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运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评估3D-DSA在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颅内动脉瘤86例患者行3D-DSA造影检查,术前选择栓塞治疗方案,术中指导手术操作,栓塞后考察致密栓塞﹑过度栓塞和不全栓塞及载瘤动脉的情况,评价3D-DSA对栓塞治疗的指导意义。结果:颅内动脉瘤86例介入手术中,致密栓塞69例(80.2%),栓塞>90%12例(13.9%),<90%4例(4.6%)。术中出血3例,死亡2例。结论:3D-DS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栓塞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3D-DSA双容积重建的单模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经血管内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的137例患者的临床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资料。结果137例患者中共152个颅内动脉瘤,其中多发颅内动脉瘤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其中117个颅内动脉瘤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35个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随访发现动脉瘤完全闭塞123个(80.9%),瘤颈残留17个(11.2%),瘤腔残留12个(7.9%)。结论基于3D-DSA双容积重建的单模融合技术能够更好发现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残留或复发,并能排除金属伪影的干扰,提供更直观、清晰的重建影像,在DSA随访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栓塞术治疗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诊疗经验.方法 对26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60个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行3D-DSA检查并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 术中无动脉瘤破裂,术后病人住院天数10~20日.术后疗效依照GOS评分为优良19例,轻残4例,重残2例,死亡1例,因动脉瘤夹闭术后继发同侧大片脑梗塞死亡.术后6个月,23例遵医嘱行DSA复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及新生动脉瘤,2例病人未随访.结论 3D-DSA检查可有效检出颅内多发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多发性动脉瘤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水解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邱胜利  丁毅  贾德群  曹刘  唐超 《安徽医学》2009,30(5):530-532
目的探讨水解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16例动脉瘤破裂者,共17个脑动脉瘤,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应用微导丝、微导管技术,采用水解脱弹簧圈实施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3例宽颈动脉瘤,分别采用了双导管技术、球囊辅助和支架辅助栓塞技术。结果17个脑动脉瘤全部栓塞成功,术中即刻造影显示:致密栓塞13个动脉瘤,近致密栓塞3个动脉瘤,不全栓塞1个动脉瘤。平均随访了3~9个月,平均5.5个月,无再发脑出血病例。14例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2例达到Et常生活部分自理。结论水解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致密栓塞率高,球囊及支架辅助是保证致密栓塞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早期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 自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我院经全脑造影(DSA)诊断12例动脉瘤。其中5例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颅内动脉瘤的标准GDC栓塞治疗。术前和术后即刻全脑DSA对比,并对临床症状的恢复进行连续的随访。结果 术后即刻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体被栓塞材料(GDC)致密填塞。5例患者随访均恢复良好,生活自理。结论 颅内动脉瘤早期栓塞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动脉瘤再破裂出血,为进一步治疗脑血管痉挛及其症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床突旁动脉瘤的诊断、血管内栓塞的适应症、方法及并发证的防治.方法 对40例(46个动脉瘤)床突旁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纯微弹簧圈栓塞21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8例,球囊辅助微弹簧圈栓塞4例.术后进行CT、3D-CTA、MRI和/或3D-DSA随访检查,观察并分析疗效.结果 33例患者(38个动脉瘤)成功栓塞,7例患者放弃治疗.随访35例患者,5例失访.3个月至2年GOS评分,5分27例,4分3例,3分1例,2分1例,1分3例.28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未见动脉瘤新生或再通及出血症状发生.7例未治疗的患者中,未破裂的患者4例未发生出血,破裂的患者3例均发生再次出血死亡.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床突旁动脉瘤能有效改善预后,3D-CTA、3D-DSA的应用能为床突旁动脉瘤的诊治、复查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数字减影(2D-DSA)的基础上,再行3D-DSA技术,并进行三维重建,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便确定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血管内治疗的最佳工作角度及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选择、动脉瘤是否填密.结果 24例中,行3D-DSA技术共检出16例20个动脉瘤,与2D-DSA相比,3D-DSA技术能更清晰显示动脉瘤形状、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更准确判断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能提供血管内治疗的最佳工作角度,能正确决策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选择及准确判断动脉瘤栓塞程度.结论 3D-DSA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提供许多2D-DSA不能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平板旋转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治效果。方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怀疑颅内动脉瘤的52例患者行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先行正侧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再加做3D-DSA,比较两者在动脉瘤检出率、瘤体大小测量、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以及栓塞治疗的评价效果。结果 52例患者41例确诊为动脉瘤患者,共发现44枚动脉瘤。44枚动脉瘤经2D-DSA检出36例(38枚动脉瘤),3D-DSA检出41例(44枚动脉瘤);3D-DSA较2D-DSA更清楚显示瘤颈,3D-DSA对脑动脉瘤子瘤显示较2D-DSA显示佳。在治疗中,3D-DSA较2D-DSA更准确判断动脉瘤填塞程度及残留腔隙。结论 3D-DSA能任意角度观察,有效排除血管成角、重叠等因素的干扰,提高了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在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以及瘤体形态显示更清楚,对栓塞治疗效果的评估更准确。  相似文献   

9.
穆民  李维民   《中国医学工程》2014,(6):103-103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动脉瘤的患者,将其2D-DSA和3D-DSA的动脉瘤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常规2 D脑血管造影比较,3D-DSA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结论 3D-DSA的重建图像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栓塞治疗中,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三维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的意义.方法入选38例脑动脉瘤患者,应用飞利浦平板数字减影机,于介入术前及术中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并进行(多长时间)随访.结果对38例患者的41个脑动脉瘤,在3D-DSA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仅3例脑动脉瘤发生破裂,其余各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所有患者术后恢复满意.结论3D-DSA可清晰显示脑动脉瘤三维结构,对脑动脉瘤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数字血管造影三维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维数字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确诊或疑诊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DSA检查,利用3D工作软件行三维重建后做出诊断,并根据处理后的图像拟定栓塞治疗方案。结果:34例患者行2D—DSA确诊动脉瘤31例,共检查出32个动脉瘤;3D—DSA确诊34例,共检查出36个动脉瘤。34例动脉瘤患者,28例行GDC栓塞治疗,20例完全致密栓塞,占71.4%。栓塞90%以上8例,占总数的28.5%。结论:3D—DSA可清楚地显示颅内动脉瘤的三维形态和空间结构,对诊断和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电解可脱性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4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48个动脉瘤),其中43例行单纯GDC栓塞术,3例宽颈动脉瘤行支架结合GDC栓塞,1例宽颈动脉瘤应用球囊瘤颈塑型GDC栓塞术.术前、术后造影对比,术后随访1~58个月。结果 4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GDC栓塞47个,其中36个100%栓塞(76.5%),6个90%柃塞(12.8%),2个80%栓塞(4.3%),1个50%栓塞(2.1%),2个栓塞失败(4.3%),1个多发动脉瘤未作处理,4例应用瘤颈辅助技术手术顺利,效果满意。术后随访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结论 GDC适合大多数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杂交手术平台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并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手术治疗前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7例(共23个动脉瘤),同时比较2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2D-DSA)、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3D-DS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17例病理证实为颅内动脉瘤患者中2D-DSA共检出16例,1例微小血泡样宽颈动脉瘤因病灶太小漏诊,准确率为94.12%,3D-DSA全部检出,准确率达100.0%,但两种检测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0,P=0.310)。15例宽颈动脉瘤术中达到致密栓塞;2例未破裂颈内动脉巨大宽颈动脉瘤予以较疏松填塞。1例双侧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因术前出血量大,栓塞治疗后行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0个月,16例恢复工作,1例呈迁延性昏迷状态(治疗3个月)。复查DSA16例动脉瘤消失,1例疏松填塞的巨大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瘤腔仍有血流灌注,但动脉瘤未增大。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能够有效提髙颅内复杂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同时可有效防止再出血,提髙复杂动脉瘤的治愈率,期间应用DSA技术可确保治疗安全性,并对预后做出可靠判断。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复杂情况的处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l5例在血管内治疗中发生的复杂问题的颅内动脉瘤的处理。方法:窄颈动脉瘤直接采用GDC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先用支架成形后再应用GDC栓塞治疗、巨大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采用可脱式球囊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结果:3例窄颈动脉瘤采用GDC栓塞治疗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经继续栓塞后全部治愈;3例宽颈动脉瘤采用支架成形后应用GDC栓塞治愈;9例巨大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采用可脱式球囊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后,8例治愈,l例因严重贫血发生脑梗塞而遗留轻度神经功能缺失。结论:采用GDC或微支架辅助GDC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贫血在行载瘤动脉闭塞时确定脑血流代偿能力的诸因素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电解可脱性铂金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在局麻或全麻及全身抗凝下,经导引导管将微导管头端送入动脉瘤腔,用GDC逐步将瘤腔填塞满意。术前、术中、术后造影对比,随访1~16个月。结果  22例共23个动脉瘤,栓塞21个,其中16个100%栓塞(76.2%),4个90%栓塞(19.0%),1个50%栓塞(4.8%);1个伴发动脉瘤未作处理;1个栓塞失败。死亡1例,余术后随访无SAH发生。4例动眼神经麻痹中3例完全恢复,1例稍有好转。结论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可靠,效果良好,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开拓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LVIS支架辅助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为颅内动脉瘤临床治疗及合理选择内支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共43个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经CTA或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并均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个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支架全部成功释放。术后即刻复查脑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完全栓塞者27个(67.5%),近全栓塞者11个(27.5%),部分栓塞者5例(12.5%),栓塞有效率为87.5%。其中1例术中破裂,1例术后全脑梗死,死亡。术后6个月随访,mRS评分:0分者32例,1分者3例,2分者3例,3分者1例,良好率为95%。复查脑血管造影检查,完全栓塞87.5%,复发率10%。结论 应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但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及长期随访结果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电解可脱性铂金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在局麻或全麻及全身抗凝下,经导引导管将微导管头端送入动脉瘤腔,用GDC逐步将瘤腔填塞满意。术前、术中、术后造影对比,随访1-16个月。结果22例共23个动脉瘤栓塞21例,其中16个100%栓塞(762%),4个90%栓塞(19.0%),1个50%栓塞(4.8%);1个伴发动脉瘤未作处理;1个栓塞失败。死亡1例,余术后随访无SAH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和经验。方法采用神经安定麻醉加局麻或全麻加局麻,经股动脉穿刺入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经导引导管将微导管头端送入动脉瘤腔,根据动脉瘤的形状、大小选用合适的弹簧圈,逐步将瘤腔填塞满意。7例宽颈或梭形动脉瘤行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3例宽颈动脉瘤应用球囊瘤颈塑型弹簧圈栓塞术,3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行NBCA胶栓塞,1例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行载瘤动脉闭塞。出血较多的病例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引流3~7 d。术后随访2~89个月。结果112例共118个动脉瘤中,行栓塞117个,其中100%栓塞93个(78.8%),90%栓塞17个(14.4%),80%栓塞3个(2.5%),50%栓塞2个(1.7%),栓塞失败2个(占1.7%);1个多发动脉瘤未作处理。10例应用瘤颈辅助技术,疗效满意。术后随访发现,3例再发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4例恢复,1例明显好转。结论介入栓塞术适合大多数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