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 ,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常见的部位。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胃的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肿瘤 ,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 7% [1] 。现结合我院 1992年~ 2 0 0 1年间经病理证实的 13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 ,就其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8例 ,年龄 16~ 6 3岁 ,平均 4 1.7岁。病程 1个月~ 2年 ,均经病理证实。2 .诊断标准 :符合Dawson诊断标准 ,即 :①全身无病理性淋巴结肿大 ;②白细胞分类无异常 ;③胸片无纵隔淋巴结肿大 ;④病变部位为…  相似文献   

2.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通常首发于淋巴结,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常见的部位。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胃的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7%。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误诊率高。现结合我院1992年~2001年间经病理证实的13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就其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胃镜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近一步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提高对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胃镜及病理表现的认识,对10年间经胃镜活检诊断为胃恶性淋巴瘤的19例,可疑胃恶性淋巴瘤、低分化癌、未分化癌、溃疡及淋巴组织明显增生的121例病理标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复习,最后确认有38例符合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胃镜下多形性、多灶性、弥漫性、范围广是其特征表现,而组织学上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特点对确诊本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了100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与胃镜作比较,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胃癌相比,发年龄较轻,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平行,往往呈多中心、多形性改变,术中病态貌似凶险,但切除率高。本病对化 、放疗均较敏感,疗铲优于其他肿瘤。结论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由于其发病率较低,加之其独特的临床特殊性,临床工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ma,PGML)占胃恶性肿瘤的2%-5%,其病史及临床表现与胃癌、胃溃疡相似,胃镜下活检常出现假阴性,临床误诊率甚高。现就我院1993年10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误诊原因及有效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ma,PGML)的临床及内镜特点、病理类型、误诊原因、治疗手段和预后,分析总结PGML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7例PGML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内镜及活检确诊率48.6%(18/37),误诊率51.3%(19/37).免疫分型B淋巴细胞性45.9%(17/37),T淋巴细胞性32.4%(12/37).结论 PGML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应采用内镜下多次、多部位深取活检及联合多种手段综合诊断,手术联合化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非常少见,约占所有胃部恶性肿瘤的3—5%。术前诊断尤为困难,其治疗选择亦不尽一致。而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我院近10年来发现 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体金 《山东医药》2003,43(30):59-59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占胃恶性肿瘤的 0 .5 %~ 7.6 % ,由于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故易误诊为胃癌、溃疡病或其他疾病。 1985~ 2 0 0 2年 ,我院收治 2 4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 ,初诊时均误诊。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11例 ;年龄 19~ 6 6岁 ,平均39.4岁 ;病程 10天至 3年。临床表现为上腹痛 2 0例 (多数为无规律性痛 ,服抗酸剂不能缓解 ) ,恶心呕吐 10例 ,反酸嗳气12例 ,呕血、便血 8例 ,上腹部包块 14例 ,食欲减退 7例 ;多伴有上腹部压痛、腹胀、消瘦和贫血体征。 X线检查均无纵隔淋巴结肿大。 X线钡透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胃镜下特征及其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54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的临床、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有上腹不适、肿块、黑便或贫血等临床表现.胃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型28例,肿块型18例,弥漫浸润型8例.病变累及胃体13例,胃窦14例,多部位者16例.病理类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B淋巴细胞型50例,T淋巴细胞型2例,浆样细胞型1例,T、B双淋巴细胞型1例.15例病例行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41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为53.7%.结论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多属B细胞来源,并且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胃镜检查是术前最有诊断价值的方法之一.手术方式与胃癌相似,术后化疗与手术治疗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许加刚  薛淑英 《山东医药》2009,49(49):101-10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早期症状隐匿、诊断困难、临床误诊率高,其疗效、预后与胃癌有较大差别。1978—2008年,我院收治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3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胃原发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1965年~1987年经手术探查,病理检查证实为胃恶性淋巴瘤的1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于本病缺乏典型病史和症状,X线检查表现多样,内镜检查活检深度有限,术前常易误诊,本组误诊率72%,对如何提高诊断率进行了讨论。本病治疗应争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包括病变分期,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是否进行化疗及放疗。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wenty-eight cases of 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ma treated in this unit over the last 16 years were clinically evaluated. More male patients were affected than female, with a sex ratio of 1.6: 1. Most of the patients were in their 50′s. rising the Naqvi classification there were 10 patients in stage I and 18 patients in stage II, respectively. About 40% of the patients complained of epigastralgia, 30% of the patients were asymptomatic. The macroscopic type according to Sano's classification system was the ulcerative or protruded type in most of the patients. While most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type lesions were in stage I, all of the patients with excavated or giant fold type lesions were in stage II. The lesions were located in area M in the largest number of patients, followed by area C, with these two areas accounting for 80% of the total. The histological typ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LSG classification was the diffuse type in about 80% of patients, in whom the large cell type accounted for about 70% of the cases. While the stage was I and II in the sam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follicular type lesions, it was II in 2/3 of patients with diffuse type lesions.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100% in stage I patients compared to only 35% in stage II patients. The mortality rate of stage II patie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7 years, and the prognosi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stage I patients than in the stage II patients (p < 0. 05).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临床、胃镜、病理特征,提高早期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及手术后病理证实胃MALT淋巴瘤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上腹痛多见,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高达93%,胃镜下病灶好发于胃窦、胃体,但胃镜下活检阳性率较低,仅占48%。结论:胃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下表现多样,提高临床和胃镜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以及提高胃镜下活检阳性率活检标本加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早期诊断胃MALT淋巴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继发第二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我科2007年~2010年非霍奇金淋巴瘤住院患者并对其中继发第二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继发第二恶性肿瘤(男2,女2)。结论: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继发第二肿瘤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L)的临床表现、内镜及超声、X线钡检和螺旋CT的表现,以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确诊率.方法 回顾2006年10月至2011年1月本院手术及病理确诊的PGL 7例的病历资料,结合文献对多种检查方法诊断此病进行分析.结论 PGL术前确诊率低,应用多种检查方法综合分析,并内镜下对病变区域采取...  相似文献   

16.
胃结节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玮  陈胜良  陈晓宇  莫剑忠 《胃肠病学》2009,14(11):703-704
病例:患者女,58岁,因“剑突下疼痛、上腹胀1年,加重1个月”于2006年3月12日来院就诊。患者有胃病史1年余。初次发作时无明显诱因,时有剑突下疼痛、上腹胀、嘈杂、胸骨后不适、反酸,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盗汗,无体质量减轻。饮食、睡眠情况良好,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PMG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内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率低。目的:了解PMGL的临床特点,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仁济医院2000年9月~2006年2月收治的PMGL病例的病史资料。结果:共35例PMGL患者人选。主要消化道症状为上腹痛,伴全身症状者较少。内镜下溃疡型、弥漫浸润型和结节肿块型病变分别占67.7%、22.6%和9.7%,病变主要位于胃窦和胃体。内镜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率为54.5%。35例PMGL术后病理诊断均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6例,DLBCL合并MALT淋巴瘤(DLBCML)4例。患者预后与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有关(P〈0.05)。术后3年生存率为81.8%。结论:PMGL患者局部表现严重而全身状况良好。内镜下病变大、范围广且多部位侵犯。多点取材或“挖洞式”活检可提高内镜诊断率。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定。  相似文献   

18.
病例:患者女,38岁,因“发热10d”于2008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无腹痛、腹胀、腹泻以及其他伴随症状.于外院静脉输注头孢地嗪钠2g q12h×5d,疗效不佳,遂转诊至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红,  相似文献   

19.
20.
<正> 病例:患者男,53岁,因"解柏油样便2 d"拟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于2010年1月8日入院。患者于1月7日中午无明显诱因下解柏油样便,量约250 g,至晚上患者出现头晕、乏力。次日下午患者再次解柏油样便,量约300 g,伴头晕、乏力加重,遂收入我科。病程中患者无腹痛、呕血、发热、晕厥,小便正常,近期无明显消瘦。患者既往无消化性溃疡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100次/min,呼吸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