院厦门分院@郭金转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92年3月~2004年2月收治肢体主干动脉缺损患者11例,均采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获得较好效果。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1例。年龄18~57岁。致伤原因:机械绞伤4例,碾压伤6例,局部感染溃烂1例。肱动脉缺损4例,股动脉缺损5例,月国动脉缺损2例。缺损长度3~18cm。合并骨折8例,合并伴行深静脉损伤4例,合并神经损伤2例。2.治疗方法:本组均采用自体静脉倒置移植的方法修复动脉缺损。3例肱动脉缺损采用肘正中静脉移植,其余8例选用大隐静脉移植。3例下肢伴行深静脉缺损同时予以修复。二、讨论动脉缺损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损伤,常常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移植修复下肢股、腘动脉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2年4月,对21例下肢股、腘动脉缺损患者以ePTFE人工血管行移植修复,其中股动脉缺损15例,腘动脉缺损6例,动脉缺损长度平均9.3(3~16)cm。结果所有病例动脉缺损均得以成功修复,患肢端血运良好,肢体能保存且功能基本恢复,伤口一期愈合。21例均获随访,平均13.2(3~24)个月,行血管彩超或CTA检查显示移植的人工血管通畅并替代原缺损的动脉。结论人工血管移植修复下肢股、腘动脉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蒂额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45例带蒂额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资料。其中颊部缺损修复19例、腭部及上颌骨缺损9例、下颌骨软组织缺损7例、腮腺区软组织缺损5例、鼻部缺损3例、眶周软组织缺损2例。结果:随访3个月~2年,45例带蒂额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全部成活43例、2例在肌皮瓣远端有小部分坏死,面部外形及功能基本满意。结论:蒂额肌肌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吕日新1985年5月~1990年8月,收治5例外伤所致足跟软组织缺损,瘢痕组织广泛的病例。男4例,女1例。年龄22~58岁。左侧3足,右侧2足。病史5个月~1年。软组织缺损面积5×4.5cm~8×7cm。其中4只...  相似文献   

16.
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修复小腿上部组织缺损宋基学,钱万玉,刘艳华,崔正宏1990年~1992年10月,我院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修复小腿上部组织缺损4例,均为男性。年龄25~75岁。左侧3例,右侧1例;骨髓炎2例,开放性骨折2例。缺损面积4~5cm×4~...  相似文献   

17.
改良菱形易位皮瓣修复鼻翼及鼻尖皮肤缺损邢新郭恩覃1994年3月~1995年12月,我们应用改良菱形易位皮瓣修复鼻翼及鼻尖皮肤缺损14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0例。年龄18~41岁。皮肤缺损位于鼻翼8...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合静脉套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8例4cm以内正中神经缺损,取自体静脉套接并对断面进行处理,静脉内注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0.5ml,术后检查Tinel征、神经肌电图,受损靶肌肉注射0.2mlbFGF.结果 随访10月~2年,3例神经缺损1~1.9cm,神经功能评定为优.2例神经缺损2~2.9cm,神经功能评定为优.2例神经缺损3.0~3.5cm,神经功能评定为优1良1.1例神经缺损3.6~4.0cm,神经功能评定为良.所有病例神经再生速度大于2mm/天.结论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合静脉套接是修复神经缺损的有效方法,能明显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9.
游离髂骨重建跖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1~3跖骨缺损以髂骨重建后对足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足骨骼三维模型上模拟1~3跖骨50%及100%缺损,采用髂骨重建,以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最大位移及最大应力为指标,分别评估跖骨缺损和重建后足的位移及应力。分析1996年3月~2003年1月5例跖骨缺损以游离带血管髂骨串联皮瓣重建后的疗效。结果 1~3跖骨缺损对足功能影响较大,与完整足相比较,缺损100%最大位移增加2.15倍,最大应力增加2.12倍;缺损50%最大位移增加1.65倍,最大应力增加2.05倍。模拟髂骨块重建跖骨缺损100%及50%后,最大应力及最大位移与正常数值相近。临床应用的5例,术后骨瓣及皮瓣均成活,随访1~2年。按Maryland足功能评价:优2例,良2例,可1例。结论 1~3跖骨缺损应修复,游离髂骨串联皮瓣移植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88年~1995年收治2例阴茎皮肤完全缺损患者.例1:4岁,被狗咬伤2小时急诊入院.阴茎皮肤自根部脱套缺损,阴茎背动、静脉无损伤,阴茎海绵体及尿道海绵体无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