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1年内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并观察血清钙的演变特点。方法:选取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行肾移植手术的受者115例,分别于肾移植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检测血清钙、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矿物质和骨代谢指标。结果:肾移植术后受者血清钙逐步升高,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在术后3个月时达到最高值42.6%,随后逐步下降,至术后12个月时为39.1%。患者所有随访时间点的血清钙均3.0 mmol/L。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iPTH、术后6个月时低磷血症和高碱性磷酸酶是术后6个月时高钙血症的危险因素,术前透析时间长和术前高iPTH是术后12个月时发生高钙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肾移植术后1年内30%~40%的受者可出现高钙血症。术前高iPTH是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高钙血症的危险因素。监控术前iPTH有助于术后高钙血症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后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也称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tertiary hyperparathyroidism,THPT),是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 SHPT)的甲状旁腺病变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也是肾移植后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THPT可以进一步加重代谢性骨病,促进心血管事件发生,尿钙和尿磷排泄增多可以导致移植肾钙化和结石,其严重危害已越来越被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KD-MBD)是指慢性肾脏病(CKD)导致的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钙、磷、甲状旁腺素(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骨转化、矿化、骨量、骨线性生长或骨强度异常,以及血管、心脏瓣膜等软组织钙化。CKD-MB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预防高血磷、维持血钙正常、控制继发  相似文献   

4.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矿物质骨代谢紊乱、骨异常和异位钙化等.甲状旁腺切除术(PTX)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对常规内科治疗抵抗的严重SHPT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然而有报道PTX还可能导致患者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持续过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日益升高,且预后较差。矿物质代谢异常在CKD 2期即已出现,患者如未得到及时诊治,终将发生代谢性骨病(肾性骨营养不良)。2005年,KDICO将肾性骨营养不良重新定义并扩大诊断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包括以下三种异常:(1)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和维生素D代谢异常;(2)骨转运、骨矿化、骨容量和骨的生长异常;(3)血管和软组织钙化。其中,肾性骨营养不良特指CKD-MBD中经四环素标记骨活检确诊的一类疾病。由于骨活检属于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KD)作为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是由于CKD的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综合征所致,严重地影响了 CKD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血管钙化是CKD-MBD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包括:动脉内膜钙化、中膜钙化、心脏瓣膜钙化和钙化防御.目前临床上还未...  相似文献   

7.
<正>高磷血症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突出的临床特征之一。既往研究发现,存在持续高磷血症不仅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还可诱发血管损伤。临床表现为骨痛、瘙痒、广泛的血管和心脏瓣膜的钙化。近来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磷血症是ESR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血磷可显著减低ESRD患者死亡风险。我们的研究发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普遍存在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2005年KDIGO将其定义为: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 CKD - MBD),可表现为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骨转化、矿化、骨容量、骨骼线性生长或骨强度的异常,还可表现为血管或其他软组织钙化.有研究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即出现维生素D的减少及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并贯穿于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全过程[1,2],常与因血管钙化导致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有关,并和患者的死亡率和疾病的发生率上升相关[3-5].合理应用活性维生素D不仅可以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的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还可以降低蛋白尿,减少炎症,降低血压,延缓终末期肾病的进展,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6-9].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肾脏病(CKD)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最高可达80%。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在肾功能不全的早期阶段即已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肾衰进展程度相一致。过高的血PTH不仅可导致肾性骨病、肌力减退和肌萎缩,顽固性皮肤瘙痒、皮肤溃疡和组织坏死,还可引起异位钙化、神经系统异常、贫血以及心血管疾患等,严重影响肾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肾脏病所致的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可导致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从而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甚至完全消失,可进一步加重钙磷代谢紊乱。未规范控制饮食导致磷摄入过多,部分透析中心缺乏生理钙透析液,血液透析模式选择单一导致中大分子毒素清除不充分等,均可造成维持性血液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后骨异常主要表现为骨量丢失、矿化异常和易发骨折。终末期肾病的众多并发症可通过成功的肾移植改善,然而由于大部分患者移植前就存在肾性骨营养不良,移植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居高不下,移植后肾功能再次恶化,移植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的影响,骨异常问题在肾移植后很常见,是影响肾移植受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近年来肾移植术后骨异常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2.
2例中年男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充分性、贫血、营养状况等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而钙、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指标的控制情况,两者形成鲜明对比,透析龄短的患者A血钙、磷、i PTH持续高于上限,而年龄较大的患者B透析龄长,血钙、磷、i PTH控制持续达标。经过长期随访,对比两者心血管钙化情况,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KD-MBD)相关血清学指标控制持续达标的患者B心血管钙化进展缓慢,血清指标持续不达标的患者A心血管钙化严重,且进展迅速。  相似文献   

13.
矿物质和骨异常(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MB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CKD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维生素D缺乏是CKD-MBD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合理应用活性维生素D(包括骨化三醇或其他维生素D类似物),使血钙、磷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维持在理想范围,可有效防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血管钙化、肾性骨营养不良和骨质疏松等,改善CKD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接受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肾移植的临床疗效,评价DCD供肾质量与肾移植受者的预后和转归。方法:回顾性研究DCD供者和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供肾质量评分、肾移植受者肾功能恢复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和移植肾丢失的发生率与长期随访情况。结果:成功实施DCD 114例,供肾热缺血时间(5.6±2.2)min,冷缺血时间(6.5±1.6)h;非边缘性供肾(A级+B级)占92.11%,边缘性供肾(C级+D级)占7.89%;供肾获取、灌注、保存及修复过程顺利。22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成功接受DCD供肾肾移植手术,其中211例受者围手术期恢复顺利,术后6~14 d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DGF的发生率为3.54%(8/228),术后20~45 d肾功能逐渐恢复;1例受者移植肾原发性无功能和3例受者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切除了移植肾,围手术期移植肾丢失率为1.75%(4/228);无一例受者围手术期死亡。随访过程中, 213例受者肾功能稳定,8例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衰竭,3例受者死亡。结论:DCD供肾肾移植的总体临床疗效良好,但仍存在潜在风险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肾脏病(CKD)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中国成人CKD患病率已超过10%。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KD-MBD)是CKD的严重并发症,是CKD患者致残、致死等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国际上一些肾脏病组织相继制订了一系列指南用于规范CKD-MBD的诊断和治疗。2013年刘志红教授领导的团队制订了《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肾脏病学家对CKD-MBD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对于改变我国CKD-MBD知晓率低、  相似文献   

16.
来源于供者肾脏的原发感染和肾移植受者潜伏巨细胞病毒(CMV)的再激活是引起肾移植术后活动性CMV感染的主要途径。由于CMV在人群中的血清阳性率在30%~97%,因此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发生率为40%~100%,其中67%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术前非供者特异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弱阳性的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肾功能、移植排斥反应、移植肾存活情况。方法 接受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移植的肾移植受者57例,依据肾移植术前HLA抗体检测结果分为HLA抗体弱阳性组26例、HLA抗体阴性组31例。观察受者术后早期肾功能,以术后1周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率表示。对术后怀疑发生排斥反应的受者进行移植肾穿刺病理活检和病理诊断,测算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术后随访满5年,观察并比较两组受者移植肾5年存活率。结果 移植术后1周,HLA抗体弱阳性组受者DGF率为34.62%(9/26),HLA抗体阴性组受者DGF率为9.68%(3/31),两组相比,P<0.05。HLA抗体弱阳性组受者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6.92%(7/26),HLA抗体阴性组受者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为6.45%(2/31),两组相比,P>0.05。HLA抗体弱阳性组受者移植肾5年存活率为73.08%(19/26),HLA抗体阴性组受者移植肾5年存活率为87.1%(27/31),两组相比,P>0.05。结论 与HLA抗体阴性受者相比,术前非供者特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供者亚低温对肾移植受者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完成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案例,并对移植受者肾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按供者是否采用亚低温治疗分为亚低温组和非亚低温组,比较两组受者术后近期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亚低温组入组供者26例、受者49例,非亚低温组入组供者24例、受者45例,两组供者年龄、围手术期尿量和ICU住院时间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亚低温组和非亚低温组受者年龄和术前肌酐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受者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分别为4.08%和17.78%,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受者术后均无原发性无功能(PNF)发生。亚低温组受者术后1周和1月的肌酐值低于非亚低温组,术后3月和6月基本一致,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供者亚低温可降低受者DGF的发生率,有利于肾移植受者的早期恢复,不影响近期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脏病(CKD)在全球有很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我国慢性肾脏病总患病率达10.8%[1],约50%的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在终末期肾衰竭维持血透的患者中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2].高磷血症可以促进甲状旁腺素(PTH)分泌,导致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增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水平,促进血管钙化,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慢性肾脏病的病死率密切相关.因此,控制高血磷对于防止慢性肾脏病相关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D是钙、磷及骨代谢的重要调节激素,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维生素D可上调维生素D受体,控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纠正钙磷失衡。各国指南都推荐使用维生素D作为SHPT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不合理的使用维生素D治疗,尤其是活性维生素D及类似物的过早或过量使用,可能增加体内钙磷负荷,心血管系统钙化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因此,本文整理各国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指南中有关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治疗SHPT的内容,希望从发挥其有益的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角度,为临床医生治疗SHPT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