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在慢性移植物血管病(CAV)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以NF-κB作为预防、治疗CAV的靶点所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2.
NF κB可调节众多的基因转录 ,尤其是涉及炎症和急性应激反应的基因转录 ,从而启动一系列的细胞级联和全身性反应 ,并最终导致器官功能不全 ,提示IKK NF κB信号转导通路在危重病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大鼠慢性移植物血管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4组:同种移植对照组,供、受者均为Lewis大鼠,无特殊处理;异种移植对照组,Lewis大鼠接受Brown-Norway(BN)大鼠腹主动脉移植(BN-Lewis);沙利度胺小剂量组(50mg·kg-1·d-1,BN-Lewis);沙利度胺大剂量组(100mg·kg-1·d-1,BN-Lewis)。于移植后60d取移植动脉,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测量内膜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NF-α及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移植动脉中的表达。结果同种移植对照组移植动脉形态正常;异种移植对照组移植动脉呈移植物血管病表现,血管内膜增厚;沙利度胺小剂量及大剂量组移植动脉呈内膜炎改变,内膜厚度比异种移植对照组减小(P〈0.05)。与异种移植对照组相比,沙利度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移植动脉TNF-α及PCNA蛋白表达量降低(均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降低移植动脉TNF-α及PCNA蛋白的表达,缓解移植动脉的纤维化进程以及内膜增生,对慢性排斥反应所致的移植物血管病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近年来研究表明其不仅在免疫反应、炎症及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亦至关重要.现就NF-κB在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对其详细的作用机制可能为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炎性介质反应,可诱发全身炎性介质反应,并恶化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核转录因子κB在急性胰腺炎的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它凋节了炎性因子和免疫蛋白的基因表达.本文就基于NF-κB的胰腺炎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移植后再灌注早期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和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机理.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移植模型,供肝在林格液中保存2 h,实验分假手术组、对照组和缺血预处理组(IP组)3组,IP组于供肝切取前夹闭第一肝门10 min,然后开放10 min.分别于移植再灌注后1、2、4及6 h抽血进行肝酶学检查,切取肝脏作NF-κB活性、TNF-α和ICAM-1表达的测定.结果 IP组肝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及IP组再灌注后移植物的NF-κB活性明显增强,且在1、2 h达高峰,4 h后减弱,TNF-α和ICAM-1表达也随之增加;同对照组相比,IP组的NF-κB活性降低,并且在1、2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和ICAM-1表达亦降低.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于供肝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再灌注早期NF-κB的活性,减少了TNF-α和ICAM-1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了移植物再灌注早期的炎症反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NF-κB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因子kappaB(NF-κB)是近年发现的重要的转录因子。研究表明,肝脏缺血再灌注时,NF-κB能够转录调节诸多编码炎症介质的基因。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之一,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如TNF-α、IL-1、ICAM-1、INOS等,近来许多研究表明这些细胞因子都受NF-κB的基因调控。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氧自由基等产物激活NF-κB,促使TNF-α、ICAM-1和INOS mRNA表达增强,导致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就NF-κB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核因子-κB(NF-κB)是参与一系列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性核转录因子,其与肿瘤关系密切,近年备受关注。本文主要讨论NF-κB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核因子 κB(nuclearfactorkappaB ,NFκB)是一类普遍存在、能与多种基因的启动子或增强子κB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启动基因转录的蛋白质的总称。现已发现与炎症和免疫反应有关的许多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基因含κB位点 ,NF κB能根据所在细胞的不同 ,通过不同的机制 ,参与这些基因的转录调节[1,2 ] 。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的治疗仍是外科一大难题 ,因其发病机理不甚清楚 ,不能进行针对性治疗 ,所以临床治疗一直无突破性进展。重症AP有较高的病死率 ,在 2 0 %左右 ,ARDS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球囊损伤后动脉粥样硬化兔颈动脉干Toll样受体4(TLR4)、NF-κB及其表达变化.方法 本实验首先通过球囊损伤颈总动脉的方法在高脂饲养的兔子体内引起一个持续性的低水平的局部炎性介质反应,建立双因素干预的动物粥样硬化模型,以促进兔颈总动脉的血管病变,同时将全部动物分为对照组、高脂饲养组和模型(双因素)组,8...  相似文献   

11.
核因子-κB与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er—kappa B,NF-κB)是一种具有转录调节作用的核蛋白,在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其与胰腺炎的发生、治疗及预后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将NF—κB的结构、激活、生物学作用及其与胰腺炎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核因子-κB(NF-κB)是参与一系列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性核转录因子,其与肿瘤关系密切,近年备受关注.本文主要讨论NF-κB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核因子-κB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因子-κB(NF-κB)在乳腺癌中异常激活,同时持续激活的NF-κB和乳腺癌的浸润与转移有关,NF-κB是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
15.
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NF-κB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及丹参注射液对其的影响,从而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P组和丹参治疗组3组,采用腹腔和皮下同时注射L-精氨酸的方法制成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分别测量血浆、腹水淀粉酶,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胰腺组织中NF-κ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AP组血浆、腹水淀粉酶水平明显增高,胰腺组织NF-κB表达强度升高(P〈0.05);丹参治疗组上述指标与SAP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胰腺的病理损伤减轻,存活时间更长。结论丹参注射液可能通过降低胰腺组织中NF-κB的表达而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NF-κB、MMP-9与肝细胞肝癌浸润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高转移性肝癌细胞系HCC9204细胞转染抑制性κB基因(IκB-α)后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改变以及细胞浸润转移能力的改变。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IκB-α基因转染HCC9204细胞,应用Western-blot及RT-PCR法检测MMP-9和NF-κB的表达;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测定NF-κB活性;免疫组化法检NF-κBp65、MMP-9的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MMP-9细胞定位以及细胞形态;基底膜侵袭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结果HCC9204细胞转染PCDNA3-IκB-α后,细胞内NF-κB和MMP-9 mRNA表达以及NF-κB活性下降;NF-κB、MMP-9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MMP-9蛋白表达位置和细胞形态改变;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明显下降。结论NF-κB表达水平与HCC9204的浸润转移能力有关;NF-κB活性抑制后细胞浸润转移能力下降,MMP-9表达下降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核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 了解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核因子 κB (NF κB)异二聚体 p5 0 /p6 5核移位 ,以及核抑制因子κB(IκB)α降解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的活化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 30 4 ,分别用正常人血清、烧伤患者血清、烧伤患者血清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PDTC)刺激内皮细胞 ,并以正常培养的内皮细胞为对照。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刺激 30、6 0、12 0、4 80min后内皮细胞 p5 0 /p6 5核移位情况 ,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刺激 30、6 0、90、12 0min后内皮细胞IκBα蛋白降解的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烧伤血清刺激内皮细胞 30min后 ,p5 0、p6 5即发生核移位 ,30~ 6 0min达高峰 ,2h后恢复至刺激前状态 ;而烧伤血清刺激 30min后 ,IκBα发生降解 (P <0 .0 1) ,刺激 4 5~ 6 0min后最为明显 ,2h后表达逐渐恢复。PDTC能有效抑制烧伤血清作用 30、6 0min后 ,p5 0、p6 5的核移位和IκBα降解。  结论 烧伤血清可导致内皮细胞NF κBp5 0、p6 5发生核移位 ,并使IκBα降解 ,进而活化NF κB ,诱导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PDTC对这一系列变化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核因子-κB与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因子-κB是一种对许多参与免疫与炎症反应等有关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其在急性肺损伤发 病机制及诊疗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本文就核因子-κB构成、活化、生物学效应及其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 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对慢性移植物血管病的缓解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腹主动脉慢性移植物血管病模型.同系对照组的供、受者均为Brown-Norway大鼠(BN大鼠),术后每天以生理盐水灌胃;同种移植组均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术后每天以生理盐水灌胃,溶剂对照组术后每天以二甲基亚砜灌胃,高剂量组术后每天以沙利度胺200mg/kg灌胃,低剂量组术后每天以沙利度胺100mg/kg灌胃.术后8周,光镜下观察移植血管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移植血管中白细胞介素9(IL-9)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情况;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浓度.结果 同种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呈现出典型的移植相关血管硬化,内膜明显增生,并呈同心圆增厚,同系对照组、同种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分别为(4.12±0.21)、(67.23±6.12)、(53.11±5.71)、(21.28±4.52)和(23.45±3.64)μm,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同种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同系对照组、同种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IL-9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2.54±4.56)%、(50.55±6.39)%、(45.26±2.32)%、(27.37±5.29)%和(29.11±3.20)%;TGF-β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8.12±6.21)%、(49.23±3.23)%、(40.61±4.13)%、(31.71±8.60)%和(29.35±6.8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IL-9阳性细胞率和TGF-β阳性细胞率均明显低于同种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同系对照组、同种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清中PDGF含量分别为0、(998±18)、(745±29)、(287±97)和(299±36)pg/ml,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清PDGF含量均明显低于同种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结论 低剂量沙利度胺即可缓解慢性移植物血管病,这种作用可能与组织中TGF-β和IL-9表达下调,以及血清中PDGF浓度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20.
在皮肤创伤愈合修复异常时,出现以成纤维细胞为主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强;以Ⅰ、Ⅲ 型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ar matrix, ECM)沉积,真皮组织过度增生,便会出现病理性瘢痕或称异常瘢痕,病理性瘢痕又分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1].瘢痕疙瘩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皮肤肿瘤,具有肿瘤生长的某些特点.目前,瘢痕疙瘩形成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参与调控瘢痕疙瘩的成纤维细胞的信号通路很复杂,主要有TGF-β/Smad,NF-κB,IL-6等信号通路[2].普遍存在的NF-κB(nuclear factor-κB, 核因子-κB)转录因子,调节着上百种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免疫和炎症应答、细胞增殖和凋亡.NF-κB的活性涉及到许多疾病,包括哮喘、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和人类的癌症;NF-κB的靶向治疗已经在这些疾病中显示出了效果[3].大量的证据表明,NF-κB通路在炎症和肿瘤之间提供了一个机械连接,且还可调节肿瘤的血管发生和侵袭力[4].瘢痕疙瘩具有肿瘤生长的特性,因此,NF-κB通路的激活作用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异常细胞增殖和ECM过度产生密切相关.在真皮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能够促进皮肤创伤后的炎症反应与愈合,在异常的愈合及瘢痕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笔者就NF-κB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