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贾府邀请进餐。筵度上,贾母叫凤姐把茄鲞夹些来喂刘姥姥。刘姥姥吃了后觉得十分可口,比自家作的茄子好吃多了,当即向凤姐求教烹饪方法。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蘑菇、五  相似文献   

2.
贾母房里的丫头找宝玉和黛玉去吃饭。黛玉先走了,“宝玉道:‘我今儿还跟着太太吃斋,你正经吃你的去罢。’宝玉道:‘我跟着吃斋。”(《红楼梦》第八十二回)第五十四回写的是元宵之夜,贾府的人看戏娱乐直至深夜,贾母觉得有些肚子饿了,要点清淡的东西吃,凤姐儿忙道:”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预备太太们吃斋的。”这两回描述说明,贾母、王夫人辈分的太太们是定期吃斋的。“斋”本作“齐”。古人祭祀之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以示诚敬,称为“齐戒”。《礼记·曲礼上》有“齐斋以告鬼神”之说。《孟子·离娄下》也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一书人物众多,据统计接近千人。除了神怪,寿数最高的两位当数贾母和刘姥姥了。前者享年83岁,后者不知具体岁数。书中第39回,贾母问刘姥姥多大年纪,刘姥姥答道:“我今年75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硬朗。“贾母”寿终归地府”时,刘姥姥还健在,以后又数次进出荣国府,为平儿出谋划策,搭救巧姐儿,推测她至少活过85岁,直到最后也未见到龙钟老态。  相似文献   

4.
和母亲在房间里正聊着天,父亲突然在客厅大喊着"老太婆",而母亲,一边坦然自若地应着,一边迅速跑了过去。等母亲再次来到房间时,我和母亲开玩笑道:"妈,您什么时候升的级呀?我爸怎么开始管您叫‘老太婆’了?您难道已经老到那个程度了?"母亲笑了一下,说:"可不是已经老了吗?看,头发花白,牙齿脱落,正宗的‘老太婆’了哦!"  相似文献   

5.
偏方治病     
刘偏方便说:’‘回去找个老船舵的把手,用火焙干, 宋朝有个刘医生,好用偏方给人治病,人称‘’刘偏方,,。 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他,刚坐下就有病人来了。病人述说是坐 船遇大风,惊吓成病。 再配上丹砂、获等,共研细末,白开水送服。”病人不解其 意,请教医生。刘偏方得意地说:“妙就  相似文献   

6.
听说刘姥姥又要来大观园“串门”了,贾母和众人心里都咯噔一下,惊慌失措。府上全体成员和保姆立即召开紧急扩大会议,商量着如何对付这个借钱借是瘾的刘姥姥。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大观园“反借钱自卫队”成立了,贾母亲自任大队长,凤姐出任队长助理。这时,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已经到了大  相似文献   

7.
漫画与幽默     
1.还活着 襁褓中睡熟的小宝宝,有时静得出奇,我就赶紧用手去探探是否仍有呼吸,先生因此笑我“神经质”。夜里睡觉时,先生鼾声大作,我无法入睡,气煞人也!只好拧他一把。“唉哟!”只听他笑道:“打鼾有啥不好?让你知道我还活着啊!”  相似文献   

8.
某日,听一位老友提出要“老来愚”。乍一闻,众人瞠目,纷纷质疑:“难道提倡当傻子?”老友笑着解释:“其实,这‘老来愚’非憨非傻,是智慧老人的体现,是老年人生的高觉悟、高修养、高境界。”说着,他还十分动情地吟出一首五言诗:“人生苦其短,生死法自然。夕阳晚霞美,风物放眼观。心地无城府,胸怀大如  相似文献   

9.
在众人眼里,丁一和艾洁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一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一个天生丽质,仪态万千;一个是经济学硕士,一个是大学毕业的医师。两人勾肩搭背、出双人对,有极高的“回头率”。然而,令人百思不解的是,这对般配得可说是“天衣无缝”的小夫妻之间,不久就出现了裂痕。这不,结婚还不到两年,他们就分居了,问及原因。丁一黯然神伤,三杯酒下肚,他禁不住嚎啕大哭。仗着三分醉意,便向老朋友一诉衷曲:“我和她的矛盾全出在她的名字上——‘艾洁’者‘爱洁’也!”  相似文献   

10.
星期五的下午,笔者打电话给一位老年朋友,问:“赵老,这个双休日准备安排什么?”他在电话里笑道:“安排‘孤独’!”“孤独?”我在电话里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您的生恬也真是太孤独了,又躲在家里‘爬格子’是不是?”他说:“是啊,几十年了,积习难改哟!”“您呀,生活太单调了,应该学会找点乐趣!”我在电话里劝道。“我觉得看书、写作、练书法就是最大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正吃着晚饭,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女儿说着在学校的事。女儿突然说:"妈妈,你知道吗?今天考试有一道题我怎么想也想不出,差点急出了一身汗。"我还没来得及问什么题,边上的婆婆已笑起来,说:"都怪你妈不在你身边呀,要是你妈在,你只要喊声‘妈妈'就行了。"明知道婆婆说的是一句调侃,但不知怎么的,听了这一句话,我的心绪竟一下子复杂起来,脑海里忽地就想起许多事来。想起一直以来,每天女儿做作业,无论多忙,我  相似文献   

12.
洁牙有三忧     
“二百五,真是书读的越多越愚!”一进门,妻便给我一顿劈头盖脸地数落。“又是哪儿得罪你了,我的姑奶奶。”我赔着笑问道。“我问你,你是不是到‘晓晓美容店’去了?”“是啊,去又咋了?”“咋就这么不会说话呢,你不洗就不洗罢,干嘛要去破坏人家的生意呢?”我这才听出一点眉目,原来是因为在“晓晓美容店”洗牙的事。“这洗牙店也是随便都能开的?弄不好要出事的,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女士总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人,她的丈夫离她而去后,儿子也不愿意回家,朋友一个也没有,连邻居也不愿意和她多说话,身体也不好,整天愁眉苦脸地生活着。 有一天她去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为什么会这样?” 僧人说:“送给你一件我最珍贵的宝物吧。”于是僧人从兜里取出一面镜子,送给这位妇人,让她每天打扮完后冲着镜子笑三笑,决不能间断。这位妇人很相信僧人,于是每天早上洗漱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着镜子中的自己笑三笑”。渐渐地她的心情好了许多,久而久之她也把微笑传送给了儿子、朋友、邻居,出现了不曾有过的欢笑…  相似文献   

14.
元宵之夜,贾母有些饿了,凤姐儿忙回说:“有预备的鸭子肉粥。”贾母道:“我吃些清淡的罢。”凤姐儿忙道:“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预备太太们吃斋的。”第七十五回写道王夫人、尤氏到贾母处商量中秋节的事,正碰上吃饭,媳妇们抬过饭桌,王夫人、尤氏等忙上来放箸捧饭。贾母见自己几色菜已摆完,另有两大捧盒内盛了几色菜,便是各房孝敬的旧规矩。贾母说:“我吩咐过几次,蠲了罢,你们都不听。”王夫人笑道:“不过都是家常东西。今日我吃斋,没有别的孝顺。”从这些章节中可以知道,贾母、王夫人们是定期吃斋的。  相似文献   

15.
周进 《家庭中医药》2006,13(9):47-47
一位老友提出要“老来愚”。乍一听,众人瞠目,纷纷质疑:“难道提倡当傻子?”老友笑着解释:“其实,这‘老来愚’非憨非傻,是智慧老人的体现,是老年人生的高觉悟、高修养、高境界。”说着,他还十分动情地吟出一首五言诗:“人生苦其短,生死法自然。夕阳晚霞美,风物放眼观。心地无城府,胸怀大如天。老来智若愚,其乐乐无边。”  相似文献   

16.
文诺 《养生大世界》2007,(12):28-28
一对小恋人正在讨论纹身的话题。女孩问:“你说纹身的时候疼不疼啊?”男孩回答:“拿针往肉里扎,肯定疼,还用问!”女孩一脸羡慕地说:“有的女孩儿纹的腰花儿特好看!”男孩纳闷儿地问到:“腰花?那饭馆炒的菜也有人往身上纹呀?!什么审美观哟!”女孩拼命捂住嘴巴,强忍住笑。男孩则一脸无辜地继续补充:“有纹身那些钱,我能买多少盘‘火爆腰花’哟!”  相似文献   

17.
一笑百年少     
儿子放学回来,满脸的不高兴。爸爸看见了,忙问:“发什么愁啊?是不是作业太多了,没关系,我帮你写就是了。”儿子急了:“你还说呢!昨天你给我写的造句‘我吃了一顿饭’写成‘我吃了一吨饭’,同学们都笑我是个大饭桶!”  相似文献   

18.
赵德铭 《养生月刊》2011,32(6):536-537
单士元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建筑家,在我国文物、历史和古建筑研究等领域有很高的声望。单士元在谈到他得以高寿的养生之道时说:"不敢说有什么养生之道,如果你当做笑说听的话,我倒有一句话,叫做‘清晨一趟走,中午一碟肉’。其实,这只是我九十年来的生活习惯,够不上什么道。但我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应该说是得益于此。"  相似文献   

19.
成亚樑老人仅有小学文化,当初写的字像蟹爬。自练上书法后,现已成了有“本子”的硬铮铮的书法家,作品连连获奖。面对案前成堆的荣誉证书,老人憨憨一笑:“这些都是我练书法的‘副产品’,我的‘正品’收获是练好了身体。”确实,老人虽八十有四,但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体重20年保持在60公斤左右,血压保持在120/80mmHg,血脂、血糖、心、肝、肺、肾等指标都正常,看上去连70岁也不到。  相似文献   

20.
吴海明 《养生月刊》2020,41(2):164-164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这方面,《红楼梦》中的贾母非常注意,避免吃油腻食物。如送螃蟹馅儿的饺子给她吃,她说:"这会子油腻腻的,谁吃这个。"元宵夜宴,她肚子饿了,凤姐说:"有预备的鸭子肉粥。"她说:"我吃清淡的吧。"最后选中了杏仁茶。贾母喜欢喝茶,酒量也不错,但非常善于克制,绝不过量饮酒。刘姥姥因为说大话,要喝一大盅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