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小群 《微创医学》2006,25(4):776-777
针刺伤已成为护理人员的一个很严重的职业性健康问题.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职业群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护士工作中被针刺伤人数达82.0%[1].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据报道被HBV、HCV、HIV污染的针刺伤后,相应病毒感染率分别为6.0%~30%、0.4%~0.6%、0.25%~0.4%[2].因此,有效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是保持健康的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为探讨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和对策,现对我院2002~2005年发生的67例针刺伤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护士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职业群体.据报道[1]被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污染的针刺伤后,相应病毒感染率分别为6.0%~30%、0.4~0.6%、0.25~0.4%,针刺伤已成为严重影响护士的职业性健康问题.为有效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近年来,国内锐器盒的使用逐渐普及,但基层医院因资金限制,未能普遍推广使用,为此我院借鉴他院的经验,自制锐器盒来收集锐器,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统称为针刺伤。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艾滋病病毒(HIV)[1]。据美国CDC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虽然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包括针头)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CDC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有效地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加强医护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的主动防护是保持健康的医务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王美俊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2):1040-1040
1处置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性1.1主要污染源含有HBV、HCV、HIV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组织器官以及其他感染性材料,都是处置室护士每天必然要接触的物质。1.2传播途径主要经破损的皮肤、黏膜及皮肤接触和黏膜接触。1.3感染危险被HBV、HCV、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锐器伤后的相应病源感染率分别为:6.0% ̄30%,0.4% ̄6.0%,0.25% ̄0.4%[1],其危险程度取决于[2]:①皮肤/黏膜接触血液、体液量的大小;②接触时间长短;③造成表皮损伤的针头粗细、类别;④刺伤的深度;⑤所接触病毒滴度高低(作为传染源的病人,所处病程的早晚);⑥所暴露…  相似文献   

5.
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 [1 ]。国外学者研究证实 :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卫生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 [2 ] 。护士是医院中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 ,发生率为年人均 0 .98次 [3,4 ] ,这与绝大多数穿刺术是由护士执行有关。但在我国 ,针刺伤这种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却没有引起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 ,近年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断增多 ,加之护士特定的工作行为 ,使护士获得性职业感染的危险大大增加 ,加强护理人员对针刺伤害的认识与防护更为迫切 ,为此 ,本文结合实际 ,对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防护对策作一综述。1 针刺伤的危害1 .1 感染的危害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 (皮肤、黏膜 ) ,约占 80 % [2 ] ,目前已证实有 2 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1 ] 。1 .1 .1 传染性肝炎的感染 :最常见的是 HBV、HCV。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对针刺伤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分析后得出 ,1次被 HCV污染的针刺伤可引...  相似文献   

6.
朱玉花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4):529-529
现代医院手术室存在着许多威胁医务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在感染因素中锐器损伤是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每年卫生行业的职员中被刺伤或皮肤受伤的为60~80万人,护士是被刺伤的主要群体。而刺伤后被乙肝、丙肝、艾滋病及其他血液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针刺伤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证实,一次被HIV或HC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的HIV或HCV感染的可能性分别是0.3%-0.5%、4%~10%,而易感人群发生1次HBV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的几率为6%~30%。因此,加强手术室护士的防护,避免针刺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姚聪敏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6):750-750
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约占80%。有二十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其中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IV、HBV、HCV。CDC调查研究结果:1次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引起HIV感染的可能性为0.3%~0.5%,1次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HIV感染的可能性为6%~8%。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全世界针刺感染人数高达1000万人,因此而致命的有180万人(WHO,1998).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IV的比率为0.3%,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CV的比率为1.8%,而只需0.004毫升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西桂中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情况.方法 调查分析我院2007-01~2009-12确诊的2 342例AID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HIV/HBV、HIV/HCV、HIV/HBV/HCV共感染率分别为16.8%、22.5%、2.5%,其中吸毒和性传播者HIV/HCV感染率分别为74.7%和8.0%、HIV/HBV感染率分别为15.6%和17.2%、HIV/HBV/HCV感染率分别为7.8%和1.0%.结论 广西桂中地区HIV/HBV共感染在性传播和吸毒传播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V/HCV、HIV/HBV/HCV共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采取措施控制其传播.  相似文献   

10.
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约占80%。有二十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其中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IV、HBV、HCV。CDC调查研究结果:1次被HLV污染的针头刺伤,引起HIV感染的可能性为0.3%-0.5%,1次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HIV感染的可能性为6%-8%。  相似文献   

11.
血站员工由于工作的原因,每天面对和接触大量的不明原因的感染性病原体,尤其是采血护士、实验室人员、体检人员和医疗废物处理人员、供血、成分制备、包装及血液运输人员等。长期接触传染源,有很多难免的危险操作和意外暴露。有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血站员工都有职业暴露的经历。80%的采血护士被针刺伤过,其中包括证实被带HBV利器刺伤者、被带HCV利器刺伤者和被HIV利器刺伤者。有国外数据显示,职业性意外刺伤后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分别是HBV6%~30%,HCV3%~10%,HIV0.4%。严峻形势警示:职业暴露正威胁着血站员工。本文就职业暴露对血站员工的危害及预防研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有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血站工作人员都有职业暴露的经历。约80%的采血护士被针刺伤过,其中包括经证实被带HBV利器刺伤者、被带HCV利器刺伤者和被HIV利器刺伤者,被刺伤后感染率分别达6%~30%、1·2%~10%、0%~0·9%[1]。随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街头流动采血车的血液采集量也不断增加,为缩短献血者等候的时间,献血流程改为快速检测后即刻采血,因而,当时所采集的血液中就可能含有HBV、HCV、HIV等,也可能含许多未列入血站检测项目中的经血传播疾病和一些未明确原因的血液传播疾病,因此,给经常与血液打交道的血站员工带来了职业暴露的…  相似文献   

13.
护理人员每日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处于被病原菌感染的危险之中.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各种污染的针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护士更容易发生针刺伤.  相似文献   

14.
护士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兰煌 《右江医学》2007,35(6):727-729
艾滋病(AIDS)的流行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正面临着严峻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1],因此加强职业防护,防止艾滋病病毒(HIV)传播,减少职业危险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就护士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概况作一综述。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报道职业性暴露通过皮损引起血液传播HIV的危险性为0.2%~0.5%,经皮肤黏膜暴露传播HIV的危险性为0.1%[2]。李映兰[3]也报道,被含有HIV的针头刺伤后,平均感染率是0.3%。在经针刺传播的20余种疾病中,HIV经过血液传播的概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4]。针刺伤后是否引起感染取决于人群…  相似文献   

15.
护士在日常院内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包括采血、肌肉注射、体腔穿刺的护理操作中经常受到针刺伤.针刺伤的发生不是随机的,它的发生与护士特定的工作行为相关,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此动作发生的针刺伤占总刺伤总数的50%[1].受针刺伤的护士有发生HIT、HBV、HCV感染的危险性.从职业防护角度禁止护士将使用过污染的注射器套上针帽,但不套针帽极易造成操作环境(治疗盘、台、污物缸等)污染.因此,制作一种可安全、方便套针帽,并集污物缸、试管架、处置于一体的多功能防护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安全静脉套管针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士在临床诊疗护理过程中 ,常有被刺伤的经历。据报道 ,在护士被锐器刺伤事件中 ,注射器及输液针头刺伤事件占首位 (92 .5 % ) [1] 。美国耶鲁大学护理学院教育中心主任Jane还报道 ,美国从 1981年以来 ,共有 5 4名医护工作者在诊疗活动中感染了HIV ,其中 4 8位是被爱滋病患者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皮肤而感染的。近年来 ,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而且其他血液传染病发病率 (如乙肝等 )也并无明显下降 ,乙肝总感染率高达6 0 % [1] 。因此 ,护理人员在给这类病人护理、治疗时 ,常常心存忧虑 ,尤其害怕被污染的针头刺伤。这个问…  相似文献   

17.
护理人员每日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处于被病原菌感染的危险之中。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各种污染的针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护士更容易发生针刺伤。如何使护理人员有效避免获得性职业感染,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动防护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的锐器损伤在十分常见,其中尤以护士更明显.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危险的传播途径之一,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细介绍.最常见的传播性疾病有: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等.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为提高护士对锐器伤的防范意识,做好预防措施,减少锐器损伤对护士的伤害.现针对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因为、途径及损伤物简要阐述,对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防范经验详.本文就发生锐器伤的现状、高危因素、防护措施以及暴露后的处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而污染的针头刺伤是医院内传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重要途径。因此,预防和控制由针刺伤感染引起的血源性传染性疾病,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67例护理人员针刺伤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小群 《医学文选》2006,25(4):776-777
针刺伤已成为护理人员的一个很严重的职业性健康问题。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职业群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护士工作中被针刺伤人数达82.0%。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据报道被HBV、HCV、HIV污染的针刺伤后,相应病毒感染率分别为6.0%~30%、0.4%~0.6%、0.25%~0.4%。因此,有效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是保持健康的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为探讨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和对策,现对我院2002-2005年发生的67例针刺伤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