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柯萨奇 B4病毒与克山病及其病区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核酸杂交方法 ,结合病理学观察 ,对比研究克山病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异同。结果 克山病与病毒性心肌炎各自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 ;发病区 88.89%的病毒性心肌炎出现阳性杂交信号 ,而且几乎每例的所有心肌细胞均见阳性杂交信号 ;95 .2 4%的亚急型克山病出现阳性杂交信号 ,且半数以上的标本几乎所有的心肌细胞内出现阳性杂交信号 ;阳性信号在病毒性心肌炎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心肌细胞内的分布及阳性信号颗粒的形态并无明显区别。结论 柯萨奇 B4病毒与克山病及其病区病毒性心肌炎密切相关 ,其不同的病变特征可能是由于组成病因网的诸因素发生变动所致  相似文献   

2.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的柯萨奇 B_3病毒 cDNA 探针,与云南病区20例经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为亚急型克山病的心肌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杂交,以检测柯萨奇 B 组病毒 RNA。结果有18例出现阳性杂交信号,阳性率达90%。说明云南亚急型克山病心肌组织中有柯萨奇 B 组病毒 RNA 的存在。提示云南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生与柯萨奇 B 组病毒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RNA阳性信号在克山病心肌细胞中的特征及病毒感染与发病的关系。方法:以65例不同型别克山病尸检心肌组织蜡块为研究对象,用寡核苷酸探针与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杂交,以检测柯萨奇B组和A组病毒RNA。结果:急型、亚急型及慢我山病的阳性杂交信号检出率分别为83.0%、87.9%及80.0%。阳性信号在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心肌中颗粒粗大,境界较清晰,但分布比较局限;在慢型克山病中阳性信号多散在分布于各部位心肌细胞内,但颗粒较细小,境界不清。结论:心肌组织蜡块长期保存不影响杂交结果;吉林省各型克山病均与柯萨奇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提示病毒感染是克山病复合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用原位核酸杂交技术探讨肠道病毒与急型克山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与吉林省急型克山病的关系。方法 用柯萨奇病毒B3、B4、B5、A9共同序列作寡核苷酸探针对吉林省急型克山病尸捡心肌组织12例及病区与非病区尸捡正常心肌组织各7例进行原位核酸杂交。结果 吉林省急型克山病12例中有11例出现阳性杂交信号,即有肠道病毒RNA存在,阳性率为91.66%,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 吉林省急型克山病病人心肌组织中有肠道病毒感染,提示急型克山病的发病可能与肠道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和RT-PCR技术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吉林亚急型克山病的关系.方法以柯萨奇B组病毒基因组的一段共同序列做寡核苷酸探针,于5′端行生物素标记,检测亚急型克山病患者尸检心肌组织标本中柯萨奇病毒的感染率;选取阳性标本做RT-PCR,并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比较其与柯萨奇B组病毒各血清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9例亚急型克山病患者尸检心肌组织标本中有7例原位核酸杂交结果阳性,阳性率为77.78%;所选3例原位核酸杂交结果阳性标本RT-PCR均有长541 bp的DNA条带出现,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与柯萨奇病毒B3同区域序列一致,与B1、B4、B5的同源性较大.结论亚急型克山病患者体内有柯萨奇B组病毒RNA存在,柯萨奇病毒可能在克山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用原位核酸杂交法探讨柯萨奇病毒与克山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进一步探讨柯萨奇病毒与克山病的关系,采用柯萨奇B3病毒(CVB3)制备的cDNA探针与黑龙江、山东、云南三省病区克山病尸检心肌组织及胎儿克山病心肌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了原位核酸杂交,并用脑外伤、CO中毒等意外死亡健康成人及冠心病、风心病尸检心肌组织和病区、非病区7~8个月引产胎儿心肌组织的石蜡包埋切片作为对照。结果急型克山病8/13、慢型克山病34/50、亚急型克山病22/29呈现阳性杂交信号,提示有柯萨奇病毒RNA的存在,冠心病2/15、风心病1/15、显著低于克山病,而健康成人对照组均为阴性,胎儿克山病一例呈阳性反应,病区引产胎儿心肌组织10例中有2例也检出柯萨奇病毒RNA,而非病区胎心则为阴性。结果提示在一些克山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与柯萨奇B组病毒的感染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黑龙江省急型克山病的关系。本文用缺口平移法制备生物标记的柯萨奇B3病毒的cDNA探针与13例急型克山病尸检心肌组织及脑外伤、CO中毒等意外死亡的正常成人心肌组织10例,非病区7~8个月引产胎儿心肌组织10例的石腊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13例急型克山病中有8例出现阳性杂交信号,即有柯萨奇B组病毒的RNA存在,阳性率达61.5%。对照组均为阴性,提示黑龙江省急型克山病有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可能是急型克山病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克山病患者心肌肠道病毒VP1结构蛋白检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感染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抗柯萨奇B5病毒(Coxsackie B5 virus,CVB5)VP1蛋白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黑龙江、山东、云南省克山病病区急型、亚急型、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死亡病例心肌标本83例,风心病10例,冠心病10例,心肌炎21例,扩张型心肌病29例,非病区非正常死亡的正常人10例,病区发病季节非克山病死亡病例13例。结果 克山病83例心肌标本中有74例VP1结构蛋白阳性,阳性率89.2%;风心病、冠心病、非正常死亡健康人VP1阳性检出率均为10%;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VP1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7%和70%;病区发病季节非克山病死亡病人VP1阳性检出率为38.5%。结论 来自3省份的各型克山病死亡病例心肌标本中均能检出肠道病毒VP1结构蛋白,克山病的发生与肠道病毒感染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用原位核酸杂交和套式聚合酶反应等技术,从各型克山病心肌标本中均发现有柯萨奇B组(CBV)病毒RNA的存在,其阳性率从61.5%到90.0%不等。证明很多克山病病人确有肠道感染,重新提出重视肠道病毒,特别是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在克山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对克山病非病区——长春地区近年来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给予特别关注。对1992~1996年临床拟诊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了CBV特异性IgM抗体的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克山病是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慢型克山病有关病毒病因的研究未见有关报道,作者用生物素标记的柯萨奇B3病毒的cDNA探针与黑龙江病区慢型克山病尸检心肌组织及非正常死亡成人心肌组织和非病区7 ̄8个月引产胎儿心肌组织进行了原位杂交,以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RNA。结果13例慢型克山病中有9例呈现阳性杂交信号,阳性率达69.2%,两对照组均为阴性。表明黑龙江慢型克山病心肌组织中有柯萨奇B组病毒RNA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克山病监测     
1990年春季始,全国七省(区)开展了克山病重点监测,1990年度七省(区)点区人口为19275人,检诊8677人,检出慢型克山病患者41人,检出率0.47%。1991年度点区所在15个县(市),有人口7659,000人有慢型克山病患者1357人,患病率17.72/10万。1991年度除云南点区病情明显重于上年度外,其他省(区)点区病情稳定。近几年来,在云南楚雄、大理,四川大竹等地发生了成人“扩张型心肌病”病例,其中多数是克山病病人。  相似文献   

12.
13.
克山病之我见以及白肌病与信州心肌病(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膳食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并分析了克山病有关文献,调查了克山病居民的膳食变化情况。结果 1958年后,克山病病区人群出现了偏食,导致必需氨基酸摄入不足,引起了克山病发病;1980年后,病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纠正了偏食,克山病发病基本被控制。结论 必需氨基酸缺乏在克山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克山病之我见以及白肌病、信州心肌病(之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膳食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并分析了克山病有关文献,调查了克山病居民的膳食变化情况.结果1958年后,克山病病区人群出现了偏食,导致必需氨基酸摄入不足,引起了克山病发病;1980年后,病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纠正了偏食,克山病发病基本被控制.结论必需氨基酸缺乏在克山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作者在1972~1991年间所观察到的113例潜在型克山病发生猝死11例。结果表明:不稳定的较稳定的潜在型患者易发生猝死;心电图有多项异常改变者似有发生猝死的高危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当前克山病流行特点,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并为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统计、分析了1993年至1997年5年间住院治疗的56例慢型克山病病人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物理及器械检查结果,并与80年代以前的病情做了比较。结果克山病的发病年龄推后,多以自然慢克的形式出现,1997年是住院慢克最多的一年。结论病区每年均有新发的潜在型克山病和自然慢型克山病发生,而且,发病的形式已不同于历史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克山病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以确诊的 12 7例克山病人为病例组 ,平衡年龄、性别和民族等影响因素 ,随机抽 12 2例病区健康人作为内对照组 ,非病区健康人 47例为外对照组 ;用酶联免疫 (ELISA)法筛检 3组人群中HBV感染者。数据资料管理和 χ2 检验在SPSS10 .0软件包上进行。结果 HBV感染率在病区与非病区人群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OR =3 .94) ,而病区健康人群与克山病人群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提示克山病与HBV感染有关联 ,且呈剂量 -反应关系 (r =0 .93 5 ,P <0 .0 1)。结论 在克山病区 ,HBV感染可能是人易患克山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应当重视人群中HBV感染的监测和预防 ,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  相似文献   

18.
克山病病因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0,他引:14  
目的 探索克山病病因。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病理学研究。结果 (1)克山病分布在我国内陆从西南(四川)到东北(黑龙江)的狭长地带,迄今尚未见国外报告;(2)农业户发病,非农业户不发或甚少发病。(3)在病区,农业户食用自产粮,非农业户从国家粮库购粮;(4)病例发病前有食用过呈浅绿色霉焐粮食的明确历史;(5)霉变粮食100%为真菌污染,其中P.citreo-viride约占10%;(6)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19.
克山病的病因与流行机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报告关于克山病病因的研究结果。方法病因流行病学方法;病理学和实验病理方法;文献学方法。结果克山病病因流行病学研究所见:克山病的病因是特定自然、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黄绿青霉毒素(citreoviridin,CIT)中毒;传播途径是病区产的粮食与饮水无关;玉米、小米等粮食传病,小麦不传或少传;粮食在湿冷环境中被青霉菌污染并产生CIT毒素。克山病的病理、病理化学、实验病理研究所见:从亚急型克山病以及解剖可见,心肌的早期病理改变是线粒体功能与结构的破坏。ATPases同琥珀酸脱氢酶等系列心肌酶的活性被明显抑制、改变、比例失衡,同时线粒体的结构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心肌线粒体肿胀,嵴膜破坏,线粒体膜融合、消失。CIT毒素对心肌线粒体的作用机制:CIT是ArrP的类似物,可与AIPases相作用而降低其活性。由此开始,逐步发展、变化,最终导致克山病特异的心肌坏死。结论上述的3个方面基本是相互独立的各自发现,但可紧密的相互认证,相互支持,支持克山病的致病因子可能是青霉菌污染粮食产生的黄绿青霉毒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