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影响因素,从而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NRDS患儿200例,根据是否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将其分为BPD组和非BPD组。总结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BPD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患儿中,共有BPD患儿48例,患病率为24.00%。随着胎龄的增大,BPD患病率呈下降趋势。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BPD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单因素分析显示BPD和非BPD患者住院时间、肺出血发生率、出生体重、胎龄、机械通气时间、Apgar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体重、肺出血是影响BP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胎龄和体重是BPD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给予预防措施,同时治疗肺部原发病对防止BP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 309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将其中28例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分为病例组,未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2 281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早产儿的各项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1 min Apgar评分、宫内感染、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巨细胞病毒感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机械通气超过1周、最高吸入氧浓度超过40%以及出生2周内输注红细胞是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创机械通气超过1周、最高吸入氧浓度超过40%、出生2周内输注红细胞是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由多种危险因素促成其发病,临床应重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危险因素,为早产儿BPD预防提供证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早产儿资料。从产妇一般状况、早产儿疾病及治疗方式、出生时情况探讨可能影响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胎龄30周、体质量1 500g、感染性肺炎、动脉导管未闭(PDA)、机械通气、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是影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准确把握不同时期早产儿BPD发生危险因素,提前干预时间,对BPD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为BPD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胎龄在34周以内、生存28d以上的621例早产儿资料。以BPD的发生与否分为BPD组与非BPD组,并对多种危险因素与BPD的发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产儿BPD发生率为15.9%。胎龄、低出生体质量及并发出生5min窒息、肺炎、肺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急性窘迫综合征、呼吸机治疗、肺动脉高压、贫血、宫内发育迟缓、败血症、产前感染、高浓度吸氧、其母有产前感染性疾病与BPD发生有关,其中胎龄、低出生体质量、高浓度吸氧、呼吸机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败血症、产前感染、发育迟缓是B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保证胎儿宫内正常生长发育、尽可能避免早产、减少感染、合理应用机械通气以减少肺部并发症是预防早产儿发生BPD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早产儿BPD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4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的胎龄32周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宫内感染、医院感染和BPD的罹患情况,以及其母亲的年龄、妊娠期合并症、产前激素使用情况和分娩方式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PD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55例早产儿,116例发生BPD,BPD发生率为45.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妊娠期糖尿病(OR=3.722,95%CI:1.527~9.068)、宫内感染(OR=4.285,95%CI:2.013~9.120)、医院感染(OR=2.636,95%CI:1.089~6.379)是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胎龄(OR=0.395,95%CI:0.255~0.610)是早产儿发生BPD的保护因素。结论母亲妊娠期糖尿病、胎龄、宫内感染和医院感染是早产儿发生BPD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早产儿病房住院,且胎龄在34周以内,并生存28天以上的311例早产儿资料.以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与否分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组与非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组,并对多种高危因素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为11.3%(35/31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组与非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组比较,患儿的出生胎龄、体重及并发动脉导管未闭、肺出血、气胸、痰培养阳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透明膜病、呼吸机治疗、败血症、肺动脉高压、出生时窒息、其母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性别、低血糖、产前应用激素、胎膜早破(>18小时)等因素则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的出生体重、呼吸机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败血症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尽可能地避免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生,减少感染,合理应用机械通气以减少肺部并发症是预防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及转归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BP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04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住院时间≥28 d,胎龄≤34周的早产儿5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BPD分为BPD组(200例)和对照组(382例),收集患儿临床一般资料及预后转归情况,分析BPD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200例(34.36%)BPD早产儿中,轻度59例,中度103例,重度38例;11例在治疗过程中死亡,2例在随访过程中死亡,总病死率为6.50%(13/200);多因素分析显示生体时体重(OR=0.769,P<0.05)与1min Apgar评分(OR=0.831,P<0.05)是BP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即体重和1 min Apgar评分越高,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性越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OR=6.397,P<0.05)、视网膜病(OR=3.121,P<0.05)与动脉导管未闭(PDA)(OR=2.973,P<0.05)则是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论 BPD患儿的病死率高,临床上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视网膜病及PDA的发生能够降低BPD的发生率,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情况,分析BPD发病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BPD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8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出生的1 42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BPD分为BPD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BPD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1 426例早产儿中,BPD患儿88例(6.17%),其中轻度23例(26.14%)、中度49例(55.68%)、重度16例(18.18%);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妇年龄、妊娠高血压、长期二手烟接触、过度劳累、宫内感染、羊膜炎及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肺出血、颅内出血、视网膜病变、贫血、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用氧时间、最高给氧浓度>40%均与早产儿BPD发病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宫内感染(OR=3.300,95%CI:1.367~7.967)及新生儿胎龄<28周(OR=4.162,95%CI:2.379~7.281)、出生体重<1 500 g(OR=4.591,95%CI: 2.926~7.202)、肺出血(OR=2.654,95%CI: 1.329~5.300)、贫血(OR=5.836,95%CI: 2.129~15.993)、机械通气(OR=4.033,95%CI: 1.953~8.175)是早产儿BPD发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产儿BPD发病与产妇宫内感染、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及有无肺出血、贫血、机械通气有关,临床应根据产妇、新生儿情况制定相关防治措施,以减少BPD发生,改善早产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早产儿不同严重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93例28 d以上BPD早产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并按照BPD临床分度将其分为轻度BPD(42例)、中度BPD(33例)及重度BPD(1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发生不同严重程度BPD的相关因素。结果重度BPD早产患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小于中度和轻度BPD早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BPD早产患儿性别、胎数及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BPD早产患儿机械通气>3 d、宫内感染性肺炎、动脉导管未闭及解脲脲原体感染发生率最高,中度BPD次之,轻度BPD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BPD早产患儿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酸中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BPD早产患儿肺出血、视网膜病发生率最高,中度BPD次之,轻度BPD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BPD早产患儿气胸及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小、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3 d及宫内感染性肺炎为早产儿不同严重程度BPD的独立危险因素,有INSURE模式为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678、0.778、1.756、1.855和0.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龄小、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及宫内感染性肺炎是早产儿不同严重程度BPD发生的高危因素,有INSURE模式是其保护因素,临床应重视高危人群,预防和减少不同严重程度B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高危因素,为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BPD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4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28d以上VLBWI329例临床资料,根据BPD发生与否及BPD严重程度进行分组,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BPD危险因素分析。结果BPD93例,BPD发生率28.3%,BPD的发生率随着出生体质量及胎龄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OR=1.532,95%CI:1.206~1.946)、肠道外营养时间(OR=1.113,95%CI:1.030~1.203)、胎龄(OR=0.416,95%CI:0.297~0.583)为BPD发生的高危因素;中轻度BPD61例,中重度BPD3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OR=3.746,95%CI:1.116~12.576)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OR=6.563,95%CI:1.415~30.445)是影响BPD病情程度的高危因素。结论BPD的发生随着早产儿胎龄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胎龄越小,BPD发生率越高,机械通气时间、肠道外营养时间为BPD发生的高危因素,而NRDS、NEC是影响BPD严重程度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治疗现状.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早产儿,收集相关资料,统计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情况,分析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治疗现状.结果 100例早产儿中,72例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为72.00%.二元Lo...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罹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及随访结局。方法 以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诊断为NRDS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诊断BPD分为BPD组和对照组(非BPD组),研究患NRDS的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并在出院后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观察其1岁内呼吸道感染及喘息的发生次数、再住院率及部分患儿2岁以后的肺功能情况。结果 共纳入79例患儿,其中BPD组32例,对照组4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BPD组患儿胎龄及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人数及母亲患妊娠子痫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母亲年龄、是否有分娩前胎膜早破及妊娠期糖尿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D组患儿生后1年内患呼吸道感染及喘息的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患儿1岁内再入院率、2岁后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胎龄(≤28周OR=23.00,95%CI:6.767~78.172;>28~32周OR=4.518,95%CI:1.359~15.020),与机械通气>7 d(OR=4.380,95%CI:2.581~6.146)为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论 胎龄及机械通气>7 d可能为NRDS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BPD可能导致患儿婴幼儿期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喘息发作,而是否会导致患儿远期肺功能的改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透明膜病(HMD)患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1例HM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BPD发生情况分为BPD组与非BPD组,分析HMD患儿发生BPD的影响因素。结果 451例HMD患儿中80例发生BPD,占比为17.7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kg、合并宫内感染、肺出血、机械通气时间>6 d是HMD患儿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 OR>1)。结论 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 kg、合并宫内感染、肺出血、机械通气时间>6 d是HMD患儿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加强治疗与预防,以降低BP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胎龄<3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7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138例,根据是否发生BPD,分为BPD组(32例)和非BPD组(106例)。收集所有早产儿的出生与治疗情况、母亲孕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BPD组与非BPD组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应用率、生后糖皮质激素应用率、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产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4、2.912,χ2=24.089、5.208、8.586、9.48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28周是BPD的保护因素(28~周OR=0.143,95%CI:0.035~0.579;30~<32周OR=0.210,95%CI:0.047~0.939),机械通气(OR=5.459,95%CI:1.991~14.963)、新生儿感染(OR=4.075,95%CI:1.031~16.106)、产前感染(OR=3.375,95%CI:1.051~10.833)是B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预防感染、避免早产、减少机械通气是减少合并NRDS、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g的早产儿发生BPD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超低出生体重儿及超早产儿在不同时期进行输血治疗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贫血的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出生体重<1 00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及胎龄<28周的超早产儿,根据首次输血时间分为早期输血组(首次输血时间在出生2周内)和晚期输血组(首次输血时间在出生2周后),分析两组患儿一般情况、产时危险因素、输血前临床特征及输血后并发症等。结果共纳入患儿42例,其中早期输血组19例(45.24%),晚期输血组23例(54.76%)。与晚期输血组相比,早期输血组出生体重更低(t=2.04,P<0.05)、住院时间更长(t=2.05,P<0.05)。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早期输血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率高于晚期输血组(χ~2值分别为4.40、4.50,均P <0.05)。结论超低出生体重儿及超早产儿早期输血与ROP及BPD的发生密切相关,该类患儿应尽量避免早期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28天以上的早产儿102例,探讨BPD与孕周、出生体重、窒息、吸氧、母亲妊娠并发症、宫内感染性肺炎及机械通气等因素的关系。结果:102例早产儿中BPD者21例,BPD发生率为20.59%(21/102),孕周、出生体重、吸氧浓度>40%的持续时间、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及PDA与BPD的发生有关。且吸氧浓度越高,机械通气时间越长,BPD的发生率越高。结论:BPD的发生与孕周、出生体重、吸氧浓度>40%的持续时间、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及PDA等因素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内感染性肺炎是BP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早产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高危因素,探讨有利于ICH防治的策略。方法:选择横沥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57例早产儿ICH作为研究组,同期79例非ICH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19个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ICH发病率为41.9%。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重、妊高征、窒息、产伤、滞产、脐带绕颈、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机械通气、吸入高浓度氧、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与早产儿ICH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机械通气、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为早产儿ICH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ICH的高危因素众多,其发病机制复杂,是外部医疗环境与患者本身内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能是控制早产儿ICH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