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8月行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一期胆总管缝合≥65岁老年病人35例。完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通过胆道镜置入取石网篮取石,术毕一期缝合胆总管。结果本组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57~170 min,出血量1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5~10 d,发生胆漏2例,再次手术1例。术后随访4月至2年,残余胆总管结石1例。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认真评价术前影像学,术中熟练胆道镜操作,精准缝合的前提下,老年病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6例。腹腔镜组(26例)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中胆道镜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开腹组(26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中胆道镜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术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低于或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创伤较小、应激较轻、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5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52例患者中40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76.92%。7例改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5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中转开腹率9.62%。43例患者一次取石成功,占82.69%;剩余9例患者行二次取石,其中行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者8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者1例。所有患者术后留置网膜孔引流管,术后3~10 d拔除,1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术后出现胆漏,经保守治疗后康复。无胆道出血、胆道感染等发生,平均住院时间(8.24±2.52)d,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1年,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肝内外未见结石残留,肝功能胆红素指标正常。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进行胆道探查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等优点,临床应用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二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三镜联合治疗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2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部分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结果28例患者成功进行二三镜联合治疗,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并发症,痊愈出院,随访6~12个月无残余结石和返流性胆管炎。结论二三镜联合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5.
背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当前较为常用的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前者因术后需放置T管引流、后者因破坏Oddi括约肌而有一定的争议.本研究经胆囊管途径取石,避免了损伤胆总管和Oddi括约肌切开所造成的损伤,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01/2013-12的成功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125例患者进行5年随访,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2例患者成功完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加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手术成功率97.6%,平均年龄58.21岁±13.01岁,手术时间为87.95min±39.12min,术中出血11.27 mL±6.85 mL.所有患者均行球囊扩张,其中33例行胆囊管汇合处微切开, 5例行胆道镜下碎石术.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为32.48 h±17.85 h.术后住院时间为2.03 d±1.62 d.短期随访并发症5.74%,共7例,其中术后胰腺炎4例,经奥曲肽、乌司他丁等对症治疗后治愈,发生胆漏2例,经ENBD引流后治愈,手术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后治愈. 5年远期并发症4.92%,共6例,胆总管复发结石4例,其中1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胰腺炎2例.死亡患者4名, 2例心梗, 1例肺部感染, 1例车祸,均与本手术无关.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近期及远期效果较好,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在临床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 选择2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先经十二指肠镜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以便胆道减压,然后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后完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并一期缝合胆管.统计分析治疗结果,并发症和患者住院天数.结果 20例均痊愈,无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创伤小、有效、安全且可靠的治疗模式.对掌握了腹腔镜下缝扎技术的普外科医师,可作为一种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鼻胆管引流术(ENBD)+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1年2月间山西白求恩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00...  相似文献   

8.
王翔  张彤  孙仁海 《肝脏》2008,13(6):488-489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或高度怀疑合并胆总管结石,传统多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近年来,由于微创、内镜技术的发展,采用三镜联合(腹腔镜、十二指肠镜、纤维胆道镜)治疗日趋增多,但各有其优缺点。我院自2002年至2007年采用不切开胆总管、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术后不放置T型管,共实施96例,其中证实结石并取出者62例,保持了胆道的完整性,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避免了胆总管切开后置T型管引流带来的不便和潜在的并发症,对胆总管无结石者避免了胆道探查带来的损伤,患者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方法本组2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均来自2007年12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并解剖显露胆总管前壁,镜下确定腹壁切口位置,做3~5 cm切口入腹,经小切口切开胆总管,取石钳取石后根据情况用纤维胆道镜/硬性输尿管镜行胆道探查取石。结果本组无1例中转扩大切口手术,手术时间90~160 min,平均(120±10)min;住院时间10~20 d,平均13 d;21例拔除"T"管痊愈出院;2例术后"T"管造影B超检查右肝管残留结石,带管出院,术后6周经胆道镜取石痊愈;2例肺部感染,伤口均甲级愈合。结论该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创伤小,较单纯小切口安全,比全腹腔镜术式节省时间,取石彻底,适合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0.
微创化理念的迅速普及, 微创设备的高速发展, 外科医师可以熟练的运用各种微创化器械使患者在短期内迅速康复. 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转变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或胆囊切除, 术前或术后应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的三镜联合应用将会是今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现代外科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最佳微创治疗方案。方法收集该科2013年112月治疗的60岁以上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LC+LCBDE),对照组3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LC+ERCP/EST),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取石成功率、中转开腹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8.25±6.65)min、取石成功率(84.2%,32/38)、中转开腹率(15.8%,6/3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2%,5/38)与对照组手术时间(90.13±7.47)min、取石成功率(80.0%,24/30)、中转开腹率(20.0%,6/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7%,8/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住院时间〔(7.15±1.43)d〕、住院总费用〔(16 016.35±154.43)元〕均低于对照组〔(8.27±2.03)d〕、〔(17 064.58±163.92)元〕(P<0.01)。结论 LC+LCBDE和LC+ERCP/EST两组联合技术均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段,LC+LCBDE更能缩短老年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总费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时能保护患者oddis括约肌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对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86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开腹组术中结石取净率为94.8%,住院时间为23.8±7.6d,术后并发胆瘘2例,肝功能衰竭1例,腹腔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内镜组有4例取石失败,改行开腹手术,余均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为94%,住院时间为10.2±5.3d,并发胆道感染2例,十二指肠乳头出血3例。结论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相比,EST 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效果可靠。EST与LC的联合应用可替代大部分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切除术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9~2017-09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基本资料。将上述患者分为开腹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切除术,44例)和ERCP+EST+LC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前术后肝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ALT、术后AST、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RCP+EST+LC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总体优于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切除术,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术后肝功能损伤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序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的方法和价值。方法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的35例老年病人均经B超或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术(MRCP)检查确诊后,先行EST取石,再择期行LC。结果33例病人完成EST联合LC的序贯治疗,2例EST取石后因再次出现胆总管结石,其中1例行急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和剖腹胆囊切除术,1例内镜下取石后行剖腹胆囊切除术。结论EST联合应用LC序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03~2016-04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根据手术实施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结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及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各50例。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结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效果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好,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且术后胆囊功能明显改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及胆囊切除(LC)治疗老年急性胆管炎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将近年收治的部分老年CBDS患者72例根据有无非重度急性胆管炎分为胆管炎组(37例)及非胆管炎组(35例),并比较两组特点。结合围术期综合治疗。四孔法完成经胆总管切开的LCBDE、T管引流及LC。结果两组胆总管直径、结石数目、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相当;无中转开腹、胆道损伤、手术死亡及伤口感染。术后胆管炎、胆漏组4例,非胆管炎组3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胆管炎组、胆道残余结石4例,非胆管炎组2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净结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炎组术后胆管炎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结论 LCBDE及T管引流术治疗非重度急性胆管炎安全、有效;把握好胆管炎LCBDE的指征、有效的围术期综合治疗、熟练的腹腔镜及胆道镜技术有助于并发症的预防及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及取石术的有效方法 和适应证.方法 选择疑有胆总管结石及有探查指征的61例患者,在胆囊切除时将胆囊管残端稍为留长,以便于提取牵拉.选用OLYMPUS-P20型胆道镜沿胆囊管轻柔插入,如胆囊管尚不够粗,可先予扩张.胆道镜发现结石后,以取石网篮套取拉出.如结石较大难以通过胆囊管者则常规切开胆总管取石.镜检及取石结束后经胆囊管注入庆大霉素8-16万单位后予胆囊管结扎.结果 29例在胆总管下端发现结石,其中24例在胆道镜下予取石网套取除,5例因结石较大常规切开胆总管取除,32例未发现结石.6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无胆漏、胆道出血发生.B超随访或术后T管造影无结石残留.结论 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及取石术是一项较为有效的微创技术,可使部分患者减少创伤,缩短治疗周期,但其主要适用于胆总管继发性小结石同时伴胆囊管增粗者.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胆囊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已被普遍接受.胆总管结石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包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等.目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最常用的方案为先ERCP去除胆总管结石后再行LC.但LC前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常会导致胆管取石失败.本研究采用腹腔镜内镜联合同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CBDE)联合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 B D S)合并轻、中度急性胆管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09-01/2012-12收治的37例胆囊结石伴CBDS合并轻、中度急性胆管炎患者行腹腔镜CBDE联合LC.除外有重度急性胆管炎、上腹部手术史、严重心肺及其他影响全麻或手术等疾病的患者.常规四孔法完成经胆总管切开的腹腔镜CBDE、T管引流及LC.根据术前MRCP了解结石大小、数量和位置,用推挤、冲吸及胆道镜等方法取石,病情不稳定者,不行术中胆道镜取石.所有患者均不行术中胆道造影.Winslow孔处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有胆道残余结石者,术后8 wk行胆道镜取石.结果:37例胆囊结石伴CBDS合并轻、中度急性胆管炎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CBDE及LC.手术时间105.54 min±6.30 min;胆总管直径12.86 mm±0.58 mm;单发CBDS 14例(37.8%),多发CBDS 23例(62.2%);术后胆囊病理结果,急性胆囊炎9例(24.32%),慢性胆囊炎28例(75.68%);术后住院天数为11.27 d±0.82 d;总住院天数16.41 d±1.03 d.腹腔镜CBDE术后胆管炎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实验室检查结果改善.无中转开腹、术后腹腔出血、胆道损伤、手术死亡及伤口感染.术后胆漏4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胆道残余结石4例,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净结石.结论:对部分CBDS合并轻、中度急性胆管炎患者,腹腔镜CBDE及LC治疗是安全、有效及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ERCP的应用评价(附5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7例临床表现为单纯胆囊良性疾患的病人行术前ERCP检查,成功率为92.9%,其中发现胆道变异3例(5.2%),6例(12.8%)合并胆总管结石,并在术前行内镜乳头切开取石术,5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对EBCP影像特点与术中难易程度关系的分析,提出ERCP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病例的选择,判断术中操作的难易程度有参考价值,对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处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